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综合题 6 题
简单题 12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秦律·法律答问》记载:“父盗子,不为盗。今假父(即继父)盗假子(即继子), 何论?当为盗。”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秦朝用法律来规范经济关系  

    B.继子未被当做家庭成员看待

    C.体现秦律尊卑不同罚的原则 

    D.秦律保护继子的私有财产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汉朝时,家族中分财异居的情况很普遍:唐朝时,唐律规定:家长在世,子孙不得别立户籍、分财异物,否则徒刑三年:宋太祖甚至有“察民有父母而别籍异财,论死”的诏令。这反映了

    A.儒家思想逐步居于统治地位 

    B.中央集权制的日益完善

    C.对家族成员的约束日趋加强  

    D.父系家长权威不断强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随着土地买卖和转移加快,典卖制盛行,宋朝法律确认地主、自耕农的土地私有权,发给他们“红契”,作为土地私有权的凭证。这表明

    A.土地买卖日益频繁   B.土地经营权商品化

    C.政府维护地权流转   D.传统经济政策松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通典》记载“(汉)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金史》记载“制纠弹之官知有犯法而不举者,减犯人罪一等科之,关亲者许回避。”上述材料说明

    A.监察是丞相的一项重要权力

    B.古代监察制度逐步走向完善

    C.监察机构的权力来源于皇权

    D.对监察官员的素质要求较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对于中国政府的禁烟,马克思说:“英国政府在印度的财政,实际上不只依赖于对华的鸦片贸易,而且还依赖于这个贸易的输运性质。如果中国政府使鸦片贸易成为合法的贸易,同时允许在华种植鸦片,则英、印国库会遭受严重的报失。”对此理解最合理的是

    A. 中国的禁烟不利于扭转对英的贸易逆差

    B.鸦片贸易合法有利于从经济上打败英国

    C.说明了鸦片贸易与鸦片战争爆发的关系

    D.未准确认识鸦片贸易对中国产生的危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梁启超说:“昨日就专制,而今日已共和,如两船相接触,而绝无一楔子以行其间,则其冲突之程度,必极猛烈。”梁启超意在说明

    A.共和体制不符合国情 

    B.政体变革需要过渡期

    C.应推行君主立宪政体

    D.应以革命推翻清政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图5是晚清《点石斋画报》描绘的美国妇女驾驶轮船的情景。图中文云:男女有别,职工为重,而其等级之所判,直将将宵壤.泰西各国不然…… 美妇有名玛丽,现赴某轮船经理一切,而其夫亦在该船为大管,夫妇共事一船,而又女先乎男.该材料揭示出

    A.工业革命提高了妇女地位 

    B.工业革命成果已传入中国

    C.国人仍坚持男尊女卑观念

    D.西方文明冲击了国人观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中共中央提出:“为了使民族统一战线得到更加广大的与强有力的基础,苏维埃工农共和国及其中央政府宣告,把自己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并相应地改变了党的若干政策。从中可知

    A.中共中央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B.中共己经形成了全面抗战的思想路线

    C.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中国主要矛盾

    D.中共“左倾”盲动错误日益趋于严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孟德斯鸠在《罗马盛衰原因论》中指出:“罗马的法律贤明地把国家的权力分配给许多高级官吏,这些官吏之间起支持、制止和限制的作用……它永远能够制裁任何滥用权力的事件。”材料表明

    A.孟德斯鸠的分权思想来源于罗马法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推动了罗马发展

    C.法律对权力的约束是罗马兴盛的重要原因

    D.罗马法为近代西方法律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冷战是当代国际关系史中一段特殊时期。冷战双方处在特殊环境中,它们用特殊的语言、特殊的武器、特殊的意识形态反对它们各自设定的敌人。但最特别的是冷战双方既没有赢者,也没有输家,彼此都在默认一种特殊的游戏规则,以此保持一种特殊的力量平衡。”以下解释最符合材料主旨的是

    A.文化是冷战期间一种特殊武器

    B. 双方在意识形态领域展开对抗

    C.冷战对抗的双方没有经济往来

    D.冷战期间世界维持了相对和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苏联在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迫使民族地区搞单一经济,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如:阿塞拜疆发达的石油业、旅游业和棉花生产业的主要收入都归国家所有,且失业率很高。这表明苏联工业化建设

    A.强调国家利益忽视地方利益   B.高度集权漠视民生改善

    C.导致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失衡   D.导致地方的失业率偏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据(美)帕尔默著的《现代世界史》: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支稳定的移民潮从印度、巴基斯坦、西印度群岛和非洲流向英国;法国吸收了来自其前北非殖民地,特别是阿尔及利亚的大批移民;荷兰成为许多印度尼西亚人的家园;后来政治难民也从越南和亚洲其他地区来到欧洲。移民的涌入

    A.是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结果

    B. 为欧洲恐怖主义提供了温床

    C.引发欧洲种族色彩的社会冲突

    D.使欧洲种族和文化日益多元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6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中期,以等级为特征的传统礼制进一步突破,知识分子阶层、商人阶层整体崛起,这些影响到社会风尚的变化,万历年间编纂的《通州志》 记载,该地之前在饮食上很简朴,“贵家巨族,非有大故不张筵”,但如今“无故宴客者,一月凡几,客必专席”;张翰在《松窗梦语》 中说:“国朝士女服饰皆有定制,洪武时期律令严明,人遵划一之法.代变风移,人皆志于尊崇富侈.”

    ——管汉晖、李稻葵《明代GDP初探》

    材料二   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下令开关,允许民间“远贩东西二洋”。明朝的这次“对外开放”迅速带来了对外贸易的繁荣.但是明朝的对外贸易呈现的是“一边倒”态势,出口量很大、进口量却很小,当时全世界白银产量中的l/2流向了中国,总数多达数亿两,明朝成了名符其实的“白银帝国”。富人阶层普遍喜欢囤积白银,一方面白银是财富的象征和避险的工具,另一方面也说明消费仍然不够活跃.而“重本抑末”政策对商人再投资也有鲜明导向。当时的社会排名是“士农工商”,当经商赚取到一定银子后,这些富人们往往不去扩大再投资,反而是去买田置地,需求端一直处于长期乏力的状态.大量白银没有进入消费领域,经济转入了通货紫缩。

    亚当·斯密分析中国明朝经济发展情况时说,当时的“财富已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的极限”。为改变困局,尤其为了改善朝廷日益恶化的时政状况,明朝中后期接连实施了多次经济改革,包括嘉靖新政、隆万新政和张居正改革等.但这些改革的主要举措大多集中在财政税收领域,无法触及类似“供给侧”这样的深层次经济问题,无法回应新经济急需政策“松绑”的诉求。

    ——摘编自弗兰克《白银资本》

    (1)概括材料一中的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经济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明朝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并从经济角度给出合理建议。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中期以来,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那将是世界大国命运的又一次兴衰消长.

    试以“大国的兴衰”为主题,自选一个角度拟定论文提纲。(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汉武帝一改汉初‘无为而治”的传统,实行有所作为的治国方略,先后对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其中有:

    一、西汉前期,货币很不稳定,除中央铸币外,还准许地方官府和私人仿铸。因货币的大小、轻重、规格、质量都很混乱,严重影响民间的商业交换和国家的赋税征收。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汉武帝下令由上林三官铸造五株钱,作为法定货币通用于全国,并严禁地方官府和私人仿铸,同时宣布废除一切旧币。

    二、削弱征兵制,以幕兵为职亚兵,常驻京师,以保卫京师和皇帝.侍从军有三支,还有八支禁卫军,由招幕的职业兵组成,驻京师.亦用于出外作战.

    三、将全国分为十三个州部,每部为一个监察区,管几个郡;部设刺史一人,都直接听命于皇帝,对皇帝负责,官阶都不高,权力却很大.史称这是汉武帝“以内制外,以小制大”的治术.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 第二卷

    (1)根据材料,概括汉武帝的改革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改革的积极作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独立宣言》:“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则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建立新的政府.”

    ——摘自人教版《选修2·教师用书》

    材料二  “……现今大不列颠国王的历史,就是一部倒行逆施的历史,他那一切的措施都只有一个直接的目的,即在我们各州建立一种绝对专制的统治……把大批的武装部队驻扎在我们各州;割断我们与世界各地的贸易;不得到我们的允许就向我们强迫征锐:以‘莫须有’的罪名,把我们逮解到海外的地方去受审,剥夺我们的‘宪章’,废弃我们那些最宝贵的法令,并且从根本上改变我们政府的形式;他一向掠夺我们的海上船舶,骚扰我们的沿海地区,焚毁我们的市镇,并且残害我们人民的生命等等…… 在他施行这些高压政策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曾经用最谦卑的词句吁请改革.然而我们屡次的叶请,结果所得到的答复却只是屡次的侮辱……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地宣布并昭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时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亦应从此完全废止。”

    一一摘自人教版《选修2·教师用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独立宣言》所体现的主要思想。

    (2)根拟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美殖民地对英国态度的转变及其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从1894年到2010年前后的116年间,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日两次“擦肩而过”,在许多方面有着诸多不同.中日两国在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实力经历了两次“换位”.如果以时间来界定这两次“换位”的话.第一次是1894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刚摆脱落后披打的命运,立即走上对外殖民扩张道路,以朝鲜半岛为跳板,侵入中国,挑起甲午战争,在陆海两方面打败外强中干的老大清帝国,并逼迫清廷割地赔款,实现了对中国的超越.第二次则是2010年了.日本国内生产,总值2010年被中国超过,失去了连续保持40余年的“世界第二”地位.被中国这个百余年来的“弱邻”超越,日本社会在心理上一时很难接受.但从资源禀赋、经济结构、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特点等方面看,日本在可预期的将来难以再现强劲经济增长,即使不出现下一个“失去的二十年”,再次超越中国似也遥不可及.

    ——摘自新华网

    (l)根据材料,指出中日两次“换位”的领域及方式。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日两次“换位”的背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葛洪是魏晋时期著名的化学家、医学家和道教代表人物.他在总结战国以来神仙方术的理论基础上,写成《抱朴子》一书,为道教构设出各种修炼成仙的方法,建立了一套成仙的理论体系.他批评民间的早期道教,提出以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把神仙方术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结合起来;主张道教徒应该以儒家的忠孝、仁怒、信义、和顺为本,否则虽勤于修炼,也不能成仙.他也不满意魏晋以来的玄学清谈之风,主张立言必须有助于社会教化,提倡文章与德行并重。葛洪努力整合道教理论,并将其与主流的儒家学说调和,以实现使道教更加适应于社会,更容易被上层人士接受的意图.

    葛洪在医学方面造诣也很深.他著有《金医药方》 一百卷,这是一部内容广泛的医书.他另有《时后备急方》 四卷,其中对天花、.恙虫病的记载在世界上是最早的.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 第二卷

    (1)根据材料,概括葛洪的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葛洪医学成就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