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6 题,其中:
选择题 18 题,填空题 7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2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8 题
  1. 19世纪中叶,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

    A. 提出原子学说         B. 发现元素周期律             C. 提出分子学说         D. 发现氧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元素周期表中,第3、4、5、6周期所含元素的数目分别是 (   )

    A. 8、18、32、32                                             B. 8、18、18、32

    C. 8、18、18、18                                             D. 8、8、18、18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根据原子序数推断,下列各组元素化合时能以离子键结合的是  (   )

    A. 10与19                B. 6与16                  C. 11与17                D. 14与8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微粒中,与氩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是      (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分子式是H4RO4,则其氢化物的分子式(   )

    A. RH4                      B. RH3                            C. H2R                    D. HR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某微粒用 AZQn+表示,下列关于该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含质子数= A-n                                    B. 所含中子数=A-Z

    C. 所含电子数=Z+n                                           D. 质量数=Z+A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68O、188O、O2-、O2、O3是:(   )

    A.氧元素的五种不同微粒                             B. 五种氧元素

    C. 氧的五种同素异形体                                D. 氧的五种同位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A. 溴挥发                   B. 氯气被木炭吸附          C. 食盐溶于水      D. 硫酸溶于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光是影响某些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之一

    B.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自身的状态

    C. 对于任何反应来说,升高温度、增大压强、使用催化剂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 对于任何反应来说,使用催化剂都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缩短反应达平衡所需的时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收能量的反应

    C.释放能量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D.是吸收能量的反应还是释放能量的反应,可以看破坏化学键所需能量和形成化学键所释放能量的相对大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 mol H—H键的键能是436kJ,1 mol I—I键的键能是151kJ,1 mol H—I键的键能是299kJ,则对反应H2(g)+I2(g) 2HI(g)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    C.化合反应          D.可逆反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哪种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2+3H2  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   )

    A. 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

    B. 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

    C. 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形成

    D. 3个H—H键断裂同时,有6个N—H键形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可逆反应: 2A(气) + 3B(气)  3C(气), 在一定的条件下, 使一定量A和B气体反应, 达到平衡状态时, 具有的性质是(   )

    A.各物质的浓度之比为 [A] : [B] : [C] = 2 : 3 : 3

    B.平衡时气体的总体积是反应开始时的 3/5

    C.平衡混合物中各组份的浓度相等

    D.单位时间内, 若消耗了 a mol A 物质, 同时也消耗了 1.5 a mol 的C物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变化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

    ①酸性:HClO4>HBrO­4>HIO4  ②碱性:Ba(OH)2>Ca(OH)2>Mg(OH)2

    ③热稳定性:HCl>H2S>PH­3  ④还原性:F>Cl>Br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已知X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Z一定是活泼的金属元素

    B.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

    C.1molX的单质跟足量水反应时,发生转移的电子为2mol

    D.Y的氢化物稳定性大于Z的氢化物稳定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在密闭容器里,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表示,已知2=3、3=2,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A.2A+3B=2C            B.A+3B=2C      C.3A+B=2C      D.A+B=C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等温、等压、等质量的气体:H2、D2、T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密度之比为l︰2︰3     ②质子数之比为6︰3︰2

    ③中子数之比为0︰3︰4   ④体积之比为6︰3︰2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若短周期中的两种元素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3的化合物,则这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   )

    A. 1                      B.3                C. 5                    D. 6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7 题
  1. (4分)发生化学反应时,破坏化学键需要________能量,形成化学键需要________能量。吸收能量用E1表示,释放能量用E2表示,当E1________E2时,反应吸收能量;当E1________E2时,反应释放能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4分)画出下列短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的原子________

    (2)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原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4分)判断物质中化学键时应该注意一些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①存在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存在离子键

    ②离子化合物可以只含非金属元素,也可以存在共价键,如NH4Cl

    ③共价化合物中只含有共价键,不含离子键

    ④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除外)中只含有共价键

    ⑤稀有气体由单原子组成,无化学键

    ⑥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物质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可能是单质;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例如NaOH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5分)对于反应:2SO2+O2   2SO3,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只改变一个反应条件,将生成SO3的反应速率的变化填入空格里(填写“增大”“减小”“不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8分)A、B、C、D、E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下图所示。A、C两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子数,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1)写出三种元素名称A________、B ________、C________。

    (2)B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

    (3)比较B、D、E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碱)性最强的是(用化学式表示) ________;E和Na 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0分)

    (1)(2分)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全部是金属元素的区域为 。

    (2)现有甲、乙两种短周期元素,室温下,甲元素单质在冷的浓硫酸或空气中,表面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乙元素原子核外M电子层与K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相等

    ①(2分) 用元素符号将甲乙两元素填写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对应的位置。

    ②(6分) 甲、乙两元素相比较,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填名称),可以验证该结论的实验是________。

    (a)将在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块状单质分别放入热水中

    (b)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

    (c)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

    (d)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4分)已知元素的电负性是分子内一个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能力越大,电负性越大,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和原子半径一样,也是元素的一种基本性质,下面给出14种元素的电负性

    请结合元素周期律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上表给出的数据,可推知元素的电负性具有的变化规律是

    ________

    (2)预测下列两组元素电负性的大小关系:K________Ca ,Na________K(填“大于”、“小于”或者“等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某元素的同位素X,它的氯化物XCl 1.49g溶于水制成溶液后, 加入1mol·L1的AgNO3溶液20mL恰好完全反应。若这种同位素原子核内有20个中子,试通过计算确定(写出计算过程):

    (1)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把一小粒X的单质放入水中,有何现象?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