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名句名篇 1 题,书写 3 题,选择题 6 题,语言应用 1 题,诗歌鉴赏 1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古诗词名句填写(8 分,每小题1 分)

    1. 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 《次北固山下》)

    2.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 。(崔颢《黄鹤楼》)

    3.杜甫的《望岳》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出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句子是:____,_____ 。

    4.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抒胸臆, 表达自己的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

    5.古代诗歌中,有一类诗句以名词组合而成,展现了情景交融的美妙景象,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 枯藤老树昏鸦,______  。”

    6.离愁是对相聚的期盼,正如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所写:______ ,______ 。

    7.历代文人与水有着不解之缘,悠悠流水,拨动了几多情思。请调动你的文学积累,写出与水有关的连续两句古诗句:______ , ______。

    8.许多仁人志士都抱有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情怀,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阐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林则徐在《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中表达了“_____,______ ”的报国志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书写 共 3 题
  1. 请将下面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2 分)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明犯中华,虽远必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根据提示将对应的汉字按顺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 分)

    坚如pán(  )石:像巨大的石头那样坚固。形容非常牢固,不可动摇。

    东施效pín(  ):指盲目模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弄巧成拙。

    qìng(  )竹难书:形容事实极多,难以写尽(多指罪恶)。

    tāo(  )光养晦:指隐藏自己的才能、锋芒,不使外露。

    飞扬跋hù(  ):原意为放荡高傲,不受约束。后指骄横放纵。

    扶正chù(  )邪:扶持正气,除去邪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任务。

    题一:成长路上,有你真好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600 字以上的记叙文。②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③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6 题
  1. 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 )(2 分)

    A. 静(mì)    峰(nuán)   (hái)骨    而不舍(qiè)

    B. 收liǎn) 菡(dàn)   叱咤(chà)    毛骨然(sǒng)

    C. 门(méi)    糍(bā)    蝉(tuì)     吹毛求(cī)

    D. 砭骨(biān) 鱼(guì) 倜(tǎng)    销声迹(n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 分)

    A.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尝试,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不断地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B.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C.“最重要的是,”他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

    D. 鲁迅先生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 现在的电信诈骗案层出不穷,行骗者手段之隐蔽,伎俩之巧妙,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B. 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异想天开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科学家们去破解。

    C.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大趋势的今天,与国际接轨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的必然选择。

    D. 有德之人不会以权谋私,不会贪污受贿,虽然清贫点,但活得坦荡,没有水落石出之虑,也没有半夜敲门之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作为一档新兴的电视节目,《中国好声音》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扬长避短,带给观众更为持久的音乐享受和情感感受。

    B.当前,青少年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忽视了汉语的规范化,这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C“光盘”行动是一家民间组织发起的公益活动,意在发扬人人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

    D.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祥子最初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到小说结尾却变成了麻木、狡猾、好占便宜的行尸走肉。祥子的这一变化,正无情地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B《.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狗·猫·鼠》《琐记》《藤野先生》等都是其中的作品。

    C.武松是《水浒传》中着力塑造的一位英雄好汉,他有仇必复,有恩必报,曾经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桃花村,血溅鸳鸯楼,火烧瓦罐寺。

    D.唐代诗人中,“初唐四杰”是指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小李杜”是指李商隐、杜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 分)

    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__,__。__。__,__。__。

    ①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

    ②用葫芦做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

    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

    ④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用

    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

    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

    A.⑥②③⑤④① B.⑥①④②③⑤C.⑤③④①⑥② D.③⑤④⑥①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口语交际。(4 分)

    在一次“ 我的理想”的主题班会上,班主任首先介绍了4 月9 日《楚天快报》的一则报道:某市一小学布置一篇“我的理想”的作文,出人意料的是,孩子们的理想不再“高大上”,而是变成了“ 吃货”“ 当大官”“ 当土豪”,因为这样可以开名车、住豪宅。对此,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形成了“ 认同”与“ 反对”两种意见,最后班主任让小琪(认同者的代表)和我(反对者的代表)作总结发言。这时,你认为小琪会怎么说?你估计我会怎么讲?

    小琪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题目。(4 分)

    不见

    杜甫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①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②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释】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

    感而作。①世人:指统治集团的人。②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1. 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中李白的形象。(2 分)

    2.阅读全诗,品析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 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段,回答后面题目。(4 分)

    3D 打印的革命性

    3D 打印源自100 多年前的照相雕塑和地貌成形技术,是一种不需要传统刀具和机床就能打造出任意形状、根据物体的三维模型数据制成实物模型的技术,被认为是一项改变世界的新技术。

    3D 打印使用的不是传统的“墨”,而是那些能发生固化反应的材料,比如树脂、塑料、陶瓷、金属等,因而能“打印”出实实在在的三维立体模型,就像童话中的“复制机”一般神奇。这将使工厂彻底告别车床、冲压机、制模机等传统工具,从而转变为一种以3D 打印为基础的成本更低、研发周期更短的生产方式。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曾刊发题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文章,称3D 打印标志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以目前的发展情况判断,3D 打印之后,必将是社会制造业的迅猛崛起。

    据报道,国外目前已经通过3D 打印技术成功地“打印”出了自行车、汽车、电控飞行器等物。现今,3D 打印也应用于珠宝制造和模型制作,在时装业、电影业、建筑业等10 多个不同的行业显示出了十足的魅力,并大大改变了美国制造业的格局。其实,众多的3D 打印创业者此前早已落户以虚拟经济著称的纽约市,即便在2008 年金融危机的情况下,3D打印还是拉动了当地的萧条经济,为经济增长贡献了力量。

    3D 打印的应用并不止于工业制造,它在医学界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如果它用来打印的“墨”是一个个活体细胞,那么,只要获得相关器官的切片数据,该器官就可以被“打印”出来。这并非天方夜谭,在去年举行的全球科技娱乐设计大会(TED)上,美国维克森林再生医学学院博士安东尼就向人们展示了这样一个肾脏模型打印的过程。据他介绍,他们正在进行一个更大胆的试验,直接用打印机在人体伤口上进行修复式“ 打印”,如果取得成功,这将是医学领域的重大进展。

    1.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第二段画线句子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3D 打印机能精准地“打印”原物的特征。

    B. 第二段中“3D 打印标志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的表述,很好了佐证了第一段末尾“(3D 打印)被认为是一项改变世界的新技术”的说法。

    C. 第四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印证了前面“如果它用来打印的‘墨’是一个个活体细胞,只要获得相关器官的切片数据,该器官就可以被‘打印’出来”这一说法。

    D.3D 打印可以广泛地应用于不同行业,选文介绍了它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情况。

    2.结合选文,请找出3D 打印的优点有哪些(不少于两点)。(2 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经典短文,回答后面题目。(4 分)

    ①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主旋律,社会学家将其称为“家庭文化”,心理学家则称之为“精神风貌”,其内容是指一个家庭的所有成员共有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及言行表现的总和,也是家庭成员品格、文化素养、道德情操、人际关系的具体体现。

    ②家风好,则人心正,父母慈,儿女孝,婆媳睦,妯娌和,子孙贤;家风不好,则父母恶,子不肖,孽孙生。美国的爱德华和珠克两个家族,家风传至八代。爱德华是博学多才的哲学家,勤奋好学,为人严谨,为子女树立了良好的风范。他的子孙中有13 位当过大学校长,有100 多位教授、80 多位文学家,60 多位是医生,还有1 人当过副总统,1 人当过大使,20 多人当过议员。这个家族给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珠克是远近闻名的酒鬼和赌徒,毕生玩世不恭,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他的子孙中有300 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者,400 多人酗酒致残或夭亡,60 多人犯过诈骗和盗窃罪,7 人是杀人犯,总之没有一个是有出息的。美国政府为了拯救这个家族共花费了数百亿美元的巨款。两个家族的家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后代,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相濡染,相延续,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向两极发展着。所以说,    

    ③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鲁迅先生也曾说过:“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地产生,尽力地教育,完全地解放。”翻开历史,在我国不知有多少脍炙人口、生动感人的名人家规、家训,感召来者,滋养后人,如周公的“一沐三捉发,     ”;孔子的“    ,无以立” ;诸葛亮的“ 淡泊以明志,    ”;朱伯庐的“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以及周总理的10 条家规等均是。④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要形成好的家风,做父母的就得事事从自我做起,不断提高为人父母的素养,努力将自己的家庭变成人才的学校。

    1.阅读短文,在第②段横线上填写结论句。(2 分)

    2.根据你的积累,在第③段横线上填写相关名句。(填写两处即可)(2 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深层次阅读赏析(共13 分)

    长在心上的眼睛

    梅贻涵

    小驴的爸爸妈妈扔下当时才三岁的小驴进城打工的第二年,奶奶的双眼突然就什么也看不见了,走路只能拄着棍子。可最近,小驴惊讶地发现,奶奶的眼睛似乎复明了。

    做饭切菜时,明晃晃的菜刀紧挨着奶奶的手刷刷地飞,吓得小驴直吸冷气,可奶奶手下的菜切得又细又匀,刀丝毫没伤到手。平时吃饭,奶奶总是将盛得满满的一碗给小驴,自己碗里的饭却浅浅的。小驴很是心疼奶奶,有时趁奶奶不注意,偷偷地将盛得多的那碗换给奶奶,可每次都会被奶奶发现。小驴以为奶奶的眼睛复明了,悄悄地将手指放在奶奶的眼睛前面晃了晃,可奶奶还是一点也感觉不到。小驴想,奶奶一定具有了特异功能。

    小驴的爸爸妈妈每到秋天都给小驴邮鞋。可这年秋天,鞋没有邮来。小驴脚上的旧鞋,鞋底都快磨透了。可他不想告诉奶奶,他知道奶奶没有钱买。冬天很快来了,小驴脚上的鞋急得张开了嘴,五个脚指头冻成了胡萝卜头。

    到了晚上,小驴脚痛,睡不着觉,他发现奶奶到了深夜也不睡,总是背对着他坐着。小驴问奶奶,奶奶说:“躺着累,坐一会儿。”许多天过去了,奶奶经常一坐就是大半夜。

    周日,小驴一大早就来到村外的山上。山上的雪很大,到处白茫茫的,地上的草木全都盖上了厚厚的大被子。小驴用一把小铲子扒开积雪,挖出藏在雪下的一种草根根,宝贝似的装进一个红色塑料袋里。这种草根很少,小驴四处寻找着,不知什么时候,小驴露在外面的脚趾被树枝扎破了,雪地上留下鲜红的血迹。可小驴仍不停地找着,挖着,脚上的鞋也磨得没有了底。

    回来的路上,小驴遇到大胖。大胖不解地说:“ 你真傻啊,怎么大冬天穿个没底儿的鞋四处跑?”平时,小驴就怕别人说他傻。因为他听人说,因为他傻,爸爸妈妈才不要他了。可这次小驴没生气,他笑了笑,转身一瘸一拐地往家跑。回到家,小驴举着塑料袋冲奶奶喊:“奶奶,这是给你的药。”奶奶赶紧接过来用手摸了摸,“ 驴儿,你这是在哪儿弄的?”“ 我在山上挖的。王爷爷说,这草能治失眠。”奶奶眼眶红了,急忙弯腰下去抓小驴的脚,她用颤抖的手脱去小驴脚上那双破得实在不能再穿的鞋,将小驴那两只脚放在自己的衣服里暖着。过了一会儿,奶奶放下小驴的脚,从床头柜上拿起一双棉鞋:“ 穿上试试,看合脚不?”小驴突然明白了,原来奶奶夜里坐着不睡,是在黑暗中一针一线地给他做鞋。他流着泪说:“ 奶奶,你是不是有特异功能?”奶奶摇摇头。“那你怎么看到的?”

    “用心。”

    “心上也长着眼睛?”小驴惊奇地问。

    “是的,每个人的心上都长着一双眼睛。”奶奶笑了笑说。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文章开篇“奶奶的眼睛似乎复明了”一句中的“似乎”表现了小驴对奶奶切菜的熟练程度、发现饭碗被换等的疑惑,表达了小驴对奶奶的关注之情。

    B.“ 小驴脚上的鞋急得张开了嘴”使用了拟人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小驴脚上鞋的破旧,直接引出下文奶奶深夜给小驴做鞋和小驴在雪天给奶奶找药的情节。

    C. 文章通过大胖的眼睛真实地再现了小驴鞋子的破旧程度,穿着如此破旧的鞋子找药,衬托出小驴对奶奶的深厚情感。

    D. 小驴不让奶奶抓住自己的脚,是因为小驴的鞋确实烂得不成样子,怕奶奶知道事情真相,这个动作表现了小驴是个懂事的孩子。

    2.“鞋”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2 分)

    3.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 分)

    ①“ 山上的雪很大,到处白茫茫的,地上的草木全都盖上了厚厚的大被子”这句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②“ 她用颤抖的手脱去小驴脚上那双破得实在不能再穿的鞋”一句中的“ 颤抖”有何作用?

    4.有人认为小说的标题“长在心上的眼睛”不如“ 奶奶的眼睛”好,你的看法是什么呢?请说明理由。(3 分)

    5.请你站在父母亲应承担的家庭责任的角度,给小驴的父母发一条短信,劝说他们多关心子女,关照家庭。或者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为电视台拟一条公益广告。(2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题目。(14 分)

    【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战国策》)

    【乙】(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侍臣:身边的大臣。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③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

    1.选出下列对加点文言虚词理解有误的一项( )(2 分)

    A.欲言(虽然) 皆朝齐(向)

    B.意不足(还) 致亡灭(于是)

    C. 百姓得不安乐乎(怎么) 下令(于是)

    D.燕、赵、韩、魏闻(代词,代这件事)能面刺寡人过者(助词,的)

    2.选出对下列文言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 )(2 分)

    A. 门庭若市(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热闹,指人多)

    B.年谷丰稔(谷物丰收)

    C.面刺寡人(当面指责我)

    D.穷兵黩武(用尽兵力来炫耀武力)

    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 分)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4.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5.【甲】文中齐国“ 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2 分) 【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是(用自己的话表述)。(2 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手每天晚上都打来半盆热水,让脚在里面惬意地泡上一会儿;每隔两三天就会为脚换上一双干净的袜子;每一两个月都会精心地为脚剪一次指甲。

    一天晚上,脚对正给自己剪指甲的手说:“ 你这样服侍我,实在让我不好意思,我该怎

    样回报你呢?”手对脚说:“ 要说报答,应该我报答你才对。”

    “为什么?我对你既无恩又无德。”

    “有的,要知道,很久以前,我和你是一样的,是你的甘愿承担,才把我解放出来,才有

    我今天的成就。”

    脚听后报之一笑。“ 即使今天,离开你,我同样一事无成。所以,我要一辈子侍候你,为你服务,也只有这样,你才有劲走路,为我服务,所以,就成就人类辉煌这一本质而言,你和我的贡献是一样的。”

    这个故事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示:人要懂得感恩;团结协作才能共赢。

    请以与“感恩”或“团结协作”有关的故事为材料写一篇记叙文,或以材料结尾段所谈的两个观点中的一个为论点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结构清晰完整。③写记叙文要叙事完整、有感染力,写议论文要论据典型充分、论证严密有力。④写记叙文字数在600 字以上,写议论文字数在600 字左右。⑤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