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6 题,其中:
填空题 4 题,选择题 15 题,解答题 7 题
中等难度 2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填空题 共 4 题
  1. 化学源于生活,“柴、米、油、盐”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请你填空
    (1)在新农村建设中,许多家庭兴建沼气池.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2)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六大营养素中的________
    (3)餐具上的油污用加入洗洁精的水更易洗掉,原因是________
    (4)市场上食盐的品种丰富,有碘盐、锌盐、钙盐、硒盐等.这些食盐中含的碘,、锌、钙、硒等是指________(选填“原子”、“离子”、“元素”或“单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请从氮气、乙醇、盐酸、干冰、氢氧化钠、纯碱等六种物质中,按要求将相应物质的化学式填写在题中的空白处.
    (1)可做制冷剂的物质是________;
    (2)属于可再生能源的物质是________;
    (3)可用于除去铁锈的酸是________;
    (4)易潮解,可作某些气体干燥剂的物质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M点的含义是________;
    (2)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________g溶液.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填写物质序号).
    (4)t2℃时将 a、b、c三种物质分别溶解在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当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较多的是________,没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___.(填写物质序号)
    (5)将t1℃时,将 a、b、c三种物质分别形成的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
    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关系是________(填写物质序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化学小魔术“空瓶生烟”方法如下图A所示:a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b 瓶中充满氨气,抽开毛玻璃片,瓶中产生浓浓的白烟.由此回答:
    (1)若“”表示氢原子,“”表示氮原子,“”表示氯原子,图A中发生的反应过程如图B所示.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根据上图B所示,你能得出的结论是(写一条):________.
    (2)如果这两个瓶子是质地较软的塑料瓶(瓶口处已密封),我们将会观察到塑料瓶变瘪了,原因是:________.
    (3)生成物氯化铵是一种常见的化肥,它属于化肥中的________(填:“氮”、“磷”或“钾”)肥.某同学利用所学化肥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不同,初步区分以下常见化肥:A.硫酸钾、B.氯化铵、C.磷矿粉.(填序号)
    ①看外观,呈灰白色粉末的物质是________,白色晶体是________;
    ②加入熟石灰,研磨,放出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5 题
  1. 从用石灰浆抹的墙壁上掉下的一块白色固体,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固体研磨成粉末状,加水搅拌 固体没有全部溶解
    ②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 溶液呈红色
    ③取不溶物,滴加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CaCO3和Ca(OH)2
    B.一定含有Ca(OH)2,可能含有CaCO3
    C.一定没有CaCO3和Ca(OH)2
    D.一定含有CaCO3,可能含有Ca(OH)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H2
    B.O
    C.C60
    D.Cu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甲烷 醋酸
    B.钢铁 汽油
    C.水银 液氮
    D.洁净的空气 蒸馏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互联网上用google搜索“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时,可搜索到被曝光的事件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和木耳
    B.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
    C.用焦糖色素、毛发水、味精、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
    D.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使用手机长时间通话会受电磁辐射,可引起人头昏、头痛、失眠等症.科学家发现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具有较强的防辐射功能.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C的是( )
    A.豆腐
    B.牛奶
    C.油菜
    D.米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为了延缓袋装食品变质,包装时不宜采用( )
    A.真空包装
    B.充入空气
    C.放入一小包生石灰
    D.放入一小包铁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根据以下粒子结构示意图,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们依次表示阴离子、原子、阳离子
    B.它们表示同一种元素
    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D.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观察泡沫的多少
    B.涤纶、羊毛纤维--点燃,闻是否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C.碳酸氢钠溶液、碳酸钠溶液--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
    D.氧气、二氧化碳--插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木条能否复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镁粉在焰火、闪光粉、鞭炮中是不可少的原料.工业上制造镁粉是将镁蒸气在某种气体中冷却,有下列气体:①空气、②氧气、③氩气、④氢气、其中可作为冷却气体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饮食方法和习惯,不会危及人体健康的是( )
    A.食用用干冰冷藏的食品
    B.长期饮用蒸馏水
    C.食用用甲醛浸泡的海鲜
    D.食用用工业用盐(NaNO2)腌制的肉类食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是某小组在实验室模拟从海水制备精盐的流程图:此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实验方法是( )

    A.蒸发
    B.结晶
    C.过滤
    D.蒸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所示,通过长颈漏斗向该装置中慢慢加入x,可观察到气球逐渐胀大,再慢慢加入y,又看到气球逐渐变小,则x、y可能分别为( )

    A.盐酸、硫酸铜溶液
    B.盐酸、饱和澄清石灰水
    C.硫酸、氢氧化钠溶液
    D.硫酸、氯化镁溶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室内着火,如果打开门窗,火反而烧得更旺
    B.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即用湿布扑灭
    C.篝火晚会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烧得更旺
    D.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发生火灾,应立即用大量水扑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绿色化学”是2l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它包括“原料的绿色化”、“化学反应的绿色化”、“产物的绿色化”等内容,其中“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符合“化学反应绿色化”的是( )
    A.以碳酸镁和盐酸为原料制取氯化镁
    B.制取硝酸:4NO+3O2+2H2O═4HNO3
    C.制取乙烯醇(C2H4O):2C2H4+O22C2H4O
    D.以铁屑、氧化铜、稀硫酸为原料制取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有一溶液中的溶质是由盐酸、硫酸、硝酸、硫酸铁、氯化铁、硝酸铁几种中的两种混合而成,向该溶液中加Ba(OH)2溶液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溶液中的溶质是( )

    A.硝酸、硝酸铁
    B.盐酸、硫酸铁
    C.盐酸、氯化铁
    D.硫酸、氯化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7 题
  1. 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问题:
    (1)红磷在氧气中燃烧:______ 2P2O5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吸烟有害健康,科学实验表明香烟所产生的烟雾中,至少有300多种化合物不同程度对人体有害,其中香烟烟气中的CO会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降低.
    (1)CO与PdCl2溶液(反应中有水参加)反应,产生黑色金属钯粉末、一种强酸和一种使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利用此反应可用氯化钯(PdCl2)检测CO对大气的污染情况,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为了检验该烟雾中是否存在CO2和CO,在对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进行适当处理后,依次通过足量的以下试剂:①澄清石灰水、②浓硫酸、③灼热的氧化铜黑色粉末、④澄清石灰水,发现①④变浑浊.试回答:①中发生的现象说明______.
    烟雾中是否存在CO?______(填“有”或“否”),做出此判断依据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
    (3)有CO2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为了将他们分开,有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图中烧瓶中盛的是NaOH溶液,分液漏斗中盛的是稀盐酸.
    Ⅰ.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b,让混合气体从导管口进入,所得纯净气体从导管c逸出(假设反应完全进行),此时逸出的气体是______;
    Ⅱ.混合气体通入完毕后,再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使分液漏斗中的稀盐酸进入烧瓶,这时逸出的气体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实验室提供下列药品:碳酸钠固体、块状大理石、粉末状大理石、稀硫酸、稀盐酸和浓盐酸;A、B、C、D、E、F、G、H等装置和试管等仪器.

    (1)制取CO2的发生装置选______(填序号),按要求连接好装置后,在装入药品之前必不可少的操作______.制CO2的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______气体,其反应原理是:______ 2H2O+O2↑(或Zn+H2SO4=ZnSO4+H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为了探究氨气(NH3)与水是否反应生成具有碱性的物质,某同学设计了实验的方案:
    用滤纸做成(I)(Ⅱ)(Ⅲ)(Ⅳ)四朵小花,放在酚酞试液中浸泡后,晾干备用,然后准备两瓶干燥的氨气,按下图和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小花颜色变化.

    (1)往小花(I)喷稀氢氧化钠溶液,小花的颜色发生变化,酚酞遇碱溶液变______色;
    (2)往小花(Ⅱ)喷水,小花不变色,该步骤的目的是______
    (3)把小花(III)直接投入干燥的氨气中,不变色,该步骤的目的是______
    (4)喷水后的小花(Ⅳ)放入氨气中.白色小花变成红花;该同学通过以上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缓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
    ②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③用明矾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
    ④用生石灰处理被酸污染的河水;
    ⑤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浓盐酸的气味;
    ⑥测某溶液的pH,用玻璃棒蘸一滴待测液到干燥的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自制的酸碱指示剂对NaCl、NaOH、HCl等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测定,结果记录如下:
    植物的汁液 在HCl溶液中 在KNO3溶液中 在NaOH溶液中
    牵牛花瓣 红  色 紫  色 蓝  色
    胡萝卜 橙  色 橙  色 橙  色
    月季花瓣 浅红色 红  色 黄  色
    经过探究,发现______汁液根本不宜作酸碱指示剂,这三种物质中理想的指示剂是______汁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震惊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中的罪魁祸首是三聚氰胺(分子结构如图).三聚氰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由于其含氮量高,且目前国际上又通用“测氮法”标定牛奶中蛋白质含量,于是一些不法商人就将其混入奶粉中以“提高”奶粉的品质.
    (1)三聚氰胺的分子组成为______;
    (2)三聚氰胺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3)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4)奶粉中蛋白质含量为15~20%,蛋白质中含氮量平均为16%,若不法分子在某品牌奶粉1袋(400g)中加了1g三聚氰胺,相当于增加了______g蛋白质(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某同学取出25g某氯化镁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加入40g NaOH溶液质量,充分反应后溶液的pH______7(填“>”、“<”或“=”),所得溶液中溶质为______(填化学式).
    (2)计算原氯化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1)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写出详细计算过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