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综合题 5 题
中等难度 10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5 题
  1. 读“沿某一理想大陆45°N所作的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地气温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1月均温③地大于②④两地

    B.7月均温③地小于②④两地

    C.②④两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③地

    D.②④两地的气温年较差小于③地

    2.若图中M、N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则关于该季节盛行风向,正确的是

    A.②吹向①               B.④吹向⑤

    C.⑤吹向④               D.④吹向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齐民要术》有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上左图各条曲线中,能正确反映“天雨新晴,北风寒彻”天气的气压变化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造成“是夜必霜”的原因主要是上右图中

    A.a减弱     B.b减弱    C.c减弱    D.d减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是以极地为中心的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图中弧ABC表示晨昏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时刻的北京时间为

    A.22时        B.10时

    C.14时        D.2时

    2.气压带D和E共同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3.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D气压带被切断                ②我国东南沿海可能出现强风暴雨天气

    ③我国北方地区可能出现大幅度降温天气  ④长春楼影较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13年第30号台风“海燕”11月4日在西北太平洋生成后,以强有力态势不断发展。“海燕”一路经过3个国家,带来狂风骤雨,重创菲律宾,对我国和越南有明显风雨影响。下图为第30号台风“海燕”路径图(11月4日~11日16时)。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海燕”过境菲律宾中部前后,该地气压和风速变化为

    A.气压先降后升,风速先增后减、再增又减

    B.气压先升后降,风速先减后增、再减又增

    C.气压先降后升,风速先减后增、再减又增

    D.气压先升后降,风速先增后减、再增又减

    2.“海燕”在广西南宁登录前,南宁主要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面图A是2013年5月15日14: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B是①、②两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描述,可信的有

    A.甲地阴雨,受冷锋影响         B.乙地降雨,受暖锋影响

    C.丙地晴朗,受气旋影响         D.丁地强风,受上升气流影响

    2.图B所示①、②气候类型与图A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有

    A.①―甲        B.②―丙

    C.②―乙        D.①―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5 题
  1. (22分)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两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

    (1)材料一表示的是     (南、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

    (2)材料二a、b、c、d四地气候中,全年受⑥带控制下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该气候的气候特征为                        

    (3)材料二a、b、c、d四地气候中,与材料三丙地气候特征相似的是     (填字母),该气候类型的一般分布规律是                       

    材料三 某四地年气温及降水量统计资料

    (4)制约h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5)材料二中20°C等温线在大陆的西侧向北弯曲,其主要原因是受限制       的影响。

    (5)材料二中20°C等温线在大陆的西侧向北弯曲,其主要原因是受限制       的影响。

    (6)有关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

    A.甲地适宜种植棉花       B.乙地适宜发展水田农业

    C.丙地河流的主汛期在冬季   D.丁地为热带季风气候

    (7)有关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多项选择)

    A. 在f气流的影响下,北美洲东部地区温和多雨

    B. g地常年受材料一中的①带控制

    C. j地自然带与表格中乙地自然带相同

    D. b地的气候条件不利于发展谷物农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4分)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中国经营报2009年10月17日,在经过两年的激烈讨论之后,在今年12月的哥本哈根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将达成一个新的协定,目的是解决温室气体排放原因、后果问题。

    (1)简述A国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分析其原因。(6分)

    (2)说明B国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6分)

    (3)当A国盛行西北风时,B国北部盛行什么风,并分析其形成原因。(4分)

    (4)全球变暖对上述两国会产生什么影响?遏制全球变暖应采取什么措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0分)旅游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云南大理是中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海拔约为2090米,地处低纬高原,四季温差不大,干湿季分明,以低纬高原季风气候为主,常年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以苍山洱海自然风光、大理古城历史文化、喜洲白族村落、宾川鸡足山、蝴蝶泉闻名于世,先后获得了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佳休闲旅游城市”等称号。可开展山水风光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休闲购物旅游等多种旅游形式。

    (1)简述大理的旅游资源优势。(6分)

    (2)分析大理发展旅游业的不利条件。(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自然灾害中85%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

    材料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区域图

    (1)说明A地干旱形成的季节及自然原因。(6分)

    (2)分析减轻B地干旱灾害应该采取的措施。(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0分)环境保护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下图是我国2006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图(一次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不改变其形态就可直接取用的能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示能源消费结构下,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有哪些?(6分)

    (2)水能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可再生能源,说明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环境问题。(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