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组 11 题,单选题 1 题,综合题 2 题
中等难度 1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组 共 11 题
  1. 公路建设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根据交通部制定的《公路自然区划标准》,将中国大陆的公路自然区分为7个一级区,它们分别为:Ⅰ-北部多年冻土区;Ⅱ-东部湿润季冻区;Ⅲ-黄土高原干湿过渡区;Ⅳ-东南湿热区;Ⅴ-西南潮暖区;Ⅵ-西北干旱区;Ⅶ-青藏高寒区。下图为中国大陆地区的公路自然区一级区划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七个公路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 经济发展水平   B. 气候   C. 行政区划   D. 地质

    2.图示公路自然区一级区划对应正确的是

    A. ②-Ⅰ   B. ③-Ⅴ   C. ③-Ⅳ   D. ⑤-Ⅲ

    3.在④区域修建公路,主要考虑的自然障碍可能是

    A. 地震   B. 冻土   C. 泥石流   D. 地壳塌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生物质能是以生物为载体,将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储存的一种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读我国三个省区生物质能资源状况表,完成下列问题。

    1.江苏和浙江的薪柴总量相差很大,主要原因是

    A. 省区面积差异较大   B. 江苏人口较浙江少

    C. 浙江的水热条件较江苏好   D. 浙江丘陵较江苏多

    2.新疆的生物质能资源远不能满足需求,其最主要原因是

    A. 交通落后,运输不便

    B. 海拔较高,雪山面积小

    C. 气候干旱,植被稀蔬

    D. 人口迁入多,矿物能源少

    3.下列对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措施中,合理的是

    ①发展沼气,解决农村燃料问题 ②生产燃料乙醇,减轻对石油的依赖

    ③大面积种植薪炭林,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状况 ④提倡燃烧秸秆,以防止蔬菜遭受冻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1 7年7胃15日,“发展中国家沙漠化研究与治理国际培训班”在兰州开班。来自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等9个国家的20余位学员在培训期间接受中国沙漠化治理经验与技术培训。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下列土地荒漠化类型与发生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A. 红色荒漠化一青藏高原   B. 石质荒漠化一云贵高原

    C. 次生盐渍化一南方低山丘陵   D. 土地沙漠化一东北平原

    2.预防干旱地区流沙掩埋公路或铁路的有效措施包括

    ①建设以阻沙栅栏、平铺草方格沙障为主的阻固结合机械防沙体系②公路两侧建立绿色走廊③绿洲边缘丘间低地及沙丘上营造固沙片林④绿洲外围前沿地带封沙育草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推进沙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最为合理措施是

    A. 在干旱地区大力发展植树造林   B. 大规模封沙育革

    C. 利用独特的沙漠景观和文化,发展旅游业   D. 在绿洲区大规模放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通江湖泊指与河流相通,有江河水自由入湖或湖水自由入江河的湖泊。长江目前的通江湖泊主要有洞庭湖和鄱阳湖。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通江湖泊对长江的主要影响是

    ①减小降水年际变化 ②调节径流 ③改善水质 ④维持生物多样性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2.增强长江流域通江湖泊生态功能应采取的有效措施为

    A. 长江上游修建水库   B. 湖泊下游植树造林

    C. 湖泊发展生态旅游   D. 湖泊周边退耕还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河流

    A. 年径流量小   B. 汛期短

    C. 以雨水补给为主   D. 冬季有结冰期

    2.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 ②水电廉价 ③经济发达,工业基础好 ④科技发达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3.近些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下列现象与其基本无关的是

    A. 人口增加,经济发展迅速

    B. 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

    C. 水体污染严重,水质下降

    D. 气候干旱,降水减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新华社郑州2017年5月8日电 小麦拔节、抽穗时节,记者在河南驻马店、南阳、信阳等豫南三市九县(区)采访发现,部分地区两熟田变成一熟田,原本应该油菜花开、小麦泛绿的田野,被片片“白地”(即没有耕种的土地)取而代之。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豫南部分地区两熟田变成一熟田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候变化,热量条件变差 ②农业收益低,土地撂荒 ③城市化建设,取代原有农业用地④农村劳动力缺乏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2.当地“白地”出现有利于

    A. 恢复土壤肥力   B.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C. 恢复生物多样性   D. 提高机械化水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产煤大国,但在一些煤炭丰富地区却面临着“挖了一山煤,污了一河水,冒了一股烟,留下一堆灰”的困局。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目前世界和中国的能源消费都以石油为主

    B. 目前世界和中国的能源消费都以煤炭为主

    C. 目前中国的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世界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D. 目前世界的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中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2.为缓解煤炭丰富地区的环境困局,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

    ①利用洁净煤技术,加强能源转换,建设坑口电站 ②科技创新,对煤炭进行深加工,综合利用资源 ③加强资源立法和执法,停止开采资源 ④以煤化工为主,第一、二、三产业均衡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随着国内光伏补助政策的陆续发布,百兆级别的光伏电站逐步建立发展,但它的占地面积非常大。下图为某地光伏电站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政策鼓励建设大规模百兆级别光伏电站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能

    ①资源丰富 ②开发成本低 ③清洁可再生 ④利用率高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下列地区中,最适宜建设大规模光伏发电站的是

    A. 内蒙古高原   B. 四川盆地   C. 浙闽丘陵   D. 华北平原

    3.图示光伏电站的建设,可能会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A. 加剧荒漠化   B. 占用大量土地

    C. 造成水资源短缺   D. 加剧旱涝灾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我国改革开放后,珠三角地区得益于优惠的政策而迅速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2016年以来,广东的重点任务是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战略转型,促使珠三角地区协调发展。下图为1980-2005年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和工业总产值及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1980-1990年珠三角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慢的原因是

    A. 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附加值高   B. 外商投资规模较小

    C.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D. 第二产业比重大

    2.1990-2005年珠三角地区

    A.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逐年上升   B. 第二产业所占比重逐年上升

    C.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逐年下降   D. 城市化水平迅速上升

    3.下列不符合广东经济发展战略转型措施的是

    A. 调整产业结构

    B. 构建大珠三角城市群

    C. 加强区域规划与管理

    D. 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2017年8月28日上午10时,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张家湾镇普洒社区大树脚组发生山体崩塌地质灾害。崩塌山体距离灾害地垂直落差约200m,崩塌岩体为60多万m3。下图为该次山体崩塌灾害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次山体崩塌灾害图的获取所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数字地球   B. 遥感   C. 地理信息系统   D. 全球定位系统

    2.地理信息技术在本次灾害中的正确应用为

    A. 遥感技术可提供灾害发生的准确位置

    B. 全球定位系统可提供灾害发生地的范围

    C. 地理信息系统可评估灾害带来的影响

    D. 数字地球技术可模拟灾害发生的动态过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图为“黄河流域黄土分布区”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黄土分布区水土流失过程中,该区域地理要素可能发生的相应变化是

    A. 降水变化率减少   B. 土壤肥力增加

    C. 河流含沙量增大   D. 风力堆积明显

    2.利用GIS将黄河流域各地理要素进行图层叠加,可确定黄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其中GIS发挥的主要作用是

    A. 获取相关地理空间信息   B. 实时定位地理事物

    C. 实时监测河流水位流量   D. 分析处理空间数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 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河套地区每年从5月份开始引黄灌溉,一直到10月中旬结束。由于灌溉不合理,使得盐渍地广泛分布于河套各灌区。下图为河套平原各灌区分布状况图及1973-2014年河套平原三类湿地面积变化遥感数据统计图。

    (1)判断对河套平原进行遥感拍摄的适宜季节,并说明理由。

    (2)概括1973-2014年河套平原三类湿地面积的变化特点。

    (3)试提出河套各灌区盐渍地可采取的灌排调控措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木里煤田位于青海省海北与海西交界处的大通河上游盆地中,紧邻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其资源储量占全省总探明资源储量的70%以上。木里煤田开发较晚,从2003年开始,先后有8家企业进入木里煤田进行勘查开发,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木里矿区煤炭资源开发效率不高,对生态环保重视不够,基础设施滞后,矿区开发建设进展缓慢。下图示意木里煤田的位置。

    (1)说明木里煤田开发的不利自然条件。

    (2)简述木里煤田开发对大通河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

    (3)从经济或生态角度,为木里煤田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7年7月17日,联合国总部举行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坛,探讨“一带一路”与国际农业合作。国际农业合作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国河南贵友实业集团开发的吉尔吉斯斯坦“亚洲之星”农业产业合作区,位于比什凯克以东约60km的楚河谷地,四周雪山环抱。该农业区农业育种、肉鸡养殖与屠宰,牛羊的规模养殖和屠宰都填补了吉尔吉斯坦的空白,项目以农业全产业链的方式发展。

    材料二 吉尔吉斯斯坦位于亚欧大陆的腹心地带,境内多山,高山常年积雪,多冰川,境内河流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该国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薄弱,主要生产原材料;以农牧业为主,牧场占总面积的43%。下图为吉尔吉斯斯坦地形略图。

    (1)从所处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该国发展绿洲农业和山地畜牧业的区位优势。

    (2)简述“亚洲之星”农业产业合作区模式对吉尔吉斯斯坦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3)简述吉尔吉斯斯坦在“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地理优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