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7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综合题 1 题
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6 题
  1. 中国大陆自行车产量、出口量、国内消费量均占世界首位。下图示意中国大陆2009年与2011年自行车产量(产量大于1万辆)的省区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目前我国大陆自行车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向中、西部进行大规模转移

    B.以大型国营企业为主

    C.集聚现象更趋明显

    D.主产省区产量增加迅速

    2.下表表示工业区位选择的四种模式,我国大陆自行车的产业布局属于(  )

    因素

    模式

    原料

    能源

    市场

    劳动力

    技术

    3

    2

    2

    1

    1

    2

    3

    1

    2

    1

    1

    1

    3

    2

    2

    2

    1

    1

    2

    3

    注:表中数值大小表示各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的强弱,数值越大影响越强。

    A.模式Ⅰ        B.模式Ⅱ          C.模式 Ⅲ           D.模式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为某城市制造业与服务业密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2005年相比,2009年该城市(  )

    ①市区的服务业规模扩大

    ②近郊区的服务业规模缩小

    ③市区的制造业向郊区迁移

    ④近郊区的制造业进一步发展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④

    2.影响图中各曲线形态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

    A.地价        B.技术             C.环境        D.劳动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为欧洲某河流入海口附近河道示意图,图中虚、实线分别表示夏、冬季节的水面宽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该河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冬季有凌汛现象

    B.冬季输沙量较夏季大

    C.夏季径流量较冬季大

    D.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2.关于图中区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四地中受流水侵蚀作用最显著的是乙处

    B.四地中受流水侵蚀作用最显著的是丙处

    C.图示区域植被类型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D.图示区域植被类型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每年所能获得的最大可能产量。读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导致我国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潜力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条件        B.气候条件        C.社会经济条件          D.人口分布

    2.农业部门在粮食收获前进行估产,主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①遥感技术 ②全球定位系统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数字地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图所示地区冻土广布,冻土主要有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 季节性冻土日数是指土层中的水被冻结的天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图中的天气系统以120千米/日的速度向东移动,符合甲地在未来30小时内天气变化特点的是(  )

    A. 气压升高,气温下降      B. 气压降低,风力减弱

    C. 风力增强,气温上升      D. 风力增强,天气转阴

    2.影响图中季节性冻土等日数线走向的主

    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地形因素   B.海陆因素、纬度因素

    C.海陆因素、洋流因素   D.洋流因素、地形因素

    3.冻土对自然环境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独特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地区树木多扎根较深且高大挺拔

    B. 图示地区气候主要具有冷干特点

    C. 图示地区河流迂回曲折,易形成不对称河谷

    D. 图示地区地表水易下渗,土壤中的矿物质元素淋失严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24分)根据材料和我国西北某区域略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示区域利用区位优势,积极发展优势农业——棉花种植,成为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在棉花生长早期,为了促进棉花生长,广泛使用了塑料地膜。但经测量,连续种植地膜棉15年以上的棉田,每亩含膜最高达25.6千克,最低13.8千克,平均每亩膜残留量15.48千克。

    材料二   图示区域气候资料表

    月份

    3月

    6月

    9月

    12月

    气温(℃)

    7.5

    23.5

    19.4

    -3.4

    降水(mm)

    6.7

    7.7

    5.3

    1.7

    (1)描述图示区域耕地分布特征,并简要评价该区域发展棉花种植的自然条件。(14分)

    (2)简析该区域在棉花生长早期广泛使用地膜的主要原因,并指出残留塑料地膜对土壤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10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32分)下图为“我国汉江中游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汉水自P点至Q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10分)

    (2)Q点附近河床宽窄不稳定,沙滩罗列(如图左下角图)。试从外力作用角度解释沙滩罗列的成因。(12分)

    (3)指出图中南河流域综合治理应采取的措施。(10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