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1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双选题 4 题,综合题 5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17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则在一个谷氨酸分子中,含有碳和氧的原子数分别是

    A.4,4      B.5,4      C.4,5     D.5,5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细胞内贮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

    A.脱氧核苷酸

    B.脱氧核糖核酸

    C.核糖核酸

    D.脱氧核糖核酸或核糖核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据报道,英国科学家从人的皮肤细胞中提取出细胞核,植入剔除了细胞核的牛卵细胞中,从而培育出人兽混合胚胎。从遗传学角度来看,这种混合胚胎中有99.9%的遗传物质来自人,只有0.1%来自牛。你认为这0.1%的遗传物质最可能存在于牛卵细胞的

    A.细胞核    B.线粒体

    C.叶绿体    D.核糖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有关细胞器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与叶绿体都有两层膜,都与能量转化有关

    B.液泡是唯一含有色素的细胞器

    C.内质网是蛋白质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

    D.核糖体都附着在内质网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关于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既能产生酶又能产生ATP

    B.酶的形成需要消耗ATP,ATP的形成需要酶的催化

    C.酶与ATP均具有高效性与专一性

    D.ATP含有核糖,而所有的酶均不含核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巴斯德发现:利用酵母菌酿酒的时候,如果发酵容器存在氧气,会导致酒精产生停止。这就是所谓的巴斯德效应,直接决定“巴斯德效应”发生与否的反应及其场所是

    A.酒精+O2→丙酮酸  细胞质基质

    B.丙酮酸+O2→CO2  线粒体基质

    C.[H]+O2→H2O  线粒体内膜

    D.H2O→O2+[H] 类囊体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农业生产上仓储大量粮食经常采取的措施是

    A.通风干燥      B.密封

    C.冷冻降温      D.通入氧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其中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

    A.Na+     B.CO2

    C.胰岛素   D.K+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完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用一种培养液分别培养单细胞绿藻和酵母菌,培养结果如图所示。造成酵母菌培养失败最可能的原因是

    A.培养缸没有置于光亮处

    B.培养缸没有密封

    C.没有通入空气

    D.培养液不含有机成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某细菌生活在富含Fe2+的水中。它能将Fe2+氧化成Fe3+,并能利用该过程所产生的能量来生产有机物,这种制造有机物的方式是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化能合成作用  D.氧化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所示为人工培养的肝细胞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染色体数量倍增发生在Ⅰ段

    B.Ⅱ段可以看到杆状的染色体

    C.基因突变最可能发生于Ⅲ段

    D.细胞周期时长为14小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双选题 共 4 题
  1. 某生物体内发生如下的反应: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生物一定是动物

    B.缩合成淀粉、麦芽糖和糖原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

    C.淀粉→麦芽糖→葡萄糖发生在外环境,葡萄糖→糖原发生在内环境

    D.葡萄糖→糖原这一过程需要消耗水分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

    A.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CO2浓度的变化

    B.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

    C.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D.在适宜条件下有氧呼吸强度随O2含量的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以下各项生理过程中可能消耗氧气的是

    A.化能合成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酒精发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取材方便,可用于多项生物学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高倍镜观察细胞时,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B.用健那绿染液处理后再观察,细胞仍然保持活性

    C.观察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的细胞,可见线粒体被染成绿色

    D.口腔上皮细胞还可用于观察有丝分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5 题
  1. 变形虫和眼虫都是单细胞生物。下图a→b→c→d表示眼虫被变形虫吞噬和消化的全过程,据图回答:

    (1)②是起源于①的一种细胞器,叫__________,其中包含消化食物的水解酶;除了图中所示的功能外,它还具有______________功能。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       ,它们在      合成后,进入       经初步加工后转运到①。

    (2)a和d过程的完成依赖于生物膜的__________,该过程是否需要消耗能量?__________

    (3)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对变形虫进行染色后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看到被染成绿色的结构是_________。此时还能看到上图所示的过程吗?你的判断及理由是:__________。

    (4)变形虫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核,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简述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科研小组对某种经济植物光合作用的研究结果如图(气孔导度指气孔张开的程度)。

    (1)图甲表示全光照和不同程度遮光对该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中的___________上。需先用________(填溶剂名称)提取叶片中的色素,再测定叶绿素含量。用纸层析法进一步分离色素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_。

    (2)据图分析,该植物可通过______________以增强对弱光的适应能力。

    (3)图乙表示初夏某天在遮光50%条件下,温度、光照强度、该植物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气孔张开的程度)的日变化趋势。8:00到12:00净光合速率降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8:00时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一天的6:00~18:00时间段内,_________时刻植物体内含有机物最多。

    (4)实验过程中,若去除遮光物,短时间内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图1~3表示真核细胞3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表示的生物膜是________________,所进行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存在3种信号分子,但只有1种信号分子能与其受体蛋白结合,这说明受体蛋白具有______________;这些信号分子可能是______________。

    (3)图3所示生物膜特有的物质是________;其产生的ATP参与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

    (4)叶肉细胞与人体肝脏细胞都具有图________(填图序号)中的膜结构。

    (5)图1~3中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从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6)图1~3说明生物膜具有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1表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质)出现的凝缩松展的周期性变化,图2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图,请据图回答:

    (1)若图1表示的周期性变化发生在植物根尖细胞中,请用箭头和字母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________;染色体凝缩程度最高的时期是________(填时期名称)。

    (2)图中从a到b染色体发生了解旋过程,则此过程发生在________期,此时期细胞中其他的动态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

    (3)图2所示时期对应图1中________(填字母)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倍增的时期是________(填字母)

    (4)研究发现在染色体发生这种周期性变化的同时,细胞内会伴随着某些蛋白质的周期性合成和降解,如SPF蛋白在b→c过程中含量升高,随后减少,请推测SPF蛋白质很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酵母菌在氧气充足条件下不能进行酒精发酵,有的同学认为是氧气抑制了酵母菌无氧呼吸,也有同学认为是有氧呼吸产生的ATP抑制了酵母菌无氧呼吸。设计实验探究其原因:

    一、供选的实验试剂:

    5%葡萄糖溶液、酵母菌培养液、上清液(只含酵母菌细胞质基质)、沉淀物(只含酵母菌细胞器)、ATP溶液、蒸馏水

    二、实验步骤:

    (1)取1、2、3号锥形瓶各三只组装如下装置三套,依次编号为A、B、C。1号锥形瓶中都加入10%的NaOH溶液,2号都加入了10mL的5%葡萄糖溶液,3号都加入澄清的石灰水。

    (2)向A装置2号锥形瓶中加入:10mL的酵母菌培养液和2mL蒸馏水。

    向B装置2号锥形瓶中加入:10mL的试剂________和2mL________。

    向C装置2号锥形瓶中加入:10mL的试剂________和2mL________。

    (3)A、B、C三套装置均先持续通入氮气5min,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将三套装置分别处理:A装置持续通入N2,B装置持续通入_________,C装置持续通入空气。

    (4)将三套装置放在温度适宜的相同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

    (5)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是否进行无氧呼吸。

    三、分析与结论:

    (6)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7)实验预期结果有_______种不同的类型。若实际结果为A装置变浑浊,B装置________,C装置________,结论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不受ATP抑制,受氧气抑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