↑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7 题,填空题 2 题,实验题 1 题,推断题 2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7 题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泡沫灭火器中用的是苏打和硫酸铝

    B. 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eCl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

    C. 理想的催化剂可以大幅度提高目标产物在最终产物的比率

    D. Na与H2O的反应是熵减的放热反应,该反应能自发进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过干馏可将煤中含有的苯、甲苯等物质分离出来

    B. 有机玻璃、聚酯纤维(涤纶)均由加聚反应生成

    C. 地沟油制得的生物柴油和裂化汽油都是烃

    D. 乙烯与氧气生成环氧乙烷原子利用率为10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分子式为C8H8O2的含苯环有机物,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气体,则符合上述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有(  )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电动汽车配载一种可充放电的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池的总反应为:Li1-xCoO2+LixC6=LiCoO2+ C6(x<1)。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放电时,Li+在电解质中由负极向正极迁移

    B. 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xC6 - xe-= xLi++ C6

    C. 充电时,若转移1mole-,石墨C6电极将增重7xg

    D. 放电时,正极上锂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Y是迄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Z位于IA族,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X、W的简单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B.由Y、Z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C.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强

    D.原子半径:r(X)<r(Y)<r(Z)<r(W)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对下列装置作用的分析或解释正确的是

    A.装置甲可除去HCl中的Cl2杂质

    B.装置乙可吸收SO2,并防止倒吸

    C.装置丙石灰水变浑浊即可证明非金属性:Si>C

    D.装置丁可制取并收集NO气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1表示1 L pH=2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至V L,pH随lg V的变化

    B.图2表示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浓度的变化的曲线,图中温度T2>T1

    C.图3表示一定条件下的合成氨反应中,NH3的平衡体积分数随H2起始体积分数(N2的起始量恒定)的变化,图中a点N2的转化率小于b点

    D.图4表示同一温度下,在不同容积的容器中进行反应2BaO2(s)2BaO(s)+O2(g),O2的平衡浓度与容器容积的关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硫酸铅可用于铅蓄电池、纤维增重剂、涂料分析试剂.工业上通常用自然界分布最广的方铅矿(主要成分为PbS)生产硫酸铅。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Ksp(PbSO4)=1.08×10-8,Ksp(PbCl2)=1.6×l0-5.

    ②PbCl2(s)+2Cl-(aq) PbCl42-(aq)   △H>0

    ③Fe3+、Pb2+以氢氧化物形式开始沉淀时的pH值分别为1.9和7.

    (I)流程中加入盐酸可以控制溶液的pH<1.9,主要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过程中可观察到淡黄色沉淀,则步骤(1)对应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步骤(2)所得的滤液A 蒸发浓缩后再用冰水浴的目的是___________(请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III)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

    (Ⅵ)步骤(4)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滤液C中氯离子的测定可中和后采用K2CrO4为指示剂,以AgNO3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Cl−,利用Ag+与CrO42-生成砖红色沉淀,指示到达滴定终点。选用K2CrO4溶液的最好浓度等于 _____________mol·L−1。(已知Ag2CrO4、AgCl的Ksp分别为2.0×10-12和2.0×10-10)。

    (Ⅴ)PbO2与MnO2性质相似,请写出PbO2与浓盐酸加热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研究表明,在CuZnO2催化剂存在下,CO2和H2可发生两个平行反应,分别生成CH3OH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O2(g)+3H2(g)CH3OH(g)+H2O(g)  △H1    平衡常数K1   反应Ⅰ

    CO2(g)+H2(g)CO(g)+H2O(g)  △H2 =+41.2kJ•mol-1    平衡常数K2   反应Ⅱ

    (1)一定条件下,将n(CO2): n(H2)=1:1的混合气体充入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下列事实可以说明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已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

    A 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B  CO2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C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保持不变   D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2)研究证实,CO2也可在酸性水溶液中通过电解生成甲醇,则生成甲醇的反应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CO(g)+2H2(g)CH3OH(g)的平衡常数K3=____________(用K1和K2表示)。

    (4)在恒压密闭容器中,由CO2和H2进行反应I合成甲醇,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

    ①△H1_________0(填“>”、“<”或“=”)

    ②有利于提高CO2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填标号)。

    A.降低反应温度            

    B.投料比不变,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

    C.增大CO2和H2的初始投料比    

    D.混合气体中掺入一定量惰性气体(不参与反应)

    (5)在T1温度时,将1.00molCO2和3.00molH2充入体积为1.0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容器起始压强为P0,仅进行反应I。

    ①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若CO2转化率为a,则容器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________(用a表示)。

    ②若经过3h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后,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为3.00mol,则该过程中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平衡常数K可用反应体系中气体物质分压表示,即K表达式中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写出上述反应压力平衡常数KP为____________(用P0表示,并化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新制氯水中含有多种粒子,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其性质,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帮助完成:

    (1)HClO不稳定,见光易分解生成HCl和O2。请设计实验证明有O2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气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对于使红色布条褪色的物质,同学们的看法不一致,认为氯水中存在的几种粒子都有可能。请你设计实验,得出正确结论。

    提出问题

    收集资料

    提出假设

    验证假设

    得出结论

    氯水中何种物质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

    ①氯气有强氧化性

    ②氯气与冷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③次氯酸有强氧化性

    ①________。

    ②盐酸使布条褪色

    ③________。

    ④H2O使布条褪色

    实验①:把红色干布条放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布条不褪色;

    实验②:_________。

    实验③:_______。

    实验④:把红色布条放在水里,布条不褪色。

    结论:

    ________

    (3)已知室温下,H2CO3HCO3-+H+Ka1(H2CO3)=4.45×10-7

    HCO3-CO32-+H+Ka2(H2CO3)=5.61×10-11

    HClOH++ClO-Ka(HClO)=2.95×10-8

    HCNH++CN-Ka(HCN)=5×10-10

    少量CO2通入NaCN溶液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少量的氯气通入到过量的碳酸钠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室温下等浓度的a.NaCN溶液  b.NaClO溶液  c.NaHCO3溶液的pH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室温下0.05mol/L NaCN溶液的pH为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2 题
  1. 在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元素A、B、C、D、E、F中,A与其余五种元素既不同周期也不同主族,B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C的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D原子核外电子有8种不同的运动状态,E的基态原子在前四周期元素的基态原子中单电子数最多,F元素的基态原子最外能层只有一个电子,其它能层均已充满电子.

    (1)写出基态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          

    (2)B、C、D三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 示)          ;A与C形成CA3型分子,分子中C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分子的立体结构为         ;C的单质与 BD化合物是等电子体,据等电子体的原理,写出BD化合物的电子式             ; A2D由液态形成晶体时密度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分析主要原因(用文字叙述)

    (3)已知D、F能形成一种化合物,其晶胞的结构如图所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              ;若相邻D原子和F原子间的距离为a cm,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则该晶体的密度为          g/cm3(用含a、NA的符号表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有机物丙(C13H18O2)是一种香料.其可由甲和乙在浓硫酸催化作用和加热条件下合成:

    已知以下信息.:

    ①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它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3组峰;

    ②乙为香醇的同系物.香醇的结构简式为: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2)B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

    (3)C与新制碱性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丙中有两个甲基.在一定条件下,1 mol D可以和2 mol H2反应生成乙.D可以发生银镜反应.则D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5)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该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

    (6)甲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COO”结构的共有_____________种(不包含甲),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3组 峰。且峰面积之比为6:1:1的为___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