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命题作文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选择题 5 题,其他题 1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名句名篇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有过许多撩拨心弦的记忆: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这些记忆如同呵护的春风,关爱的雨露,友善的阳光,滋养着我们心灵的成长和心智的成熟。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成长路上的阳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诗歌除外),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3)不少于600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那个春天,很暖

    章月珍

    女儿一岁时,婆婆得了精神疾病,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理,自己每天买菜做饭洗衣服,只是一到傍晚,就会出现幻觉,常常会无缘无故地把家里的东西扔掉。记得有一次女儿感冒,她竟把感冒药全部扔到了池塘里,还振振有词地说那些都是毒药。说着说着,婆婆害怕地哭了。女儿一边咳嗽一边也哭个不停。我看着两个泪人,也忍不住哭了。

    那个冬天,很冷……

    女儿五岁那年,有一天她(    )对我说:“妈妈,我可不可以换掉我奶奶呀?我要让惜愉的奶奶做我的奶奶!”我说为什么呀,她说:“我的奶奶一点都不好!从来没有疼爱过我!但是惜愉的奶奶对惜愉可好了!每天来幼儿园接惜愉回家,回到家还给他做好多好吃的,冬天她灌好热水袋给惜愉焐手,夏天她拿着扇子不停地给惜愉赶蚊子。”我把女儿搂在怀里:“这世上每一个做奶奶的都会疼爱自己的孙女。奶奶没有好好疼爱你照顾你,那是因为她病了。从你出生的那天起,她注定是你一辈子的奶奶,这个是谁也无法替代的。”女儿(     )低下了头。

    女儿七岁时,上小学一年级。有一天,她回家狠狠地把书包扔在桌上,(    )说:“我有这么个奶奶真是倒霉死了!害得我天天被同学们嘲笑,抬不起头来!”我问怎么了,她说:“奶奶每天去菜市场买菜,每天都经过我们学校。你说她可笑不可笑,冬天扇扇子,夏天戴个绒线帽,同学们都说她是疯婆子! ”我气得把女儿的书包扔在地上,恶狠狠地说:“别人可以看不起你奶奶,可以嘲笑她,歧视她,但是你不可以!因为你是她最亲的人,你的身上流着她的血!你要想同学们尊重你奶奶,首先要做到自己尊重你奶奶!不管奶奶变成什么样子,她永远是你要去敬重的人! ”女儿第一次看到我情绪如此激动,不停地说:“妈妈,我错了。”

    女儿九岁那年,有一天我送她去学校。远远地看见学校门口有三个男孩正将香蕉皮扔向婆婆,我刚想制止,却见女儿用力挣脱我的手,飞一般地跑过去,用小小的身体护着奶奶,大声喊着:“不许你们欺负我奶奶! ”三个男孩愣住了,呆立在那里。我走过去,轻声对他们说,我不跟你们讲大道理。每个人都会有老的一天,每个人也都会有生病的时候,想想看是不是?”三个男孩愣了一会儿,默默地走到我女儿面前说:“我们再也不欺负你奶奶了。”

    女儿十一岁那年,院子里开满了鲜花。祖孙俩手持一根木棍,木棍的一头系着一根漂亮的红丝线,红丝线在风中轻盈地飘着。女儿说她在和奶奶钓蝴蝶。我问,没有钩怎么能钓得着蝴蝶呢?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看着祖孙俩灿烂的笑容,我笑了。

    那个春天,很暖……

    (选自《2015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有改动)

    1.“女儿”对“奶奶”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请依据原文,在表格空缺处填人恰当的内容。

    五岁时

    七岁时

    觉得奶奶可笑,看不起奶奶

    九岁时

    十一岁时

    与奶奶一起做游戏,关爱奶奶

    2.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怯怯地     愤愤地     失望地

    B. 失望地     愤愤地     怯怯地

    C. 愤愤地     怯怯地     失望地

    D. 怯怯地     失望地     愤愤地

    3.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①那个冬天,很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我”既是儿媳,又是母亲,分别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5.“女儿”的经历给你带来哪些关于“成长”的思考?请结合原文,写出两点启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1℃值多少钱

    ①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环境温度升降1℃,似乎不太关心,但是气象经济学家发现,气候变化1℃,不仅事关全球气候变化,还跟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环境变化、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②美国气象学家对全球平均气温变化1℃的评价是:气温上升1℃,经济效益也跟着上升;气温下降1℃,经济效益也跟着下降。世界平均气温下降1℃,全球产值就减少70亿美元。

    ③气温变化1℃,对世界农业生产的影响是惊人的。据估计,农业生产区气温每下降1℃,就会减少一周(7天)的生长季。中国气候学家张家诚研究论述了气温升降1℃,对中国粮食作物的影响。气温变化1℃时,中国华南因全年的日平均气温基本上大于10℃,故积温变化为365℃,这可种植三茬作物,相当于每一茬作物有122℃的积温变化。据测试,气温变化1℃,大体相当于农作物变化一个熟级。每变化一个熟级,产量变化10%,意即气温上升或下降1℃,粮食产量均具有增产或减产10%的潜力。例如,我国著名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地区,若当年出现了“凉夏”,则粮食肯定减产200亿至300亿斤。反之,若出现了“热夏”,则粮食可多收几百亿斤。

    ④经济学家也发现,酷夏可激发人们消费热,促进经济发展。若夏季平均气温偏高1℃,则35℃以上的高温天数就会飙升,空调器、电风扇、纸扇、冷饮、啤酒等销售量就会成倍增多,商家无不拍手称快。

    ⑤气温升高1℃虽然会使经济增长,农作物增产,但是它所带来的环境及社会问题也着实令人担忧。联合国有关机构最新报告预测,假若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计划得不到有效的实施,21世纪全球的平均气温将上升1.8℃至4℃。如此下去,人类总有一天会掉进自掘的“热陷阱”里而不能自拔。

    ⑥专家预测:由于气温上升,到2030年,我国黄河和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可能增长15%左右,北方水资源短缺情况会更加严重,南方旱涝等灾害出现频率也会增加。

    ⑦德国刑侦专家研究发现:每年3月犯罪率开始上升,到7至8月可达顶峰,9月开始下降。统计分析:每当气温升高1℃,犯罪率上升15%,气温达37℃,碰到红灯待停时间长,司机间争吵比气温32℃时,高出达30%以上。

    ⑧气温变化1℃还与人的死亡有关。如上海市在炎热日(≥34℃以上),夜间气温每升高1℃,死亡增加8人;午后每升高1℃,死亡增加10人。广州市炎热日最高气温的时候,每升高1℃,死亡增加2.3人;炎热日最低气温每升高1℃,死亡增加1.5人。

    ⑨综上所述,1℃对我们人类的影响实在不可低估。

    1.气温变化1℃,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试加以概括。

    2.简要概括第④⑤两段所说明的中心内容。

    3.文中出现的“据估计”“据测试”“统计分析”等字样,可否去掉?为什么?

    4.第⑧段划线句子主要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5.联系全文及相关知识,你认为气温变化是升好还是降好?为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视chēnɡ   哑yīn   地jiào  面面相

    B. 窥sì    瓦lì   俗cānɡ   引而战 xián

    C. 洗zhuó   劫nàn   吊yàn   日西山bǎo

    D. 亮cènɡ   进pián   睨pì    合押韵 zh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千山万合  鹤立鸡群  拖泥带水   B. 慷概激昂  花团锦簇  冥思暇想

    C. 油光可见  海誓山盟  相形见绌   D. 沧海桑田  莫衷一是  随机应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2017年,我国将发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进行推进剂补加试验。

    B. 优秀的书籍是一种由高贵的语言和闪光的思想所构成的财富,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提高爱读书的习惯。

    C. 复兴敦煌文化,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发扬和继承。

    D. 领导干部只要深入基层,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冷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子中画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慈善家邵逸夫为内地的科教文卫事业捐款近47.5亿港元,真是兼济天下,无所不为

    B. 中海公园里,高低错落的树木鳞次栉比,游客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C. 与书为友能够让我们获益匪浅,既能增长阅历,又能丰富知识,增添情趣。

    D. 面对这让人叹为观止的舌尖上的浪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中国式盛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苏轼——宋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 《行路难》——李白——唐朝——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唐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D. 《己亥杂诗》——龚自珍——明朝——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其他题 共 1 题
  1. 对下面这段话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上辈的读书人,大凡从乡野走出去的,都有一点泥土的气味。像张中行、季羡林等大师,在讲着那么深的学问的时候,还能从他们那里隐约地领略到蟋蟀的吟唱和野草的幽香。现在你就是听易中天、于丹、钱文忠讲乡野的故事,多少也能听出城里的水泥丛林和堵车的情绪。

    A. 乡土气息是过去很多从乡野走出去的作家作品的特质。

    B. 乡野生活对上辈的很多读书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C. 不是从乡野走出去的作家,就不能在他的作品中品味到乡土气息。

    D. 现在很多读书人讲的乡野故事中都流露出了种种城市的气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

    (1)《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_________,他是______国人。

    (2)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了《贝多芬传》、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传记。其中,___________(人名)饱受耳聋折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 ,松柏有本性。(《赠从弟》刘桢)

    (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登飞来峰》)

    (4)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5)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柳宗元《小石潭记》)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儿女共沾巾。(王勃《 ____________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在选文中的空白处填写原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加点词语。

    (1)谪守          ___________       (2)百废具兴 _____________

    (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___________       (4)吾谁与归____________

    3.请说出“是进亦忧,退亦忧”的“进”“退”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句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本文由事入境,由景生情,由情化理,层层深入。从表达方式看,本文第①段以________为主,第②段以_______为主,第③④段以描写为主,兼有强烈的_______色彩,第⑤段以________为主,同时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济世情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二)阅读下列古诗,完成诗后题目。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既然“结庐在人境”为何没有“车马喧”,请用诗中句子作答。

    2.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 “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D.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某学校开展“我和青春有一个约会”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活动名称。

    活动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校举行演讲比赛,有同学搜集了以下一组故事,准备以“只有勤奋才能成功”为主题写一篇精彩的演讲稿。这组故事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两项是________(只填序号)。

    ①高山流水 ②孙康映雪 ③车胤囊萤 ④宋濂抄书 ⑤岳母刺字 ⑥苏秦刺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