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6 题,其中:
单选题 22 题,选择题组 4 题
简单题 20 题,中等难度 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2 题
  1. 关于晨昏线(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晨昏线(圈)将地球划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

    B. 晨昏线(圈)上的太阳的高度永远为0°

    C. 晨昏线(圈)在地球表面上由西向东推进

    D. 晨昏线(圈)任何时候都将地球平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关于地球上水平运动偏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地转偏向力始终垂直于物体的运动方向

    B. 地转偏向力随物体水平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加大

    C. 沿赤道运动的物体不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D. 在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是一颗非常普通的星球,但又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星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地球上生命物质存在的基本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充足的水分   B. 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C. 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   D. 地球常遭小行星撞击

    2.中生代恐龙灭绝的事实表明

    A. 生物灭绝与环境无关

    B. 地球已不适合生命生存和发展

    C. 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经历过一些不利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

    D. 了解地质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对人类无任何意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有关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球自转呈顺时针,公转呈逆时针

    B. 地球自转呈逆时针,公转呈顺时针

    C.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公转均呈逆时针

    D.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公转均呈顺时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等的主要动力来自于

    A. 地球内部的热能   B. 重力能   C. 太阳辐射   D. 万有引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阅读材料后,回答下列各题1999年,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空间中心发表公报说,人类将迎来第23个太阳活动周期。美国空间环境中心将对其密切观察,并及时发布有关信息。

    1.太阳活动是:

    A. 有规律可循的,但尚无法预报   B. 发生在太阳的内部

    C. 与地球上的旱涝灾害有一定的关系   D. 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影响可忽略

    2.有关黑子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们可用肉眼看到太阳黑子,则可证明今年一定是太阳活动极大年

    B. 黑子是太阳活动的最激烈显示

    C. 一般情况下,人类都可用肉眼直接观察太阳活动

    D.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3.在“黑子峰年”(黑子活动最多的年份),下列行为能有效防范其影响的是:

    A.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增强皮肤的活

    B. 有关部门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C. 清除“宇宙垃圾”,保持太空清洁

    D. 加强电信网络建设,保持网络通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是

    A. 地球的自转   B. 地球的公转

    C. 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D. 地球的球体形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不可能出现的是:

    A. 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 全球全年无四季变化

    C. 全球全年都是昼夜平分   D. 无大气环流现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2月22日,下列昼夜长短情况正确的是

    A. 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   B. 南极圈及其以南有极夜现象

    C. 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D. 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读下图,从A到B再到C,方向是

    A. 先向西南,再向东南   B. 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C. 先向正南,再向东南   D. 一直向正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甲地位于400N.1300W,乙地位于350S.1500E,则乙地位于甲地的

    A. 西北   B. 东南   C. 东北   D. 西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甲、乙两同学,用实验模拟沿地表作水平运动物体的地转偏向现象;甲同学打开伞,抬头面视伞面内侧,顺时针转伞;乙同学向转动的伞面顶部滴红墨水,并观察红墨水流动过程。回答下列各题。

    1.红墨水在伞面上流动的轨迹为:

    A. 先偏右后偏左   B. 向右偏转   C. 先偏左后偏右   D. 向左偏转

    2.该实验存在的主要不足是:

    ①未模拟出越过赤道后的地转偏向现象②没能模拟出纬向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③未模拟出高纬向低纬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④伞面转动与地球自转的实际差别很大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纵波(P波)和横波(S波)的传播速度在莫霍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A. 都明显下降   B. 都明显增加

    C. S波完全消失、P波突然下降   D. P波完全消失、S波突然下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地壳的平均厚度为

    A. 6千米   B. 17千米   C. 33千米   D. 60~70千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按照存在的位置和状态,水圈内的各种水体中与人类社会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 海洋水   B. 生物水   C. 大气水   D. 陆地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组成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是( )

    A. 岩石   B. 大气   C. 水体   D. 生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地球内部由地壳—地幔—地核组成,其主要物质成分依次为

    A. 硅镁—硅铝—铁镍—铁镁   B. 硅铝—硅镁—铁镁—铁镍

    C. 硅铝—铁镁—硅镁—铁镍   D. 铁镍—铁镁—硅镁—硅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地球上0°经线和0°纬线的交点位于

    ①北半球②南半球③东半球④西半球⑤陆地上⑥海洋中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③⑥   D. ④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地图的三大基本要素是

    A. 比例尺、经纬网和图例   B. 比例尺、方向和等高线

    C. 等高线、方向和图例   D. 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关于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以0º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越来越小

    B. 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大

    C. 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D. 所有经线都是大小相等的圆,而所有纬线是大小不等的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中阳光直射的纬线是   ,地方时为0点的经线是   ,图中AB是  (晨、昏)线。

    (2)这一天是     日前后,北半球为      节气。

    (3)这一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发生极夜现象的范围是     

    (4)图中E地的昼长为     小时,地方时     点日出。

    (5)请将A、D、E、B四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      

    (6)此刻湖南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     值,人们迎来一年中白昼最     的一天。

    (7)图示季节,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图是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____波,B表示_____波,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

    (2) 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______界面,F______界面,表示其判断依据是__   ,该面以上C代表________,该面以下E代表____。

    (3) C层主要由__________组成, G层叫________,H层叫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组 共 4 题
  1. 下列与地球上有生物存在无关的是

    A. 日地距离适中   B. 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C.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D. 地球上昼夜交替周期不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5月1日劳动节的这一天

    A. 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   B. 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C. 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D. 北半球昼长夜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中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物质中属于地壳中的矿物的是

    A. 从月球表面取回的标本   B. 金刚石、石英

    C. 由赤铁矿和黄铁矿组成的混合物   D. 各种水泥制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