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14 题,填空题 7 题,作图题 1 题,简答题 1 题,实验题 4 题,综合题 1 题
简单题 28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4 题
  1. 下列关于“影”的形成,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在阳光照射下,大树底下出现的“阴影”      B.皮影戏中的“手影”

    C.立竿见“影”                              D.岸边树木在河水中的“倒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声音只能传递信息         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的隔音板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的心、肺发出的声音进行诊病,听诊器能

    A.改变发声休振动的频率,使声音的音调变高

    B.改变发声体振动的振幅,使声音的响度增大

    C.减少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增大

    D.缩短医生与声源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声音音调变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

    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

    C.图(c)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D.图(d)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OA是一条折射光线,若OA与水面夹角为50°,关于入射角a、折射角b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     )

    A.a>40°,b=50°   B.a>40°,b=40°     C.a<40°,b=50°   D.a<40°,b=40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

    A.2.1m                              B.2.5 m                             C.4.6m                              D.5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关于凸透镜成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成实像时,像可能比物大        B. 成实像时,像和物一定在透镜的两侧

    C.成虚像时,像一定是正立的      D. 成虚像时,物越靠近透镜焦点,像越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对于口径相同的平面镜和凸面镜,当人离镜同样远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从平面镜观察到范围要比凸面镜的范围大

    B.从平面镜观察到范围要比凸面镜的范围小

    C. 两镜观察到的范围相同

    D. 无法判断观察到的范围大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放电影时,电影胶片上的图案经凸透镜在银幕上成的是(     )

    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风平浪静、清澈见底的水里,很容易观察到“水底的鱼儿在白云中穿梭”的景象,而起风后,在水面不同的位置都会看到水面上到处是波光粼粼。对观察到的“鱼”、“白云”和“波光粼粼”三种现象的下面几种解释,正确的是(    )

    A.鱼和白云都是镜面反射形成的,波光粼粼是漫反射形成的

    B.鱼是镜面反射形成的,白云和波光粼粼是漫反射形成的

    C.鱼是折射形成的,白云是镜面反射形成的,波光粼粼是漫反射形成的

    D.鱼和白云都是折射形成的,波光粼粼是漫反射形成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小何自制了一个哨子,如图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关于哨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哨声是由于空气柱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B.在月球上也能听到该哨

    C.吹哨时,上下推拉活塞的目的是改变哨声的响度

    D.活塞不动,用更大的力吹哨子,哨声的音调会更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所示为用玻璃罩罩着的古石碑,由于玻璃反光,石碑上的字很难看清。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石碑上的字发生了镜面反射

    B.罩外的树木通过玻璃表面反射成了虚像;

    C.若罩外的光线再强一点,石碑上的字看起来一定会更清晰;

    D.若罩内能给石碑一定的照明,石碑上的字看起来会更清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三日同辉                        B.透过上升的烟雾看到物体在晃动

    C.在太阳光照射下,树木出现了影子  D.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的景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成的是虚像;乙图中成的是实像

    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l倍焦距以内

    C.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

    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7 题
  1. 同一支曲子,用不同的乐器演奏,人耳总能分辨出是什么乐器,这是因为不同乐器的_______不同。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_______ 。在百米赛跑时,如果计时员听到枪响才开始计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的时间_______(填“多”或 “少”)了 ______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rua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_ 不同。(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小刚玩放大镜时,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他看到手指是_______、_______的虚像,如下图甲所示;然后他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房屋,他将看到房屋的_______、______的实像,如图乙所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A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________像(填"实或虚");后者是由于鱼缸的_______侧部分(填"左"或"右")等效________而形成的虚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都是由______、_______和______混合而成。而颜料混合的规律与色光混合的规律是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被誉为“光纤之父”的华裔科学家高锟因为在“光在纤维中的传输用于光学通信”的成就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光在玻璃纤维中的传输情况是光线每次由内层玻璃芯射向外包层的分界面时,均要发生反射,而不折射,从而使光在不断的反射中沿内层玻璃芯向远处传播,如右图。请根据图回答:当增大入射光线AB的入射角时,CD光线的入射角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D点将要向________侧移动(选填“左”或“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图题 共 1 题
  1. 作图题(每题4分,共计8分)

    (1)完成图的光路图。

    (2)如图所示,在练功房里,小红同学利用平面镜来帮助矫正舞蹈姿势。画出她的脚上B点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后进入人眼A点的光路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4分)电影幕布为什么用粗糙的白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4 题
  1. (4分)某物理学习小组选择如图所示的四个凸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A、B和C、D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

    (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小组同学应选择图中的___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两个凸透镜做实验。

    (2)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甲、乙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____________;

    (3)如果选择A、B两个透镜,他们还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____________的关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6分)为了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实验: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

    (1)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下表:

    点光源的高度H/cm

    20

    30

    40

    50

    60

    影子长度L/cm

    30

    15

    10

    7.5

    6

    该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做此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是________

    ________

    (2)分析上述实验数据还可看出:在点光源逐渐上移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L的变化量__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图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应如何操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6分)小明站在地铁站台,他透过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可以看到车道另一侧竖直墙壁上的广告牌,及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的虚像.小明根据该现象设计了在站台上粗测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距离d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

    (1)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          

    (2)记录         

    (3)量出      的距离.除记录工具外,小明要完成上述实验必需使用的仪器是    

    (4)步骤(3)中量得的距离就是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物理依据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6分)如图甲所示,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手电筒里的反光装置相当于凹面镜(如图乙),它可以让小灯泡发出的光又远又直,这种设计应用了光在反射过程中,光路是________的原理。

    小欣猜想:声音也有反射现象,凹形面对声音是否也有类似的作用呢?于是,小欣利用雨伞和机械手表进行了下列探究活动:

    (l)如图丙所示,水平放置并固定雨伞,他把耳朵贴在伞柄上,逐渐改变耳朵在伞柄上的位置,直到听到周围的声音一下子清晰了很多,记下这个位置A。这说明声音在凹形面上反射时,凹形面对声音有________的作用。

    (2)为了进一步探究凹形面对声音的作用,他把一块机械手表挂在伞柄上的A点,当他的耳朵位于三米远的B点时(B与A在同一水平高度),听不到手表声。经过擒到分析,他又找到另一把相同的雨伞,在做了必要的调试后,终于听刭了手表声。那么这两把伞的摆放方式应该如图中的________(填“甲”或“乙”)所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6分)阅读下面的短文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kHz到_________kHz。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是__________________ m。(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一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2为_________________ m。(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