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1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填空题 4 题,解答题 7 题
中等难度 2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0 题
  1. 鉴别空气、氧气和氮气三瓶气体时的最佳方法是( )
    A.测量三瓶气体的密度
    B.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C.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D.测量气体的溶解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
    A.水分子运动速度快,撞开壶盖
    B.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隔增大,体积膨胀
    D.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后粒子数目增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需不断消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但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却基本保持不变,这是由于( )
    ①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②矿物燃料的燃烧
    ③死亡动植物的腐烂 ④某些矿物如CaCO3等的加热分解.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
    B.石油
    C.沼气
    D.干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以色列科学家丹尼尔•谢赫曼,以表彰他在发现准晶体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准晶体可能具有下列性质,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密度低
    B.耐磨损
    C.导电性差
    D.抗氧化性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我国“神舟”七号宇宙飞船的火箭发动机里使用液态氧,它所起的作用是( )
    A.作燃料
    B.供给呼吸
    C.促使燃料迅速燃烧
    D.携带方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
    B.洒在实验台上的酒精失火立即用湿布覆盖
    C.实验药液溅进眼睛立即用纸巾擦拭
    D.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水冲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不可少的最简单的一组仪器是( )
    A.试管、酒精灯、带导管的橡皮塞、集气瓶、铁架台
    B.试管、酒精灯、水槽、集气瓶
    C.集气瓶、铁架台、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
    D.铁架台、烧瓶、集气瓶、玻璃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N(NO23是科学家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推进剂的原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N(NO23由两种元素组成
    B.N(NO23中氮氧的质量比为2:3
    C.N(NO23的相对分子质量152
    D.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2.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3.0g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4.4gCO2和1.8g水.则对该物质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
    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该物质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D.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现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D是一种无色的气体,把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试判断A、B、C、D各是什么物质,请将答案填在空格内.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都是由古代________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其中,________被称为“工业的粮食”,________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影视舞台上常用于产生云雾翻滚的效果,使人如入仙境的物质是________,其中产生云雾效果的原因是________;根据它产生雾的性质,说出它的两个主要用途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现有CO和CO2的混合气体20g,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4%.先使该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铁,再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g.(假设各步均完全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7 题
  1. 用化学式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     (2)+3价的铁的氧化物______;
    (3)硫酸铜______;                   (4)人体内最多的分子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同学按如图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结果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由此得出这个化学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向盛有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里投入几块木炭,为什么红棕色会消失?漏斗中液面为什么会上升?为什么用漏斗而不直接用导管插入水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铁丝在足量氧气中燃烧
    (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3)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03年10月21日,南京炼油厂一油库汽油罐泄漏,遇一拖拉机行驶至附近,随着轰的一声巨响,瞬时油罐起火爆炸.后经及时抢救,火于20小时后基本扑灭,可十几个消防龙头仍对油罐喷水6小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油罐起火的原因是什么?
    (2)灭火后为什么还要对油罐喷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质子数为11的元素名称是______,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电子(填“得”或“失”).
    (2)原子序数为9和17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它们原子的______数相等.
    (3)氦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比较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1)完成下表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制取实验及相关性质比较:
    气体名称 实验装置图 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 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或小 是否与水反应或溶解于水
    二氧化碳 常温
    氧气 不易溶于水
    (2)干粉灭火器的原理是碳酸钠加热分解产生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2NaHCO3 Na2CO3+H2O+CO2↑),若实验室用此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可用上图中的______(填A或B)装置.
    (3)某厂生产的产品碳酸钠中混有少量碳酸氢钠.为了测定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取100g样品加热(碳酸钠受热不分解),完全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0.22g.求:
    ①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
    ②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