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综合题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1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下列描述不属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的是

    A.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

    B.各要素都不单独存在和发展

    C.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D.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作用是相同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穿衣指数是根据自然环境对人体感觉温度起主要作用的天空状况、气温、湿度及风等气象条件,对人们适宜穿着的服装进行分级,以提醒人们根据天气变化适当着装。读我国某日穿衣指数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由海南背心—广西、湖南短袖一湖北衬衣—河南西服—河北、辽宁大衣—吉林、黑龙江厚羽绒服的衣着变化体现了(  )

    A.经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规律    B.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2.新疆和海南的穿衣指数不同,反映了区域环境的(  )

    A.整体性    B.联系性    C.开放性     D.差异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判断,该山地的地理纬度可能是

    A.5°N   B.25°N   C.35°N   D.45°N

    2.该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南坡明显高于北坡,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海拔高度     B.水分状况

    C.热量差异     D.土壤差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描述的植被变化属于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的是

    A. 秦岭南坡比北坡林木茂盛

    B. 横断山区垂直自然带明显

    C. 乘飞机从连云港到乌鲁木齐沿途植被明显变化

    D. 坐火车看到从海南岛到漠河沿线植被发生明显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很多人感慨“常恨春归无觅处”,其实世界上真有一些地方“四季如春”,如我国昆明。“春城”所在的地形一般是

    A. 低纬谷地   B. 低纬平原   C. 低纬高原、山地   D. 高纬高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我国西南地区“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内,西端高黎贡山西坡年降雨量高达4600毫米,东端金沙江畔的德钦县奔子栏不足400毫米,差了约10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这种自然现象反映了(  )

    A.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地方性分异规律

    2.“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所在的横断山区从山麓到山顶植被的变化反映了(  )

    A.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地方性分异规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气候干旱会加剧环境恶化,反映了(   )

    ①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  

    ②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

    ③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制约和影响

    ④某一要素的改变将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浙江宁波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在四明山区,公路常建造成“之”字形,主要原因是

    A. 为了降低线路坡度

    B. 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

    C. 为了通过更多的山村

    D. 为了增加山区线路密度

    2.唐朝时宁波的行政中心从四明山麓的小溪(今鄞州鄞江镇)搬迁到了现在的三江口,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①河道运输 ②废水排放 ③水产加工 ④地形地势 ⑤水源丰富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图为海南岛聚落和高速公路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海南岛高速公路呈环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河流   B. 政策   C. 气候   D. 地

    2.关于甲、乙两聚落的比较,正确的是(   )

    ①甲聚落的规模小 ②乙聚落空间分布分散 ③甲最可能为城市聚落 ④乙聚落聚居的人口多

    A. ②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读下图“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特点是

    A. 全球气温逐渐升高

    B. 降水量总的趋势在增加

    C. 冷暖、干湿交替出现

    D. 气候变化周期长短一致

    2.从①到②时段

    A. 气候由暖湿变为干冷   B. 冰川面积减少

    C. 雪线高度不变   D. 海平面上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右图为某树木年轮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其间当地气候的变化是

    A.寒冷——温暖——寒冷   B.温暖——寒冷——温暖

    C.暖干——暖湿——暖干   D.湿冷——干冷——湿冷

    2.在M时期,地球上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A.雪线上升     B.暖冬频繁

    C.海平面下降    D.水灾常年发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图为某山地等高线、等温线、雪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山地南坡属于(  )

    A. 阳坡和背风坡   B. 阴坡和背风坡   C. 阴坡和迎风坡   D. 阳坡和迎风坡

    2.图中①②间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为(  )

    A. 高山草甸   B. 高寒荒漠   C. 针阔叶混交林   D. 高山针叶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读“近现代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均变化”图,回答问题。

    (1)气温变化特点是大致呈__________________。

    (2)最暖的年份是在_________。

    (3)按照因果关系将下列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在图中方框内。

    A.全球海平面上升         B.海洋表层出现热膨胀

    C.极地冰雪融化          D.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没

    E.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高   F.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G.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H.大量森林被破坏和砍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