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9 题,其中:
选择题 17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7 题
  1. 2016年9月27日,印度尼西亚龙目岛的林贾尼火山爆发,火山灰柱高达2千米,导致半空布满火山灰,据此回答19—20题.

    1.岩浆物质冲破了岩石圈的束缚后才喷发出来,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B. 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C. 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   D. 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2.火山灰漫天飞扬,对地球的外部圈层产生了很多大的影响,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B. 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C. 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   D. 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与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读我国某河流上游部分河段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A. 自东南向西北   B. 自西北向东南   C. 自西南向东北   D. 自东北向西南

    2.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

    A. 甲乙河段   B. 乙丙河段   C. 丙丁河段   D. 丁戊河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自行车爱好者骑行自行车从甲地到辛地,车行全程使用力气维持不变,车速变化完全受坡度左右,车上配有全球定位系统(GPS),没30秒自动接收定位一次(圈中小黑点)。读骑行路线图(图中乙、丁、已的海拔为500米),完成第下列各题。

    1.该骑乘路线中,甲乙、乙丙、丙丁、丁戊四路段中,地形相对较平缓的是(   )

    A. 甲乙   B. 乙丙   C. 丙丁   D. 丁戊

    2.自行车骑行地区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

    A. 平原   B. 丘陵   C. 低山   D. 高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图示意某地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读图,若a、c两河的支流相连(原来不相连),则流量显著增大的地点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冬半年林木向阳面受昼夜温差剧变会使树干内外温度不同,收缩不同,导致树皮破裂的现象,成为冻裂,尽管冻裂不会造成植物死亡,但能降低木材质量,并可能成为病虫害入侵的途径。读我国东北林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题。

    图示区域中,树木冻裂灾害最轻的是(   )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北冰洋是北半球各大洲海上交通捷径。图6为“西北航道”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6月5日的范围),读图回答序列改变题。

    1.下列国家,位于西北航道沿岸的一组是(   )

    A. 美国、加拿大、俄罗斯   B. 加拿大、俄罗斯、冰岛

    C. 挪威、加拿大、瑞典   D. 俄罗斯、芬兰、加拿大

    2.黄河站极昼大约持续的时间和当地的盛行风分别是(   )

    A. 1个月  东南风   B. 3个月  东南风   C. 1个月  东北风   D. 3个月  东北风

    3.此时,北京时间为(   )

    A. 6月4日8时   B. 6月5日8时   C. 6月5日16时   D. 6月4日16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图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

    A. 太平洋   B. 印度洋   C. 大西洋   D. 北冰洋

    2.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   )

    A. 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   B. 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

    C. 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   D. 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

    3.2010年5月初,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及其云从状况是(   )

    A. 气旋缓慢过境   B. 冷锋缓慢过境   C. 反气旋缓慢过境   D. 暖锋缓慢过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 甲乙丙   B. 乙丙甲   C. 丙乙甲   D. 丙甲乙

    2.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A. 1   B. 2   C. 3   D. 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读图,回答问题。

    1.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

    A. 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B. 北半球的热带稀疏草原气候

    C. 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D. 南半球的热带细数草原气候

    2.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该气压带或风带是(   )

    A. 赤道低气压带   B. 东南信风带   C. 西风带   D. 东北信风带

    3.根据温度资料,可以推测三个测站的海拔高度由高到低依次为(   )

    A. 甲站—乙站—丙站   B. 甲站—丙站—乙站   C. 乙站—甲站—丙站   D. 乙站—丙站—甲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   )

    A. 50 m   B. 55 m   C. 60 m   D. 65 m

    2.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天坑,是存在于碳酸盐岩层中从地面往下形成的深度和口部都在百米以上的陷坑状的地形,已经被确认的天坑约2/3分布在中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省份,天坑数量最多的是(   )

    A. 贵州   B. 广东   C. 吉林   D. 西藏

    2.天坑内的物质与外界的联系主要依靠水循环的(   )环节

    A. 降水   B. 下渗   C. 底边径流   D. 蒸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构造示意图(如下图,该地地势北高南低)中最易形成巨大天坑的是(   )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图为某区域地形剖面及1月气温、7月气温、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两地(   )

    A.降水均集中于夏季      B.植被均为落叶阔叶林

    C.甲地太阳能、风能丰富    D.乙地适宜发展畜牧业

    2.图示区域可能位于(   )

    A.30°S~40°S欧洲西岸   B.25°N~35°N亚洲东岸

    C.40°N~60°N美洲西岸   D.35°S~55°S美洲东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实现“一地两用”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大范围建“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是(  )

    A. 塔里木盆地   B. 太湖平原

    C. 华北平原   D. 东北平原

    2.“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可能会(  )

    A. 降低大气温度   B. 提高水体温度

    C. 加快浮游植物生长   D. 增强地面辐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2014年6月25日,在日出前可以看到金星与月亮相依为伴,即“金星合月”现象,读太阳系部分区域图,回答下题。

    天亮前后,东方地平线上有时会出现一颗特别明亮的“晨星”,人们叫它“启明星”;而在黄昏时分,西方余晖中有时会出现一颗非常明亮的“昏星”,人们叫它“长庚星”,这两颗星其实都指金星,图中被人们称做“启明星”的是(   )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读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m),L为河流,对角线为经线。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河流L的流向为(   )

    A. 从东流向西   B. 从西南流向东北   C. 从西流向东   D. 从东北流向西南

    2.若X数值为500m,沿图中经线的地形剖面为(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读冀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为把铝土矿石运到火车站,计划修一条公路,合理的选线是abcd中的(   )

    A. a   B. b   C. c   D. d

    2.图中有四座水泥厂,原料主要来自采石场,产品主要外运,若在环境整治中只保留一座,应保留(   )

    A. 甲   B. 乙   C. 丙   D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问题。

    图1示意我国新疆某地区地形状况及风向频率,甲地有大片的绿洲,每年大风日数约160天左右,年平均风速达到6.2米/秒.是我国最早进行风能开发的区域。

    (1)指出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结合热力环流原理,分析甲乙之间夏季盛行风向的成因。

    (2)评价甲地作为新疆风力发电基地的条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三江并流地区地理环境独特,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条大江在此平行南流,形成世界上罕见的“山高谷深、山河相间、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生物逐渐进行出非常特殊的适应性,成为动物、植物学研究的热点地区,号称“世界级物种基因库”。

    材料二:丽江雪桃产自该去的云南丽江,海拔2400—2800米原生态高原地区,果树不施用化肥、农药,每年3月开花,10月果子成熟,而其他地区的桃子从开花到成熟大多为3—4个月,丽江雪桃国型硕大、色彩鲜艳、口感甜脆、营养极为丰富,是馈赠礼品中的佳品。

    材料三:下图为三江并流及云南丽江周边区域

    (1)简述三江并流地区形成“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奇特景观的地质原因。

    (2)分析三江并流地区成为“世界级物种基因库”的原因。

    (3)分析丽江雪桃果型大、色彩鲜艳、口感好、营养丰富的自然生长条件。

    (4)专家建议在丽江地区扩大丽江雪桃的种植规模,你是否赞成?请说明理由。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