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6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填空题 2 题,解答题 12 题
中等难度 2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2 题
  1. 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扬声器纸盆上的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这一现象说明( )
    A.小纸片跳动发出音乐
    B.小纸片与纸盆碰撞发出音乐声
    C.纸盆的振动发出音乐声
    D.小纸片间互相碰撞发出音乐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池中水深2m,月亮到地球的距离是3.8×105km,月亮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 )
    A.2m
    B.3.8×105km
    C.4m
    D.7.6×105k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同学们已经开始走进神奇的物理世界,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你会体会到人类在对自然奥秘的探索之路上,众多科学巨人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财宝是( )
    A.知识、方法和科学的精神
    B.仪器、设备和实验结果
    C.定律、公式和物理概念
    D.发明、创造和科学著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人眼看物体的时候,物体在人眼视网膜上成的像是( )
    A.正立缩小的虚象
    B.倒立缩小的实象
    C.正立放大的虚象
    D.倒立放大的实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用力推桌子,桌子没动,这是因为( )
    A.推力小于桌子此时受到的摩擦力
    B.桌子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平衡,所以桌子在水平方向上不动
    C.对桌子的推力等于桌子推人的力
    D.推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摩擦力平衡,合力为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以地球为参照物,我们看到太阳“东升西落”.由此可以判断: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
    A.自东向西
    B.自南向北
    C.自西向东
    D.自北向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初中学生在运动会上参加100m赛跑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 )
    A.70km/h
    B.7km/h
    C.70cm/s
    D.7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检查身体时,听到病人的心跳声,把心跳声传道医生耳朵里的主要物质是( )

    A.听诊器的橡皮管
    B.听诊器内的空气
    C.医生的手
    D.听诊器外的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关于声音传播的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给远方亲友打电话,是利用空气把声音传到远方
    B.宇航员在太空只能用电子通讯设备进行交流是因为距离太远
    C.在教室后排有时听不清楚老师讲话,如果没有空气会听得更清楚些
    D.在天坛回音壁三音石上拍一次手,听到的三次回声都是声音反射产生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与1N的力大小相当的是( )
    A.科学家牛顿的体重
    B.一头牛产生的最大拉力
    C.两只鸡蛋受到的重力
    D.一只蚂蚁的最大拉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弹簧测力计水平放置,如图,用左右两只手沿水平方向分别向左右两方拉弹簧测力计,如果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左右两只手对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分别是( )

    A.4N、4N
    B.4N、0N
    C.2N、2N
    D.8N、4N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一木箱重600牛,放在水平地面上,小华同学用大小为400N的力去搬木箱,但没有搬动,则木箱此时受到的合力是( )
    A.200N
    B.1000N
    C.0N
    D.600N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力作用在物体上,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发生改变,也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发生改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高1.6m的同学在竖立的1.8m高的平面镜前2m远处,人在镜中的像高________m;像到人的距离是________m;如果他向远离平面镜的方向移动,他在像中的高度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12 题
  1. 夏日里狂风暴雨常伴随电闪雷鸣,这时候,我们总是________听见雷声,________看见闪电(选填“先”和“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成渝铁路的长度是504________;物理书课本的宽度是185________;教室门的高度大约是2000________(填合适的单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老师请你站在100m跑道终点作记时员,如果你听到跑道起点发令员的起跑口令开始记时,测得一位小同学跑完100m的时间是19.7s,这位小同学在100m跑道上运动的实际时间是________s,他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空气中声速假设为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我们站在山下,面向大山大喊一声,经3s钟后听到了回声,我们与大山之间的距离大约是________(空气中声速假设为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举三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要矫正远视眼,可以配戴合适的________做成眼镜,要矫正近视眼,可配戴合适的________做成的眼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举重运动员用力举起杠铃的过程中________是施力物体,________是受力物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两个相同物体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推力F=10N的力作用下作匀速运动,则摩擦力f=________,如果将物体A、B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则要使A、B作匀速运动推力F应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人对着高大的障碍物喊一声,喊声经障碍物反射后可以传回到人的耳朵里,但回声与原声至少相隔0.1s以上,人耳朵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别开.如果回声与原声之间的时间不足0.1s,就只能听见一次声音了.
    请计算:要想听到自己的回声,人与障碍物至少应该相距多远?(空气中声音的速度取340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月球上,物体所受重力跟他的质量成正比,其比值是定值,约等于1.63N/kg.若用G表示物重,m表示质量,g表示一个物体的物重与这个物体质量之比,则物重跟质量的关系为g=或G=mg.在精确度不高的情况下,可取g=1.63N/kg,即1kg质量的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约为1.63N.
    请计算:如果我国航天英雄杨利伟的质量是80kg,他带着测量仪器登上月球,在月球上他的体重是多少牛?如果测量仪器在月球上重73.35牛,测量仪器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探究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是一种常见的力,生活中有的情况需要增大摩擦力,有的情况需要减小摩擦力.
    因此,需要知道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1)请提出一种猜想:滑动摩擦力可能跟______有关.(只提出一种)
    (2)在实际生活中,哪些现象与你提出的猜想有关系?(请写出两种)
    ①______
    ②______
    (3)如果用实验来检验你的猜想是否正确,你需要哪些实验器材和仪器,并写出大致的实验步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探究速度的变化
    提出问题:某校八年级科技小组制作了一种降落伞,这种降落伞在降落过程中速度是否发生变化?
    猜想与假设:①降落过程中速度可能不发生变化(作匀速运动)
    ②降落过程中速度可能越来越快(作变速运动)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同学们准备从高楼阳台上向下释放降落伞,通过测定降落伞的下落时间来探究降落伞的速度是否发生变化.通过讨论,提出了两种实验方案.(如图是实验示意图)
    ①方案A:采用两次放伞的方法,具体步骤为:先让降落伞从30楼(从地面上升30层)阳台下落到15楼阳台,测量从30楼阳台下落到15楼阳台所用的时间;然后让降落伞从15楼阳台下落到地面,测量从15楼阳台下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最后计算并比较降落伞通过这两段路程的速度.
    ②方案B:采用一次放伞的方法,具体步骤为:让降落伞从30楼阳台下落到地面,分别测量其通过15楼阳台、到达地面的时间,最后计算并比较降落伞通过这两段路程的速度.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别采用A、B两种方案进行测量:
    设降落伞从30楼下落到15楼所用的时间为t1,降落伞从15楼下落到地面的时间为t2.测得30楼阳台到地面的高度为90m,15楼阳台到地面的高度为45m,测出降落伞下落的时间已经记录在下表中.
    下落时间 t1(s) t2(s)
    采用A方案实验 3 3
    采用B方案实验 3 2
    分析与论证:请根据测量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采用A方案实验
    ①降落伞从30楼下落到15楼的平均速度是多少?V1=______m/s
    ②降落伞从15楼下落到地面的平均速度是多少?V2=______m/s
    ③比较降落伞通过这两段路程的速度,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为什么会有这种结论?
    (2)采用B方案实验
    ①降落伞从30楼下落到15楼的平均速度是多少?V1=______m/s
    ②降落伞从15楼下落到地面的平均速度是多少?V2=______m/s
    ③比较降落伞通过这两段路程的速度,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为什么会有这种结论?
    评估:比较A、B两种实验方案,简单回答问题:
    (3)如果降落伞下落速度不变,采用这两种方案得到的结论相同吗?为什么?
    (4)如果降落伞下落越来越快,采用这两种方案得到的结论相同吗?为什么?
    (5)探究降落伞下落速度是否变化,在前面的A、B两种实验方案中,你认为应该采用哪种方案更好些?为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