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44 题,其中:
选择题 40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30 题,中等难度 1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40 题
  1.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趋势是

    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

    这是对哪一水利工程的评价

    A.都江堰           B.郑国渠           C.坎儿井           D.白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据《吕氏春秋》记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段引文说明

    A.铁农具与牛耕的运用使生产力显著提高     B.奴隶主贵族大量占有私田

    C.封建剥削方式比井田制进步              D.各国先后都承认了土地私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A.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B.牛耕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C.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D.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典礼》中的这段文字反映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哪种经营状态

    A.工场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民营手工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素来发达,在冶金、制瓷、纺织等行业中,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官营手工业的产品大多精美,质量也上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工匠优秀,积极性高                B.生产不计成本

    C.市场需要高质量的产品                  D.国家权力的支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工业,甚至在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其主要原因是

    A.民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更为密切         B.民营手工业的技术精良、经营灵活

    C.民营手工业主要分布于江浙沿海地区       D.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唐律疏议》规定:“其坊正市令,非时开闭坊市门者,处徒刑二年。”这表明唐朝时

    A.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严格维护坊市制

    C.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D.允许郡、县开设市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要经营形态不包括

    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公私合营手工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关于英文称呼中国国名为“CHINA”一词的来历,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来源于瓷器,因为在英语中中国和瓷器都是“CHINA”;也有人则把“CHINA”与丝绸挂上钩。这主要反映了

    A.古代丝织业和制瓷业很发达              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C.制瓷和丝织属于家庭手工业              D.英国人大量贩卖瓷器和丝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在古代地区性或全国性市场中,比较常见的商品应生产于

    A.家庭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民营手工业                           D.外国商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材料描绘的是

    A.汉都长安         B.宋都东京          C.唐都长安         D.隋朝洛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明清时期,山西祁县一带流传着“有儿开商店,强如坐知县”“生子可作商,不羡七品空堂皇”的谚语。这表明

    A.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当时已经形成地区性的商帮

    C.经商可以迅速致富                      D.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墨子说:“今也,农夫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反映出在战国时期

    A.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悲惨困苦         B.奴隶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C.铁器牛耕推广,奴隶主役使奴隶去开荒     D.生产方式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列现象中能够体现出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特征的是

    A.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B.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

    C.均有无而通万物                        D.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她身上装扮是“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她床上装饰是“红罗复斗账,四角垂直香囊。箱帘六七寸,绿碧青丝绳”。这些描述主要反映了

    A.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女子备受压迫,日夜劳作

    B.汉代吏治腐败,焦仲卿一普通小吏,家中竟布置得如此富丽堂皇

    C.汉代丝织业生产的普及和发达程度

    D.汉代家庭手工业在手工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656年,清廷“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并“不许片帆入口”,同时颁布了“迁海令”,在沿海制造无人区。该政策的最大影响是

    A.打击了中国航海业                      B.脱离了世界发展大势

    C.影响了商民的收入                      D.丧失了外贸主动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说明当时在这一地区

    A.政府积极推行重商政策                  B.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C.存在一定的自由劳动力                  D.商品经济较为发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B.“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之廛”

    C.“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D.“借间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明代徐一夔《织工对》记载“余僦居钱塘之相安里,有饶于财者,率聚工以织。……进而问之,……工对曰:吾业虽贱,日佣为钱二百缗,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入,养吾父母妻子,虽食无甘美,而亦不甚饥寒。”这则材料主要说明

    A.丝织业出现雇佣剥削                    B.明清政府重农抑商措施失效

    C.手工业者生活的艰辛                    D.自然经济受到工商业的冲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有利于西学在中国的迅速传播            B.瓦解自然经济,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D.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李鸿章说:“各口岸生意,已被洋人占尽,华官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力挟重资以倾夺,则须华商自立公司,……收回洋人夺去之利。”这表明李鸿章主张兴办民用企业的最主要意图是

    A.限制民族资本                         B.追随外国资本主义

    C.保护民族资本                          D.与外国资本主义争夺市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有学者认为,“所谓洋务运动,乃是清朝统治者在汉族地主官僚和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下,用出卖中国人民利益的办法,换取外洋枪炮船只来武装自己,血腥地镇压中国人民起义,借以保存封建政权的残骸为目的的运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深刻揭示了洋务运动的本质目的           B.全面剖析了洋务运动的历史原因

    C.准确阐释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D.客观评价了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美国史学家说:“由于其众多的人口,中国在经济发展上的特殊问题是如何在避免忽视乡村方面的同时加强工业、如何在建设强大的国家工业的同时使乡村的民众摆脱物质上的贫困。”以下举措中最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是

    A.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周恩来在中共八大上指出:“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是不能够也不应该孤立进行的,它必须有各个方面的配合,特别是农业的配合,农业是工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以上材料表明党和政府

    A.认识到经济需要平衡发展

    B.确立了优先发展农业生产的经济指导思想

    C.将经济建设的重点转向农业和轻工业

    D.开始纠正“大跃进”运动的“左”倾冒进错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它通过渐进式的改革,对原来僵化的农业经济体制实行了自我完善,使之变为新型的农业体制,使亿万农民掌握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上述材料评论的是(   )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发生巨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到空前严重的挫折,而中国却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其根本原因是

    A.中国较早摆脱了苏联模式的控制           B.中国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取得成功

    C.有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 D.中国改革开放比苏联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人民日报》某年6月发表了题为《力争高速度》的社论,指出:“速度问题是建设路线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实业的根本方针问题。”“快,这是多快好省的中心环节。”不久,在这条建设路线的指引下掀起了

    A.社会主义改造      B.改革开放          C.“文化大革命”     D.“大跃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初步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是在

    A.“一五”计划期间   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C.三大改造时期      D.“大跃进”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有人认为:“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

    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1992年国家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仪式,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本质上体现了

    A.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                    B.近代化的历史趋势

    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神马都是浮云”“hold住”“伤不起”等网络热词作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普遍流行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真实地折射出大众的社会心理,同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

    A.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           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C.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           D.大众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电视剧《闯关东》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剧中格格那文和鲜儿从王府出逃,路上正遇到军队抓住行人强行剪辫子。这一现象的普遍出现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6. 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名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可见其创办的目的是

    A.报道国内外大事    B.娱乐大众          C.宣传政治主张      D.传播商业信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7. 在反映晚清的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看到这种场景:当主人要暗示送客之意时就会“端茶送客”。下列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受西方饮食文化的影响                  B.只限于官场范围的行为

    C.中国传统习俗的延续                    D.是近代国门大开后的行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8. 我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是

    A.蔡楚生导演的《渔光曲》                B.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

    C.因《义勇军进行曲》而闻名的《风云儿女》 D.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9.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为了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的公平性,让边远地区的孩子选择想要学的课程,享受到全球最优秀的课程资源,我们可能选择的最佳现代技术手段是

    A.有线电视         B.无线广播          C.互联网           D.卫星电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0. 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使人们“开眼界”的是

    A.电视             B.电影             C.报纸             D.广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多治麻丝葛绪捆布黪,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晁错《论贵粟疏》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这出现的原因是什么?(6分)

    (2)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4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下面是民国初期历年新注册工厂数量一览表(不包括矿山):

    年份

    民国元年

    民国二年

    民国三年

    民国四年

    民国五年

    民国六年

    民国七年

    民国八年

    工厂数

    17

    37

    37

    50

    33

    34

    29

    23

    材料二 下面是1933-1936年中国(国民政府)轻工业月平均生产指数增长表:

    注:1933年月平均生产指数为100。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民国初期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并简要分析原因。(8分)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怎样的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 (8分)

    材料一 《春天的故事》歌词中写道:“一九九七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材料二 1984年,邓小平在《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中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

    请回答:  

    (1)“画了一个圈”指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这四个经济特区分别是哪四个城市;(4分)

    (2)从工业布局的因素考虑,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原因是什么? (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1876年6月,英国商人未经允许建造了一条从上海至吴淞的客运铁路,开通之日“但闻辙轨摩荡声甚属,而人已如电掣飙驰,随之以去矣。乘者、观者一齐笑容可掬,啧啧称叹……”不料未过多久,火车在江湾一带轧死行人,导致民情汹汹。清政府遂以28. 5万白银赎回淞沪铁路,拆毁并掷入大海……在达十余年的铁路之争中,反对修铁路的理由包括:(一)扰民;(二)夺民生计;(三)为外敌“缩地”,便其运兵;(四)因雇洋匠而导致白银外流。甚至有人说:修铁路“是臣下之利非君上之利;是外洋之利非中国之利;是一二人之私利而非千万人之公利”。

    材料二 义和团曾经张贴“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大轮船”的揭贴。

    材料三 19 世纪末,列强竞相在中国投资修建铁路,如胶济铁路、广九铁路等。同时,列强激烈争夺庐汉、粤汉、津镇等铁路的修筑权。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旧铁路进行改造,重新修建了许多新铁路,形成了全新的铁路网运格局。如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建的宝成、鹰厦、兰新铁路、成昆铁路、湘黔铁路;改革开放以来修筑的大秦铁路、青藏铁路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归纳影响近代中国铁路业缓慢发展的原因。 (8分)

    (2)根据上述材料,从新旧中国铁路发展史上的变化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