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名句名篇 3 题,选择题 9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名句名篇 共 3 题
  1. 根据注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①chì造 (   )          ②bèi懒(   )         ③juàn(   ) 烟眉    

    ④态生两yè(   )之愁      ⑤买dú(   )还珠       ⑥满目chuāng(   )痍

    ⑦蓬bì(   )增辉         ⑧如蚁附shān(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字词解释。

    养生丧死无憾_______     ②五十者可以帛矣_______     ③而闻者_______ 

    ④用心也_______        ⑤不珠器重宝_______        ⑥赢粮而从_______    

    ⑦君子不齿_______        ⑧作《师说》以之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翻译句子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2)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9 题
  1. 下列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次考试的失败,对我来讲,不过是歧路亡羊,只要接受教训,成绩会上去的。

    B.这座从前破旧的博物馆如今装修一新,看起来古朴庄严,气宇轩昂

    C.有的父母习惯在饭桌上表扬或批评孩子,一边吃饭,一边轻描淡写地说几句,显得不够重视,孩子也没听进去,效果自然会差一些。

    D.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重结秦晋之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预测,这一带最近可能发生地震,他害怕得吃不好饭睡不好觉,简直是杞人忧天

    B.到了七月流火的季节,天气逐渐地凉快了,人们感到舒服多了。

    C.就在那次交谈中,他亲身感受到了诗人那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态度。

    D.大熊貓憨態可掬,小猴子頑皮可愛,使得周圍大人們忍俊不禁,孩子們更是笑得前仰后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数罟不入洿池           B.君子生非异也

    C.合从缔交             D.或师焉,或不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子中不含实词活用现象的是(    )

    A.填然鼓之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以愚黔首        D.古之学者必有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选出与“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的短语类型相同的一项(   )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申之以孝悌之义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为天下笑者,何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加横线字词注释不正确的—组是(   )

    A.河内(荒年)            B.风雨兴(句末语气助词)

    C.(击退)匈奴七百余里       D.术业有专(学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对“而”字用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表转折)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表递进)

    C.吾尝跂而望矣 (表修饰)         D.吞二周而亡诸侯 (表因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选出下列选项中全部具有使动用法的一项(     )

    之以桑       ② 非足也       ③ 积成德      ④ 约从

    ⑤ 以天下之民    ⑥ 天下集响应   ⑦ 而学于师

    A.①④⑥     B.②⑥⑦     C.③⑤⑥      D.②④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②_________________,斯天下之民至焉。

    ③木直中绳,_________________,其曲中规。

    ④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锄耰棘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                   ?”是一致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品味下列人物的语言,分析他们的不同身份和性格。

    (1)贾宝玉:

    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熙凤: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课外文言文阅读

    小孤山新修一柱峰亭记

    [元] 虞集

    延祐五年,某①以圣天子之命,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七月二十八日,舟次彭泽,明日,登小孤山,观其雄特险壮,浩然兴怀,想夫豪杰旷逸名胜之士,与凡积幽愤而怀感慨者之登兹山也,未有不廓然乐其高明远大而无所留滞者矣。

    旧有亭在山半,足以纳百川于足下,览万里于一瞬,泰然安坐,而受之可以终日。石级盘旋以上,甃结②坚缜,阑护完固,登者忘其险焉。盖故宋江州守臣厉文翁之所筑也,距今六十二年。而守者弗虔,日就圮毁,聚足③以涉,颠覆是惧。

    至牧羊亭上,芫秽充斥,曾不可少徙倚④焉。是时,彭泽邑令咸在,亦为赧然愧,赩然怒,奋然将除而治之。问守者,则曰:“非彭泽所治境也。”乃相与怃然而去。 明日,过安庆,府判李侯维肃,某故人也,因以告之。曰:“此吾土也,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夫所谓‘一柱’者,将以卓然独立,无无所偏倚,二震凌冲激⑤,八面交至,终不为之动摇;使排天沃日之势,虽极天下之骄悍,皆将靡然委顺,听令其下而去。非兹峰其孰足以当之也耶!新亭峥跳在吾目中矣,子当为我记之。”

    李候真定人,仕朝廷数十年,历为郎官,谓之旧人⑥,文雅有高材,以直道刚气自持,颇为时辈所忌。久之,起佐郡,人或愤其不足,候不屑也。观其命亭之意,亦足以少见其为人矣。且一亭之微,于郡政非有大损益也,到郡末旬日,一知其当为,即以为己任,推而知其当为之大于此者,必能有为无疑矣。

                                      (选自《道园学古录》卷七,有删节)[

    【注】①某:我。 ②甃结:砖块建筑。 ③聚足:登台阶一步一停。 ④徒倚:来回走动。⑤震凌冲激:指江水侵凌撞击。⑥旧人:有资历的老臣。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舟彭泽                 次:排列

    B.芜充斥                 秽:杂草

    C.乃相与然而去             怃:失意

    D.佐郡                  起:起任

    2.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与“新修一柱峰亭”有直接关系的一组是(    )

    ①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         ②登者忘其险焉           ③日就圮毁

    ④府判李侯维肃,某故人也       ⑤因以告之             ⑥必能有为无疑矣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孤山山腰有个亭子,是宋代江州守臣厉文翁主持修建的。

    B.虞集来到小孤山,发现牧羊亭破败不堪,认为是彭泽县令失职所致。

    C.李维肃想将新亭更名为“一柱”,表明了他“直道刚气”的个性。

    D.文章借修一柱亭峰之事,表达了对新任府判李维肃有所作为的期待。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 

    (2)观其命亭之意,亦足以少见其为人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现代文阅读

    走进腾格里(节选)    

    学群    

    ①这是我第三次走进沙漠。每一次,沙漠总是让我变得跟一个小孩子似的。

    ②先是骑在骆驼上往沙漠里走。就这样,沿着沙地的起伏一路走下去,把身后的那个世界远远地甩在沙漠以外,甩掉人身上一切多余的东西。

    ③晚餐就在沙地上进行。两只馒头,一瓶水,再加上一点取自沙漠的野菜,就这样几样东西。面包、水和盐,人的生活,最基本德无非就这几样东西。几千年几万年,真正支撑起人类历史的,也就是这几样。

    ④晚饭之后,夜色渐渐从沙地的低凹处爬上来,漫过沙丘,将天空也浸入其中。这不是一般涂抹在物体上的黑色,这是幽邃深远的晦暗,是亿万光年的未知领域。满光在闪烁。多少年不曾见过如此繁浩的星光,仿佛天空把这么多年的星光一齐拿到这里来闪耀。

    ⑤暗黑中,身子下面的沙丘仿佛在不断隆起,直到接近天空的高度。我仿佛是在地球的最高处,静静地、静静地面对浩瀚的星空。幽邃的夜空下,整张大地剩下来的就只有宁静,原来这宁静中有着永恒的东西。、

    ⑥月亮升起来。这曾在千里之外照亮过童年的月亮,在李白的吟咏里传递千年的月光,有着嫦娥和桂花树的月亮。我们大老远地赶来,来到沙漠中间,就是为了这轮月亮!

    ⑦就像沙漠一样简单地面对,面对月亮,面对天空,很多年不曾这样静静地面对。天空是灵魂一样的蓝色,一轮明月就悬在灵魂中央。与身后无垠的宇宙相比,它是多么渺小。可是从那里传过来的光辉,却把大地照亮——对于我们来说,是这么辽阔的大地。月光就像浓情的乳汁,在地面上流淌。这喂养灵魂的乳汁!

    月光牵动人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早在生命出现之前,月光就已经牵动海潮;早在我们出现之前,月光就已经牵动母性的血液。现在,它是如此深刻地牵动我。我感到,我所要表达的,全都在那月亮上。你没法把你心里的东西说出来,月亮静静地把你要说的全部都铺在你面前。你一动,就有一道道逶迤的线条跟着你。你每走一步,都把沙漠、把大地的起伏、把遍地月光牵动。

    ⑨在我驻足的沙丘上,月光显得特别明亮。明晃晃的沙地上,一只甲虫爬过的痕迹显得格外醒目,六条腿,每一条都拖着一道带痕。在我的眼里这就是一部沙之书,一部自然的圣经。在这里,一只虫子的吟咏,一缕风,一一株草,还有这充骞天地间的宁静,都带着哲人的意味。

    ⑩月亮是地球的一个梦,是人冻结在天空的一个梦。

    ⑪沿着沙地的起伏往回走,人类的世界在地平线以下闪烁。城市就像大地上吵闹的星群。我知道,我还得会到那个世界里去,用自来水冲洗身上的汗渍和沙粒,然后把袜子和鞋穿上,用汉堡包、用啤酒填满肠胃,用灯光和电视照耀空余的生命。我没有办法像那些虫一样一直生活在这里,不能像一根骆驼刺把根扎在这里,甚至不能像一匹骆驼。我只能回到刚刚诅咒过的物资中去。不能留下,就把这里的天空,这里的沙漠,这里的夜装进胸间,带回去,让它照亮我的精神,让灵魂有一个呼吸的地方。

    (摘自《生命的海拔》,有删改)

    【注】腾格里:位于内蒙古西南部和甘肃中部边境交界处,面积4.27万平方公里,为我国第四大沙漠。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第②段“身后的那个世界”是指喧嚣的物质世界,不包括被扭曲的精神世界,因此,“一切多余的东西”指的是物质的东西。

    B.第④段连用“爬”、“漫”、“浸”三个动词来写沙漠夜色渐渐加深的过程和个人的个人的感受,形象生动,让人有亲临其境的感觉。

    C.第⑦段写月亮与无限的宇宙相比虽然渺小,但它的光辉却可以照亮大地。作者借此暗示,人和大自然相比虽然渺小,但可以创造世界。

    D.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写月光,突出了在宁静中,对大自然的永恒、人类历史文化的悠久以及生命意义的思考,内涵丰富。

    E.文章以时间为顺序,依次写了作者进入腾格里沙漠、沙地晚餐、月夜静观、    从沙漠返回等片段,每个片段都写出了作者独特的感悟。

    2.文章第⑧段划线的句子“月光牵动人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这“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有哪些?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3.文章第11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谈谈你的看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作文。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冰心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请以“苦难”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写成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得抄袭,不得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等,字数不少于70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