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选择题 7 题,语言应用 2 题,材料作文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7 题
  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这正是经验丰富的主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     之处:下半场比赛中想方设法消耗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终于扭转劣势,赢得比赛。

    ②经过几天的     ,又和病人家属作了充分沟通,吴医生最终否定了治疗小组提出的保守治疗方案,决定尽快为病人进行肺部手术。

    ③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     ,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于是一个个生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

    A. 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B. 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

    C. 老谋深算 深思熟虑 深谋远虑

    D. 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我的这个方案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您能尽绵薄之力帮我修改一下。

    B. 毕业时您送我的这份礼物十分珍贵,我一定会惠存的。

    C. 奉上拙作一本,鄙人才疏学浅,书中谬误甚多,敬请斧正。

    D. 听说朋友要来访,老王高兴地说:“太好了,明天我一定在府上恭候各位光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项王按剑跽曰             拔剑撞破之

    B. 臣险衅,夙遭闵凶          猥微贱,当侍东宫

    C. 臣不胜犬马怖惧情          是谁过与?

    D. 州司临门,急星火          零丁孤苦,至成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子与“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B. 不然,籍何以至此

    C.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D. 君安与项伯有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今者出,未辞也   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B. ①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②唉!竖子不足与谋

    C. ①乃令张良留谢       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 ①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②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出自课文的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期功,指关系近的亲属。期,周年,指穿一周年丧服的人。功,大功服丧九个月,小功服丧五个月的人。

    B.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东宫,即太子。太子是指封建时代君主的嫡长子,也即是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

    D.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古代兄弟或姊妹间依长幼排行时,习惯上以伯、仲、叔、季为次序。一般来说,“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上,让有“小蛮腰”之称的广州塔成了海内外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它的美丽身姿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 改善民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我们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使经济发展有持久的动力,使社会进步有牢固的基础,使国家长治久安。

    C. 国家旅游局认定五种行为属于“不合理低价游”,将受到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业整顿三个月、甚至吊销业务经营许可证的处罚。

    D. 本次参赛的微小说充满了正义、善良、正能量,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艺术地表达了人生思考,让读者从字里行间体会到幸福的味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在下面一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睡眠是生命的必需品,_____,就会受到惩罚。保证睡眠,才符合生理科学。学习时间占用了睡眠时间,看起来是整天在念书学习,结果_____。这不仅仅是科学的事,也是法律的事。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要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未成年人成长发展状况调研报告显示:七成以上的中小学生,在6点半之前就起床了;____,在高中生群体中尤为突出,高中生的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在6至8小时之间的,比例高达65%。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横线上补写三个句子,要求句式整齐,构成排比句。

    《项羽本纪》是一出有着史诗般气魄的历史悲剧,其中,有成功的英雄,也有失败的豪杰。《鸿门宴》以传神的笔触,写出了项羽磊落的气概,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增无奈的心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前段时间,“罗尔事件”成为社会热点。深圳男子罗尔为患白血病的女儿“卖文筹款”,得到民众的积极响应,不到24小时即通过公众号“打赏”功能筹得200万余元,然而不久后,罗尔三套房产信息和女儿治疗费用清单被曝光,剧情出现反转,一时之间质疑不断。近年来,类似的捐款争议事件频发,从南京患儿得数百万善款,家庭未做妥善处理,到安徽利辛“女子救人被狗咬”事件反转,证实为喂狗被咬。有人总结,民众在这类事件中的反应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稀里糊涂地感动,不明不白地捐款,最后急吼吼地求真相。

    对于民众的反应,你有什么联想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任务下列小题。

    人生的四种境界

    张世英

    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最低的境界为“欲求境界”。人生之初,在这种境界中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故以“欲求”称之。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时,此种最低境界仍潜存于人生之中。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界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丝毫没有一点高级境界。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低级”的人。

    第二种境界为“求知境界”。在这一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认知作为客体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所以,求知境界不仅从心理学和自我发展的时间进程来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从哲学和人生价值、自由之实现的角度来看,也显然比欲求境界高一个层次。

    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它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同时发生,也许稍后。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但从现实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角度和实现精神自由的角度而言,则道德境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不待言的。发展到这一水平的“自我”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了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但个人的道德意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当独立的个体性自我尚未从所属群体的“我们”中显现出来时,其道德意识从“我们”出发,推及“我们”之外的他人。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境界”。这是因为此时审美意识超越了求知境界的认识关系,它把对象融入自我之中,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审美意识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实践关系。这样,审美境界既超越了认识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的以及“应该”的限制,而成为超然于现实之外的自由境界。

    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有其中一种境界而不掺杂其他境界,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于是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区分出某人是低级境界、低级趣味的人,某人是高级境界、高级趣味的人,某人是以道德境界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家,某人是以审美境界占主导地位的真正的诗人、真正的艺术家……

    (节选自2009年12月31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关于“人生境界”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它存在于人的自我发展历程中,体现着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

    B. 它由四个层次组成,从幼年到成人,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个层次。

    C. 现实的人生中,四种境界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现实的人,都是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同时掺杂其他境界。

    D. 每个人的人生境界表现错综复杂,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阶段。

    2.对“求知境界”与“道德境界”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作者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并不意味着前者就一定比后者出现得晚。

    B. 达到了“求知境界”,人具备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C. 责任感与义务感使“道德境界”不同于“求知境界”,并高于“求知境界”。

    D. “求知境界”虽也把“自我”作为主体,但这个“自我”却不同于“道德境界”中的“自我”。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欲求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这种境界是任何一个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力排斥的。

    B. “求知境界”中的“自我”已不再仅满足于个人生存所必须的最低欲望,而对规律与秩序有了认知的要求。

    C. “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关注自我,而已经有意识地把“我们”作为自我选择、决定时的中心了。

    D. “审美境界”是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到了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弃其他三种境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医者仁心、肝胆相照的吴孟超

    林蔚 雅商

    “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吴孟超常对身边的医护人员这么说。因为这份爱,吴孟超几十年来坚持只给病人开价格最便宜的药,就连给病人问诊的听诊器都会细心地先用手焐热。他是无数患者心中妙手回春的“老神仙”。“病人生病已经非常不幸了,为了治病他们可能已经花光了家里的钱,有的还负债累累。作为 医生,一定要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替病人算账。”这是吴孟超对年轻医生说得最多的话。

    有一次,病房里收治了一位来自浙江农村的妇女。手术后五六天,吴孟超去查房。他仔细检查完病人,又认真看了她的病历,眉头微微皱了起来,半晌没吭气。那 时,在场的人都很紧张,“看样子,‘老爷子’准是又看出什么问题来了。”果然,吴老把值班医生叫到走廊里,劈头便问道:“这个病人为啥要用先锋6号?还是 进口的?”值班医生答道:“作为常规术后抗感染,现在大家都在用先锋6号,这个病人也就用了。”吴孟超一听就火了,大声说道:“现在有的医院、有的医生不 好好给人治病,光知道给病人开贵重药品,凭此赚钱、提成,完成利润指标。你不要学他们!”

    平时,吴老总是反复强调,要求医生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哪种药便宜用哪种。在为病人做检查时,如果B超能解决问题,他决不会让病人去做CT或者核磁共振检查;如果病人带来的片子能够看清楚,他也决不会让他们再做第二次检查。

    每次手术结扎,他都是坚持用手、用线。他说:“我们要多用脑和手为病人服务,用一次缝合器械,1000多元就没了,那可是一个农村孩子几年的读学费用啊!我吴孟超用手缝线,分文不要。”

    正是这般精打细算,吴孟超和他的团队切除一个肝脏肿瘤的手术费、治疗费等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有人曾劝他松松口,也进一些自费的耗材和药品,这样医院一年至少可增加上千万元的利润。可是,吴孟超毫不松口,他说:“我们不能把医院开成药店,把病人当作摇钱树。”

    可就是这位医学泰斗,吴孟超一生中虽然成就卓著、功勋无数,却始终保持着谦逊质朴的本色。他特别强调,为医之道,做人很关键,要善于做人。“一是要做一个善于团结人的人,二是要做一个善于思考和总结的人,三是要做一个善于服务的人。”

    在吴孟超的从医生涯中,最让他鄙视的是那种不求有功、但求无失的“太平医生”。他说:“救治病人如果怕担风险,前怕狼,后怕虎,那么禁区永远是禁区,病人只能在医生的摇头和沉默中抱憾离开人间。”

    如今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名医了,吴孟超依然不忘恩师裘法祖的谆谆教诲,表示自己的成就更多是因为能踩在巨人肩膀上而获得的。他对记者说:“肝胆外科的发展是 各级领导的关爱和全体同志一起努力的结果。任何一台手术的成功也不是手术者一个人的功劳。一个病人痊愈出院,护士的功劳占百分之七十,医生只占百分之三十。”

    只要不出差,吴孟超每天都会亲临“战场”,不是当指挥官,而是做一名荷枪实弹的战士,用自己的双手向肝癌发起歼灭战。已经年逾九旬的吴孟超,现在每年主刀完成的手术也要将近两百台。每每看到一个个康复者露出久违的笑容,他常常情不自禁地喜悦,发自内心地高兴。他曾自嘲说“这可能是手术依赖症”了。

    老人动情地对记者说:“人老了,力气也越来越少了。但只要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刀我还是要开的,前提是不能拿病人的生命逞强。医疗安全是第一位的。如果有一天我倒在手术台上,那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选自2013年第7期《人物周刊》,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吴孟超作为医生,总是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替病人省钱,正如他的座右铭——“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

    B. 吴孟超反复强调,医生应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使用便宜药,处处为患者考虑,精打细算,所以吴孟超和他的团队切除一个肝脏肿瘤的手术费、治疗费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C. 如今已年逾九旬的吴孟超,虽已是名满天下的肝脏外科医生,但在日常工作中仍坚持事必躬亲,主刀动手术。

    D. 吴孟超成就卓著、功勋无数,却始终保持着谦逊质朴的本色,在他看来,善于做人是做一名好医生的关键。

    E. 吴孟超敢于挑战权威,鄙视不求有功、但求无失的医生,他自己在医生的岗位上,感悟了生命的可贵,责任的崇高和人生的意义。

    2.作为医生,吴孟超的医者仁心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3.吴孟超除了有做医生的仁心之外,还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逊,字友道。登进士第,辟襄阳掌书记。复从事于湖南,颇有声绩,累拜池、濠二州刺史。先是,濠州之都将杨腾,削刻士卒,州兵三千人谋杀腾。腾觉之,走扬州,家属皆死。濠兵不自戢,因行攘剽。及逊至郡,余乱未殄。徐驱其间,为陈逆顺利害之势,众皆释甲请罪,因以宁息。

    元和初,出为衢州刺史。以政绩殊尤,迁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东都团练观察使。先是,贞元初,皇甫政镇浙东,尝福建兵乱,逐观察使吴诜。政以所镇实压闽境,请权益兵三千,俟贼平而罢。贼平向三十年,而所益兵仍旧。逊视事数日,举奏停之。逊为政以均一贫富、扶弱抑强为己任。

    元和十年,拜襄州刺史。时逊代严绶镇襄阳。绶以八州兵讨贼于唐州。既而绶以无功罢兵柄,命高霞寓代绶将兵于唐州,其襄阳军隶于霞寓。军士家口在襄州者,逊厚抚之,士卒多舍霞寓亡归。既而霞寓为贼所败乃移过于逊言供馈不时霞寓本出禁军内官皆佐之既贬官,中人皆言逊挠霞寓军,所以致败。上令中使至襄州听察曲直,奏言逊不直,乃左授太子宾客分司。

    十四年,拜许州刺史。是时,新罹兵战,难遽完缉。及逊至,集大军与之约束,严具示赏罚必信,号令数百言,士皆感悦。

    长庆元年,幽、镇继乱。逊请身先讨贼,不许。但命以兵一万,会于行营。逊奉诏,即日发兵,故先诸军而至,由是进位检校吏部尚书。寻改凤翔节度使,行至京师,以疾陈乞。长庆三年正月卒,年六十三,废朝一日,赠右仆射。

    (《旧唐书·李逊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既而霞寓为贼/所败乃移过于逊/言供馈不时/霞寓本出禁军/内官皆佐之

    B. 既而霞寓为贼所败/乃移过于逊/言供馈不时霞寓/本出禁军内官皆佐之

    C. 既而霞寓为贼/所败乃移过于逊/言供馈不时霞寓/本出禁军内官皆佐之

    D. 既而霞寓为贼所败/乃移过于逊/言供馈不时/霞寓本出禁军/内官皆佐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司”官吏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

    B. “迁”,官职变动。“左迁”是贬官的意思,文中“迁越州刺史”的“迁”就是“左迁”。

    C. “将军”春秋时诸侯以卿统军,因此卿统称“将军”。战国时“将军”开始作为武官名,而卿仍有“将军”之称。

    D. “以疾陈乞”中的“乞”,即“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意即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逊担任池、濠二州刺史之前,濠州的都将杨腾裁撤了军队员额,濠州三千士兵谋划要杀掉杨腾。

    B. 福建发生兵乱时,皇甫政因为自己所镇守的地方紧挨着福建边境,上奏请求朝廷临时增兵三千名,等到叛贼被平定后他就遣散。

    C. 高霞寓被贬官之后,宦官都说李逊阻挠高霞寓用兵,从而导致失败。

    D. 李逊担任许州刺史,到任后,集合大军与他们申明军纪,并向他们表示赏罚必信,士兵都心悦诚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徐驱其间,为陈逆顺利害之势,众皆释甲请罪,因以宁息。

    (2)军士家口在襄州者,逊厚抚之,士卒多舍霞寓亡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观魏博何相公猎

    张祜

    晓出禁城东,分围浅草中。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

    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晓出禁城东,分围浅草中”两句叙事,点明围猎时间,写出了射猎队伍的庞大和准备场面的充分、壮阔,为全诗铺写了一个背景,画面感很强。

    B. “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二句,色彩对比鲜明耀目,“开”“骤”二字气势阔大。“白马”一句由壮丽场景转到英雄人物出场,将写作重心引向对这位骁勇骑士的描写。

    C. “背手抽金镞”,是动作描写,由诗人所见侧面描绘骑士背手取箭的动作,“抽”见其手势的利落。而“控”进一步展现了射者臂力强劲的架势, “翻身”再展其英姿。

    D. “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中“万人齐指处”是虚写,极言围观者之众;“寒空”的“寒”亦为虚写,非指天气,意在渲染雁飞之高,能够射中之神妙。

    E. 此诗在取材方面,干净利索地只选取射手中的一个人物,而且又只写此一马上英雄的一个手势与一个身段,取材精确,描写线条明快。

    2.诗人通过一系列的描写把主人公张弓搭箭射中目标的全过程刻画得淋漓尽致,试分析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两种手法表现主人公高超的射技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卫风·氓》中表现女主人公婚后是起晚睡,日夜辛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2)庄子在《逍遥游》中,借汤与棘的对话,连用两个比喻句来描述大鹏鸟形体庞大,这两个比喻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劝学》一文中,揭示君子智慧明达而行为也不会有什么过失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