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4 题,推断题 2 题,实验题 2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16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4 题
  1. 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   )

    A.K    B.Na       C.Fe       D.Al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实验操作过程中,最后没有沉淀且溶液呈无色透明的是(   )

    A.NO2不断通人FeSO4溶液中   B.CO2不断通人CaCl2溶液中

    C.NH3不断通人AlCl3溶液中   D.SO2通人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A. 酸的水溶液呈酸性,故酸性水溶液一定是酸的水溶液

    B. Fe3O4可写成FeO・Fe2O3;Pb3O4也可写成PbO・Pb2O3

    C. 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MgCl2来制取金属镁;也可以通过电解熔融AlCl3来制取金属铝

    D. 第2周期元素氢化物稳定性顺序是HF>H2O>NH3;则第3周期元素氢化物稳定性顺序是HCl>H2S>PH3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

    B. 玻璃和陶瓷都属于传统硅酸盐材料

    C. 明矾和漂白粉均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D. 大量排放SO2会引起酸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

    B. S2-的结构示意图:

    C. N2的电子式:

    D. NH4I的电子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根据中学对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定义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虽然石墨有较好的导电性,但它属于非电解质

    B. 实验测得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

    C. 实验测得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能导电,所以HCl、NaCl均是非电解质

    D. 蔗糖(纯净物)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所以蔗糖属于非电解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钚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超铀元素,几位美国科学家在1940年首次发现这一元素,它目前被应用于核武器和核反应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是钚的三种同素异形体

    B. 中有94个中子

    C. 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51

    D. 一个的质量为240 g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向盛有Cl2的三个集气瓶甲、乙、丙中各注入下列液体中的一种,经过振荡,现象如下图所示,则甲、乙、丙中注入的液体分别是

               

               甲     乙      丙    

    ①AgNO3溶液  ②NaOH溶液   ③水

    A. ②①③   B. ①②③   C. ③②①   D. ①③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其应用不对应的是

    A. MgO、Al2O3的熔点很高,可制作耐高温材料

    B. NaHCO3能与碱反应,食品工业上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C. Al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抗腐蚀性,可制成铝箔包装物品

    D. 利用钠蒸气放电发光的性质制造的高压钠灯,可发出射程远、透雾能力强的黄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

    B. 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C. 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H2SO4干燥

    D. 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在CO2中,Mg燃烧生成MgO和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C的单质只存在金刚石和石墨两种同素异形体

    B. Mg、MgO中镁元素微粒的半径:r(Mg2+)>r(Mg)

    C. 在该反应条件下,Mg的还原性强于C的还原性

    D. 该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图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若a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比次外层少了3个,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d的氢化物比b的氢化物稳定

    B. d与c不能形成化合物

    C. a、b、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的关系是c>b>a

    D.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是a>b>c>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反应中,改变反应物的用量或浓度,不会改变生成物的是

    A. 铜和硝酸反应   B. 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C. 铁和硝酸的反应   D. 氯化铝与氨水的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试剂不会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而变质的是

    A. 过氧化钠   B. 氢硫酸   C. 硫酸亚铁   D. 一氧化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实验室制备Cl2通常采用下列反应: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据此从如图所示装置中选择制备并收集干燥、纯净Cl2的装置是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述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将铜片分别与浓、稀硝酸反应

    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

    B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C

    将Cl2通入NaBr溶液中,然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

    比较氯气与溴的氧化性强弱

    D

    向盛有20 g蔗糖的烧杯中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再加入少许浓硫酸,迅速搅拌

    探究浓硫酸的脱水性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已知甲、乙、丙、X是4种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则甲和X不可能是

    A. 甲为C,X为O2

    B. 甲为SO2,X为NaOH溶液

    C. 甲为Fe,X为Cl2

    D. 甲为硝酸溶液,X为Fe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

            

    选项

    a中物质

    b中物质

    c收集的气体

    d中物质

    A

    稀硫酸

    锌片

    H2

    H2O

    B

    浓硫酸

    Na2SO3

    SO2

    NaOH溶液

    C

    稀硝酸

    Cu

    NO2

    H2O

    D

    浓盐酸

    MnO2

    Cl2

    NaOH溶液

    A. A   B. B   C. C   D. D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法对A盐进行鉴定:

       

    由此分析,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A中可能有Fe3+   B. B为AgI沉淀

    C. C中可能有Fe3+   D. A一定为FeBr2溶液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1 mol·L-1NaCl溶液中Na+的数目为0.1NA

    B. 标准状况下,11.2 L H2O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A

    C. 常温常压下,14 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D. 1 mol 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失去的电子数为2N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向盛有Ba(OH)2和酚酞的溶液中滴加硫酸,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Ba2++OH-+H++SO42-=== BaSO4↓+H2O

    B. 向稀HNO3中滴加Na2SO3溶液有气体生成:SO32-+2H+ ==== SO2↑+H2O

    C. 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氨水出现白色胶状沉淀: Al3++3OH- === Al(OH)3↓

    D. 实验室不用配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盛装氢氧化钠溶液:SiO2+2OH-=SiO32-+H2O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0.1 mol·L—1的NaOH溶液:K+、Na+、SO42—、CO32—

    B. 0.1 mol·L—1的Na2CO3溶液:K+、Ba2+、NO3—、Cl—

    C. 0.1 mol·L—1FeCl3溶液:K+、NH4+、I—、SCN—

    D. 1.0mol▪L—1的KNO3溶液:H+、Fe2+、Cl—、SO4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W是由短周期元素X、Y、Z组成的盐。X、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大,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X、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Y、Z同周期且相邻,但与X不同周期。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三种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中,Z的最大

    B. W晶体中只存在有共价键

    C. 原子半径:X>Y>Z

    D. 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 ①②⑤   B. ②③⑥   C. ②⑤⑥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2 题
  1. 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

    I.若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

    (1) W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 。

    (2)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定条件下,X的最低价氢化物与X的某种氧化物按2:3物质的量比混合恰好反应生成X 单质和水,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4)写出铜片置于Z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稀溶液,没有明显变化。加热,依然如故。再通入空气,溶液就逐渐变蓝,使溶液变蓝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Ⅱ.若Y和Z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

    (5)相对分子质量为16的Y的氢化物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单质Y和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出工业制备Z的过程中发生的第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中,A、B、C、D、E是单质,G、H、I、F是B、C、D、E分别和A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已知:

    ①反应C+GB+H能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曾应用于铁轨的焊接(G中元素A与元素B的质量比为3:7);

    ②I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它和E可以发生反应:2E+I2F+D,F中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回答问题:

    (1)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I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1.6 g G溶于盐酸,得到的溶液与铜粉完全反应,至少所需铜粉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

    (4)C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溶液与过量化合物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在I中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氢溴酸在医药和石化工业上有广泛用途。下图是模拟工业制备氢溴酸粗品并精制的流程。

               

    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液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溴与氯结合形成BrCl,BrCl的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则BrCl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Ba(O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操作Ⅲ一般适用于分离______混合物。(选填编号)

    a.固体和液体   b.固体和固体    c.互不相溶的液体      d.互溶的液体

    (4)纯净的氢溴酸应为无色液体,但实际工业生产中制得的氢溴酸(工业氢溴酸)常带有淡淡的黄色。于是甲、乙两同学设计了简单实验加以探究:甲同学假设工业氢溴酸呈淡黄色是因为含有F,则用于证明该假设所用的试剂为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Fe3O4是重要的化学试剂,铁粉在氧气中燃烧是制取它最为常见和快捷的方法。

    图1是制取四氧化三铁的系列装置,A装置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要求气流稳定,流速可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2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根据题目要求,在图2中最好选择________(填序号)作为A装置。

    (3)对图2中装置①进行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________,向分液漏斗中加足量水,过一会,水不再下滴,说明装置①的气密性良好。

    (4)在B装置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5)当产生的气体与事先预热的铁粉接触时,在硬质玻璃管中将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_____________。

    (6)反应一段时间后,若将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粉末用盐酸溶解,取少许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淀粉碘化钾溶液,没有蓝色出现,推测固体粉末中除Fe3O4外,一定有_________。

    (7)若铁粉被完全消耗,某同学为确定生成物中有+2价铁,取少量生成物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溶解。

    ①写出溶解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确定+2价铁所用试剂名称、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