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填空题 9 题,综合题 1 题,实验题 5 题,作图题 3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24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5 题
  1. 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

    B.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的音调变高

    C.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

    D.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音乐声减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二胡是中国的民族乐器,有粗(内弦)、细(外弦)两根弦,拉弓时马尾和弦摩擦发出声音,如图所示,下列做法不能改变二胡音调的是  (   )

    A.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

    B.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

    C.加大摩擦弦的力量

    D.旋转弦轴,增加弦的紧张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两列声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低       B.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小

    C.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         D.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  )

    A.大象的“声音”交流

    B.蝙蝠的“回声”定位

    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

    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许多优美的诗词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下列诗词与对应的物理知识有误的一项的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满树雪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B.“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对嘴”——平面镜成像

    C.“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呈红色是因为它能反射红光

    D.“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人能辨别出是钟声依靠的是声音的音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 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   B. 湿裤子晾干

    C. 冬天窗玻璃上有冰花   D. 钢水浇铸得到钢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 洒在地面上的水很快变干了

    B. 用雪堆成的雪人,在0℃以下,时间长了也会变小

    C. 江面上起雾

    D. 东北地区,冬天湖面会结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以下几个验证性的小实验,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 把酒精涂抹在手臂上,手臂会感到凉,这说明:液体蒸发时要吸收热量

    B. 用酒精灯将水加热至沸腾,用导气管将水蒸气导入另一个盛冷水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的温度计的示数升高,说明液化放热

    C. 冬天将玻璃片从室外拿到室内发现它上面有一层雾,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

    D. 在试管内放入少量碘的固体颗粒,塞紧盖子后把试管放入沸水中,发现试管内出现了碘的蒸气,说明蒸发吸热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小莉同学做“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她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滴水,如图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小莉同学主要研究蒸发快慢是否与(  )

    A. 液体的温度有关   B. 液体的表面积有关

    C. 液体上方的空气流速有关   D. 液体的种类有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玻璃杯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分别为a、b,过一会儿可明显看到 (  )

    A. a、b两块玻璃外侧均有小水珠

    B. a、b两块玻璃内侧均有小水珠

    C. a块玻璃内侧,b块玻璃外侧有小水珠

    D. a块玻璃外侧,b块玻璃内侧有小水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是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为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是80 ℃

    C.在第5 min是物质已全部熔化

    D.第10 min是物质处于液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光的世界丰富多彩,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B.日食    C.皮影戏   D.雨后彩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

    B. 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C. 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

    D. 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和它的像垂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问        B.猜想        C.实验         D.得出结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9 题
  1. 如图所示,小明将衣架悬挂在细绳中间,把细绳两端绕在两手食指上。伸直手臂,敲打衣架,听到了声音,通过敲打,衣服架      发声。用绕有细绳的食指堵住双耳,敲打衣架,     (能/不能)听到声音,说明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甲为常见 的高音喇叭和医用听诊器,将它们制成这种形状,是为了减小声音的散失从而增大声音的___ __;而在有些地方可以看到乙图所示的标牌,它的意思是__ __ _,从而达到减弱噪声的目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现代城市的主要街道上都会设置噪声监测设备。下图是一款电子噪声监测器,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59.1的数字,这个数字表示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当附近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字将     。(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该体温计的读数为     。若有两个温度计,它们的玻璃泡里装有同样多的水银,但是它们的玻璃管内径粗细不同,当把它们同时放在同一杯热水中时,两水银柱上升的高度     ,温度计的示数     (选填“相同”“不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袋中空气后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鼓起,是因为酒精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塑料袋   ,(“鼓起”或“瘪了”),这是因为酒精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去年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严重干旱,为减缓旱情某部空军出动飞机在云层中播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实施人工降雨,靠干冰的   吸收大量的热,使云中水滴增大,冰晶增多,形成降雨,其中冰晶在下落过程中      成水(以上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做一做”:对着手背吹气、哈气,你的感觉是吹气时手背较     (选填“冷”或“热”),这是因为吹气加快了手背表面空气的流动,使手背上的水分_______加快,且需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所以出现了刚才的感觉;而哈气是因为哈出的热气温度高于手背的温度,水蒸气遇冷________成小水珠,并且______(填“吸热”或“放热”),所以产生了不同的感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km/s,太阳距地球1.5×1011m,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    s才能到达地球,太阳光经   镜可分解成   橙、黄、绿、    靛、紫等色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小军同学身高1.6 m,当他站在平面镜前1 m处时,镜中所成的像与他相距___m,若他以0.5 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运动4 s,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m,像的大小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他从镜中看到的钟如图所示,则现在时间是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走进气象站,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百叶箱,箱内主要的测量仪器有:两支湿度计(绝对湿度计和相对湿度计)和两支温度计(测量并记录一天中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和最低气温的温度计)。

    (1)百叶箱的表面涂成白色,是为了   (选填“反射”或“吸收”)太阳光,避免阳光照射时,太阳光中的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对箱内温度的影响,并且要求安装百叶箱时其门朝向   (选填“北”或“西”)。

    (2)百叶箱中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   规律制成的;温度计的刻度均匀,这说明测温物质在测温范围内温度改变相同时,测温物质   的改变量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5 题
  1. 利用身边常见的物品做实验是同学们学习、研究物理的好方法,也是一种创新.请你用图所示的塑料吸管和激光笔,从正反两方面分别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1)正方案:探究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用激光笔对着塑料吸管的一头,将塑料吸管拉直,如果光从塑料吸管的另外一头射出,则说明

    (2)反方案:探究光在空气中不可能是沿曲线传播的.你的做法是      如果光从塑料吸管的另外一头不能射出,就说明光在空气中不可能是沿曲线传播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华同学根据课本中的“试一试”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

    (1)请在图中作出蜡烛AB的像A‘B’。

    (2)根据作图判断,蜡烛AB通过小孔成的是   立(选填“正”或“倒”),   像,(选填“虚”或“实”);若蜡烛以B为固定点,AB向纸外顺时针转动时,像做   转动(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若蜡烛AB向左逐渐远离小孔,像将   。(选填“变大”或“变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水的温度/℃

    90

    92

    94

    98

    98

    98

    98

    98

    物质

    沸点(℃)

    物质

    沸点(℃)

    100

    甘油

    290

    煤油

    150

    酒精

    78

    (1)小明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如图,则图中   是沸腾前的情况。(填“甲”或“乙”)

    (2)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3)实验即将结束,细心的小明同学发现:移开酒精灯,水马上停止沸腾.这说明沸腾过程中需要继续   ,但温度  

    (4)同时,小华也做了该实验。他们根据各自的数据,在同一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线,其中实线表示小明的图线,虚线表示小华的图线,水平部分图线重合。若加热条 件完全相同,整个过程中两人的操作都规范准确。根据图线分析:你认为造成两同学图线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5)如图所示,甲为盛有水的烧杯,将乙试管插入甲容器水中(试管未碰杯底).当甲烧杯受到酒精灯持续加热后,乙试管内的液体会沸腾起来,根据给出的物质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如下表),可以判断出乙试管内的液体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为了保障实验效果,应该选择   (选填“透明玻璃板” “茶色玻璃板”),该实验最好在   (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

    (2)此实验中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    

    (3)移开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4)在实验中如果把平板玻璃向右倾斜,如图乙所示,观察到蜡烛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   (选填“A”或“B”)处。

    (5)有同学用方格纸替代白纸,如丙图,更方便探究像与物   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小北同学与小芳为了探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的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前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环境因素相同、水的质量相同和水的初始温度相同,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初始温度为

    (2)按照计划操作,小北与小芳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min

    0

    10

    20

    30

    40

    150

    180

    泡沫塑料组水温/℃

    80

    64

    55

    50

    41

    21

    20

    棉絮组水温/℃

    80

    56

    43

    32

    28

    20

    20

    分析两组水在第150min到180min水温的变化可以知道他们做实验时,室内的温度是   ℃。经过40min后,泡沫塑料包的水温度降低了   ℃。你能看出,在这两种材料中,保温效果比较好的是     

    (3)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你认为小北同学在测量温度的时候,选择是   温度计。(水银或酒精)

    物质

    熔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4)从上表中,你还能发现什么新的规律,请你写出一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图题 共 3 题
  1. 作图题

    如图所示,人眼在S处,P、Q是不透光的挡板,试作出人眼通过PQ之间的缝隙所能看到的挡板右侧的范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室内一盏电灯通过木板隔墙上的两个小洞,透出两条细小光束。请根据这两条光束的方向确定室内电灯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下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