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选择题 1 题,单选题 10 题,null 1 题,非选择题 5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 题
  1. 1927年5月,国民党中执委训令“河南各省党部、各农民协会、各妇女协会等,均停止活动,应即听候中央调查。”同时,湘、鄂农民运动也逐渐被镇压下去。这一现象反映出

    A. 国共第一次合作关系正式破裂   B. 国民党惧怕农民运动高涨威胁其统治

    C. 中共忽视领导农民运动的教训   D.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符合中国国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0 题
  1.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展变法运动的深刻根源是(   )

    A. 法家政治改革主张的影响

    B.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C. 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

    D. 各国君主为巩固统治支持变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建国之初的法制建设任务,一方面是彻底废除国民党时期的旧法,另一方面进行了新法的创建,如制定了临时宪法《共同纲领》,起草了《刑法大纲》《诉讼程序通则》《公司法》等。这些法制工作的开展

    A. 使国家管理实现了有法可依

    B. 保障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

    C. 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 表明以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廷寄”就是皇帝写给人臣们的密信。某“廷寄”系用牛皮纸封制,信封两侧有两行漂亮的繁体楷书:“署理军机处封寄,候补侍郎廷开拆。”材料表明军机处

    A. 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B. 掌握了军政要务的决策权

    C. 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专制皇权

    D. 与其他中枢机构分权制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898年,《孔子改制考》问世后,旧式学者叶德辉攻击康有为利用孔子宣传托古改制的理论是“假素王之名号,行张角之秘谋”;御史文悌在奏折中,严参康有为“灭圣经”、“乱成宪”的叛逆行为,要求将该书毁版,将康有为处死。这些现象反映出

    A. 变法理论在统治阶级中反响强烈   B. 维新变法已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

    C. 顽固势力试图维护儒学正统地位   D. 清王朝的统治日益趋于土崩瓦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宋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相标榜的士大夫,不顾传统道德的指责,“不耻事贾,牟取暴利”。这表明

    A. 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 宋人商业观念发生变化

    C. 政府允许士大夫兼职经商

    D. 士大夫对理学持怀疑态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士兵和市民共同对抗政府向市民征收房产税和扩大交易税,抗税逐渐成为市民的一种斗争方式。为了抗税,唐朝后期多次发生市民拦截宰相,甚至殴击宰相的事件。这客观上反映了

    A. 唐朝的日趋没落

    B. 商人地位的提高

    C. 朝廷官员的腐败

    D. 城市经济的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2015年9月3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既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的转折点。这主要是因为中国通过抗战

    A. 赢得了与西方大国一样的地位

    B. 赢得反侵略斗争的第一次彻底胜利

    C. 为世界赢得和平做出突出贡献

    D.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阅读1936年国民政府贸易和生产指标表,对该表中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棉纱进口

    棉布进口

    麦粉进口

    钢铁进口

    机器进口

    生铁产量

    下降38%

    下降20%

    下降15%

    增加20%

    增加20%

    增加30%

    A. 官僚资本的日益膨胀

    B.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C. 为抗战奠定物质基础

    D. 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当前西方国家大部分新兴企业都是上市公司,大股东往往是各种基金会,如养老基金会、保险基金、工会基金和各种共同基金等,其中美国共同基金的总资产就高达几万亿美元,这些公司都把自己称为公共公司。这反映了二战后经济发展出现了

    A. 分配的福利化趋势

    B. 资本的社会化趋势

    C. 生产的国有化趋势

    D. 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当美国国会将参众两院所通过的一项立法议案送交总统时,总统必须在10天之内做出反应:或者签署这项法案使之生效;或者否决这项法案,把它连同反对意见一起退回到国会下院。此材料表明

    A. 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

    B. 总统拥有制约国会的权力

    C. 总统与国会彼此制约

    D. 国会的立法权是形式上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1 题
  1. 分析下表关于抗战胜利后中国派遣军队占领日本问题的历史叙述,可知

    记述

    出处

    敦请中国派遣3万部队前往日本。

    1946年1月1日美国驻华使馆致中国外交部照会

    徐永昌呈报:美国邀请我国派遣军队参加占领日本,似可接受,并提出甲乙两案呈请决定。核准乙案办理。

    蒋介石侍从室档案,1946年1月16日

    日前,无力派遣占领军往日本,……美国政府充分了解中国军事之要求,若中国决定不于此时派遣,必不致引起外人之评论。批示:应从缓定。

    1946年2月23日魏德迈致蒋介石备忘录及蒋介石侍从室档案

    美军曾经洽请我国派遣占领军,如果我们照办,……苏联也就会坚持主张……派兵进驻。这样一来,则日本便会像东西德、南北韩之形成分裂,陷于无法收拾的混乱局面,为此,我们乃建议由美国一国的军队占领日本。

    蒋经国《中日关系追记》

    A. 中美曾经商讨战后由中美对日派遣占领军的问题

    B. 联合对付苏联的需要使中国放弃了派遣军队赴日

    C. 避免日本分裂混乱是中国放弃对日派军占领原因

    D. 在对日派遣占领军的问题上蒋介石曾经犹豫不决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5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国法制起源较早。夏朝法律被称为“禹刑”,西周周公制礼,礼刑互补。秦朝制定《秦律》,以“轻罪重刑”为指导思想,刑罚名目繁多。唐朝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规定了严惩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成为中国古代法成熟的标志和中华法系的代表。……自此,“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家族国家本位,息讼无讼,实现社会和谐等成为古代中国基本的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影响后也。……古罗马法,私法(保护私人利益有关所有权、债权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发展异常充分,以个人权利为本位,权力服从于法律,公开审判,追求正义,法治精神贯穿于罗马法律体系之中。

    ——改编自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获取的政治、经济、法律特权,迫使中国匆匆迈入到近代,这种被动的社会转型导致社会结构发生巨大断裂,社会现实和法律制度严重脱节。1902年,两湖总督张之洞以兼办通商大臣身份,与各国修订商约。在此期间,英、日、美、葡四国提出在清政府改良司法现状“皆臻完善”以后,可以放弃领事裁判权。清政府随后下诏:“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开启了清末司法改革,以因应形势变化,挽救权力危机。但在引进西方法律原则、制度的过程中,遭到传统礼教派的强烈反对,清廷秉持“旧律义关伦常诸条,不可率行变革,……是刑法之源,本乎礼教”的修律宗旨,在移植和妥协中,艰难推进。

    ——改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律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法系和罗马法的差异,并分析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司法改革的历史背景,并作简要评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7年7月7日晚上,有人对正在京郊外卢沟桥上演习的日军进行炮击。……同年8月,在外国权益所集中的上海,有二位日本士兵被人射杀,中日国为此进入全面作战。日军以为如果攻陷国民党政府的首都南京,蒋介石就会投降,遂于12月占领南京(这时,由于日军占领,有许多民众死伤,即南京事件)。”

    ——摘编自2001年日本扶桑社出版的《新编历史教科书》

    结合所学知识,批驳材料中的说法。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颁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止许用钱。”万历年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标志着白银货币化的最终形成。实际上,白银货币化冲垮了钱钞本位而大大增加了国家财政摄取社会财富的难度和成本,中央集权专制的国家经济权力由此受到严重削弱。更进一步地,白银是民间自由贸易的象征。民间贸易制度崇尚的是平等交易的原则,与专制等级制度可以说是“形同水火”。民间海外贸易的自由发展,一个自然的结果就是对明王朝作为安身立命之本的等级秩序的致命颠覆,开创了自由思索与行事的开放氛围,明代的社会政治生活也由前期的严峻冷酷到中后期的自由奔放,对于明代社会的多元化进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陈昆《大明帝国与白银货币》等文章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明代出现白银货币化的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经济利益是驱动战争、特别是世界大战爆发之根本所在;两次世界大战皆源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争霸。二战前,世界各国之间经济联系虽有发展,但受政治因素影响并不紧密。各资本主义强国在经济上主要与自己的殖民地、附属国和“势力范围”联系密切,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则少有往来,所以各资本主义强国在发生利益冲突时无所顾忌,导致它们走向世界大战深渊。

    二战的结束,也标志着核时代的到来。核时代的战争具有更大的危险性,科学家是十分清楚的。因而,战后出现了以科学家为首的反核、反战运动。联合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20世纪80年代至今,联合国在制止武装冲突、调解危机、推动裁军、限制毁灭性武器的发展等方面,显示了自己的力量。

    ——摘编自葛兆富《二战结束以来世界性战争未起之成因浅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世界大战爆发的必然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后半期没有发生世界性战争的主要因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彼之所长,循而习之;我之所短,改而修之。……以中国之大,土田之广,因地之制,皆可使富也;用民之力,皆可使强也:即吾所谓自治也。舍富强之本图,而怀欲速之心,以急责之海上,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

    ——郭嵩焘《条议海防事宜》(1875年)

    材料二三代以前,独中国有教化耳,故有要服、荒服之名,一皆远之于中国而名曰夷狄。自汉以来,中国教化日益微灭,而政教风俗,欧洲各国乃独擅其胜,其视中国,亦扰三代盛时之夷狄也。中国士大夫知此义者尚无其人,伤哉卜……三代以前,皆以中国之有道制夷狄之无道。秦汉而后,专以强弱相制,中国强则兼并夷狄,夷狄强则侵凌中国,相与为无道而已。自西洋通商三十余年,乃似以其有道攻中国之无道,故可危矣。

    ——郭嵩焘《使西纪程》(1876年)

    材料三光绪二年(1876年),有位出使英国的大臣郭嵩焘,做了一部游记。里头有一段,大概说,现在的夷狄和从前不同,他们也有两千年的文明。唆哟!可了不得。这部书传到北京,把满朝士大夫的公愤都激起来了,人人唾骂……闹到奉旨毁版,才算完事。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2年)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郭嵩焘关于中西关系的基本认识。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郭嵩焘的观点。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