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单选题 19 题,null 1 题,非选择题 5 题
简单题 16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9 题
  1.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A. 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 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C. 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 协约同集团的成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次会议后,一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能够改变这次会议航向的主要原因是他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反帝反霸的不结盟政策

    C. “求同存异”的方针   D. 维护联合国权威的原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这段话是在

    A. 与尼克松会面时

    B. 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C. 出席万隆会议时

    D. 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在堪萨斯城发表演讲,指出:“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美国政府将这一外交思想付诸实施的行动包括

    ①组建上海合作组织

    ②结束1961年开始的越南战争

    ③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④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国际会议,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地位参加的是

    A. 万隆会议

    B. 日内瓦国际会议

    C.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 不结盟运动会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从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到2001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签订,反映了中俄(苏)之间

    A.由关系恶化到关系友好         B.由不平等关系到平等关系

    C.由友好结盟到不结盟           D.由军事互助到经济合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实现重大突破,为国家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下列重大外交活动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①重返联合国②尼克松总统访华③中美“乒乓外交”④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⑤中日双方签署《中日联合声明》

    A.①③②④⑤ B.③①②⑤④ C.①②③④⑤ D.③②①④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新中国外交史上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是指由中国领导创立的,目的在于“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A. 联合国

    B.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C. 上海合作组织

    D. 不结盟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971年10月25日,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布什这段话所针对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B.欧洲共同体正式宣告成立

    C.中国参见日内瓦会议         D.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950年12月美国商务部下令禁止美国飞机、船只装卸前往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物资,并针对中国,特别把香港、澳门也列入禁令适用地区。1954年12月“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出台,规定美国“维持并发展”台湾的武装力量。面对这一形势,新中国的外交努力包括(  )

    ①取缔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②中苏双方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③贯彻执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④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外交准则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周恩来说:“原想再关一年的门,现在看来是关不了的.新中国的声誉是很高的……有欲关不能之势。”毛泽东肯定地说道:“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最早体现这一思想的外交活动是                                        (   )

    A.参加万隆会议              B.参加日内瓦会议

    C.参加26届联大             D.毛泽东出访苏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日本实现邦交正常化是在(   )

    A.1949年     B.1972年    C.1992年    D.2001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是

    A. 中苏关系走向缓和

    B. 中美关系走向缓和

    C. 中日关系走向缓和

    D. 中越关系走向缓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一份美国文件记载在很机密的基础上,我想请你让你的助理人员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对我们在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将采取什么方针提出建议。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我们确实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逐步造成一种形势,使我们既能保持对台湾的义务,而又不致遭到接纳赤色中国的人的抨击。这一记载反映的是

    A. 在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问题上,美国欲提出“双重代表权”

    B. 二战结束时期,美国在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安排上的考虑

    C. 中国坚持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广泛支持

    D. 在联合国接纳中国的问题上,苏联与美国的外交策略斗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有关周恩来的外交活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迎接尼克松   ②走出日内瓦会场   ③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④会见田中角荣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①④

    C. ②①③④   D. ②③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据统计,1955年一年内到中国访问的使者,有来自亚、非、欧、澳、美五大洲的63个国家的417个代表团,共4760人,比1954年增加64%。这一年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一边倒”政策的实施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实现

    D.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开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十二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 “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 “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 “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 “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2009年8月20日腾讯新闻频道发起“网友票选建国60年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事件”的活动,在60件大事中投票结果如下(局部),从中我们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新中国外交成就得到网友们普遍关注

    B. 网友们肯定“两弹一星”对反美反苏的作用

    C. 网友们对科技、历史文化都饶有兴趣

    D. 对开国元勋、拨乱反正网友们印象深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新中国建国后,“美国不仅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顽固地反对它加入联合国”。美国的政策后来破产了,这种“破产”最早发生在

    A.1954年4月                B.1971年10月

    C.1972年2月                D.1978年12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1 题
  1. 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活动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

    A. “一边倒”政策

    B. “另起炉灶”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多边外交政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5 题
  1. 图片对历史学习和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有世界“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周刊从1951年到1975年,六次将周恩来的照片登上封面。阅读下列图片及提示:

    请回答:

    (1)根据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时代》周刊认为周恩来是“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的原因。

    (2)图2中,周恩来为解决“战争与和平”问题,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了哪一次重要国际会议?有何意义?

    (3)根据图3分析“中国人来了”的含义。

    (4)根据图4分析“尼克松的中国之旅”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5)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时代》周刊对周恩来的评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由此,谈谈我们在使用图片作为历史研究资料时应注意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材料二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1)从材料一中获取信息:

    (2)从材料二中获取信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对中美双方都是有利的。

    材料1:1943年罗斯福说:“对于中国,我们有两个目标:第一是有效地联合作战;第二是承认和树立中国作为主要大国,在战时和战后与西方三大盟国俄、英、美并驾齐驱。”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

    材料2:过去的时间我们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的讲话

    材料3:值中美正式建交30周年到来之际,美国前总统卡特公布了自己的日记。1978年8月23日的日记里,卡特记录了如下片段:“目前存在的唯一障碍是如何在与中国和台湾的关系上取得平衡,既要与中国建交,又遵守我们对台湾人民的承诺。”

    材料4:双方认为,21世纪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对和平、发展与合作的需求增强。中美在事关全球稳定与繁荣的众多重大问题上,拥有更加广泛的合作基础,肩负更加重要的共同责任。两国应进一步加强协调与合作,共同应对挑战,为促进世界和平、安全、繁荣而努力。

    ——2009年11月17日《中美联合声明》

    请回答:

    (1)材料1中美国对华政策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

    (2)在材料2中提到的“过去的时间”里美国对华采取了哪些政策?推行这些政策的根源是什么? 尼克松总统所说的“共同利益”有哪些?

    (3)根据材料3指出影响当时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问题。

    (4)依据材料4及所学知识,指出当前中美建立全面合作关系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外交是一个国家政治的延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说:“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纽约每日新闻》

    材料二以“小球转动大球”而作为“破冰之旅”载入新中国外交史册的“乒乓外交”曾经备受瞩目。对此事件周恩来总理引用《论语•学而第一》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中国政府的心情,并开心地说:“现在,门打开了。”

    ——《环球时报》

    材料三

    图一:胡锦涛发表应对金融危机的演讲

    图二:温家宝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并作出郑重承诺

    图三:中国政府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图四:上海合作组织反恐会议

    请回答:

    (1)美国蔑称新中国为“海盗”式国家折射出怎样的时代特征?在这一特定背景下,新中国采取的相应的外交方针是什么?

    (2)结合材料一、二指出美国对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结合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指出“门打开”后“有朋自远方来”的表现。

    (4)材料三反映出新时期中国的外交特点是什么?导致不同时期中国外交地位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该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这些原则”是指什么?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在此原则下,有哪些重大的外交活动?

    (2)材料二的照片中乔冠华为什么开怀大笑?此事有何重大意义?第二年,我国在外交方面又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