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选择题 23 题,填空题 1 题,综合题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23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3 题
  1.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假设甲、乙、丙三地有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则速度最快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2.有关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比例尺最小,丙处比例尺最大

    B.甲、乙、丙处比例尺相同

    C.甲处比例尺大于乙,乙处比例尺大于丙

    D.乙处比例尺最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很多户外探险爱好者连基本的地图判读都不懂就进山,是户外探险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右图中箭头表示地表径流的方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S点在T点西南方向

    B.在P点可以看到T点

    C.T处是集水线

    D.在S处探险需注意洪水

    2.正确表示经过PQ的地形剖面图和经过S点的等高线图的是(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下左图)和地球公转线速度变化图(下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P点的纬度,右图中N点对应的月份分别是(   )

    A.60°N 1月      B.30°S 1月

    C.60°N 7月      D.30°N 7月

    2.当地球公转线速度为M时(   )

    A.印度盛行西南季风         B.新西兰昼短夜长

    C.松花江畔银装素裹         D.澳大利亚的珀斯处于雨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13年2月15日当地时间9点,一颗陨石坠落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61°E,55°N),引起世人关注。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据考证每年撞向地球的小天体质量为400万吨,但到达地表的数量很少,主要是因为地球宇宙环境(   )

    A.地球的体积质量较小,不能俘获小天体

    B.地球自转周期适中,有效避开小天体撞击

    C.日地距离适中,太阳俘获了大多数小天体

    D.大气层起到了对地球保护作用

    2.陨石坠落时(   )

    A.巴西利亚(50°W,15°S)夜幕深沉

    B.英国伦敦正值日出

    C.洛杉矶(120°W,35°N)夕阳西下

    D.北京学生开始早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PQ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两个特殊点,则图中字母L和S代表的角的度数为(   )

    A.20°       B.23°26′       C.30°      D.66°34′

    2.PQ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两个特殊点,地球越过P点后的一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   )

    A.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B.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C.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向南移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读图甲,有一架飞机在当地时间7月1日5时从旭日东升的A机场起飞,沿纬线向东飞行,一路上阳光普照,降落到B机场正值日落,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这一天地球的光照图(阴影为黑夜)可能是图乙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从A机场飞行到B机场经历的时间是(   )

    A.6小时      B.10小时

    C.14小时     D.22小时

    3.飞机到达B机场时,新一天约占全球范围的(   )

    A.7/14       B.15/24

    C.19/24       D.17/2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日,科考队员从小王于北京时间3时30分在图中Q处观测到太阳位于地平线上,当他再次观测太阳位于地平线的时间间隔是(   )

    A.24小时       B.19小时

    C.21小时      D.23小时

    2.于2009年1月27日建成的中国极地昆仑站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西南方向约7.3千米处。在昆仑站进行天文观测的优势是(   )

    A.全天空,观测广      B.海拔高,气温低

    C.极夜长,空气稀       D.纬度高,重力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图中小虚线圆为极圈,大虚线圆为回归线;弧线ACB为晨昏线,且AC段为昏线;C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也是晨昏线与120°E经线的交点。读极地投影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的日期可能是(   )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2.该日正午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

    A.120°E、23°26′S

    B.120°E、23°26′N

    C.60°W、23°26′S

    D.60°W、23°26′N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某城市(46°N,127.5°E)公司办公楼周围有四处露天停车位(如下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6月某日天气晴好,胡先生8时(北京时间)将车停到当日蔽荫条件最好的停车位,办公楼刚好为汽车挡住阳光,为确保在胡先生16时下班前爱车不被阳光暴晒,他应该(   )

    A.下班前不必移车位

    B.最迟15:30前要移车位

    C.最迟15时前要移车位

    D.最迟14:30前要移车位

    2.下列节日中,阳光照射办公楼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的是(   )

    A.劳动节        B.儿童节

    C.建军节         D.国庆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图为甲、乙、丙三地等高旗杆正午影子变化曲线和朝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有关图中甲、乙、丙三地地理现象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考虑充分采光,在楼高相同的情况下,理论上的楼间距由大到小的排序是:丙、乙、甲

    B.一年中乙地正午影子的方向只有一次改变

    C.甲、丙两地正午影子的方向始终不变

    D.一年中甲地正午影长的变化幅度大于丙地

    2.下图为6月22日A.B.C.d四地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能表示丙地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的是(   )

    A.a     B.b   C.c    D.d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2014年3月29日的“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应对气候变化、倡导节约能源的集体行动。图中①②③是甲乙丙丁四地两分两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若活动时间是当地20:30~21:30,下列四城市中最早和最晚熄灯的分别是(   )

    A.甲和丁      B.乙和甲

    C.乙和丙       D.丙和丁

    2.如果只考虑日照条件,则甲乙丙丁四地楼间距最近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表是我国某地连续三个月21日的日出和日落时刻(北京时间)。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时间

    a月21日

    b月21日

    c月21日

    日出

    5:10

    5:05

    5:19

    日落

    19:05

    19:20

    19:15

    1.从a月21日到c月21日期间(   )

    A.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

    B.该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C.该地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c月

    D.该地昼长夜短且昼逐渐变短

    2.许多地理现象的出现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下列现象不是出现在b月的是(   )

    A.江淮地区适逢梅雨季节

    B.非洲草原上的角马大规模南迁

    C.华北平原正在收割小麦

    D.南非好望角附近海域风大浪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图表示不同地点6月22日的日落时刻与日照时数(阳光实际照射地面时数)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位于南半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甲地日照时数少于乙地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因素     B.昼夜长短

    C.海陆位置     D.天气状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图中N、S为南北极点,P、Q是晨昏线与某一经线圈的两个交点,K、L位于晨线或昏线的中点,P、K两地经度相差15°。 P点纬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K点、L点的纬度值分别是(     )

    A.0°,0°      B.23.5°,23.5°

    C.0°,23.5°      D.23.5°,0°

    2.图中Q点的昼长可能是(     )

    A.8小时          B.14小时

    C.16小时         D.24小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图是甲、乙两地一天中太阳高度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这一天为6月22日,则乙地的地理坐标最接近(   )

    A.40°N、52.5°E    B.40°N、127.5°W

    C.40°S、52.5°E    D.40°S、127.5°W

    2.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关于地心对称     B.关于地轴对称

    C.关于赤道对称      D.关于极点对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某学校(110°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太阳高度。如图,垂直竖立一根2米长的竿OP,正午时测得竿影长OP’,通过tgα=OP/OP’,算出正午太阳高度α。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右下图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竿影长度变化图。图中反映3月21日竿影长度的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学校大约位于(  )

    A. 21.5°N     B. 21.5°S    C. 45°N     D. 45°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小水库,某日两时刻测得水库及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水库与周围地区存在着气温差异,导致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关于该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热力环流的方向不变

    B.水库中心区始终存在上升气流

    C.白天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D.晚上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2.下图中与15时水库东西方向的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的示意图为(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月份,①②两地的平均风力相比较(   )

    A.①地的较大        B.②地的较大

    C.两地相当           D.上半月①地的较大

    2.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此时的盛行风向为(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读图结合材料完成第下列问题。

    1.地—气系统内存在着能量传递与转换,传递与转换形式多样,其中能促地面温度增强

    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2.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低的月份是(   )

    A.1月    B.4月

    C.8月    D.12月

    3.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负值,年平均气温却未逐年下降。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大气环流、大洋环流     B.大洋环流、下垫面性质

    C.地形起伏、人类活动     D.大气环流、地形起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图为澳大利亚多年平均A月、B月近地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等压线分布,判断A月为(    )

    A.1月     B.2月      C.7月     D.8月

    2.A月甲地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3.下图中能反映B月份时,丙地竖直方向气温和气压分布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图是非洲部分区域和内罗毕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年中,内罗毕有两个气温最高值的原因是(   )

    A.地处南半球     B.地处高原

    C.地处赤道附近    D.靠近大湖泊

    2.人们到内罗毕附近的天然动物园去看野生动物,一年中最适宜的时间是(   )

    A.2月     B.5月     C.8月     D.10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北半球西风气流受青藏高原阻挡分为南北两支。冬季,西风气流南移,其南支气流沿青藏高原南缘向东移动,带来暖湿气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我国,南支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冷空气势均力敌,相持不下,从而在昆明与贵阳之间形成(   )

    A.准静止锋     B.冷锋    C.反气旋    D.暖锋

    2.在图示天气系统控制下,昆明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为(   )

    A.阴雨连绵     B.风和日丽

    C.晴雨无常     D.暴雨如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虚线为北半球气压场中的低压槽线,①处气压低于②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低压槽附近形成冷锋     B.低压槽附近形成暖锋

    C.①处为晴朗天气       D.③位于锋后,可能为阴雨天气

    2.若虚线为北半球气压场中的高压脊线,①处气压低于②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可能为阴雨天气       B.②处可能为晴朗天气

    C.③处可能形成西北风       D.④处可能形成东北风

    3.若虚线为北半球的高压脊线,①处气压低于②处,该脊线夏天出现在我国江淮地区时,最可能出现(   )

    A.暴雨和冰雹天气       B.扬沙或者沙尘暴天气

    C.炎热干燥天气        D.连绵的阴雨天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下图中AO和BO分别为昏线和晨线,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回答问题。(8分)

    (1)据图判断,图示日期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中的________日前后,地球上出现极昼现象的区是_____ ___。

    (2)A地经度是_____  _,该日A地的夜长约________小时。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________________。

    (4)一年中,A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读图、表格、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7分)

    材料一  下图是“美洲大陆略图”,M、N、L位于三个不同的板块,晨昏线XY和赤道的夹角为70°。

    材料二  美洲西海岸6个城市1、2月和7、8月降水资料(单位:mm)

    城市

    温哥华

    旧金山

    阿卡普尔科

    拉孔科迪亚

    利马

    圣地亚哥

    1、2月降水量

    272

    190

    10

    1020

    1.2

    1.2

    7、8月降水量

    175

    21

    522

    121

    2.5

    138

    材料三  雾形成的气象条件:一是微风。二是水汽充足,即大气中水汽含量达到90%以上至100%,并且伴有冷凝,产生雾滴。三是近地层空气形成下冷上暖的稳定层,或称逆温层,空气流动性差。有各种气象条件形成的雾,如辐射冷却形成的辐射雾;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平流雾;有时兼有两种原因形成的雾叫混合雾等。还有锋面雾、坡面雾等。

    (1)若XY为昏线,拉孔科迪亚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增大,比较温哥华与阿卡普尔科昼夜长短及变化特点的异同。(4分)

    (2)若XY为晨线,简述该季节旧金山和圣地亚哥的气候特征及其原因。(4分)

    (3)西海岸6个城市中利马降水最少且多大雾天气,试分别说明其形成原因。(5分)

    (4)比较图中E、F两地降水量的多少,并分析其原因。(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