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选择题 21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2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1 题
  1.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据此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个区域,回答问题。

    1.下列各项,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是

    A.都是平原地区      B.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C.都位于入海口处        D.土壤都比较肥沃

    2.有关这两个区域农业生产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属于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

    B.松嫩平原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

    C.长江三角洲的作物熟制以两年三熟为主,松嫩平原则一年一熟。

    D.长江三角洲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的西部则适宜发展畜牧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世纪80年代,国家根据全国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把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据此回答各题。

    1.下表表示划分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各项指标(“J”的多少表示优势的大小)。据表判断,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排序与表中数码相符的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2.我国东、中、西部存在明显的产业结构差异。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自然条件不同      B.资源配置不同

    C.劳动力素质不同    D.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为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四地中资源储量最小,而需求量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四地间该资源最有可能产生跨区域调

    配现象的是

    A.①→②    B.④→①

    C.③→④    D.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扩大的人为因素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影响因素中比重最大的是

    A.过度樵采  B.过度放牧   C.过度开垦    D.水资源利用不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叙述:①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质量②消除固体废弃物污染③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④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其中属于湿地主要生态功能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关于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但航运作用小

    B.流域内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

    C.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的一级支流,水量丰富但不稳定

    D.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图为美国部分地区农业带分布图。读图回答各题。

    1.下列正确反映美国农业带分布的是

    A.①~乳畜带    B.②~小麦带

    C.③~玉米带    D.④~棉花带

    2.图中反映的美国农业生产最主要特点是

    A.耕作机械化    B.生产集约化

    C.地区专门化    D.产销一体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德国鲁尔区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产区,但尚未成为我国经济强省。完成各题。

    1.与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较匮乏的自然资源是

    A.水资源        B.铁矿资源

    C.劳动力资源    D.煤炭资源

    2.与鲁尔区相比,山西省相对欠缺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A.广阔的市场                B.政府的支持

    C.便捷的交通                D.劳动力数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关于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的发展使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变大

    B.城市化过程促使传统文化向现代文明广泛渗透

    C.城市化的推进使某一区域的自然生态系统逐步向人工生态系统转变

    D.城市化过程使劳动力从第二产业向第一、第三产业大规模转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A.为商业网点选址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也有不同的反射率,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利用遥感的工作有

    A.判断水体污染            B.判断人口分布

    C.确定城市公交位置        D.估算工业生产总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在用GPS导航定位时,使用的卫星不能少于

    A.1颗   B.2颗       C.3颗         D.4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我国领土的4个端点,按照纬度自高到低的正确排序是

    A.最北端、最西端、最东端、最南端

    B.最北端、最东端、最西端、最南端

    C.最南端、最东端、最西端、最北端

    D.最南端、最西端、最东端、最北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读我国四条山脉迎风坡的年降水量与海拔高度(图中各山脉最大年降水量的高度不一定是山顶高度)关系图(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四条线中,反映秦岭降水状况的是

    A.a          B.b    C.c        D.d

    2.在我国,具有类似于d→a山脉的年降水量地域变化规律的现象是

    A.煤炭资源分布  B.气温水平变化

    C.经济发展水平  D.地表高低起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山脉④两侧分别属于

    A.东侧属长江水系,西侧属闽江水系

    B.东侧属海河水系,西侧属黄河水系

    C.东侧属珠江水系,西侧属长江水系

    D.东侧属闽江水系,西侧属长江水系

    2.关于四条山脉共同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条山脉都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

    B.四条山脉都位于两省交界处

    C.四条山脉的东南侧降水比较丰富

    D.四条山脉两侧的农业类型都不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读“我国东部季风区、东北地区、西北内陆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完成各题。

    1.上面四幅图中表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上述四个地区的河水补给中都有的是

    ①大气降水补给②地下水补给③冰雪融水补给④湖泊水补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读下图,叙述正确的为

    A.图①湖水的输出形式为蒸发,这类湖多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平原区

    B.图①为咸水湖

    C.图②类型的湖多分布在内流区域

    D.青海湖是图②类型湖的典型代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读“近年来我国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图”,回答问题。

    下列地形区中,①因素表现最明显的是

    A.江南丘陵

    B.四川盆地

    C.青藏高原

    D.黄土高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998年,我国优质早稻种植面积200万公顷,约占早稻总面积的36%左右;优质小麦种植面积200万公顷,约占小麦总面积的6%左右;优质水果仅占水果总量的30%左右。这说明,我国农产品的生产要

    A.走提高亩产产量和产品总量的道路

    B.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C.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增加优质、高效产品产量

    D.努力提高加工转化程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读图,回答各题。

    1.在③城市的铁路干线中,伸向东北方向的是

    A.川黔线        B.湘渝线        C.成渝线            D.襄渝线

    2.在图示两城市间,除空运外,不用转换运输方式和线路可直接到达的是

    A.①与③之间,长江水运        B.②与④之间,黄河水运

    C.①与④之间,川藏公路        D.②与③之间,京九铁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美国五大湖工业区和我国沪宁杭工业区相同的区位(布局)条件是

    A.交通便利,市场巨大            B.原料、燃料自给,水运便利

    C.人口多,劳动力价格低廉        D.农业基础好,盛产稻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水利枢纽Q是重要的治黄工程,其对R河下游的有利影响有哪些?(2分)

    (2)说出M地形区的地貌特征及其形成的主要人为因素。(3分)

    (3)在利用水资源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最容易使图中A~B附近地区的土壤出现__________________问题。图示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对流经该地区的河流可能产生哪些不利的影响?(4分)

    (4)图中EF段铁路线分布有什么特点?(1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福建省年等降水量分布图和福建省地形剖面图。

    材料二 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一战略构想,中心目标就是发展福建经济,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为将来全面实现两岸“三通”,建设台湾海峡两岸经济圈奠定基础。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以福州、厦门为中心,以闽东南为主体,北起浙江温州,南至广东汕头,向西延伸到南平、三明、龙岩的台湾海峡西部海域与陆地。

    材料三 海峡西岸经济区区位示意图。

    (1)福建省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有何特征?为什么这样分布?(4分)

    (2)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请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加以说明。(3分)

    (3)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实施“对外开放,对内联结,山海协作”的战略,分析福建省实施这一战略的有利条件。(3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1:2008年,在项目部的领导下,经过广大参建人员的共同努力,川气东送管道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各项工程建设顺利推进。截至2008年12月31日,经过全体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已完成管道建设1 860千米,完成了线路施工总量的近94%,72条山体隧道仅剩两条没有贯通,一期管道工程建设已取得决定性胜利。

    材料2:川气东送工程主干道示意图

    (1)川气东送管道主干工程西起普光气田止于上海市,它穿越了   

    ________      两大地形区;我国境内与其大致平行的铁路干线是  

    ________ 。(3分)

    (2)川气东送工程的起点和终点都靠近长江,但没有采取长江航运而采取了

    管道运输,是因为管道运输 (  )  (1分)

    ①运量大、连续性强 ②建设周期短、费用低 ③安全可靠 ④损耗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图中宜昌至上海川气东送输气干线与我国   (能源)输送线路基本一致。(1分)

    (4)除跨区域资源调配外,缓解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状况的措施还有哪些?(2分)

    (5)从全国整体来看,川气东送工程应属于西气东输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由此分析川气东送工程的建设有何重大意义。(3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山东省总面积15.78万平方千米,2007年城镇化水平为46.75%,已经接近47%的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黄河经济带的振兴,2000年到2006年山东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从1 286万增加到1 870.3万。近年来山东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1)从材料和图乙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工业化主要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2分)

    (2)从图乙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城市化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山东省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山东是我国著名的水果之乡,你认为城市化对这一地区的水果生产是否有利,试说明理由。(2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