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红/脂 缱/跷/

    B.脸/狡 尔/鱼  逦/逶

    C.芽/昧  酒/梦  抖/

    D.翩/变/长  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晋人书札和小品文中隽句天成,       。陶渊明的诗句和文句的       ,也是这“世说新语时代”的产物。陶渊明散文化的诗句又       地影响着宋代散文化的诗派。苏、黄、米、蔡等人们的书法也力追晋人萧散的风致。但总嫌做作夸张,没有晋人的      

    A.俯拾即是   巧妙    深深   自在

    B.俯拾即是    隽妙    遥遥    自然

    C.比比皆是    隽妙    遥遥    自在

    D.比比皆是    巧妙    深深    自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作为同时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三顶桂冠的黄山,草木葱茏,怪石嶙峋,古迹多多,是人们游览观赏的好去处。

    B.大多数观众怀着对明星父母们的窥私心理收看真人秀节目,无意间被节目中的萌娃所吸引,从而对其产生认同的情感。

    C.江苏省海峡两岸促进会将组织举办两岸民间文化经贸合作论坛,来加强两岸经贸领域人员交流,为两岸文化经贸合作项目牵线搭桥。

    D.对于拥有雄心壮志的人以及那些渴望冒险的年轻人来说,大城市才是他们实现自我价值最好的舞台,因而拥有更致命的吸引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  )

    韩愈的《听颖师弹琴》诗中写得很明白,其中句子如“       ”,是写琴声的轻柔细屑,从中可以见出真正的感情;“       ”,描写琴声表现了一种精神余溢的气势,这很能动人视听;“       ”写琴声的纵横变化,但仍不失于自然;“       ”是写琴声的脱颖孤峙,不同于流俗;而“       ”则是写琴声的抑扬起伏,不拘于老俗套的表现形式。这些都是描写弹琴的指法技巧,写琴声的妙处,说明韩愈深得鉴赏琴声的奥妙。

    ①刬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②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③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④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⑤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A.②①③④⑤   B.③①⑤②④

    C.③①②⑤④   D.②③④①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各项中对句意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生活需要付出努力和代价。

    B.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勇于反抗命运。

    C.时间会刺破青春表面的彩饰,会在美人的额上掘深沟浅槽;会吃掉稀世之珍!天生丽质,什么都逃不过他那横扫的镰刀。——空虚的生活将导致理想无法实现。

    D.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砂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要识破恶人的真面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晁君成诗集叙

    苏轼

    “达贤者有后,张汤是也。”张汤宜无后者也。“无其实而窃其名者无后,扬雄是也。”扬雄宜有后者也。达贤者有后,吾是以知蔽贤者之无后也。无其实而窃其名者无后,吾是以知有其实而辞其名者之有后也 。贤者,民之所以生也,而蔽之,是绝民也。名者,古今之达尊也,重于富贵,而窃之,是欺天也。绝民欺天,其无后不亦宜乎!故曰:达贤者与.有其实而辞其名者皆有后。吾常诵之云尔。

    乃者官于杭,杭之新城令晁君君成讳端友者,君子人也。吾与之游三年,知其为君子,而不知其能文与诗,而君亦未尝有一语及此者。其后君既殁于京师,其子补之出君之诗三百六十篇。读之而惊曰:嗟夫,诗之指虽微,然其美恶高下,犹有可以言传而指见者至于人之贤不肖,其深远茫昧难知,盖甚于诗。今吾尚不能知君之能诗,则其所谓知君为君子者,果能尽知之乎。君以进士得官,所至民安乐之,惟恐其去。然未尝以一言求于人。凡从仕二十有三年,而后改官以没。由此观之,非独吾不知,举世莫之知也。

    君之诗清厚静深,如其为人,而每篇辄出新意奇语,宜为人所共爱,其势非君深自覆匿,人必知之。而其子补之,于文无所不能,博辩俊伟,绝人远甚,将必显于世。吾是以益知有其实而辞其名者之必有后也。昔李郃为汉中候吏,和帝遣二使者微服入蜀,馆于郃。郃以星知之。后三年,使者为汉中守,而郃犹为候吏,人莫知之者,其博学隐德之报,在其子固。《诗》曰:“岂弟君子,神所劳矣。”

    (选自《苏轼文集》,有改动)

    【注】①岂弟(kǎi tì):即“恺悌”,和乐平易。

    1.对下列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与之三年           游:交往

    B.博辩俊伟,人远甚       绝:超过

    C.和帝遣二使者微服入蜀      微服:改变常服以避人耳目

    D.其博学隐德之,在其子固   报:回复 

    2.下面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有名望的人,是通达世情而受人尊敬的人,不仅百姓赖以生存,而且有杰出的后代。

    B.新城令晁君行事正派,从不求别人做一件事,前后做官二十三年,可惜刚刚给他加官,就去世了。

    C.晁君儿子晁补之,对于各种文体无所不能,学识渊博,文思辩捷,人物英俊,气度宏伟,卓越不凡,因而英明显世。

    D.作者认为,张汤是通达贤德的人,晁君成、李郃是有真才实学而不享其名的人,他们都有杰出的后人。

    3.翻译句子

    (1)贤者,民之所以生也,而蔽之,是绝民也。

    (2)诗之指虽微,然其美恶高下,犹有可以言传而指见者。

    (3)至于人之贤不肖,其深远茫昧难知,盖甚于诗。

    4.作者认为晁君成“有其实而辞其名”,请依据文章内容分别简要概括“有其实”“辞其名”理由。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虞 美 人

    刘辰翁①

    梅梢腊尽春归了。毕竟春寒少。乱山残烛雪和风。犹胜阴山海上窖群②中。

    年光老去才情在。唯有华风改。醉中幸自不曾愁。谁唱春花秋叶泪偷流。

    【注】① 刘辰翁:南宋词人。宋亡后,词人飘零隐居于深山。② 窖群:地窖、羊群。指苏武被拘匈奴、幽囚大窖、牧羊北海。

    1.“梅梢腊尽春归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2.请赏析上阕“乱山残烛雪和风。犹胜阴山海上窖群中”。

    3.简析结尾两句主人公的形象。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可堪孤馆闭春寒,            。(秦观《踏莎行》)

    (2)            ,何不改此度?(屈原《离骚))

    (3)壮士饥餐胡虏肉,            。(岳飞《满江红》)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5)            ,老大嫁作商人妇。(白居易《琵琶行》)

    (6)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7)彼童子之师,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8)二十四桥仍在,            。(姜夔《扬州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宁古塔(余秋雨)

    ①我正站在从牡丹江到镜泊湖去的半道上,脚下是清代称之为“宁古塔”的所在。有那么多的清廷大案以它作为句点,“宁古塔”三个字是清廷官员心底最不吉利的符咒。

    ②据《研堂见闻杂记》记载,当时的宁古塔几乎不是人间的世界,流放者去了,往往半道上被虎狼恶兽吃掉,甚至被饿昏了的当地人分而食之。当时另有一个著名的流放地叫尚阳堡,但与宁古塔一比,尚阳堡还有房子可住,还能活得下来,简直好到天上去了。也许有人会想,有塔的地方总该有点文明的遗留吧?这就搞错了。宁古塔没有塔,这三个字完全是满语的音译,意为“六个”(“宁古”为“六”,“塔”为“个”),据说很早的时候曾有兄弟六人在这里住过。

    ③当时的流放有着很大的株连规模。全家流放、祸及九族,甚至邻里,几十人、百余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到了目的地,选出一些女的卖给娼寮,选出一些男的去换马。最好的待遇是在所谓“官庄”里做苦力,当然也完全没有自由。照清代被流放的学者吴兆骞记述,“官庄人皆骨瘦如柴”“一年到头,不是种田,即是打围、烧石灰、烧炭,并无半刻空闲日子”。

    ④当官衔、身份、家产一一被剥除时,剩下的就是生命对生命的直接呼唤。著名的反清义士函可,在东北流放时最要好的那些朋友,几乎都是被贬的清朝官吏。但这些人都是一些善良而正直的人。例如,李裀获罪是因为上谏朝廷,指陈当时的“逃人法”立法过重,株连太多;魏琯因上疏主张一个犯人的妻子“应免流徙”而自己反被流徙;季开生是谏阻皇帝到民间选美女;郝浴是弹劾吴三桂骄横不法……现在他们的发言权被剥夺了,但善良和正直却剥夺不了。政敌不见了,对立松懈了,只剩下一群赤诚相见的朋友。我敢断言,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中,最珍贵、最感人的友谊必定产生在朔北和南荒的流放地,产生在那些蓬头垢面的文士们中间。

    ⑤除了流放者之间的友谊外,外人与流放者的友谊也有一种特殊的重量。康熙年间顾贞观知道老友吴兆骞在边荒时间已经很长,吃足了各种苦头,很想晚年能赎他回来过几天安定日子,为此他叩拜座座朱门集资。但这事不能光靠钱,还要让当朝最有权威的人点头。他好不容易结识了当朝太傅明珠的儿子纳兰容若。纳兰容若是一个人品和文品都不错的人,也乐于帮助朋友,但对顾贞观提出的这个要求却觉得事关重大,难以点头。顾贞观没有办法,只得拿出他因思念吴兆骞而写的词作《金缕曲》两首给纳兰容若看。纳兰容若当时刚一读完就声泪俱下,对顾贞观说:“给我十年时间吧,我当作自己的事来办,今后你完全不用再叮嘱我了。”顾贞观一听急了:“十年?他还有几年好活?五年为期,好吗?”纳兰容若擦着眼泪点了点头。经过很多人的努力,吴兆骞终于被赎了回来。我常常想,今天东北人的豪爽、好客、重友情、讲义气,一定与流放者们的精神遗留有某种关联。流放,创造了一个味道浓厚的精神世界,使我们得惠至今。

    ⑥在享受友情之外,文化素养高一点的流放者则把东北作为文化考察的对象,并留诸文字。例如,《宁古塔志》《宁古塔山水记》《柳边纪略》《龙沙物产咏》等等,这些著作具有很高的历史学、地理学、风俗学、物产学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流放者脚下的这块土地给了他们那么多无告的陌生,那么多绝望的辛酸,但他们却无意怨恨它,而用温热的手掌抚摸着它,让它感受文明的热量,使它进入文化的史册。

    ⑦但流放无论如何也是对文明的一种摧残。尽管屈原、司马迁、曹雪芹也受了不少苦,但宁古塔那样的流放方式却永远也出不了《离骚》《史记》和《红楼梦》。部分文人之所以能在流放的苦难中显现人性、创建文明,本源于他们内心的高贵。他们的外部身份可以一变再变,甚至终身陷于囹圄,但内心的高贵却未曾全然销蚀。凭着这种高贵,人们可以在生死存亡线的边缘上吟诗作赋,可以用自己的一点温暖去化开别人心头的冰雪,继而可以用屈辱之身去点燃文明的火种。

    ⑧我站在这块古代称为宁古塔的土地上,长时间地举头四顾又终究低下头来,为他们在苦难中的高贵。        

    (选自余秋雨《宁古塔》,有删节)

    1.被流放宁古塔的官员们的不幸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试作概括。

    2.为什么要写顾贞观营救老友吴兆骞的事情?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3.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尽管屈原、司马迁、曹雪芹也受了不少苦,但宁古塔那样的流放方式却永远也出不了《离骚》《史记》和《红楼梦》。

    4.结合全文,探究作者“举头四顾又终究低下头来”所包含的情感态度。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

    沉   默

    梁实秋

    ①我有一位沉默寡言的朋友。有一回他来看我,二人默对,不交一语。等到茶尽三碗,烟罄半听,主人并未欠伸,客人兴起告辞,自始至终没有一句话。这位朋友现在已归道山,这一回无言造访,我至今不忘。

    ②明张鼎思《琅琊代醉编》有一段记载:“刘器之待制对客多默坐,往往不交一谈,至于终日。客意甚倦,或谓去,辄不听,至留之再三。有问之者曰:‘人能终日危坐,而不欠伸欹侧,盖百无一二,其能之者必贵人也。’以其言试之,人皆验。”可见对客默坐之事,过去亦不乏其例。不过所谓“主贵”之说,倒颇耐人寻味。所谓贵,一定要有一副高不可攀的神情,纵然不拒人千里之外,至少也要令人生莫测高深之感,所以处大居贵之士多半有一种特殊的本领,两眼望天,面部无表情,纵然你问他一句话,他也能听若无闻,不置可否。这样的人如何能不贵?因为深沉的外貌,正好掩饰内部的空虚,这样的人最宜于摆在庙堂之上。

    ③謇谔之臣,骨鲠在喉,一吐为快,其实他是根本负有诤谏之责,并不是图一时之快。鸡鸣犬吠各有所司,若有言官而箝口结舌,宁不有愧于鸡犬?至于一般的仁人君子,没有不愤世忧时的,其中大部分悯默无言,但有间或也有“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人,这样的人可使当世的人为之感喟,为之击节,他不能全名养寿,他只能在将来历史上享受他应得的清誉罢了。在有“不发言的自由”的时候而甘愿放弃这一项自由,这也是个人的自由。在如今这个时代,沉默是最后的一项自由

    ④有道之士,对于尘劳烦恼早已不放在心上,自然更能欣赏沉默的境界。这种沉默,不是话到嘴边再咽下去,是根本没话可说,所谓“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华示众,众皆寂然,惟迦叶破颜微笑,这会心微笑胜似千言万语。古人云:“二十年不开口说话,向后佛也奈何你不得。”二十年不开口说话,也要把口闷臭,但是语言道断之后,性水澄清,心珠自理,没有饶舌的必要。基督教Carthusian教派也是以沉默静居为修行法门,经常彼此不许说话。“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⑤庄子说:“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现在想找真正懂得沉默的朋友,也不容易了。

    (有删改)

    1.文中第二段引用张鼎思《琅琊代醉编》的记载有何作用?

    2.解释下列文中画线句的含义。

    (1)在如今这个时代,沉默是最后的一项自由。

    (2)这种沉默,不是话到嘴边再咽下去,是根本没话可说。

    3.作者对于“沉默”有哪些主要观点?请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你是谁,便遇见谁。

    也有人说,遇见谁,你便是谁。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