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6 题,其中:
选择题 24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2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4 题
  1. 外国棉纱“初时只销售于九江、南昌、广信、饶州,继至吉安、临江、抚州、建昌,今年(1898年)遍及瑞州、袁州、赣州、宁都、南安等处,通省皆已流通,价值不下一千万两。从前妇女手纺之纱,(至此)几乎无人过问”。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A.中国手工纺纱业繁荣      B.中国自然经济没有发生变化

    C.洋纱在中国内地市场畅销   D.民族纺纱业发展得极其缓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孙中山先生在青年时期曾上书李鸿章,赞赏李鸿章等洋务派“育才则有同文、方言各馆,水师、武备诸学堂;裕财源则辟煤金之矿,立纺织制造之局;兴商务则招商轮船、开平铁路,已后先辉映矣”。下列说法符合材料意思的是(   )

    A.社会有识之士认可洋务运动     B.孙中山肯定洋务运动全面改革

    C.洋务派的活动引发社会变革     D.中国开始了全面的近代化历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883年,《字林沪报》报道:“凡开矿公司如长乐、鹤峰、池州、金州、荆门、承德、徐州等处,一经禀准招商集股,无不争先恐后,数十万巨款,一旦可齐。”这一报道反映了(   )

    A.近代企业分布日益合理       B.近代企业规模逐渐扩大

    C.兴办实业热潮逐渐掀起       D.近代企业竞争渐趋激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礼服在所必更,常服听民自便,此为一定办法,可无疑虑。但人民屈服于专制淫威之下,疾首痛心故乘此时机,欲尽……去辫之后,亟于易服,又急切不能得一适当之服式以需应之,于是争购呢绒,竞从西制……极其流弊,诚有如来书所云者。”与材料不符的是(   )

    A.促进中国近代化        B.制约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C.冲击中国传统习俗       D.中国服饰观念完全西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材   料

    结   论

    A

    《顺德县志》载:1853年,“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自然经济解体

    B

    据《夏口县志》统计,光绪十四年(1888年)汉口镇人口仅18万,而至民国初年竟增至120万,20年余间增长近6倍

    19世纪末20世纪初汉口地区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

    C

    谭嗣同愤怒地谴责专制君主是“大盗”,号召人们冲破君主和伦常的网罗,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

    谭嗣同主张推翻封建君主,实现共和政体

    D

    南京临时政府法令规定:人民享有选举、参政等“公权”和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等“私权”

    南京临时政府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权力分配原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1927年以前,外国货物在中国的实际进口税率只有4%,1931年则提高至10%,1933年提高至20%,到1934年更是达至25%。这体现了(   )

    A.日本侵华影响西方在华经济        B.北伐战争对经济发展的促进

    C.西方各国对中国抗日的援助        D.中国关税自主权的逐步收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流行语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流行语有:自主择业,自贸区、基因重组、希望工程、博客、点赞等,上述流行语出现的原因有(   )

    ①文化的多元化   ②大众传媒的推动

    ③国家政策的影响    ④传统文化的弘扬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这无疑是工人国家向世界资产阶级缴纳的一种贡税。但是,只要有助于加快恢复和发展经济,切实改善工农的生活,巩固苏维埃政权,就不应该因为给了资本家几亿千克石油而惋惜不已。”这种做法(   )

    A.延缓了苏俄社会经济的恢复

    B.使苏俄利用货币手段恢复了经济

    C.为赢得战争胜利提供了物资保障

    D.使苏俄偏离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张建华教授所著的《红色风暴之谜》载:1927年苏联政府在经济管理方面加大了行政干预和国家计划的力度。工业方面越来越广泛地控制新建企业的审批权,某些商品的出厂价格也由国家控制。农业方面实行农产品合同预购制,1928年两次用行政命令强制收购农村余粮。这表明当时苏联政府(   )

    A.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逐步取消了新经济政策的一些做法

    C.建立起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D.加大力度推进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美国和巴西在19世纪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巨大差异,是由两个国家并入全球经济的不同方式造成的。下列各项与此研究视角相同的是(   )

    A.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

    B.工业革命后,物质享受至上成为许多人的生活目标

    C.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D.斯大林模式是在资本主义包围下进行经济建设的选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57年苏联撤销了25个联盟共和国部和113个加盟共和国部,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各地的企业。这一做法(   )

    A.加速了工业化的完成        B.促使企业获得自主地位

    C.冲击了原有经济秩序        D.导致苏联经济陷入困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32年,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纽芬兰、印度、南非等英邦国家在渥太华召开帝国经济会议,签订了11个双边协定,制定了帝国特惠制。其主要内容是:对成员国间的进口商品,相互降低税率或免税;对成员国以外的进口商品,则征收高额关税。特惠制实施的直接目的是(   )

    A.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B.扩大进出口数额

    C.克服经济发展困难        D.推行贸易自由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中,法国政府特别强调财政平衡,实行“维持预算平衡”和通货紧缩等措施。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36年才有了一定的改变。因此,法国(   )

    A.政府赢得了民众的信任        B.经济疲软的时间长于美德等国

    C.最大限度地维持了企业利益     D.基本上避免了经济危机的冲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美国人沃尔特•李普曼曾说:“(1933年)2月底,我们还是一团毫无秩序、为恐慌重击的群众与团体之组合。从3月到6月间的一百天,我们又再度成为一个充满秩序的国家,对于保障我们的安全以及把握自己的命运充满信心。”由此可见罗斯福新政(   )

    A.给美国社会带来的影响很有限

    B.有利于美国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C.出发点在于维护自由资本主义不变

    D.使美国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困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图所示是某历史学习小组课题研究的五项主要内容,他们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   )

    A.美国在战后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B.“冷战”对欧洲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C.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调整

    D.战后欧洲经济复苏及繁荣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种可怕的通胀形式——滞胀,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新的噩梦:物价上涨,失业率升高,经济陷入长期衰退,原有的经济调控手段似乎失灵,人民的财富按照不可阻挡、不可预知的方式缩水。为应对这一危机,西方国家普遍的做法是(   )

    A.采取自由放任政策        B.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放松对经济的干预        D.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反对建立在凯恩斯经济学和对福利国家的支持之上的“共识政治”,为此,她宣称:“经济学是一种方法,其目的是改变灵魂。”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可得出撒切尔夫人所说的“改变灵魂”是指(   )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大力发展福利国家

    C.促使大资产阶级发展慈善事业

    D.民众具备努力、节约等传统美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图反映了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轨迹。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内出现严重的“滞胀”问题,经济发展缓慢

    B.该图反映的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C.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平缓增长,国家强化干预是重要因素

    D.美国经济并未受到冷战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某西方学者说:“1945年的和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决定性的,从另一个意义上却是制造了分裂,从第三个意义上说,又是目光远大的。”该学者所说的“第三个意义”是指(   )

    A.世界经济体制趋向制度化、体系化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

    C.多极化趋势出现冲击了两极格局

    D.美苏未达成持久共识而爆发“冷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有人曾形象地如此比喻:各国到世界市场来做生意,为这个市场建立了一个做生意的基本准则□,□解决了双方货币认可汇率问题。题中空格处依次是(   )

    A.《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世界银行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D.世界银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面是1973—1975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与通货膨胀变化表。这种情况促使(   )

    美国

    英国

    联邦德国

    法国

    日本

    工业生产下降幅度

    15.3%

    11.2%

    12.3%

    16.3%

    20. 8%

    通货膨胀

    15.3%

    43. 9%

    11. 1%

    19. 1%

    32. 5%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政策作出调整

    B.欧美社会保障规模进一步扩大

    C.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D.欧美各国进一步增加关税壁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1月1日,被称为“经济联合国”,成员国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7%。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它致力于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B.它是少数发达国家控制世界市场的工具

    C.它是由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合并而成

    D.它使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21世纪的头10年,国际关系研究文献中出现了一些新名词,先有“金砖四国”( BRIC),后有“前景五国”(VISTA)、“新钻十一国”(Next -11),近又有“灵猫六国”(CIVETS) 之谓。这些形象化的词语,指代的是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上影响力日渐上升的新兴国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新兴国家开始崛起       B.新兴国家成为世界发展的主导

    C.新的国际格局已经形成     D.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AIIB)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2013年10月2日,习近平同志提出筹建倡议,截止2015年4月5日亚投行涵盖了除美日之外的主要西方国家,其中34个国家已成为正式的意向创始成员国。这表明(   )

    A.当前中国在经济上主动融入西方经济体系

    B.中国正逐渐取代欧美主导世界经济游戏规则

    C.是美国世界经济主导地位动摇的体现

    D.其顺应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业革命的出现加快了西欧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脚步。英国的乡村在农业革命的冲击下,从15世纪后期开始了大规模的圈地运动,领主用暴力或各种欺诈手段强占农民的公有地和他们的份地,用栅栏、篱笆、壕沟围圈起来,变成领主私有的大牧场或大农场。圈地运动不是要把农民继续束缚在原来的土地上,而是要把他们赶出原来的土地,从而无形中推动农民大规模地离开土地,整个过程延续了300多年,它使英国摆脱了传统社会周期性生存危机的困扰, 孕育了近代乡村工业,为乡村人口流动和城市发展提供了动力,它在英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摘编自袁亚愚《中国农民的社会流动》

    材料二  19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南方沿海某乡居民生活情况统计表(单位:人)

    时期

    迁出

    至他乡种田

    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商业

    出国从事工商业

    1820—1949年

    29

    29

    0

    0

    1850—1879年

    72

    15

    49

    8

    1880—1911年

    156

    0

    118

    38

    1912—1913年

    473

    0

    77

    396

    材料三  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遭到日本侵略军的全面进攻。为躲避战火,并执行国民政府“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的战略方针,众多沿海居民,大批民族工业企业与高校大量迁往内地,因而很短的时间内以重庆市为核心的西南地区成为中国政治中心地带与人口高密集区。就东北地区而言,日本官方在强制阻止中国汉族移民迁往东北地区的同时,按步骤地实施了蓄谋已久的移民侵略计划,即所谓“国策移民”。日本军国主义政府提出了20年间向中国东北移住日本农民100 万户、500万人的总体计划,之后大批日本所谓“开拓者”迁入东北地区,给中日两国人民带来巨大伤害。

    ——摘编自《20世纪中国移民史的阶段性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圈地运动在推动英国社会发展上有什么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归纳概括这一时期该地区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人口流动的特点,简要分析其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以奕勖、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史称“清末新政”。

    ——据《清德宗实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

    (2)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