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4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15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下来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

    A.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 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C. 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D.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指(  )

    A. 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B. 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当你看到“中共十五大”“改革开发”“光辉旗帜”等关键词,你能联想到的是(    )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950年6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这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政治战争,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这件大事应是(  )

    A. 土地改革   B. 追剿国民党残余势力   C. 抗美援朝   D. 和平解放西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周恩来总理曾郑重警告美国:“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历时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使帝国主义不敢轻易作武装侵华的尝试。这表明这场战争(  )。

    A. 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B. 保证了三大改造顺利进行

    C. 开拓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D. 为新政权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陆和台湾的两个民间团体开始对话,即后来的“汪辜会谈”,推进了两岸经贸和科技文化的交流。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提是(  )

    A.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 贸易往来平等互利的原则

    C. 和平共处,互不干涉的原则   D. 首先实行“三通”的原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B、在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

    C、实施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      D、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  )

    A. 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中共七大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邓小平讲这段话的历史场景是在  (   )

    A.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南巡讲话

    D. 中共十二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和1978年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之处是

    ①实行土地公有制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③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④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电影《活着》中有这样一个场景:20世纪50年代末,一个小孩找出父亲用的包着铁皮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建国初的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有关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比较,正确的一项是 (   )

    ①都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②都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路线方针

    ③都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④会议的方针路线都在实践中得到贯彻和落实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图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六十周年》纪念邮票。 该邮票发行于(  )

    A. 1949   B. 1999

    C. 2009   D. 195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第二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是(  )

    A.建立中华民国   B.新中国成立

    C.土地改革      D.香港回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据《北京日报》1956 年 1 月 16 日报道:益昌帆布厂经理王先兆代表全市批准公私合营17000多户工商业者,感激毛主席教导他们认清了前途,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对此报道评论不 正确的是(  )

    A. 这一运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精神

    B. 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又一典范

    C. 这有利于推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从此我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部宪法的特点是(   )

    ①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③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④坚持科学发展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口号、标语不仅是浓缩的历史,还是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引导人们行为取向的有效的鼓动方式之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下列口号、标语,按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②“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

    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②③   C. ③④①②   D. ②①④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比如当前流行“正能量”“微信”“4G”“互联网+”等。通过流 行语的变化,我们能够感受到时代的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流行语符合“文化大革命”时期的 有(  )

    ①“红卫兵” ②“走资派” ③“上山下乡” ④“两个凡是”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 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978 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 大讨论。这次讨论( )

    ①   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②  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 主义的束缚 ③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④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 路线的拨乱反正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 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的转折,这一“伟大转折”的内涵是指党的

    工作重心(  )

    A. 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B. 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C. 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 由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复兴重任,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难探索,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 年中、印、美人均钢和电的产量对照表

    材料二   建国后至 20 世纪末,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

    材料三   1978-2010 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依据材料一,为改变落后状况,1953 年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什么意义?

    (2)依据材料二,导致我国 1957———1962 年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1978 年——2010 年中国经济较快增长,尤其是 1992 年后的迅猛增长,当归

    功于 1978 年和 1992 年中共两次重大会议精神的贯彻,这两次会议分别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天内外,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啊,中国,中国你展开 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春天的故事》

    结合材料回答:

    (1)这位老人是谁?从他说的话及其产生的影响等,你认为他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 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居于什么地位?

    (2)在沿海地区出现的经济特区、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有哪些(每项至少列举一项)?最终形成了一个什么样的开放格局?

    (3)为什么说“1992,又是一个春天”,他做了什么?当时,这位老人作出了什么重要讲话?(答出一条即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的讲话(2012 年 12 月)

    材料二:上世纪 70年代末,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一 做法得到中央肯定,并在中央指导下,在农村逐步推行,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 来了。   —

    ——改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江泽民强调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 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

    (1)材料一中的“伟大觉醒”开始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哪次重要会议?为什么说这次 会议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2)根据材料二、三回答,改革开放之初,农村改革的主要做法是什么?城市改革的 重点是什么?

    (3)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的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仅是新界,而是包括香港岛和九龙。

    - ---邓小平

    材料二: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

    ——-《七子之歌》

    材料三:“我们一贯主张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通过两岸政治谈判解决两岸的政治分歧,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

    -------1997 年江泽民接受法国记者采访时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二回答:谁掳去了“MACAU”?邓小平怎样来解决香港和澳门回归 的问题的?(这一伟大构想的第一次成功实践指的是什么?你认为港澳回归祖国的 根本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三回答我国中央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3)你认为目前影响台湾回归祖国的因素有那些?你认为可以怎样做能促进海峡两 岸和平统一的进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