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选择题 11 题,综合题 4 题
中等难度 1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1 题
  1. 该图为“某地一年中气温日变化的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4月份气温日较差最大不超过     (    )

    A.11℃     B.9℃    C.7℃     D.5℃

    2.图中能够说明该地气候干燥时陆地吸热增温迅速的时段是(    )

    A.1月0—6时      B.3月7—12时

    C.7月9—15时     D.10月12—18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该图是“沿32°N局部地区地形剖面图”,回答3~5题。

    1.目前③海海平面每年下降1米左右,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人类过度用水

    C.降水量减少

    D.温室效应

    2.从地质构造角度分析,③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位于板块消亡边界

    B.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C.是褶皱构造

    D.受流水侵蚀

    3.图示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灌溉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山地牧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读图,分析P地的地理位置,完成6~7题。

    1.若P地常年受西风的影响,则P地的位置      (    )

    A.欧洲西部

    B.北美洲西部沿岸

    C.南美洲西部沿岸

    D.非洲西部沿岸

    2.若P地季节性受西风带影响,则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图中,AC线段地跨三个国家,B地气候特征是      (    )

    A.最冷月均温<0℃

    B.各月降水量大致相当

    C.具旱雨两季

    D.终年高温多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读图,回答9~10题。

    1.该地河流的河口附近,某著名古迹严重缺损,其成因主要是     (    )

    A.海浪侵蚀作用

    B.流水冲击作用

    C.物理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

    D.人类不合理的活动

    2.下列关于B水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由于气候变干,范围将不断萎缩

    B.由于地壳运动,范围将不断扩大

    C.东西两岸的气候截然不同

    D.南北两端都有大河注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该图为“沿106.5°E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11~13题。

    1.图中②地形区为                   (    )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渭河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有关①地形区农业发展条件及面临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

    A.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B.地势平坦,草原辽阔

    C.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

    D.土壤盐碱化严重,多中低产田

    3.关于③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四个地区在气候条件影响下分布的四种农作物。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14~15题。

    1.下列地区与农作物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

    A.①水稻 ②冬小麦 ③春小麦 ④甜菜

    B.①天然橡胶 ②玉米 ③咖啡 ④亚麻

    C.①咖啡 ②水稻 ③甜菜 ④大豆

    D.①油棕 ②甘蔗 ③棉花 ④春小麦

    2.③④两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特点的相似之处是(    )

    A.农业生产经营都以家庭为单位

    B.都是粗放经营

    C.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高

    D.农业生产单产水平高,但商品率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图中甲地位于46.3°N、87.3°E,丙地位于42.1°N、87.5°E,据此回答16~18题。

    1.图中甲地的风向是      (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2.甲处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    (      )

    A.植被茂密,降水丰富           B.甲处纬度偏高,降水相对较多

    C.临近海洋,水汽丰沛           D.来自海洋的气流,在甲处受地形抬升

    3.图中丙处的植被类型最有可能为(    )

    A.森林         B.草原        C.草甸         D.荒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图为“我国沿海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分布图”,读图完成19~20题。

    1.我国沿海地区风能密度较大,根本原因在于(    )

    A.距离季风源地近

    B.昼夜温差大

    C.受台风影响范围广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2.沿海地区开展利用风能资源的积极意义在于(    )

    ①扩大能源出口  ②优化能源结构

    ③增加就业机会  ④改善环境质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读“2006年11月7日(立冬)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季节状况图”,回答21—23题:

    1.形成图中我国各地在同一天出现有三种季节的主要原因是         (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地形地貌地区差异

    C.各地纬度差异大

    D.各地经度差异大

    2.立冬日,南部沿海地区仍处在夏季的主要原因是    (      )

    A.位于低纬,太阳高度大

    B.南岭阻挡弱冷空气南下

    C.临海比热容大,气温高

    D.刚好有台风登陆,气温高

    3.这种天气系统控制下,在西南地区最有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是 (       )

    A.泥石流         B.地震          C.洪涝灾害           D.水土流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亩,每年四月、七月、十一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约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可谓一举两得。据此完成24~25题。

    1.根据长江流域地理特征可推知,三次锄草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A.四月、七月        B.四月       C.七月          D.十一月

    2.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      (   )

    A.缺乏分解者

    B.缺少枯枝落叶

    C.土壤中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

    D.表层土壤被大量冲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0分)

    (1)图中所示大陆西侧临________洋,A地所在国家分布面积最广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____。

    (2)D地所在国家农业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E地区发展农业最优越的气候资源是___________;该地区农业发展经历了放牧草场、大田谷物、经济作物、蔬菜水果、花卉园艺五个阶段,这种变化主要是受___________因素影响(选择填空)

    A.气候条件         B.消费市场

    C.国家政策         D.交通条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地图,该地区最大海拔高度为268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1)从图上信息可以判断:该地区东部地形可能是___________(1分),西部地形可能是__________(1分),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根据图中信息简要评价本地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4分)

    (3)图中A地农业发展中要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我国的扶贫工作卓有成效,受到联合国有关机构的赞誉,也为世界许多发展中国家借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15分)

    材料一   沧源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解放前一直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是延续了千年的佤族聚居地。全县2445平方千米的土地,山地面积约占99%。

    塔什库尔干县塔哈曼乡是塔吉克族聚居地,四周都是雪山。生活在这里的塔吉克人,仍保留着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

    近年来两地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积极发展经济摆脱贫穷和落后,使群众的生活有了很大飞跃。

    材料二   沧源县(图A)和塔什库尔干县塔哈曼乡地理位置示意图(图B)(两图比例尺不同)

    (1)沧源降水较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塔什库尔干降水较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共2分)

    (2)两区域的河流主要汛期都在____季,但是沧源县所在区域的河流主要靠____补给,塔什库尔干县所在区域的河流主要靠________补给。(共3分)

    (3)根据材料,简要概括造成这两地贫困落后的共同原因_________ 。(4分)

    (4)简述图A中攀枝花市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________ 。(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环渤海经济圈正加速崛起。读图,回答有关问题。(共15分)

    (1)目前,_________资源短缺成为影响环渤海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2分)

    (2)图中乙河3~5月份流量较少,试分析其原因。(4分)

    (3)图中甲阴影区我国商品棉的重要生产基地,试分析该地区影响棉花生长的气候条件。(4分)

    (4)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天津、青岛、大连,其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5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