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学者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下列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行省制逐渐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B.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对较大

    C.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行省是元朝最高的行政机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鸦片战争后,在列强的要求下,清廷在礼部、理藩院之外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办理对外交涉,1861年又成立了专门同外国打交道的机构“总理衙门”。从时代发展潮流看,这些外交机构的成立

    A.适应了列强统治的需要    B.说明中国平等步入国际社会

    C.标志国家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D.推动了中国外交近代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出现“离心现象”——在其它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愈来愈高,也愈来愈集中,小城市变大,大城市变得更大;但在中国,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D.新航路开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读下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秦始皇在③完成国家统一    B.东周从①迁都到②

    C.④在元朝被誉为天下第一大港    D.宋太祖在②“杯酒释兵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载体。下列材料中,最无可辩驳的实证日本侵华罪行的是

    A.中国人民控诉日军侵华的言论    B.日本美化战争的宣传单

    C.日本战犯在东京审判中的笔供    D.外国史学家的史学著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888年4月《申报》载文:在雇佣女工的场所,“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各女工种种丑态,招摇过市,全不避人,廉耻扫地矣。”这反映出

    ①近代社会新旧观念剧烈冲突      ②上海处于开风气之先地位

    ③近代工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④社会生活呈现半殖民地特征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据史料记载,唐初诏令男20岁、女15岁即要结婚成家。唐玄宗又敕令,男15岁、女13岁,听婚嫁。“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量准户口增多,以进考第”。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人口增长    B.稳定地方秩序

    C.完善政绩考核    D.增加政府收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柏拉图在《辩诉篇》中写道,“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代价予以抵制”。这说明古希腊

    A.道德的沦丧是希腊城邦衰落的原因

    B.权利的滥用是希腊城邦衰落的原因

    C.理性批判的精神是希腊民主繁荣的条件

    D.能言善辩是雅典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人形成了“挥霍、时髦、风流”的消费性格,以高消费作为肯定自我价值的手段。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各报刊发表了很多反对奢侈与挥霍、提倡节俭、发展生产的文章,政府和市民均也从不同角度检讨自己的消费观。上海市民消费观发生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A.日本侵华不断扩大    B.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C.革命根据地的兴起    D.政府与媒体的倡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957年,经济学家顾准在《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中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所以必须实行经济核算,从理论上和历史经验上说,都只是因为价值规律制约着经济计划,经济计划必须运用价值规律,如果不是由经济核算制来补充经济计划,计划经济运用价值规律就有无法克服的困难……价值规律通过经济计划调节全部经济生活。”这反映了作者

    A.主张抵制计划经济体制    B.提倡价值规律调节生产

    C.受当时左倾思潮的影响    D.主张推行市场经济体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以替代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体现中共领导下多党合作的政权特色    B.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C.保障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    D.把依法治国的方针写入宪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孙中山认为“袁氏可为善,勿逼他为恶”,“他不承认共和则已,即已承认共和,若是一朝反悔,就将失信于天下,外国人也有不能答应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产生这种想法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充分    B.革命派在政治上还不成熟

    C.革命派缺乏足够的实力    D.幻想帝国主义制衡袁世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官员的退休制度,源于周朝,并留下了许多相关记载。《礼记》记载:“五十而爵,六十不亲学,七十致仕。”“卿大夫致仕曰‘国老’,一般官吏致仕曰‘庶老’”。《周礼·王制》说:“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大学),养庶老于虞痒(小学)。”

    材料二  汉兴,官员欲致仕,须申请,说明缘由。致仕有二:一为老,二为病。告老告病,皆称“乞骸骨”……元始元年,平帝下诏令“天下比两千石以上,年老致仕者,三分故禄,以一与之,终其身”。《唐会要》载:“旧制,年七十以上应致仕,若齿力未衰,亦听厘务。……开元五年十月十四日敕,诸职事官年七十、五品以上致仕者,各给半禄。致仕官应物。令所由送至宅。三品以上,并听朝朔望,其年十一月,致仕官子弟无京官者,其在外者,听一人停官侍养。”

    材料三  神宗年间规定:“承务郎及使臣以上致仕,尝以战功迁官者,奉钱衣赐并全给;余历任无公私罪、事理重及脏罪,给半;因过犯若老疾体量致仕者,不给,非战功功状显著奏裁”;“宰相以下并带职致仕”……《宋会要稿辑·职官》载:“国朝,凡文武官致仕者,皆转一官,或加恩其子孙。”《宋史·职官·致仕》载:“文武官年七十以上不自请致仕者,许御史台纠核以闻。”明清以后,破除古制,将退休年龄提前10年以上,且带有强制性,相沿至今。

    (1)依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我国古代在退休年龄和待遇方面的变化。

    (2)结合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古代退休制度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严复(1854—1921)曾到英国留学,后在北洋水师学堂任职,意欲培养人才建设强大海军。但官场腐朽,使他认识到办理海军教育无法施展政治抱负。1895年前后,严复深为民族前途担忧,陆续发表文章,翻译西方著作,评论史事与时政,鼓吹学习西方民主。

    材料二  严复尖锐批判中国专制政体:“国君则超乎法之上,可以意用法易法,而不为法所拘”“不独国主君上之权为无限也,乃至寻常一守宰,于其所治,实皆兼三权(行、宪、政)而领之”,故无公正可言。他主张“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设议院于京师,而今天下郡县各公举其守宰”。他认为“吾国今处之形,则小己自由,尚非所急,而所以祛异族之侵横,求有立于天地之间,斯真刻不容缓之事。故所急者,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他主张通过鼓民力、新民德、开民智,逐步使国家走上民主法制之路。

    ——摘编自王栻主编《严复集》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95年前后严复救国思想的变化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严复的主张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李斯,生于战国末年的楚国,年轻时师从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学成之后来到秦国,被秦王任命为客卿 (在本国担任官员的他国人)。当时韩国人郑国以修筑渠道为名,来到秦国做间谍,不久被发现。许多大臣向秦王谏言要把秦国的客卿一概驱逐,李斯也在驱逐之列。于是李斯上书说:“陛下您排斥客卿而使他们为其他诸侯国建立功业,使天下有才之士不敢进入秦国,这是借武器给敌人。”于是,秦王废除了逐客令,并提拔李斯为廷尉。二十多年后,秦国统一天下,李斯被任命为丞相。秦朝初年有大臣建议恢复分封制,李斯坚决反对,他认为郡县更有利于君主控制和国家稳定。李斯还提出民间任意批评朝廷的法令制度,会导致君主权力威望下降,除了医药、占卜、种植等书,应该把《诗》、《书》及诸子百家著作清除干净,秦始皇采纳了他的建议。

    ——据《史记·李斯列传》

    (1)根据材料,概括李斯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李斯对秦历史发展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杜鲁门总统敦促国会通过就业法,明确规定政府要“为那些能够工作、愿意工作和正在寻找工作的人,提供有益的就业机会”。扩大社会福利保险,制止通货膨胀,实行价格控制,对农民提供津贴。修改反托拉斯立法,控制资产合并,为企业混合合并敞开大门。1953—1961年艾森豪威尔总统的政策代言人拉森宣称:政府主要承担风险大、利润低、规模大,私人或地方无力承包的事业,而地方能承担的“尽可能由地方承担”,“凡是能由私人完成的事情就应该由私人去完成”。推行有条件的社会福利政策,通过有关黑人选举的立法,在司法部内成立公民权利司。

    材料二  1981年里根说:“我打算限制联邦政府的规模与权力,并要求诸位认识到联邦政府的权力与保留给各州和人民的权力之间的区别。大家都必须牢记不是联邦政府创立了各州,而是各州创立了联邦政府。”政府实施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减税计划,使超富裕阶层的所得税平均降低了16%,全国人均免税额减少了6.4%。政府严格控制货币发行量,降低通货膨胀率。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总统提出重振“被遗忘的中产阶级”,让“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能实现‘美国梦’”。克林顿削减联邦财政赤字,把增税压力较多地放在富人身上。增加对空间制造技术计划、生物技术和新材料等应用技术研究资金投入和指导;推动以高速互联网为基础的“超级信息公路”建设。

    (1)根据材料,指出上述四届美国政府政策的主要异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政府政策调整的基本精神,并分析美国政府在实现“美国梦”中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