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9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架(kuāng) 采(xié)一那(chà)万马齐(yīn)

    B.恶(zēng) 言(zhēn) 淋淋(xiě)飞来祸(hèng)

    C.笑(shěn) 桎(gù) 凝土(hǔn)私舞弊(xùn)

    D.猎(shòu) 弃(bìng) 规则(qiǎn) 水船高(zhǎn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只有从根本上着手,不断完善各项审计制度,同时,政府各权力部门也以身作则,秉公执法,亿万百姓期待的河清海晏的局面才可能出现。

    B.柳盈盈是我们的班长,深得每一个人的拥护,每次同学聚会,大家都热切盼望她早点来到,但是近来几次柳盈盈总是姗姗来迟,可谓不速之客

    C.平时这欢腾的爱笑爱闹的小伙子,哪见过这样的阵势,一时之间竟变得期期艾艾地说不上话来。

    D.有的官员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放过一点儿便宜。这种“过屠门而大嚼”的霸道行为让百姓深受其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华全国总工会紧急拨款100万元,用于对在黑龙江省鹤岗新兴煤矿爆炸事故中遇难矿工家属的慰问。

    B.领导班子是否廉明,能否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推动一个地方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C.这个垃圾处理厂原设计日处理垃圾1000吨,现在,平均日处理垃圾达到了2300吨,早就处于超负荷运转了。

    D.在宣泰战斗中,我军歼灭国民党军两个团,生俘团长一名,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和武器物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依次填入下面的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真正精致的石头虽则应该暗示雄伟或出尘超俗的感觉,然而线条正确倒是更重要之一点。_______,_______。老子在他的《道德经》里始终看重不雕琢的石头,让我们不要干犯大自然吧,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而是大自然的嶙峋的线条

    ②因为最优越的艺术品,和最美妙的诗歌或文学作品一样

    ③或如中国的文艺批评家所说的那样“无斧凿痕”

    ④所谓线条并不是指一条直线,一个圆,或一个三角形

    ⑤是那样完全看不出造作的痕迹的作品,跟行云流水那么自然

    A.①④②⑤③

    B.①④⑤③②

    C.④①②⑤③

    D.④①②③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过秦论》是西汉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文章旨在分析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以此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论证严密,气势磅礴,雄辩有力。

    B.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都属于古体诗,这种诗体押韵自由,对仗、平仄不拘,字数、句数不限。

    C.中国剧作家曹禺,擅长以现实主义的笔触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其作品戏剧氛围浓重,语言富有诗意,代表作有《雷雨》《龙须沟》等。

    D.《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著名小说之一,作品的主人公别里科夫反对一切新生事物,扼杀自由与进步,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和受害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重构阅读信仰

    数字出版与电子阅读的出现,图书品类与数量的增加,丰富了我们的阅读视野。这是一个为阅读准备了各种条件的时代,却也是遭遇阅读不断下降的时代。我们不能说图书像商品一样出现了通胀,因为人类对于精神世界的需求与对物质的需求是不同的。商品有供大于求的时候,思想的探索则没有止境。我们可以容忍一件商品的随意组合,但不会容忍一本书的思想凑泊。于是在各种载体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格外需要阅读者作为主体的觉醒和信仰的重构。

    阅读信仰的重构是指我们面对更多的阅读选择、更方便的阅读工具时要有自己的主体性觉醒与抉择。这种主体性觉醒实际上是一种阅读者的个体价值主张。为什么读书的人少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不会读书了,或者是我们对于阅读本身需要的基本要素缺乏认知。

    首先要走出开卷有益的认识误区,学会鉴别和挑选真正有价值的图书。在实用阅读与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出现了很多遮蔽我们双眼的垃圾书。那些内容拼凑的图书正在摧毁我们对于书籍的敬畏。安德烈?希夫林认为,20世纪上半叶,出版人坚信让读者接触到真正的好书是出版的使命,20世纪下半叶,出版业正在盈利的驱使下沦为第二个娱乐业。图书的特殊属性不像一首歌一听即觉出喜不喜欢,也不像一部电影看下来只需要一两个小时。我们借助于畅销榜单买书是有风险的,因为编撰一个好书名拼凑一堆杂内容的书不在少数。所以,在这样的情形下,买书相信名家或书评已经不足据,更需要自己对图书在购买之前作必要的阅读与鉴别。把时间花在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上是对生命的浪费。

    其次是在多元选择中独立抉择自己的阅读取向。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阅读取向也应当如此。网络阅读背负了不应有的“浅阅读”的诟病。我们知道,无论是内容还是方式的选择最终还在于读者本人。对一个有阅读主体性的人来说,网络是新闻阅读的最佳选择,电子书是旅游阅读时最佳的携带,图书在家里或图书馆里仍然是一种享受,书中泛黄的纸有一种淡淡的香。所以,何必去夸大技术的危害呢?恰恰,一个没有主体性的人,他对于网络浅阅读的沉湎是他个性缺失的某种延伸。所以,阅读主体应当掌握各种阅读载体所对应的阅读方式和阅读风格。就像在网络上不适宜读长篇巨著一样,我们也没有必要在可以借助电子书检阅文献时非得一部一部找。简而言之,让阅读工具或载体服务于你而不是牵着你的鼻子走。据报道,航天科技集团将用卫星发行数字正版图书,这将使我们的阅读产品的获得更为便捷。可见,科技之于阅读利弊,原是要辩证看待的,关键在于人作为阅读主体的选择。阅读主体意识一旦丧失,那么科技的先进就容易成为他加速迷失的工具了。

    阅读信仰的重构更在于将阅读与自己生命体认结合起来。阅读是人类独自用心灵觉照世界的方式,只有个人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和确立自己的阅读价值,才能真正发现阅读之妙。欧阳修认为,“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可见古人认为读书是学问与修身的根本。即读书是要与自己的身心发生联系而并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从这一点来说,读书是本分事、老实事,与他人无关、与外在无关、与炫耀无关,是用来培育性情与启迪思想的。所以,构造自己的阅读信仰,必须自己问自己,个人读书与涵养身心与气质变化有无相关。那种以为随大流买几本畅销书就已经算是读书的人,其实是自我麻痹。只有阅读与身心结合,阅读才算有了信仰。

    (选自2010年04月30日《人民日报》,作者刘伟见)

    1.下列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数字出版与电子阅读容易使读者迷失主体意识。

    B.商品可以随意组合,思想无法凑泊成书。

    C.买书不应该仅凭畅销榜单作决定,也不应该依赖名家或书评。

    D.数字出版物的阅读是“浅阅读”,适合于阅读新闻。

    2.作者针对什么阅读现状而提出“重构阅读信仰”的主张?(5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作品 ,完成小题。

    聘 任

    英国·埃克斯雷

    西奥?霍迪尔先生身材修长,面庞消瘦,两鬓斑白。他生性温和,平日寡言。研究学术问题,他精力充沛,记忆力惊人,而对日常生活的琐碎小事,却不甚了了。

    坎福特大学需要聘请一名工作人员,上百人要求申请该空缺位置,西奥也递上了申请书。最后,只有西奥等十五人获得面试的机会。

    坎福特大学地处在一个小镇上,周围仅有一家旅店,由于住客骤增,单人房间只好两个人同住了。跟西奥同住的是一位年轻人,叫亚当斯,足足比西奥年轻二十岁。亚当斯自信心甚强,且有一副洪亮的嗓音,旅店里时常可以听到他朗朗的笑声。这是一个聪明伶俐的人,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

    校长及评选小组对所有的候选人进行了一次面试。筛选后只剩下西奥和亚当斯两人了。小组对聘请谁仍犹豫不决,只好让他俩在大学礼堂进行一次公开的演讲后再行决定。演讲题目定为《古代苏门人的文明史》,三天后开讲。

    在这三天工夫,西奥寸步不离房间,废寝忘餐,日夜赶写讲稿。而亚当斯却不见有任何动静——酒吧间里依旧传出他的笑声。每天他很晚才回来,一边问西奥的讲稿进展情况,一边叙述自己在弹子房、剧院和音乐厅的开心事。

    到了演讲那天,大家来到礼堂,西奥和亚当斯分别在台上就座。直到此时,西奥才惊恐万状地发现,自己用打字机打好的讲稿不知什么时候不翼而飞了。

    校长宣布说,演讲按姓名字母排列先后进行。亚当斯首当其冲。情绪颓丧的西奥抬头注视着亚当斯——只见他神情自若地从口袋里掏出讲稿,对着在座的教授们口若悬河、振振有词。连西奥也暗自承认他确有超人的口才。亚当斯演讲完毕,场内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亚当斯鞠了一个躬,脸上露出微笑,回到座位上去。

    轮到西奥了。他的一切东西都写在稿子上面,由于心情不好,要另开思路是不可能的了。他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唯有用低沉而疲乏的声音,逐字逐句重复亚当斯刚才振振有词的演讲内容。等他讲完坐下来时,会场上只有零零落落的几下掌声。校长及全体评选小组成员退出会场,去讨论该聘任哪位候选人。礼堂内的人仿佛对决定的结果早已有了数。

    亚当斯向西奥探过身来,用手拍了拍他的背,微笑着说道:“厄运呀,老兄。没办法,两者只选其一。”

    这时,校长及小组成员回来了。“诸位先生,”校长说,“我们做出了选择——聘请西奥?霍迪尔先生!”

    所有的听众都惊呆了。

    校长继续说:“让我把讨论的情况向诸位披露吧。亚当斯先生口才过人,知识渊博,我们大家都深感钦佩,我本人也为之感动。但是,请不要忘了,亚当斯先生是拿着稿子去演讲的。而霍迪尔先生呢,却凭着记忆力,把前者的演讲内容一字不漏地重复了一遍。当然,在这以前,他不可能看过那份讲稿的一字一句。我们缺的那项工作,正需要有这样天赋的人!”

    大家陆续走出了会场。校长走到西奥面前,见西奥面上仍然挂着那副惊喜交集、不知所措的样子,便握着他的手,说道:“祝贺您,霍迪尔先生。不过我得提醒您一句,日后在咱们这儿工作,可要留神点,别把重要的材料到处乱放呀!”

    (选自《世界微型小说名家名作百年经典》,陈伟雄译)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西奥对日常生活的琐碎小事不甚了了,这是作者刻意强调的一笔,在文中有着深意,直接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自然。

    B.作者认为亚当斯是一个显而易见的聪明伶俐的人,如果他认真准备讲稿,相信凭借其超人的口才,大学工作人员的职位非亚当斯莫属。

    C.西奥在不能判定亚当斯是否就是拿着自己讲稿而演讲的情况下,他还是以惊人的记忆力重复了亚当斯刚讲过的内容,不过这也的确是西奥的无奈之举。

    D.亚当斯拿着稿子演讲而最终失败,西奥把讲稿背下而获得成功,这充分说明,具有较强的记忆力是大学工作人员这一职位的必备条件。

    E.本篇小说人物关系并不复杂,内容情节却曲折生动,作为微型小说,我们还是应当在构思上下工夫,力争让不落窠臼的构思立意吸引读者。

    2.纵观整篇小说,品味故事情节,探究校方为何聘任西奥?(5分)

    3.本篇小说一波三折,悬念丛生,留给我们很深的印象。可细细想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主要的细节有三处,请写出。(6分)

    4.本篇小说的结尾的确给人以出人意料的感觉,试分析结尾好在何处。(10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顾成,字景韶,其先湘潭人。祖父业操舟,往来江、淮间,遂家江都。成少魁岸,膂力绝人,善马槊,文其身以自异。太祖渡江,来归,以勇选为帐前亲兵,擎盖出入。尝从上出,舟胶于沙,成负舟而行。从攻镇江,与勇士十人转斗入城,被执,十人皆死。成跃起断缚,仆持刀者,脱归。导众攻城,克之,授百户。大小数十战,皆有功,进坚城卫指挥佥事。从伐蜀,攻罗江,擒元帅以下二十余人,进降汉州。蜀平,改成都后卫。洪武六年,擒重庆妖贼王元保。

    八年调守贵州。时群蛮叛服不常,成连岁出兵,悉平之。已,从颍川侯傅友德征云南,为前锋,首克普定,留成列栅以守。蛮数万来攻,成出栅,手杀数十百人,贼退走。余贼犹在南城,成斩所俘而纵其一,曰:“吾夜二鼓来杀汝。”夜二鼓,吹角鸣砲,贼闻悉走,获器甲无算。进指挥使。诸蛮隶普定者悉平。十七年,平阿黑、螺蛳等十余寨。明年奏罢普定府,析其地为三州、六长官司。进贵州都指挥同知。有告其受赇及僭用玉器等物者,以久劳不问。二十九年迁右军都督佥事,佩征南将军印。会何福讨水西蛮,斩其酋居宗必登。明年,西堡、沧浪诸寨蛮乱,成遣指挥陆秉与其子统分道讨平之。成在贵州凡十余年,讨平诸苗洞寨以百数,皆诛其渠魁,抚绥余众。恩信大布,蛮人帖服。是年二月,召还京。

    建文元年,为左军都督,从耿炳文御燕师,战真定,被执。燕王解其缚曰:“此天以尔授我也!”送北平,辅世子居守。南军围城,防御、调度一听于成。燕王即位,论功,封镇远侯,食禄千五百石,予世券。命仍镇贵州。

    永乐元年,上书,请严备西北诸边,及早建东宫。帝褒答之。六年三月召至京,赐金帛遣还。思州宣慰使田琛与思南宣慰使田宗鼎构兵,诏成以兵五万压其境,琛等就擒。于是分思州、思南地,更置州县,遂设贵州布政司。

    成性忠谨,涉猎书史。始居北平,多效谋画,然终不肯将兵,赐兵器亦不受。再镇贵州,屡平播州、都匀诸叛蛮,威镇南中,土人立生祠祀焉。其被召至京也,命辅太子监国。成顿首言:“太子仁明,廷臣皆贤,辅导之事非愚臣所及,请归备蛮。”时群小谋夺嫡,太子不自安。成入辞文华殿,因曰:“殿下但当竭诚孝敬,孳孳恤民。万事在天,小人不足措意。”十二年五月卒,年八十有五。赠夏国公,谥武毅。

    (选自《明史?列传第三十二》)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普定 克:攻下

    B.有告其受 赇:贿赂

    C.以久劳不 问:询问

    D.战真定,被 执:捉拿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文其身自异 木欣欣向荣

    B.诸蛮隶普定悉平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

    C.土人立生祠祀 三人行,必有我师

    D.辅导事非愚臣所及 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3.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往来江、淮间,遂家(于)江都

    B.手杀数十百人,贼(乃)退走

    C.(然)进坚城卫指挥佥事

    D.赐(其)金帛遣还

    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顾成少时身材魁伟,臂力过人,善于骑马使槊,太祖渡过长江,前来归顺,被选为帐前亲兵,为太祖出入撑举华盖。

    B.攻打镇江的时候,顾成和十名勇士转战入城,被俘,十人都被杀死,只有顾成挣断绑绳,杀死持刀的仆人,逃脱回来。

    C.有一次,顾成故意放走了一个俘虏,告诉他夜晚二更去杀死他们,二更时,只吹号角放砲,就把贼人全都吓得逃走。

    D.顾成镇守贵州十几年,恩威并用,屡次平定诸蛮叛乱,他用兵之中,兼用劝谕,以至当地人还为他建立生祠来祭祀。

    5.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5处)(5分)

    寄吴中曲论良是。“唱曲当知,作曲不尽当知也”,此语大可轩渠①。凡 文 以 意 趣 神 色 为 主 四 者 到 时 或 有 丽 词 俊 音 可 用 尔 时 能 一 一 顾 九 宫 四 声 否 如 必 按 字 摸 声 即 有 窒 滞 迸 拽 之 苦 恐 不 能 成 句 矣。弟虽郡住,一岁不再谒有司。异地同心,惟与儿辈时作磻溪②之想。

    (选自《汤显祖诗文集》)

    【注】①轩渠:大笑的样子。②磻溪: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南,相传吕尚曾垂钓于此,而遇文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高 荷

    元稹

    种藕百余根, 高荷才四叶。飐闪碧云扇, 团圆青玉叠。

    亭亭自抬举,鼎鼎难藏擪①。不学着水荃②,一生长怗怗③。

    [注释]①擪,音yè,按、压。 ②荃,一种水草。③怗,音tiē,安定,安宁。

    1.①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将藕与荷并写,“才”字感喟颇深,可见高荷难得。

    B.“飐闪”写风吹叶动之状,以“扇”喻荷叶,生动贴切。

    C.荷叶因风力的抬举而亭亭玉立,故而别有一番娇美风姿。

    D.荷虽有“圆”、“青”等特点,但作者强调的是其“高”。

    ②诗歌最后两句写了“荃”的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与“荷”有什么关系?请简答。(4分)

    2.某些事物往往因其所具有的特征而被人寄寓某种志趣或情感。请说明元稹笔下“高荷”有怎样的寄寓;并请你另举一物,根据其特征阐发其可以象征的志趣或可以寄托的情思。(不少于200字)(10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8分)

    1.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李商隐《锦瑟》)

    2.柳永《雨霖铃》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常被用来表现亲朋洒泪而别、欲语难言的感人场面。(柳永《雨霖铃》)

    3.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曹操《短歌行》)

    4.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客至》)

    5.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6.莫道不销魂,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醉花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作文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个女孩,到本村教书,上课还不到一周,就被学生轰下台。母亲为她擦泪:“满肚子的东西,有的人倒得出来,有的人倒不出来。也许有更合适的事情等着你去做。”

    她外出打工,又被老板辞退,因为手脚太慢。母亲对女儿说:“手脚总是有快有慢的,你一直在念书,怎么跟人比快呢。”

    随后她当过纺织工、市场管理员、会计,但无一例外都半途而废了。每次回来,母亲总是安慰她,从来没有抱怨的话。

    后来,她凭着一点语言的天赋,做了聋哑学校的辅导员。再后来,她开办了一所残障学校,又在许多城市开办了残障人用品连锁店。

    有一天,功成名就的女儿问母亲:“妈,那些年我连连失败,自己都觉得前途非常渺茫,可你为何对我那么有信心呢?”母亲说:“一块地,不适合种麦子,可以试试种豆子;豆子也种不好的话,可以种瓜果;瓜果也不济的话,撒上些荞麦种子也许能开花。一块地,总会有一粒种子适合它,也总会有属于它的一片收成……”

    看完本则材料,您有什么见闻、思考和感想呢?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