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1 题,其中:
选择题 18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1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8 题
  1. 下图为我国某局部地区莫霍面等深线(单位:千米)示意图,甲地为某省会城市,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莫霍面的描述,最为准确的是(   )

    A.西高东低

    B.中间高,南北低

    C.中间深,东西浅

    D.西深东浅

    2.有关34°N纬线等深线向东凸出 ,正确原因的是(   )

    A.山地的延伸     B.河流流向

    C.谷地的分布       D.高原的分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是某大洋海底示意图,N为板块的边界,据图回答问题。图中N(   )

    A.为大洋中的消亡界           B.最可能位于欧亚大陆东部沿海

    C.两侧岩石年龄呈对称分布       D.为海陆交界地带的海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地质勘探小组在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500米的A.B.C三处对我国某地某沉积岩层进行探测,数据如表。当地表层为潮湿、粘稠的红土土壤,其下为沉积岩层,其中的沉积岩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该区域可能属(  )

    A.向斜谷     B.背斜谷    C.向斜山    D.背斜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图是对三峽工程下游各河段冲刷发展过程的预测。宜昌、城陵矶、武汉和大通依次为长达沿线的观测点,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以上三河段中,河段越长,同期冲刷量越大

    B.宜昌至大通段在三峡大坝建成60年后冲刷量达最小值

    C.水库运行100年范围内,各河段冲刷量先减后增

    D.宜昌到武汉段在大坝运行50年后开始缓慢淤积

    2.图示时段内,可推测各河段(   )

    A.—直以侵蚀作用为主        B.—直以沉积作用为主

    C.先侵蚀为主后沉积为主       D.先沉积为主后侵蚀为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湖泊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流,下图为我国某大湖(东西宽约90km)和周边湖岸某时刻实测风速(m/s)垂直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湖泊东西岸风向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

    A.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

    C.季风环流    D.热力环流

    2.在夏季,此时最可能为地方时(    )

    A.0点         B.5点

    C.15点        D.20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面某区域图中河流和湖泊以雨水补给为主。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图中信息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等温线为七月份等温线

    B.P河谷横断面岩层中间老、两侧新

    C.河流、湖泊位于北半球

    D.湖泊一定为咸水湖

    2.据图示信息所示时间,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湖泊蓄水范围为a

    B.云南受到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

    C.我国华北地区小麦开始返青

    D.R地盛行东北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图为某月31°N纬线上7个地点(①~⑦)的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季节,②地的气候特征是(   )

    A.高温多雨   B.寒冷干燥 C.炎热干燥 D.温和多雨

    2.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可信的是(    )

    A.①地为河谷农业          B.⑤地稻香阵阵

    C.③地石油、钢铁工业发达    D.④地人口密集,城市众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读“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第下列问题。

    1.最有可能出现降水的地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如果戊区域为阴雨天气,则等压线a的值最可能是(   )

    A.1 002.5百帕     B.1 005百帕    C.1 007.5百帕     D.1 010百帕

    3.若甲所在天气系统越来越强大并向北移动,那么下列现象最可能的是(   )

    A.南亚进入旱季         B.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C.我国东部普遍受寒潮影响   D.我国东部秋高气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图为沿某大陆34°纬线所做的 气候要素变化曲线图(①表示1月均温,②表示11~4月降水量,③表示7月均温,④表示5~10月降水量)。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大陆是(    )

    A.非洲大陆       B.南美大陆       C.澳大利亚大陆     D.亚欧大陆

    2.造成该大陆东、西两岸降水季节分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洋流          D.大气环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图是北半球夏季某时段近地面等压面(单位:hpa)垂直分布示意图,N市日出时间约为11时30分(北京时间),完成下列下列问题。

    1.N市可能位于(    )

    A.美国中央大平原   B.珠江三角洲

    C.恒河平原下游    D.尼罗河三角洲

    2.该天气系统西移过境N市,该市的风向(    )

    A.东北风转西南风  B.东南风转西南风

    C.西北风转东南风  D.东北风转西北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    )

    A.蒙古高压         B. 印度低压      C.阿留申低压         D.夏威夷高压

    2.“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是民间描述寒露时节农事活动的谚语。在下列地区中,该谚语描述的农事活动场景最可能出现在(     )

    A.珠江三角洲       B.柴达木盆地     C.藏南谷地         D.渭河平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图为四川盆地内某城市主要空气污染物PM10某时段内浓度变化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2时至14时,PM10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逆辐射减弱影响了对流运动

    B.气温上升使空气对流的高度增加

    C.太阳辐射增强致污染物多下降沉淀

    D.地面辐射减弱使空气对流作用变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图所示,图中的曲线为某一时刻等温线的空间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时刻多出现在(    )

    A.初秋午后   B.初秋清晨

    C.初春午后   D.初春清晨

    2.图中的电风扇在一定条件下(如图示时刻),便会自动转动起来,达到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的目的。其作用及其原理分别是(    )

    A.防鸟;风扇转动时,使空气流动,可干扰鸟群在茶园啄食而破坏茶叶。

    B.防冻;风扇将高处相对较暖的空气吹向茶丛,达到增温防霜冻的目的。

    C.增湿;风扇转动时,使空气不稳定,从而增加了降水的几率,达到增湿的目的。

    D.除虫;风扇转动时,驱赶昆虫啃噬茶叶,防止害虫繁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图中阴影为地面季风的地理分布区,完成下列问题。

    关于图中①、②两地季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地1月盛行西北季风,7月盛行东南季风

    B.②地夏季风成因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C.②地某年若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则该年易产生洪涝灾害

    D.①地冬季风势力强于夏季风,②地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牙买加,加勒比海的一个岛国,铝土矿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岛屿北部山地,是世界重要的铝土矿生产和出口国,主要出口贸易对象为美国、加拿大和欧盟等。矿区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采空区的回填复垦。读图回答问题。

    关于牙买加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原山地为主,地势南高北低     B.气候炎热,北坡降水多于南坡

    C.植被茂盛.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D.河流流速较慢,含沙量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图中o为极点,弧CB为晨昏线一部分,且与某纬线圈相切于C点;B点地方时为4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C点经度为30°E且C点纬度达到最低,则北京时间是(     )

    A. 6月22日9时   B. 12月22日6时

    C. 6月22日21时   D. 6月23日6时

    2.当C点向O点靠近 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喜马拉雅山雪线不断上升

    B. 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赤道方向移动

    C. 湄洲岛妈祖石像(约25°N)正午影长逐渐缩短

    D. 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昼渐长、夜渐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30°N)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甲乙两地为两处风景点,沿虚线L1坡度为60°,沿虚线L2坡度为45°,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假设太阳直射点每天南北移动的纬度相等,不考虑天气因素,一年内乙地正午地面吸收太阳辐射最多的日期最接近  (    )

    A.6月上旬      B.9月中旬

    C.11月下旬     D.12月中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读“太阳高度随经度和纬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A.B.C.d四点比较   (  )

    A.a点自转线速度比c点小

    B.这一天b点比a点晚见日出

    C.这一天白昼最长的是b

    D.一年中昼夜长短相差最小的是b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下面两幅气候统计图中,左为a城市,右为b城市,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分别说出A.b两城市的气候类型。

    (2)比较A.b两城市的降水差异并说明原因。

    (3)比较A.b两城市的气温差异并说明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是世界某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图中A处的豪雨林(温带雨林)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温带雨林之一,在1981年的时候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材料二: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状极不规则,大致呈东西走向,匍伏于凯巴布高原之上。它的宽度在6公里至25公里之间,平均谷深1600米,谷底宽度762米。大峡谷岩石是一幅地质画卷,由于人们从谷壁上可以观察到从古生代至新生代的各个时期含有生物化石的地层,因而被誉为一部 “活的地质教科书”。

    (1)判断图中A处沿岸的气候类型,并分析该地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

    (2)B比C地冬雨量的大,请利用气压带、风带的知识说明原因。

    (3)说出大峡谷两侧的主要岩石类型和大峡谷的成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根据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阿根廷位于南美洲南部,东濒大西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西同智利接壤,北接玻利维亚、巴拉圭,东北部与巴西和乌拉圭为邻。

    (1)A.B所在地区气候均较干旱,请分别说明主要自然原因。

    (2)分析南美洲西南段海岸线破碎的原因。

    (3)C所在地区有“世界粮仓与肉库”的美称,试分析的形成的区位条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