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情景默写 1 题,字词书写 1 题,选择题 2 题,语言应用 1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命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3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口口口口口口口,百般红紫斗芳菲。口口□口口口口,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2)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口口,□□□□□口口。(李商隐《贾生》)

    (3《木兰诗》诗中写战争的旷日持久,战况激烈的句子□□□□□,□□□□□。

    (4)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杜牧《泊秦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字词书写 共 1 题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wū huì(___________)和耻辱。

    (2)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huáng kǒng(________),因为他是单干户。

    (3)都是些fán suǒ(_____________)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

    (4)在农村,dà tíng guǎng zhòng (______________)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 题
  1.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学期开始了,我校初一学生大约有600个左右。(“大约”“左右”删掉其中一个)

    B. 我们只有掌握了扎实的语文基础,就能更好的学习其他学科。(把“掌握”改为“掌控”)

    C. 军训态度的好坏,决定了汇操比赛的成功。(把“成功”改为“成败”)

    D. 春天的松山湖,风景秀丽,是游玩的好季节。(“春天”“松山湖”对调位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在困难面前,我们如果能够从容乐观地看待生活,就能心安理得地鼓起勇气战胜困难。

    B. 世界数字图书馆馆藏包罗万象,从图书到各种档案都有。资料质量非常高。

    C. 四周万籁俱寂,一瞬间,一只鱼鹰的身影画着优美的曲线,掠过水面。

    D. 我对这小小的生灵肃然起敬,同时又生出几分惭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仿照示例,以“老师”为赞美对象,另写两句。

    假如我是画家,我就要用画笔,描绘出您两鬓的白发和和蔼的笑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_______)   (2)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

    (3) 徐以杓酌油沥之(_______)     (4)康肃笑而遣之(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3.文章强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  )

    A. 为后文写陈尧咨埋下伏笔。

    B. 为后文写康肃笑而遣之埋伏笔。

    C. 为后文写陈尧咨忿然责问作铺垫。

    D. 与卖油翁不以为然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两人对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曹冲称象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即曹操,曹冲的父亲)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上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太祖悦,即施行焉。

    1.句子中的加点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智意所及      智意:知识和判断能力

    B. 欲知其斤重     其:指代“他”

    C. 咸莫能出其理   咸:都

    D. 太祖悦       悦:高兴

    2.请将画线句子处需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置 象 大 船 上 称 物 以 载 之 则 校 可 知。

    3.结合故事内容,简要分析曹冲的特点。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长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更不怕炮炸,我惧惮她什么呢!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哪里了。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里,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第二段第一句话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写叔祖的“疏懒”,别人都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这同表现阿长有什么关系?

    3.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结合全文看,作者写阿长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后面小题。

    黑暗中的花香

    五岁那年他失明了,起初,他并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不停地问母亲,为什么总是黑夜,为什么不打开灯?

    母亲告诉他,他头顶有一块乌云,挡住了太阳和所有的灯光,不过不用害怕,虽然不能见到光明,但乌云挡不住太阳散发的温暖,用心感受世界还是暖烘烘的。  

    他似懂非懂,却突然雀跃了起来,妈妈没有骗我,天上真的有乌云呢,有雨落在我手背上了。母亲的身体微微颤抖着,紧接着,有更多的雨落在他的手背上、脸颊上,雨水咸咸的、涩涩的,那是母亲的眼泪。

    黑暗中,他的听觉变得异常灵敏,甚至能听到一朵花开放的声音。有一天,他听到角落中传来细微的“噼叭”声,于是摸着墙壁走到角落,他伸手轻轻触摸,发现那儿有一盆植物,一股香气随着他的触摸在空气中弥漫开来,那是一种淡淡的无可名状的味道,像是光明的味道。     母亲告诉他,那是一盆菊花。从此后,他爱上这盆花,他触摸它的枝叶,会感到凉润沁心,聆听花开,则会在心中打开一扇门。恍惚中,有一束光注入他黑色的世界。时光的流逝静寂无声,他渐渐顺从了黑暗,没有了最初的恐惧,反而变得有些依恋起来。直到有一天,父母告诉他要上学了,那个学校很好,虽然仍然黑暗,却充满了花香。

    随着父母跌跌撞撞走出家门,听到大街上车水马龙的声音时,他的身体变得僵硬起来,他感到强烈的阳光照射在自己身上,那温暖有些燥热,令他平静的心剧烈地跳动。   

    他进入的是一所盲人学校,果然如父母所说,这儿充满了淡淡的花香味道,在穿过一段坑洼不平的林阴道时,他感觉到阳光忽明忽暗,他紧紧握住父母的手,害怕自己会迷失方向。那一天,他不知走了多少路,最后来到了一个陌生的房间,然后,他听到了一个温柔的声音在叫他的名字,你好,请坐下吧。

    他坐了下来,父母不知何时松开了手,他无所适从地四处摸索着,突然摸到了一个四四方方的桌子,这时,他嗅到了一股熟悉的花香,循着花香探去,果然,家中角落里那盆菊被放在了桌子的一角,在熟悉花香环绕下,他的心渐渐平静下来,然后,他听到四周传来了他异常熟悉的声音,那是一种呼吸的声音,只有身处黑暗之中的人才会那样呼吸,细微、悠长、平静……   

    在这里,他遇到了很多与他一样身处黑暗的年轻人,他学会了许多,生活能自理了,可以用盲文阅读书籍,甚至可以在操场跑道上与人赛跑。他逐渐长大了,有了很多朋友,他觉得黑色不再是单调而封闭的,相反,黑色是深邃而包容的,他热爱上了生活,感受到了生活的温暖与另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光明。

    每天的课程很多,但他每天都会雷打不动地伺候桌上的菊花,老师告诉他,这种菊花叫作墨菊,虽然朴质无华,却端庄稳重,在花的世界里,墨菊惬意舒缓、洒脱娴静、隽永鲜活、醇厚如酒,将其融汇到心境中,会凝聚起一份自然天成,飘逸出一份清绝品格。 他听得悠然神往,心中暗暗下了决心,自己也要做一朵墨菊,在黑暗中散发出淡淡的花香,把平凡的生命沉淀成一杯醇香的酒。

    1.标题中“花香”除了指菊花的香味之外,还有什么特殊含义?

    2.面对生活的遭遇,“他”经历了哪些情感上的变化?

    从“最初的恐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有三件事体现了父母对“他”的精心呵护,请简要概括。

    4.为什么“他觉得黑色不再是单调而封闭的,相反,黑色是深邃而包容的”?你从“他”

    的故事感悟到什么?

    5.本文着重从内心展开描写,请简要分析文中划线句子妙处。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茶还没有沏来,老车夫的头慢慢的往下低,低着低着,全身都出溜下去。

     大家马上都立了起来:“怎啦?怎啦?”说着,都想往前跑。

     “别动!”茶馆掌柜的有经验,拦住了大家。他独自过去,把老车夫的脖领解开,就地扶起来,用把椅子戗在背后,用手勒着双肩:“白糖水,快!”说完,他在老车夫的脖子那溜儿听了听,自言自语的:“不是痰!”

     大家谁也没动,可谁也没再坐下,都在那满屋子的烟中,眨巴着眼,向门儿这边看。大家好似都不约而同的心里说:“这就是咱们的榜样!到头发惨白了的时候,谁也有一个跟头摔死的行市!”

    一辆极破的车,车板上的漆已经裂了口,车把上已经磨得露出木纹,一只唏哩哗啷响的破灯,车棚子的支棍儿用麻绳儿捆着。小马儿在耳朵帽里找出根洋火,在鞋底儿上划着,用两只小黑手捧着,点着了灯。老者往手心上吐了口唾沫,哎了一声,抄起车把来,“明儿见啦,哥儿们!”

     祥子呆呆的立在门外,看着这一老一少和那辆破车。老者一边走还一边说话,语声时高时低;路上的灯光与黑影,时明时暗。祥子听着,看着,心中感到一种向来没有过的难受。在小马儿身上,他似乎看见了自己的过去;在老者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将来!他向来没有轻易撒手过一个钱,现在他觉得很痛快,为这一老一少买了十个包子。直到已看不见了他们,他才又进到屋中。大家又说笑起来,他觉得发乱,会了茶钱,又走了出来,把车拉到电影园门外去等候曹先生。

    一想到那个老者与小马儿,祥子就把一切的希望都要放下,而想乐一天是一天吧,干吗成天际咬着牙跟自己过不去呢?!穷人的命、他似乎看明白了,是枣核儿两头尖:幼小的时候能不饿死,万幸;到老了能不饿死,很难。只有中间的一段,年轻力壮,不怕饥饱劳碌,还能象个人儿似的。在这一段里,该快活快活的时候还不敢去干,地道的傻子;过了这村便没有这店!这么一想,他连虎妞的那回事儿都不想发愁了。

     及至看到那个闷葫芦罐儿,他的心思又转过来。不,不能随便;只差几十块钱就能买上车了,不能前功尽弃;至少也不能把罐儿里那点积蓄瞎扔了,那么不容易省下来的!还是得往正路走,一定!可是,虎妞呢?还是没办法,还是得为那个可恨的二十七发愁。

    1.请结合小说的相关情节说说祥子说的“二十七”是怎么回事,结果怎样?

    2.请结合选文的相关描写分析一下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一个人的美,不仅仅在容貌上,往往心灵上、行动上更能体现一个人的美,所以,心灵美才是最美的人。请以“我很美,因为我      ”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注意写出真情实感;(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