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选择题 18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1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8 题
  1. 作家莫言在他的小说《蛙》中写道:“舞台上插着几十杆红旗,……喇叭正播放着‘语录歌’:…… 造反有理、造反有理。”此场景描写的是  (   )

    A. 五四运动时期   B. 土地革命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彭德怀曾说“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其中“它”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 解放战争

    B. 抗美援朝

    C. 西藏和平解放

    D. 新中国成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年代尺所显示的历史主线是

    A. 新中国的建立和巩固

    B. 一五计划开始并提前顺利完成

    C. 土地制度废除过程

    D. 抗击外来侵略的胜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954年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制订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这部宪法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这次会议是探索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是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哪一城市既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现代史上设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

    A. 上海

    B. 南京

    C. 厦门

    D. 深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区别中国19世纪对外开放和20世纪80年代的对外开放的最主要标准是

    A. 是否向所国家开放

    B. 是否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C. 是否只是部分开放

    D. 中国是否为主权国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一种贴近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它是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马克思主义。”“现实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开创者是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胡锦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985年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访华,马哈蒂尔当时来中国,可能会看到的标语是

    A. 与火箭争速度,和日月比高低

    B. 公共食堂是我们的大家庭

    C. APEC会议胜利召开

    D. 国企改革增活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图分别是香港和澳门特別行政区的区徽。关于两个区徽所包含的历史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耻辱

    B. 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C. 得益于“一国两制”的实施

    D. 有利于推进祖国的统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两岸之道,维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我国完成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是

    A.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 相互尊重,互补互利

    C. 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

    D.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毛泽东说:“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海军。陆军、空军、海军及战略导弹部队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A. 陆军、空军、海军、战略导弹部队

    B. 陆军、海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

    C. 海军、陆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

    D. 陆军、海军、战略导弹部队、空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第一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是 (    )

    A.印度       B.缅甸         C.苏联         D.美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邓小平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1世纪各个国家都在重视教育,发展自己的经济实力,我国也确立了“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是

    A. 小学教育

    B. 中等教育

    C. 九年义务教育

    D. 希望工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巨大发展的表现不包括

    A. 高等教育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

    B. 高校数量大大增加

    C. 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办学条件明显提高

    D. 已有一批世界第一流的高水平大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毛泽东的下列题词,旨在推动文学艺术繁荣发展的是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以下哪些内容能够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变化

    ①2015年双十一网上购物交易总额突破896亿元

    ②低碳生活、绿色健康饮食观念深入人心

    ③人们拿着油票、粮票、布票排着长队购买生活必需品

    ④持证上岗、就业培训、公开招聘等事物层出不穷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五”计划基本建设投资比重分配表(%)

    农林水利

    轻工业

    重工业

    运输邮电

    贸易物储

    文教卫生

    城市公用

    其他

    7.6

    6.52

    51.68

    19.2

    3

    7.2

    3.7

    1.1

    材料二:如下图

    (1)从材料一“一五”计划基本建设投资比重分配表中解读到的一个重大信息是什么?请试举一例在此期间工业方面的重大成就。

    1956年工商界代表向毛主席报喜

    (2)材料二反映了三大改造中的哪一项内容?这次改造中的创举是什么?三大改造完成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这场运动的宗旨是提高产量、防止富裕农民重新冒头、争取更大程度的农业专业化,以及加速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到1956年年底,约96%的农户正式成为合作社社员。

    ——摘自徐中约著《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主要生产资料仍归集体所有,在分配方面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是适应我国农业特点和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

    ——摘自《复兴之路》(中)

    (1)据材料一,上图中“改革”依据的是哪一部法律?

    (2)材料二中的“这场运动”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3)据材料三,概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的原因。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总结建国以来不同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共同经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指出:“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材料二: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材料三: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因此,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材料四:孔子指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备者必有文事

    材料五:1949年以来,新增建交国数

    (1)根据材料一“唯一合法政府”、“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内容,与旧中国外交相比,体现的新中外交政策的最根本特征是什么?

    (2)材料二中“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外交政策,在20世纪50年代有哪些体现?

    (3)材料三中的“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反映了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中美正式建交在什么时间?

    (4)如果把外交视为“文事”,综合国力视为“武备”。请你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2年建交高峰出现的“武备”因素是什么?(写出一项,

    (5)根据材料四,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在坚持原有外交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再次出现与多国建交的高潮,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积极活跃,参加或举办各种活动,试举两例说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邓小平曾经说过,没有两弹一星,就没有中国今天的国际地位。

    材料二:“两航一潜”战略即航天、航母和深潜战略,今天没有“两航一潜”,中国就不能掌握未来,从很大程度上讲,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二宇宙”。中国绝不能缺“第二宇宙。”否则,所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崛起的“中国梦”必将成为昙花一现。

    材料三:这种杂交水福自1976年开始推广,至2000年底,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累计增产稻谷3500亿千克。这项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惠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引种了这种水稻

    (1)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两弹一星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是什么?请举出两件具体事例。这些成就的取得对我国有何重大意义?

    (2)请概括材料二中两航一潜的重要性。

    (3)材料二中这种杂交水稻被称为什么?其培育者是谁?

    (4)中国要攀登世界之巅应在哪些方面继续努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