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1 题,其中:
选择题 16 题,填空题 4 题,实验题 1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2 题,困难题 1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6 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Na与H2O的反应是熵增的放热反应,该反应能自发进行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增大压强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其原因是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率

    D.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一定很强,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一定很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以Li2CO3、K2CO3为电解质、以CH4为燃料时,该电池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为CH4,b为CO2

    B.CO32-向负极移动

    C.此电池在常温时也能工作

    D.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 4OH-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已知:

    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1452 kJ·mol-1

    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H2(g)的燃烧热为571.6 kJ·mol-1

    B.同质量的H2(g)和CH3OH(l)完全燃烧,H2(g)放出的热量多

    C.H2SO4(aq)+Ba(OH)2(aq)===BaSO4(s)+H2O(l)   ΔH=-57.3 kJ·mol-1

    D.3H2(g)+CO2(g)=CH3OH(l)+H2O(l)    ΔH=+135.9 kJ·mol-1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图装置可处理乙醛废水,乙醛在阴、阳极分别转化为乙醇和乙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电极为正极

    B.电解过程中,阴极区Na2SO4的物质的量增大

    C.阳极电极反应式为CH3CHO-2e-+H2O===CH3COOH+2H+

    D.电解过程中,阴、阳极还分别产生少量的O2和H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已知反应:A(s)+3B(g)2C(g)ΔH<0,在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4 min,用A表示反应速率为v(A)=0.005mol/(L·min)

    B.X曲线表示B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C.第t1 min时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

    D.第10 min时,可能采取了降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

    ①盛满二氧化氮的烧瓶浸入热水中颜色变深 ②新制的氯水在光照条件下颜色变浅 ③在H2、I2(g)和HI组成的平衡体系中,加压,混合气体颜色变深 ④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⑤高锰酸钾(KMnO4)溶液加水稀释后颜色变浅 ⑥加催化剂有利于氨氧化反应 ⑦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⑧收集氯气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   ⑨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取氨气

    A.②③⑤⑥ B.③⑤⑥⑨ C.③⑤⑥⑦ D.④⑥⑦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A、B,发生反应A(g)+2B(g)3C(g)。如图是A的反应速率v(A)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A的浓度:a点小于b点

    B.该反应的某种生成物可能对反应起催化作用

    C.曲线上的c、d两点都表示达到平衡状态

    D.A的平均反应速率:ab段大于bc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反应aM(g)+bN(g)cP(g)+d Q(g)达到平衡时,M的体积分数y(M)与反应条件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z 表示反应开始时N的物质的量与M的物质的量之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同z时,加入催化剂,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不改变

    B.同温同压时,增加z,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加

    C.同温同z时,增加压强,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一定减小

    D.同压同z时,升高温度,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a2S2O3+2HCl==2NaCl+S↓+SO2↑+H2O在加热条件下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是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加热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若在恒容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2NH3,达到平衡后再充入适量He,由于压强增大,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在合成氨反应中,其他条件相同时,在有催化剂时(a)和无催化剂时(b)的速率—时间图像可用图一表示

    D.若在恒压容器中发生反应:2SO32SO2+O2,达到平衡后再充入适量He,其速率—时间图像可用图二表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1.0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 B(g)+C(g)

    容器

    编号

    温度 (℃)

    起始物质的量(mol)

    平衡物质的量(mol)

    A(g)

    B(g)

    C(g)

    387

    0. 20

    0. 080

    0. 080

    387

    0. 40

    207

    0. 20

    0. 090

    0. 09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 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中的A体积分数与容器Ⅱ中的相同

    C. 容器Ⅰ中反应到达平衡所需时间比容器Ⅲ中的短

    D. 若起始时向容器Ⅰ中充入0.15 mol A、0.15 mol B和0.10 mol C则反应将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料,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起始温度和起始体积相同):A2(g)+3B2(g)2AB3(g)ΔH<0,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ΔH<0,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容器

    相关条件

    恒温恒容

    绝热恒容

    恒温恒压

    反应物投料

    1mol A2、3mol B2

    2mol AB3

    2mol AB3

    平衡时容器体积

    V甲

    V乙

    V丙

    反应的平衡常数K=

    K甲

    K乙

    K丙

    平衡时AB3的浓度/mol·L-1

    c甲

    c乙

    c丙

    平衡时AB3的反应速率/mol·L-1·min-1

    v甲

    v乙

    v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

    A.v甲=v丙 B.c乙>c甲 C.V甲>V丙 D.K乙<K丙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下列装置如图连接,D、F、X、Y 都是铂电极、C、E是铁电极。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试液,在F极附近显红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电源B 极的名称是负极

    B.甲装置中电解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是: CuSO4+FeCu+ FeSO4

    C.设电解质溶液过量,则同一时内C、D电极上参加反应的单质或生成的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D.设甲池中溶液的体积在电解前后都是500ml,当乙池所产生气体的体积为4.48L(标准状况)时,甲池中所生成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相同温度下,体积均为1.5 L的两个恒容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X2 (g)+3Y2(g) 2XY3(g)   ΔH=-92.6 kJ·mol-1,实验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容器编号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达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

    X2

    Y2

    XY3

    1

    3

    0

    放热46.3 kJ

    0.8

    2.4

    0.4

    Q(Q>0)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容器①中达到平衡时,Y2的转化率为50%

    B.Q=27.78 kJ

    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 X2 mol 、3.0 mol Y2和2 mol XY3;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v(逆)

    D.容器①、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K=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某恒温密闭容器发生可逆反应:Z(?)+W(?)X(g)+Y(?) ΔH,在t1时刻反应达到平衡,在t2时刻缩小容器体积,t3时刻再次达到平衡状态后未再改变条件。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Z和W在该条件下均为非气态

    B.t1~t2时间段与t3时刻后,两时间段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可能相等

    C.若在该温度下此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X),则 t1~t2时间段与t3时刻后的X浓度不相等

    D.若该反应只在某温度T以上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我国古代青铜器工艺精湛,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但出土的青铜器大多受到环境腐蚀,故对其进行修复和防护具有重要意义。 右图为青铜器在潮湿环境中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腐蚀过程中,负极是c

    B.正极反应是 O2 + 4e- +2H2O = 4OH-

    C.若生成4.29 g Cu2(OH)3Cl,则理论上耗氧体积为0.224L(标准状况)

    D.环境中的Cl-扩散到孔口,并与正极反应产物和负极反应产物作用生成多孔粉状锈Cu2(OH)3Cl,其离子方程式为2Cu2++3OH-+Cl-=Cu2(OH)3C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CO(g)+H2O(g)CO2(g)+H2(g),ΔH<0。现有三个相同的2L恒

    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 密闭容器I、II、III,在I中充入1 mol CO和1 mol H2O,在II中充入1 mol CO2 和1 mol H2,在III中充入2 mol CO 和2 mol H2O,700℃条件下开始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I、II中正反应速率相同

    B.容器I中CO 的物质的量比容器II中的多

    C.容器I、III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

    D.容器I中CO 的转化率与容器II中CO2 的转化率之和等于1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1)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H2和1 mol I2,压强为p(Pa),并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

    生反应: H2(g)+I2(g)===2HI(g) ΔH<0。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 N2,反应 速率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平衡_____________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

    (2)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A(g)+yB(g)zC(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0 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降低为0.30 mol/L,则B的转化率___________,C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已知反应2CO(g)+O2(g)===2CO2(g) ΔH= —566 kJ/mol,则CO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__。

    (4)已知反应A(g)B(g) + C(g),维持体系总压p恒定,在温度T时,物质的量为n 的气体A发生上述反应,达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则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p=____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表达式化成最简形式)

    (5)反应mA(g)+nB(g)pC(g)达到平衡后,当减压后混合体系中C的百分含量增大。则加压后,C的浓度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C是有色物质,A、B是无色物质,减小压强,反应混合物的颜色_____________(填“变深”、“变浅”或“不变”)。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二甲醚(DME)被誉为“21世纪的清洁燃料”。由合成气制备二甲醚的主要原理如下:

    ①CO(g)+2H2(g)CH3OH(g)△H1=-90.7kJ·mol-1

    ②2CH3OH(g)CH3OCH3(g)+H2O(g)△H2=-23.5kJ·mol-1

    ③CO(g)+H2O(g)CO2(g)+H2(g)△H3=-41.2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则反应3H2(g)+3CO(g)CH3OCH3(g)+CO2(g)的△H=         kJ·mol-1。

    (2)下列措施中,能提高CH3OCH3产率的有       (填字母)。

    A.使用过量的CO       B.升高温度         C.增大压强

    (3)反应③能提高CH3OCH3的产率,原因是           

    (4)将合成气以n(H2)/n(CO)=2通入1 L的反应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4H2(g)+2CO(g)CH3OCH3(g)+H2O(g)  △H,其C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H <0

    B.P1<P2<P3

    C.若在P3和316℃时,起始n(H2)/n(CO)=3,则达到平衡时,CO转化率小于50%

    (5)采用一种新型的催化剂(主要成分是Cu-Mn的合金),利用CO和H2制备二甲醚。观察图2回答问题。催化剂中n(Mn)/n(Cu)约为            时最有利于二甲醚的合成。

    (6)图3为绿色电源“二甲醚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CO是现代化工生产的基础原料,下列有关问题都和CO的使用有关。

    (1) 工业上可利用CO生产乙醇:

    2CO(g)+4H2(g)CH3CH2OH(g)+H2O(g) ΔH1

    又已知:H2O(l)=== H2O(g) ΔH2

    CO(g)+H2O(g) CO2(g)+H2(g) ΔH3

    工业上也可利用CO2(g)与H2(g)为原料合成乙醇:

    2CO2(g)+6H2(g) CH3CH2OH(g)+3H2O(l) ΔH

    则:ΔH与ΔH1、ΔH2、ΔH3之间的关系是:ΔH=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定条件下,H2、CO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4H2(g)+2CO(g)CH3OCH3(g)+H2O(g),下列选项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的有___   

    A.2v(H2)= v(CO)

    B.CO的消耗速率等于CH3OCH3的生成速率

    C.容器内的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E.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3)工业可采用CO与H2反应合成再生能源甲醇,反应如下:

    CO(g)+ 2H2(g)CH3OH(g)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有10molCO和20mol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甲醇。CO的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合成甲醇的反应为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②A、B、C三点的平衡常数KA、KB、KC的大小关系为      

    ③若达到平衡状态A时,容器的体积为10L,则在平衡状态B时容器的体积为_________L。

    ④(图2)中虚线为该反应在使用催化剂条件下关于起始氢气与CO投料比和CO平衡转化率的关系图. 当其条件完全相同时,用实线画出不使用催化剂情况下CO平衡转化率的示意图.

    ⑤CO的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3)所示,实际生产时条件控制在250 ℃、 1.3×104 kPa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以黄铜矿精矿为原料,制取硫酸铜及金属铜的工艺如下所示:

    Ⅰ. 将黄铜矿精矿(主要成分为CuFeS2,含有少量CaO、MgO、Al2O3)粉碎

    Ⅱ. 采用如下装置进行电化学浸出实验

    将精选黄铜矿粉加入电解槽阳极区,恒速搅拌,使矿粉溶解。在阴极区通入氧气,并加入少量催化剂。

    Ⅲ. 一段时间后,抽取阴极区溶液,向其中加入有机萃取剂(RH)发生反应:

    2RH(有机相)+Cu2+(水相)R2Cu(有机相)+2H+(水相)

    分离出有机相,向其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硫酸,使Cu2+得以再生。

    Ⅳ. 电解硫酸铜溶液制得金属铜。

    (1)黄铜矿粉加入阳极区与硫酸及硫酸铁主要发生以下反应:

    CuFeS2+4H+=Cu2++Fe2++2H2S

    2Fe3++H2S=2Fe2++S↓+2H+

    ①阳极区硫酸铁的主要作用是         

    ②电解过程中,阳极区Fe3+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原因是             

    (2)阴极区,电极上开始时有大量气泡产生,后有固体析出,一段时间后固体溶解。写出上述现象对应的反应式            

    (3)若在实验室进行步骤Ⅲ,分离有机相和水相的主要实验仪器是         ;加入有机萃取剂的目的是           

    (4)步骤Ⅲ,向有机相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硫酸,Cu2+得以再生的原理是             

    (5)步骤Ⅳ,若电解200mL0.5 mol/L的CuSO4溶液,生成铜3.2 g,此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忽略电解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向一定量的NaHSO3溶液(加入少量淀粉)中加入稍过量的KIO3 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突然变蓝色。为进一步研究有关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探究如下。

    (1)查阅资料 知NaHSO3与过量KIO3反应分为两步进行,且其反应速率主要由第一步反应决定。已知第一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O3—+3HSO3—===3SO42—+I—+3H+,则第二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通过测定溶液变蓝所用时间来探究外界条件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记录如下。

    编号

    0.01mol/LNaHSO3溶液/mL

    0.01mol/L KIO3

    溶液/mL

    H2O/mL

    反应温度

    /℃

    溶液变蓝所用时间t/s

    6.0

    10.0

    4.0

    15

    t1

    6.0

    14.0

    0

    15

    t2

    6.0

    a

    b

    25

    t3

    实验①②是探究_______________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表中t1___________t2(填“>”、“=”或“<”);

    实验①③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表中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3)将NaHSO3溶液与KIO3溶液在恒温条件下混合,用速率检测仪检测出起始阶段反应速率 逐渐增大。该小组对其原因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

    假设一:生成的SO42—对反应起催化作用;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一,完成下表中内容。

    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过程)

    预期实验现象和结论

    在烧杯甲中将一定量的NaHSO3溶液与KIO3溶液混合,用速率检测仪测定起始时的反应速率v(甲)

    在烧杯乙中先加入少量①_____,其他条件与甲完全相同,用速率检测仪测定起始时的反应速率v(乙)

    ②若v(甲)___v(乙),则假设一不成立

    ③若v(甲)___v(乙),则假设一成立

    (填“>”、“=”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