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填空题 4 题,推断题 1 题,简答题 1 题,探究题 1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17 题,中等难度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2015秋•元谋县校级期中)下列各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燃烧  蜡烛熔化    B.冰雪融化  干冰升华

    C.剩饭变馊  高粱酿酒    D.灯泡发光  铁锅生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11秋•金昌校级期中)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     )

    A.氢气    B.木炭    C.蜡烛    D.硫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13•德阳)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悬在试管口上方,并不接触试管

    B.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

    C.加热后的试管应立即用冷水冲洗

    D.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对着自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13•盐城)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B.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以用作食品防腐剂

    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不会影响地球环境

    D.空气中敞口放置的饼干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15•从化市模拟)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可以将红磷换成木炭

    C.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2014秋•峄城区校级期中)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现     象

    解     释

    A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B

    6000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于压缩

    C

    十月闻到桂花香味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

    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A.A    B.B    C.C    D.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2013•苏州)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

    C.过氧化氢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

    D.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不停地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2013•荆州)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最密切的是(     )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原子核内的中子数

    C.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D.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2015秋•信阳校级月考)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CO2:“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B.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

    C.2Fe3+:“2”表示两个亚铁离子

    D.Mg2+“2”表示镁元素显正二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2015秋•信阳校级月考)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氮元素    B.氧元素    C.硅元素    D.铝元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2011秋•茂县校级期末)国际互联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有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我国政府即将启动“酱油补铁工程”.这里的铁是指(     )

    A.铁元素    B.铁原子    C.铁单质    D.三氧化二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2015•苏州模拟)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2004•南宁)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红磷在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1)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接近刻度l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由本实验还可推知氮气的哪一些性质?试写出其中的一种:         

    (3)若将红磷换成碳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        (填“能”或“否”)理由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13•滨州)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3)A和B两种粒子的             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4)钠原子和氯原子反应所形成的化合物是由       (填“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15秋•信阳校级月考)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1)一种暗紫色的固体制取氧气        

    (2)一种金属燃烧火星四射        

    (3)红磷做烟幕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15秋•信阳校级月考)如图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

              ;②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          (填字母标号,下同)发生装置,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       装置.

    (3)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则气体应从        (填“a”或“b”)进入F中.

    (4)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2015秋•信阳校级月考)某黑色固体A和白色固体B共热生成C和D,而A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将黄色固体粉末E加热后放在D物质里能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试判断A、B、C、D、E、F各是什么物质(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A        B       C       D       E       F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2013•河南)氧气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

    (1)如何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

    (2)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什么?

    (3)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或接触面积等因素有关,任举一例加以说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探究题 共 1 题
  1. (2015秋•罗平县校级期中)新课标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其催化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Ⅰ.分别量取5mL 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 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

    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Ⅱ.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试验,观察现象.

    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Ⅲ.将实验Ⅱ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

    Ⅳ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 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

    (1)A中产生的气体是      

    (2)实验Ⅱ、Ⅲ证明:氧化铁的             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写出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评价】

    实验设计Ⅳ的目的是             

    若实验Ⅳ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2015秋•信阳校级月考)将30g氯化钠和氯化钙的混合物溶于227g水中,待完全溶解后,再向溶液中加入10.6g碳酸钠粉末,碳酸钠溶解且恰好完全反应.计算(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1)生成的碳酸钙沉淀多少克?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