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选择题组 11 题,单选题 8 题,综合题 1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1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组 共 11 题
  1.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  )

    A.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 垂直地域分异

    C.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D.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2.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  )

    A. 水分   B. 光照   C. 土壤   D. 热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读非洲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③⑤三地的自然带                             (  )

    A. 类型相同,成因不同   B. 类型不同,成因不同

    C. 类型不同,成因相同   D. 类型相同,成因相同

    2.图中②③④三地的自然带体现了                         (  )

    A.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规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读景观图和局部世界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1.局部世界地图中的字母所代表的地区与景观图能正确匹配的是      (  )

    A. a—④   B. b—②   C. c—③   D. d—①

    2.d、b、a、c的景观变化,体现了                       (  )

    A.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D.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读某区域和该区域乙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丙区域的气候类型及其对应自然带

    A.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 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带

    2.左图中甲、乙两区域相同的是

    A. 气候类型   B. 大气环流   C. 自然带   D. 盛行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是(  )

    A. 气候干旱,降水较少   B. 化学风化微弱,物理风化剧烈

    C. 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   D. 植物稀少,土壤瘠薄

    2.内蒙古、青海等地大量挖掘发菜、甘草,导致植被破坏,环境恶化,反映了(  )

    ①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 ②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 ③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④某一要素的改变将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图中A是绿色植物。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上图中所示的是                                 (  )

    A. 呼吸作用   B. 光合作用   C. 化合作用   D. 分解作用

    2.上图中所示过程参与的物质循环是                       (  )

    A. 水循环   B. 岩石圈物质循环

    C. 大气循环   D. 生物循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人民币被誉为中国的名片。目前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一些风景被印在它们背面。有关下图中地貌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是冰川作用的结果   B. 形成于热带、亚热带湿润的石灰岩地区

    C. 是化学作用的结果   D. 形成于各地带的石灰岩地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2014年8月29日,桂林喀斯特地貌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桂林又多了一个“世界级”旅游金字招牌。“中国南方喀斯特”以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示各部位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⑤为地下河,因断层面被侵蚀而成

    B. ⑥和⑦两个小地貌均为侵蚀作用而成

    C. ①和④两个小地貌均为流水侵蚀而成

    D. ②和③之间是断层,为地壳运动而成

    2.下列与“喀斯特”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岩石的透水性越好,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典型 ②气候越湿润,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程度就越好 ③气温越高,越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 ④喀斯特地貌与生物活动没有关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读“我国某地河流发育示意图”,回答下题。

    1.该类河流地貌主要分布于

    A. 东北地区   B. 青藏地区   C. 云贵高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2.该地貌分布区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 土地次生盐碱化   B. 地表缺水   C. 咸潮危害   D. 洪涝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读下面的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分别为a或b,则M、N处的地形可能                             (  )

    A. 同为洼地   B. 同为小丘   C. 同为缓坡   D. M处为小丘,N处为洼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读我国东南某地等高线图(单位:m),回答下列各题。

    1.上图中湖泊的①②③④四地地形最为平坦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处能欣赏到瀑布景观   B. 乙处位于分水岭

    C. 6月份湖水补给河水   D. 图中最高处海拔为550~600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8 题
  1. 下图为某山地甲、乙、丙三地平均气温、年降水量资料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丙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

    B. 该山地位于赤道附近

    C. 该山地所在大陆西岸的洋流为暖流

    D. 该山地东坡出现永久性积雪的海拔约为5300 m

    2.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在甲地最可能分布的自然带是(  )

    A.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 亚寒带针叶林带   C. 温带草原带   D. 热带雨林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读四川省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A. 针阔混交林   B. 常绿阔叶林

    C. 热带雨林   D. 荒漠

    2.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水分   B. 热量   C. 海拔   D. 土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是北美地区的,某河流水文站1990年和2012年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曲线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近二十年来,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年降水量增加   B. 河流含沙量增加

    C. 河流流量增加   D. 植被覆盖率上升

    2.近几十年来,导致该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发生变化的可能是(   )

    ①耕地面积不断增加 ②水库面积增加 ③经济林面积增大 ④灌溉面积增加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古往今来,“桂林山水甲天下”不知唤起了多少人对桂林山水的神往。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①漓江风光     ②象鼻山     ③峰林       ④ 地下“神宫”

    1.图中景观主要与喀斯特淀积作用有关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景观④的代表性喀斯特地貌形态有                      (  )

    A. 石芽、漏斗、落水洞   B. 石钟乳、石笋、石柱

    C. 天生桥、石林、洼地   D. 溶洞、地下河、峰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A. ①山谷②山脊③鞍部④山顶   B. 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

    C. 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   D. ①山脊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中甲、乙、丙、丁四条河流的绘法,正确的是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①②③④四地中,最适宜攀岩的是                     (  )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读“等高线及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上图中a、b、c、d四点中,位于山脊的是                   (  )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2.上图中,MN、XY的交点,在剖面图上对应的点是             (  )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读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同一种陆地自然带的两个字母是________,其中位于大陆东岸的是________气候,位于大陆西岸的是________气候。

    (2)图中有两个字母表示的陆地自然带气候类型不同,但其成因相同,它们是________,它们都是由于________形成的。

    (3)从D→C→B→A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_______规律,它的形成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

    (4)从D→E→F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______规律,它的形成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在____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记者从中科院寒旱所了解到,通过对我国的河西走廊地区降水量、气温及出山径流量与厄尔尼诺的相关性研究表明,整个河西走廊地区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较强,在第一类厄尔尼诺事件年,高温少雨,出山径流量偏少;在第二类厄尔尼诺事件年,该地区低温多雨,出山径流量较丰富。

    材料二 厄尔尼诺指南美洲西海岸(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向西延伸,经赤道东太平洋至日期变更线附近的海面温度异常增暖的现象。正常年份,此区域东南信风盛行。可是每隔数年,东南信风减弱,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水温升高,出现厄尔尼诺现象。下图为“厄尔尼诺现象海温示意图”。

    (1)下图表示厄尔尼诺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结果,请选择字母填入图中适当的位置。

    a.西 b.东 c.海平面上升 d.海平面下降 e.升高

    f.降低 g.干旱少雨 h.湿润多雨

    (2)结合上图厄尔尼诺现象产生及其结果分析说明地理环境具有________特点。

    (3)材料一显示的我国的河西走廊在第一类厄尔尼诺事件年中,发生的气候的异常变化是夏季均温________,降水________,此时段内,河西走廊的________短缺现象会更明显。

    (4)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对秘鲁沿岸及附近海域可能带来的影响主要是什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