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3 题,单选题 21 题,非选择题 3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16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 题
  1. 法国汉学家汪得迈曾说:“对皇帝的决定可以提出批评,这一条在某种程度上蕴含着言论自由的原则,每每令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人倍感兴趣。”材料所评述的制度

    A. 完善了君主专制制度

    B. 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C. 使君臣关系趋向平等

    D. 为官员升迁提供方便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有学者认为,帝王将相可能不怕天不怕地,但怕史官,在乎自己的历史形象。唐代以前,皇帝无权阅读史官对他的记录,史官地位相当特殊。这说明

    A. 重视以史为鉴成为历代的传统   B. 青史留名成为制约皇权的力量

    C. 儒家伦理对古代帝王形成制约   D. 史官与皇权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有学者认为,周代宗法制的逻辑,不是以血缘亲疏定君臣关系之远近,而是以君臣关系抹平血缘之亲疏。在公共事务中,君不是某个人的兄弟或者叔侄,君只存在于公共性君臣关系中,从而确立了其同等地面向所有人的普遍的公共性。材料说明周代宗法制

    A. 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 具有“公天下”的某些特征

    C.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D. 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统治秩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1 题
  1. 沃尔特·巴奇霍特在《英国宪政》中说:“英国政体的有效秘密在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紧密结合……其连接点就是内阁,内阁本属行政机构,但在职能上亦属立法机构,是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密切结合和近乎一体的配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内阁兼有行政权和立法权

    B. 行政权和立法权通过内阁有效结合

    C. 内阁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

    D. 英国政治权力的基本架构混乱不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7世纪英国革命中克伦威尔建立护国政体,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后将邦联制改造成联邦制,19世纪初拿破仑建立法兰西帝国。这一系列现象反映出

    A. 高效的军事体制有利于维护新生政权的统治

    B. 确立制度与稳定秩序是巩固革命成果的需要

    C. 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斗争的曲折艰难

    D. 新旧交替时代“君权神授”观念影响深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到‘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此处“天下一大变局”的本质内涵是

    A. “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

    B. 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

    C. 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转变

    D. 君主专制取代了宗法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明成祖时,宫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参议机构,用来弥补废丞相后中枢决策留下的空缺,这个机构就是“内阁”,其性质是内廷秘书班子。这反映出“内阁”

    A. 是皇权执行机构

    B. 其阁员位卑权重

    C. 有助于合理决策

    D. 是中枢决议机构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按照英国法律规定,首相须在大选前25个工作日提请君主解散议会,随后各党派正式开始竞选活动,以争夺下届议会下院的650个席位。这最能说明

    A. 英国责任制内阁运行方式

    B. 英国内阁不再对议会负责

    C. 英国首相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D. 政党斗争决定议会是否解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礼记》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下列有关周朝这种政治风格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将子弟、功臣分封各地,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

    B. 周朝的政治文化具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C. 周朝首创的宗法制是该时期政治的典型特征

    D. 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天下最高执政权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郤氏“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鲁国的季氏“富于周公”。时人预感“夫皆富,政将在家”。据此分析,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 经济地位的变化引发诸侯国间的争霸战争

    B. 生产力的发展引起诸侯国经济地位的变化

    C. 经济地位的变化推动封建社会的快速转型

    D. 经济地位的变化引发政治权力格局的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秦汉时期郡守作为中央代表,限于外郡人,在一郡之中享有全权处置且不受任何阻碍的权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秦汉时期郡守多由中央官员充任

    B. 秦汉郡守享有任命郡内各级官员的权力

    C. 对郡守的限制和放权巩固了统治

    D. 郡守权力过大导致汉代地方分裂割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汉武帝之前,凡丞相进见,皇帝得离坐;丞相病重,皇帝得亲临问疾,并遣使送药;丞相死后,移归私第,皇帝车驾往吊,并赐棺,赐葬地,赐冥器等。这主要表明

    A. 皇帝亲近管理人才

    B. 当时丞相位高权重

    C. 丞相发挥辅君职责

    D. 相权尚未威胁君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隋文帝时期,社会事务繁多,尚书省和各部门向皇帝的报告大量增加,甚至连营造细小之事、出给轻微之物,也要向他报告,皇帝只好早起晚睡。这反映出

    A. 隋文帝对大臣不够信任

    B. 政务运行机制尚不健全

    C. 君主专制集权空前强化

    D. 政府部门无任何决策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唐代科考之前,士子往往向达官贵人或者闻士名流投呈作品,称为“行卷”。同时也允许官员向主考推荐,称为“公荐”。这些现象说明当时

    A. 选官方式有察举的痕迹

    B. 科考中腐败现象较严重

    C. 达官贵人操纵科举考试

    D. 选官制度缺乏客观标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从康熙帝开始,官员将奏折密封可直接呈给皇帝,皇帝朱批后发回,这样既快又保密。他要求在京满汉大臣、各省督抚总兵都要密奏,还特许一些职衔低微的官吏密奏权。密折制度运作特点与以下机构最相近的是

    A. 中书省

    B. 门下省

    C. 枢密院

    D. 军机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古代雅典政治生活中的现象,体现民主政治核心观念的是

    A. 用抽签方式选举议事会成员和审判员等

    B. 政府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生活的公民发放补贴

    C. 民众法庭依据诉讼人的演说了解案情、进行判决

    D. 每部落各选一名将军组成十将军委员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梭伦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人。这一结论的依据主要是梭伦改革

    A.颁布《解负令》,使雅典奴隶获得自由民的地位

    B.颁布《十二铜表法》,打破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C.使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构,所有官职对公民开放

    D.把以血缘为基础的政治结构改变为以财产为基础的政治结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雅典公民大会的决议有的尚需经民众法庭审议并最后批准;五百人议事会主要是一个行政机构,但它又拥有一定的立法权和司法权。据此可知,雅典的国家机构

    A. 成为近代美国民主共和体制确立的基础

    B. 权力分工不明确,缺乏权威性决策机构

    C. 充分调动了全体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D. 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下权力制约与平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古罗马的法律谚语:“所谓正义,主要的不是关于实际规则的对或错。人类的正义,是要求同样的事情,按同样的规则来处理,而且这种规则应能适用于一切人,适合于一切人与生俱来的本性。”这一法律谚语主要体现了古代罗马法律遵循

    A.证据法则

    B.民主法则

    C.程序法则

    D.自然法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罗马帝国时期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把着眼点放在人的权利和财产关系问题上,而不像早期的《十二铜表法》那样放在诉讼程序中的“正义与不正义”之分的问题上。这一变化反映出

    A. 罗马商品货币经济获得发展

    B. “法律神授”的观念已被打破

    C. 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得以消除

    D. 罗马法的法律原则灵活多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光荣革命后,辉格党长期掌权,却不对已有制度作任何变动。法学家布莱克斯通(1723—1780)也认为英国政治“几乎就是完美无缺,只有其拥有者的愚蠢与过失才可能丢失或摧毁它”。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 立宪政治已经完善

    B. 缺乏社会变革动力

    C. 工业革命成效显著

    D. 政治倾向日益保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法兰西的共和之路艰难曲折,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确立如下图所示。下列各项能够对这一现象作出全面准确解释的是

    A. 启蒙思想对法国的影响不断深入   B. 封建残余势力复辟导致曲折迭起

    C. 各派政治力量之间斗争异常激烈   D. 外国势力干涉打断了民主化进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1835年,托克维尔指出:“如果今天有一个政党试图在美国建立君主政体,那它的处境要比现在就想在法国建立共和国的政党还要困难。法国的王权并没有在建立之前为自己拟定一套立法制度,所以目前只能有一个被共和制度包围的君主政体”。托克维尔意在说明

    A. 政党是政体纷争的关键

    B. 立法制度是民主政治的保障

    C. 美国共和制根基的深厚

    D. 法国共和与君主政体的并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刘军宁在《读<法国革命论>与<旧制度与大革命>》中写到“最好的革命是最不彻底的革命,对社会的健康肌体触动最少的革命,暴力程度最轻的革命,伤害人命最少的革命、带来个人自由与有限政府的革命。最坏的革命是最彻底的革命,把整个社会与道德秩序彻底摧毁的革命,最暴力的革命、夺命最多的革命、带来专政与集权的革命。”下列符合作者“最好的革命”和“最坏的革命”的是

    A.英国“光荣革命”、法国大革命

    B.北美独立战争、德意志的统一

    C.英国“光荣革命”、北美独立战争

    D.法国大革命、德意志的统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3 题
  1. 近代美国和德国所确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不同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宪法的缔造者们真正有分歧的问题,是如何确定在多大程度上把各州权利融入联邦权力,以及他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持自己的独立。如果国民按人数或按选区选举,人口较少的州必定完全受到压制。如果是按州而不是人数选举代表,则永不能获致必要的联合,旧邦联的所有弊端将永远保留下去

    ——摘编自[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

    材料二美国议会民主制的最大特点,……在于地方分权,并且在分权的幌子下又隐藏着集权的本质,即通过相互制衡把权力集中在最高权力机关的大多数人手中。但宪法规定,若两院议员2/3多数认为必要,可提出对联邦宪法的修正案,经适当方式批准后即可生效,赋予宪法必要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从而增加了联邦宪法的生命力

    ——何顺果《美国史通论》

    材料三帝国皇帝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命议会主席、召开和解散联邦议会。帝国议会按照普遍的、直接的、秘密的选举制选出,然而,它未能组成代议制的政府,帝国议会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因为一切法律和其他决议都必须取得联邦议会和皇帝的同意方能生效。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1)据材料一,“宪法的缔造者们”想要解决什么问题?结合1787年宪法内容,指出他们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2)美国议会民主制开创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新模式。据材料二,归纳美国议会民主制的特点。

    (3)据材料三,概述德国代议制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4)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对近代美、德代议制的不同特征有何认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这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史上具有转折意义。腹里乃中书省的直辖区,地近京畿,位置重要。为了打破太行山之险,让腹里地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合并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让湖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又使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之地。

    ——摘编自范红军《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

    材料二各地财赋集中于行省,行省把绝大部分财赋解运京师上供朝廷,少部分则与各省留用,其中中央与地方财赋分割比例为7∶3……在行政的另一方面——命官权和人事权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为,可以说元代的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通常,从七品至九品的地方官吏由吏部“拟注”,中书省参知政事等  审核,每月举行一次。正三品至正七品由中书省“自除”。二品以上则“选自特旨”,由皇帝根据需要选拔……在军事方面,行省是元代地方诸官府中唯一握有较大军权的机构,但调动行省所属军队的批准权,集中于皇帝一人,行省只能遵照朝廷的号令行事。

    ——摘编自赵军英《论元朝行省制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材料三就中国的历史环境、具体条件而言,中央集权比地方分权的合理性与进步性明显多一些……但极端的中央集权很大程度上又是以中央对地方政府“无所分画”和“无所寄任”为基础,是与皇帝专制制度相适应的历史产物,主要是为家天下的王朝大一统服务的。

    ——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行省制在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作用”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巡视制度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历代也特别重視巡视制度的建设,唐代制定的“六察法”,内容详细具体,成为历代开展巡视工作遵循的原則……宋辽金时期制定了《御史台仪制》《御史弹奏格》等:明代制定《出巡相见礼仪》《巡历事例》等制度,从巡视内容、巡視程序、巡视官台仪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巡视立法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历代巡视官员的品级一般较低,但巡视时代表皇帝和中央政府,所以权力很大。如汉代巡察郡郡国的刺史只是俸禄为六百石的小官,却能监察二千石的地方长官:明代巡按御史的品级只有七品,但三品以上的布政使、按察使也对之十分敬畏。官员巡视地方时,主要有明察和暗访两种方式,但具体巡察方法非常灵活多样,注重发現问题,讲求实效。历代也特别重视巡视官员的选任。唐代时规定巡视官员要有刚正疾恶的品质,要有真才实学,要有实践经验,并规定五品以上的巡察御史由皇帝亲自选任;明朝时还对巡视官员的最低和最高年龄作了规定:清代特别规定,对于受过处罚的人员,出现降级、革职等情况者,一律不能选为巡查官,要求日益严苛。

    研究古代巡视制度的历史沿革,借鉴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推动当代中国巡视工作也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摘编自余少祥《中国古代巡视制度考略》

    (1)根据材料,概括古代巡视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巡视制度的作用。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古代巡视制度对当代中国巡视工作的启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