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选择题 16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6 题
  1. 从本质上看,两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相似点是(  )

    A. 打开中国市场,谋求在华权益   B. 教训清朝使其顺应要求

    C. 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   D. 维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 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 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D. 中国近代化发展的过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太平天国运动时,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

    A.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B.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C. 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D. 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矛盾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历史图片浓缩了丰富的史实,下列对下图的解读错误的是  ( )

    A. 缺乏条件没有实施

    B. 由洪仁玕制定的建国方案

    C. 提出向西方学习

    D. 规定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吕思勉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政治上的失败是因文化上的落后。”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   )

    ①创立拜上帝教  ②奉行平均主义  ③重建等级礼制  ④提倡效法西方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流血的伤口不流泪,举起的杆子不下跪。攥紧的拳头不松手,过河的卒子不后退。人活一口气,难得拼一回……”听着电视剧《太平天国》的主题曲”,我们不由得想起( )

    A. 洪秀全   B. 林则徐   C. 郑成功   D. 戚继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这些规定的实质是(   )

    A. 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 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C. 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D. 贯彻了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洋务运动期间,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下列属于军事工业的是:( )

    A. 汉阳铁厂   B. 开平煤矿   C. 江南制造总局   D. 轮船招商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左宗棠在马尾看到一个天然良港,他在那创办福州船政局,此事发生在( )

    A. 洋务运动时   B. 辛亥革命时   C. 新文化运动时   D. 五四运动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果我们用百度搜索“收复新疆”“福州船政局”,你会搜索到的清朝大臣是(  )

    A. 康有为   B. 林则徐   C. 李鸿章   D. 左宗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黄遵宪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悲平壤》、《哀旅顺》、《哭威海》、《马关纪事》、《台湾行》反映的是列强对中国的哪一次侵略战争?( )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甲午中日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图是一幅漫画《中国蛋糕》,请问下列对这幅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

    A. 甲午战后,清政府的战败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B.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中国正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列强入侵中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923年,梁启超曾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这句话揭示了(  )

    A. 维新派主张建立共和国   B.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然性

    C. 国民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   D. 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15年,他这一生可能经历哪些事情?(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⑤戊戌变法       ⑥义和团运动    ⑦辛亥革命。

    A. ①②④   B. ②③④⑥   C. ②③④⑤⑥⑦   D. ④⑤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小明的爷爷把在北京东交民巷拍的老照片给大家看,上面有拍照时间是1905年,下面是爷爷介绍这张照片,其中有一项不符合史实,请你帮小明找出来:( )

    A. 东交民巷居住着大量北京市民   B. 各国大使在东交民巷举行宴会

    C. 东交民巷有许多西式建筑   D. 外国军队在东交民巷进行操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主要是指(   )

    A. 中国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 帝国主义直接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

    C. 赔款数额巨大,清朝经济被帝国主义完全控制

    D. 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沉沦、抗争、奋斗与崛起,不断追逐同一个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的示意图,首先完成相应的填空。

    A、                 B、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企业提供资金、燃料。

    ——摘自《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2)根据材料二,指出洋务运动创办民用工业的目的。

    材料三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3)材料三中的“变法”指的是什么事件?

    材料四 1840年到1949年的中国历史经历了“沉沦”、“谷底”、“上升”三个阶段。在1840年——1901年期间,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沉沦”;1901年——1920年期间,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变现为“谷底”,即黑暗和黎明的交错器,是为上升积聚力量的时期;1921年以后,中国历史发展主要趋势据变现为“上升”了,可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4)根据所学,结合材料四,中国从开始 “沉沦”到完全沉沦到“谷底”的标志性事件各是什么?对此,我们可以从中获得怎样的启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请回答:

    (1)材料中的三幅图片,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的三次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三个不平等条约,请你写出图片所对应的条约名称。

    图1——《____________条约》A

    图2——《____________条约》B

    图3——《____________条约》C

    (2)A.B.C分别代表你填写的条约,把他们分别填入表述其内容相符的位置。

    (   )严重地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   )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   )中国政府首次对外割地

    (3)列举上述战争中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一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