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4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句子默写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命题作文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著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4 题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燥热(zào)    不辍(chuò)   悄然(qiǎo)    殚精竭虑(dān)

    B. 娴熟(xián)   镌刻(juàn)   教诲(huǐ)     抑扬顿挫(cuò)

    C. 遗嘱(zhǔ)    粗糙(cào)    杳无信息(yáo)  锐不可当(dāng)

    D. 翘首(qiào)   屏息(bǐng)   深恶痛疾(è)   入木三分(fēn)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潇洒   凌空   畸形   眼花潦乱   B. 泻气   诘责   桅杆   为富不人

    C. 骤雨   吹吁   荧光   和颜悦色   D. 紧绷   滞留   愚钝   正襟危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是(   )

    A. 这个厂子是靠大家当年白手起家发展起来的。

    B.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C. 因为有他殚精竭虑地研究,我国在防疫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终于引起国际上广泛的注意。

    D. 一位市民收到中奖短信,兴冲冲跑去银行汇钱,却在见到银行门前一道防诈骗横幅后如梦初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我们将加快植树造林的步伐,使我们的山更绿,水更清。

    B. 共享单车的出现,其目的是为了破解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C. 《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生动地刻画了各类政府官员的典型形象,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

    D. 深海勘探开发技术装备的研制,将不断推进我国大洋海底可燃冰的开采工程效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与朱元思书》,完成下列题目。

    与朱元思书

    南朝 梁·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对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 天山共色   共色:同样的颜色。

    B. 猿鸟乱鸣   乱鸣:此起彼伏地鸣叫。

    C. 急湍甚箭   甚箭:即“甚于箭”,比箭还快。

    D. 皆生寒树   寒树:寒冷中依然葱郁的树。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B.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C.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自非亭午夜分

    D. 负势竞上           横柯上蔽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情感。

    B. 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 第二段前两句写江水的清澈,着眼于静态;后一句写急流、猛浪,着眼于动态。一静一动。细致地描绘出“异水”的动人之态。

    D. 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

    4.翻译下面句子。

    ①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文言文阅读

    伦奉公尽节

    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其无私若此。性质悫,少文采,在位以贞白称,时人方之前朝贡禹。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或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辄叱遣之        辄:就   B. 然少蕴藉        然:……的样子

    C. 若是者         是:这 这样   D. 岂可谓无私乎     谓:说 称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 或问伦曰:“公有私乎?” 

    ② 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

    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怎样看待第五伦的“私心”?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默写古诗。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野望》

    (2)_____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

    (3)___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4)默写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本报华盛顿1月28日专电记者张允文报道:今天上午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1点38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约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机上七名宇航员全部罹难。这是美国宇航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是美国进行56次载人宇宙飞行活动中,发生在空间的第一次大灾难。1967年发射阿波罗飞船时,曾经发生过发射台上的爆炸,造成三名宇航员丧生。

    ……

    美国宇航局官员表示,在搜集和彻底研究全部数据之前,他们对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不作任何推测,不表示任何看法。然而据来自宇航局的消息,宇航局的专家们把注意力集中于航天飞机的两个固体燃料助推器和庞大的主燃料箱上面。据研究了录像带的专家说,问题可能出现在外挂燃料箱上。燃料箱中存放着200万升液态氢和液态氧,用以推动航天飞机进入轨道。爆炸时,外部燃料箱的尾部首先断裂,把两个固体燃料助推火箭猛推到相反方向。有的专家认为,助推器有燃料外泄的迹象。

    1.选文第一段电头部分交代了哪些内容?

    2.这则新闻的导语交代了哪些内容?

    3.选文第一段明确说明“1967年发射阿波罗飞船时,曾经发生过爆炸”,为什么又说“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是发生在空间的第一次大灾难”呢?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生活是美好的,仔细观察生活,认真体验生活,你会发现精彩无处不在。它使人感动,给人启发,让人久久不能忘怀。请以“精彩的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如精彩的一幕、精彩瞬间,精彩的一天等),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班级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诗歌鉴赏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1.“水急流”虽是写景,但与诗中送别之情景密切相关,呼应了上一句的_____,也开启了下一句的_______

    2.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如果

    龙应台

    ①他一上来我就注意到了,老伯伯,留着平头,头发灰白,神色茫然,有点像个走失的孩子。他裹着一件浅褐色的夹克,一个皮包挂在颈间,手里拄着拐杖,步履艰难地走进机舱。其他乘客拖着转轮行李箱,昂首疾步往前,他显得有点慌张,低头看自己的登机证,抬头找座位号码。不耐烦的人从他身边用力挤过去,把他压得身体往前倾。他终于在我左前方坐下来,怀里紧抱着皮包,里头可能是他所有的身份证明。拐杖有点长,他弯腰想把它塞进前方座椅下面,一阵忙乱,服务员来了,把它抽出来,拿到前面去搁置。老伯伯伸出手臂,用很浓的甘陕乡音向着小姐的背影说:“要记得还给我啊。”

    ②我低头读报。

    ③台北往香港的飞机,一般都是满的,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去香港的。他们的手,紧紧握着台胞证,在香港机场下机、上机,下楼,上楼,再飞。到了彼岸,就消失在大江南北的版图上,像一小滴水无声无息地落入茫茫大漠里。老伯伯孤单一人,步履蹒跚行走千里,在门与门之间颠簸,在关与关之间折腾,不必问他为了什么。我太知道他的身世。

    ④他曾经是个眼睛清亮,被母亲疼爱的少年,心里怀着莺飞草长的轻快欢欣,期盼自己长大,幻想人生大开大合的种种方式。唯一他没想到的方式,却来临了,战争像突来的飓风把他连根拔起,然后恶意弃置于陌生的荒地。在那里,他成为时代的孤儿,堕入社会底层,从此一生流离,半生坎坷。当他垂垂老时,他可以回乡了,山河仍在,春天依旧,只是父母的坟,在太深的草里,老年僵硬的膝盖,无法跪拜。乡里,已无故人。

    ⑤我不敢看他,因为即使是眼角余光瞥见他颓然的背影,我都无法遏止地想起自己的父亲。

    ⑥父亲离开三年了,我在想,如果,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仅仅是一次机会,让我再度陪他返乡——我会做什么?

    ⑦我会陪着他坐飞机,一路牵着他瘦弱的手。

    ⑧我会一路听他说话,不厌烦。我会固执地请他把他当年做宪兵队长的事迹讲完,会敲问每一个细节——哪年?驻扎在镇江还是无锡还是杭州?我会问清每一个环节,我会拿出我的笔记本,用一种认真到不能再认真的态度,仿佛我在访问一个超强大国的国家元首,聚精会神地听他每一句话。对每一个听不懂的地名、弄不清的时间,坚持请他“再说一遍,你再说一遍,三点水的“淞”?“江水”的“水”?“羊坝头”怎么写?怎么来台湾的?坐什么船?船叫什么名字?几吨的船?

    ⑨我会陪他吃难吃的机舱饭。我会把面包撕成一条一条,跟空中小姐要一杯热牛奶,然后把一条一条面包浸泡牛奶,让他慢慢咀嚼。他颤抖的手打翻了牛奶,我会再叫一杯,但是他的衣服不会太湿,因为我会在之前就把雪白的餐巾打开铺在他的胸口。

    ⑩下机转机的时候,我会牵着他的手,慢慢地走。任何人从我们身边挤过而且露出不耐烦的神色故意给我们看,我会很大声地对他说:“你有教养没有!”

    ⑪长长的队伍排起来,等着过关,上楼,重新搭机。我会牵着他的手,走到队伍最前端。我会把他的包放在行李检查转轮上,扶着他穿过电检拱门。如果检查人员说:“请你退回去,他必须一个人穿过。”我会坚持说:“不行,他跌倒怎么办?我会不管三七二十一,牵着他的手,穿过。

    ⑫当飞机“砰”一声触到长沙的土地,当飞机还在滑行,我会转过身来,亲吻他的额头——连他的额头都布满了老人黑斑,我会亲吻他的额头,用我此生最温柔的声音,附在他耳边,跟他说:“爸爸,你到家了。”

    ⑬“砰”的一声,飞机真的着陆了,这是香港机场。我的报纸,在降落的倾斜中散落一地。机舱仍在滑行,左前方那位老伯伯突然颤巍巍站了起来,我听见空服员急促的声音:“飞机还没停稳,请不要离开座位!”

    (本文有删改)

    1.结合语境,解释划线词语的含义。

    老伯伯孤单一人,步履蹒跚行走千里,在门与门之间颠簸,在关与关之间折腾,不必问他为了什么,我太知道他的身世。

    2.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第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3.文章前半部分用大量笔墨来写一位陌生的老伯伯,其用意是什么?试作简要分析。

    4.第④段画线句子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请从修辞方法和用词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5.作者把想象中陪父亲返乡,一路照顾父亲的每个细节都写得极其细致,这样写是否过于繁琐?请结合其中一处细节,谈谈你的看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纪录片是指选择真实的人物事件,以现场拍摄为主要手段,经过整理、剪辑、加工而成的影视片,为了让学生更好了解中国纪录片,某校开展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1)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提取能反映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发展状况的主要信息。

    材料一

    材料二  纪录片具有文献价值、文化意义和美学价值,2011年元旦,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用中英文面向全球开播,它是我国首个覆盖国内外的纪录片专业频道。近三年来,我国先后推出了《美丽中国》、《辛亥》、《舌尖上的中国》等多部电视纪录片精品,涉及自然地球、历史人文、社会现实等题材。近几年来,我国每年拍摄的电影纪录片仅有20部左右,这与电影故事片每年数百部的产量相比还很不协调。

    主要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国优秀纪录片的代表。阅读下面的专题报道,探究该片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舌尖上的中国》选择了食材、主食、烹饪等7个主题,生动展示了千百年来中国东西南北不同气候、不同自然环境中孕育出的独有的中国饮食文化,每一集都采用了新颖的剪辑方式,破天荒地将同一种食材在不同地域的变化进行了组合和嫁接;同时使用了最新技术设备,以“微距摄影”的方式让观众体验到许多食材的神秘转化过程。无论哪个民族、哪个阶层、哪个年龄段的观众都能在片中找到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共鸣。该片凝聚着我们的文化认同,让和谐健康的文化内涵深入人心。自播出后,该片已行销世界43个国家和地区,进入主流电视节目市场。

    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结束后,校刊记者要为此次活动写一篇新闻稿,请根据以上材料,为他拟写一个标题。

    新闻稿的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