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7 题,其中:
句子默写 1 题,综合性学习 2 题,名著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
中等难度 2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②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③_________________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④物是人非事事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武陵春》)

    ⑤___________________,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

    ⑥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

    ⑦_________________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司马迁《陈涉世家》)

    ⑧虽千里不敢易也,____________”。(《唐雎不辱使命》)

    (2)默写温庭筠的《望江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相声演员郭德纲演相声独树一帜,常常是一票难求,当主持人驾轻就熟,诙谐幽默,演影视也顺风顺水,颇受欢迎。但郭德纲也一直是个有争议的人,批评他的板砖和赞美他的鲜花差不多一样火bào,有人预言“这小子就是个泡沫”,兔子尾巴长不了;有人指责他的某些作品风格低俗,类似二人转;有人还挖掘出他当年与故人的是非恩怨……面对这些争议和责难,郭德纲很坦然地说:“什么叫成功?成功就是善于把扔过来的板砖铺成道路。”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独树一帜(_______)    火bào(_____)  责难(_____)

    (2)“独树一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其中“帜”的意思是“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子从修辞手法看是_____________,从表达方式看是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意,仿照文中画线句子,在类似二人转后补写一句合适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理解

    我为什么不看电视?

    (李敖)

    (1)我不看电视。

    (2)电视的毛病并非它的内容全部要不得。也不是全部庸俗讨厌。电视的毛病出在它陪你养成一个坏习惯——一个不能主动生活的坏习惯。它把你有限的精神和时间给抢走。抢走还不算,还割得鸡零狗碎,使你简直无法过一个奋发有为的生活。你一天有限的精神和时间,被它一搅,整个的下半天就简直人心浮动。

    (3)这还是指好节目而言。但是又哪来那么多好节目?你看到的,大多都是鸡肋节目、或是渗了太多太多水的牛肉汤。于是局面就变成你看也不好、不看也不好。为了等下一个的可能好,你变得坐也不好、站也不好、上厕所也不好,可是不上又不行,于是仓皇去上,然后飞奔而回,连上厕所都上不好。自己的生活,被这东西搅成这样子,电视还能看么?

    (4)至于有些新闻性的节目,你以为不知道是不行的,其实也是一种坏习惯。这种坏习惯,跟看报一样。

    (5)这种坏习惯,叫做“追新闻屁”。一件新闻,从开始到结束,前后拖个七八天,一二十天,是常事。这件新闻,其实只知道一行概要就足够了,并不须要跟着它跑,跟着它跑,就是精神时间的大浪费。这种新闻,你最幸福的自理方式是当你得知的时候,它已经结束了,就好像知道一场球赛一场棋局已赛过了,知道谁赢谁输了,如此而已。不然的话,你跟着它跑,它就吊足你胃口。所以,基本上,“追新闻屁”和看赛球看下棋同一性质,为了过瘾另当别论,若说为了对自己有益而这样做,则很难成立。因为“追新闻屁”所花的精神和时间,都是得不偿失的,事半功倍的。你不闻不问,不久以后,在上周或上月大事记中,或在综合报道中,花一分钟就可得到结果,当然缺少细节,但要那么多细节干什么呢?人一天的精神时间有限,该把有限的精神时间,用来做最值得做的而不是做值得做的,这一点最重要。什么时候人分清了这一不同,就不会再有借口去做值得做的,因为人们一直以为看电视是值得做的。

    (6)我不看电视,因为不愿它破坏我的奋发有为的生活,一看它,情绪上我就沦为被动、懒惰、低俗、不清醒和有求于外。

    (7)看大事记之类这些书,可以提醒人:任何轰动一时的新闻,都是过眼烟云以后的一行字,甚至一行字都轮不上。历史是最好的过滤器,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精华。看书还是最好,因为看书你可以主动跳读,撷取精华,而不被动的被节目死拖活拖。我高中的时候,一位老历史家告诉我他不看出版后没有经过十年以上的书,我当时有点笑他太迂。现在想来,他的话,在印刷品泛滥的今天,也不无道理。连书都要经过十年的过滤才看出它有无价值,对新闻性太浓的电视节目,真该全盘加以否定才对。

    1.本文议论的话题是什么?

    2.作者为什么不看电视?(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3.第(5)段画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本文第(3)段在语言方面有何特点?请结合语句具体分析。

    5.文章最后一段可否删去?理由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题文)根据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后面小题。

    (1)《水浒》中写了三位女将:“_________”(绰号)扈三娘,“母夜叉”________、“母大虫”顾大嫂。

    (2)__________(人名)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鼻祖”,至今有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听说过他那句遐迩传扬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爱无隙》回答问题

    (1)张妈不想再让露露从这个“缝隙”间掉下去。张妈怕孩子再受伤害。多有不舍,张妈想做的就是让爱也能“无缝对接”。

    (2)有人要领养露露了。

    (3)张妈不是露露的亲妈。张妈是福利院的阿姨。孩子们管福利院的阿姨都叫“妈”。为了区别,孩子会在“妈”前面冠上姓。露露喊她“张妈”。

    (4)露露是个弃婴。早产,来时肉红肉红的,只剩下一丝细微的喘息,看到孩子头发上还沾有露水,张妈便叫她“露露”。

    (5)三年了,如今,露露一口气能背六首古诗,还会唱《妈妈的吻》。有人来看孩子的时候露露会上台进行才艺表演。每次露露在台上唱完《妈妈的吻》,都会下台在张妈腮上吻一下,还发出细小的声响。吻过之后,露露撒腿就跑,坐到自己的座位上,还一路笑。露露跟张妈成了一对亲密无间的母女。

    (6)露露这样乖让她的新爸妈心生怜爱。

    (7)她的新爸妈是一对浙江夫妇,人到中年,没有生育。他们是招商引资到此地来的,是老板。那天夫妇俩来福利院捐款,看到了露露。露露的一吻让他们心动了,原本就有心收养孩子的他们似乎一下子找到了目标。新妈妈把“女儿”抱在自己怀里,但露露很木然,甚至在新妈妈亲她的时候小脸还微微侧了一下,这个细节被张妈注意到了。爱有隙,张妈想的是如何弥合这个“缝隙”呢?

    (8)因为条件符合,收养手续办得很顺利;但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张妈不放手了。“再等一个月吧。”她很坚持。

    (9)张妈从资料室找来露露从小到大的照片,有百天照,有周岁照,也有露露倚在张妈怀里照的。张妈还把露露新爸妈的照片也找来了。张妈打起了这些照片的主意。

    (10)张妈找人利用电脑软件对照片进行了“嫁接”处理。出生百天的照片原本露露一人坐着变成被夫妇俩双手托着;一周岁的照片变成了有爸妈在旁边为她吹蜡烛,倚在怀里的照片上,张妈自然也“换”了人。

    (11)张妈把重新制成的照片放在露露的衣袋里。张妈常把小照片拿出来给露露看。张妈告诉露露照片上的男女就是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出远门,很快就要回来了。

    (12)如此反复。

    (13)开始时露露似懂非懂。露露很迷惑。渐渐地,露露会从小衣袋里掏出照片来,看看自己的爸爸妈妈。

    (14)“女儿有个小小心愿,再还妈妈一个吻”,那天露露唱完《妈妈的吻》,从衣袋里把照片掏了出来,然后,在“妈妈”的腮上亲了一下。吻过之后,露露没有跑,也没有笑,露露对着照片在发呆。

    (15)一个月的等待,一个月的期盼,一个月的弥合。“交接”的时候到了,虽说经过精心准备,但张妈心里还是没底,张妈所能做的就是告诉露露,今天爸妈回来接她了。露露不说话,她一大早就倚在门边向外张望,早饭也不吃。

    (16)奇迹出现了,新爸妈刚一露面,还不待张妈指认,小露露一眼就认出了他俩,飞也似的跑了过去。“妈妈”顺势抱起露露,孩子的小嘴已亲在了妈妈的脸上,久久,久久。

    (17)一旁的张妈早已泪流满面。

    1.根据文章内容,将有关情节补充完整。

    三年前,露露被遗弃,张妈悉心照顾,两人成了一对亲密无间的母女;

    一个月前,新爸妈办好了领养手续时,张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月的时间里,张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月后,张妈将露露交给新爸妈,与他们完成“无缝对接”。

    2.请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张妈的性格特点。

    3.第(6)段“露露这样乖,让她的新爸妈心生怜爱”在文中有何作用?

    4.小说结尾写到“一旁的张妈早已泪流满面”,请揣摩张妈此刻的心理活动。

    5.题目“爱无隙”有什么含义?请谈谈你对理解。

    6.请结合加点词语赏析下列句子。

    新妈妈把“女儿”抱在自己怀里,但露露很木然,甚至在新妈妈亲她的时候小脸还微微侧了一下,这个细节被张妈注意到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文言文阅读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1)躬耕于南阳(__________________)

    (2)遂许先帝以驱驰(__________________)

    (3)尔来二十有一年矣(__________________)

    (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__________________)

    (5)攘除奸凶(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3.诸葛亮为什么要叙述自己的身世和追随先帝的原因以及以身许国的经过?

    4.选段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哪三件往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走进心灵   备选词:“勇敢”、“责任”、“快乐”、“春天”

    提示和要求:(1)请从四个备选词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