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综合题 3 题
中等难度 3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30 题
  1. 在今湖南境内,古代曾有楚国、长沙国等诸侯国存在,这与下列哪一选项有关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为了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中国邮政于2010年发行了第五套以传统节日——清明节为主题的邮票。其中一枚的画面“祭祖”与中国古代的某种政治制度相联系,这种制度是

    A.宗法制                      B.礼乐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秦朝实行

    A.皇帝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按唐朝三省六部制运行程序排列正确的一组应是

    A.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六部

    B.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六部

    C.中书省--六部—门下省--尚书省

    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实行民主制的雅典国家被称作“男性公民的俱乐部”,这意味雅典国家的主人是

    A.全体奴隶主

    B.除奴隶之外的全体成年男性

    C.除奴隶和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性

    D.从事工商业的成年男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人物中,使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是

    A.伯利克里                       B.查士丁尼

    C.华盛顿                          D.俾斯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确立英国近代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标志是

    A.《权利法案》的通过

    B.宣布了英国为共和国

    C. 1688年光荣革命

    D.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宪法中,最突出地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的是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1875年《法兰西共和国宪法》

    D.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新制度从产生到建立总不会一帆风顺,在世界近代史上,获得“各种政体实验场”称号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按历史顺序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虎门销烟”当之无愧地排列在第一幅,主要是

    A.虎门销烟禁止了鸦片贸易

    B. 林则徐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C. 禁烟沉重打击了英国的鸦片贸易

    D. 禁烟运动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太平天国的结局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A.农民阶级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B.农民阶级不可能成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C.农民阶级的力量是有限的

    D.中外反动势力强大且狡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的那样的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发生在1912年,被孙中山称为“中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的事件是  

    A.太平天国建立                           B.中华民国成立  

    C.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D.中国共产党成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面四副对联是关于五四运动的,其中哪一副对联反映了五四运动取得了一定胜利?

    A.“学生含冤,属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

    B.“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

    C.“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

    D.“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①武装斗争      ②土地革命      ③根据地建设      ④统一战线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卢沟桥的炮火促成了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由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敌后战场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百团大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20世纪初和20世纪中期,我国实现了两次历史性巨变,推动这两次历史性巨变的人物分别是

    ①洪秀全    ②孙中山      ③毛泽东      ④邓小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列哪一文献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A. 《人权宣言》

    B. 《共产党宣言》

    C. 《法兰西内战》

    D. 《四月提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如果把“十月革命”作为世界现代史开端的标志,你认为下列最主要的依据是

    A.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

    B.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C.向全世界宣布社会主义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

    D.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中国共产党根据国情创设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其中最根本的是

    A.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要避免“文化大革命”的悲剧重演,关键在于

    A.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彻底批判封建残余思想

    D.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香港是大陆最大的转口基地,第二大出口市场,第三大贸易伙伴。……香港地区的顺利回归使得大陆与香港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分工不存在任何障碍。”使香港地区“顺利回归”、与大陆经济往来“不存在任何障碍”的主要原因是

    A.“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B.澳门回归促进了两地经济的交往

    C.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

    D.香港经济的发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新中国首次在世界外交舞台上体现五大国地位的外交活动是

    A.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D.参加亚非国际会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贡献,表现在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②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③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④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二战后两极世界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B.西欧和日本衰落

    C.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力量的增强

    D.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对比的改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欧共体从1967年成立之初的6个成员国,发展到1986年的12个成员国,2004年5月1日,欧盟发展到25个成员国。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洲迅速走向一体化的原因有

    ①地域上接近

    ②民族文化传统接近

    ③内部经济联系密切

    ④联合自强,应对超级大国威胁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不包括

    A.欧洲统一进程的加快                      B.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美苏两国的冷战对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写道:“现代工业文明在政治上以‘民主’作为自己的旗帜。但这时的民主已不再是古希腊时代的那种幼稚的‘古典民主’了”。其中古希腊民主的“幼稚”的主要表现是

    A.适用范围的限制                       B.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C.小国寡民的特征                       D.封建割据的状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时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他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在治国方面却有惊人的相似。你认为他们治国方面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A.发展经济               B.武力掠夺

    C.制度创新              D.科技强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写到,研究世界历史“就如一位栖息在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整体的观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或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 斯塔夫里阿诺斯所强调的是,研究世界历史应

    A.突出对于各国历史的研究               B.超越地区和民族的界限

    C.特别关注东方民族的历史               D.侧重对大国历史的考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13分)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图二反映中国古代在中央实行的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2分)其最基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2分)

    (2)与图二相比,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2分)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剧,为解决这一矛盾明初的皇帝还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3)图四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一朝代?有何作用?(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3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回题。

    材料一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摘自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制的主要特征(2分)

    材料二  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代议制最早在英国产生,以后又被欧美和世界上许多国家效法。

    ——摘自《历史必修Ⅰ》

    (2)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美、法、德四国确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4分)上述四国的代议制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4分)

    (3)以美国为例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哪些基本特征?(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材料二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材料三  第一条 :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村民委员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议

    请回答:

    (1)结合史实说明20世纪初中国是如何建立“美国政体的仿制品”?(2分)怎样理解“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在建国初是怎样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的?(4分)

    (3)依据教材指出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怎样的法制建设方针(4分),并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为扩大基层民主,我国通过了什么法律文件?(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