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选择题 3 题,语言应用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为何无收入增长的GDP是自拉自唱

                         余丰慧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GDP,需要什么样的GDP增速,确实是一个大问题。长期以来,由于错误的以GDP论英雄的政绩观,导致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DP增长速度,忽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造成的后果是,浪费了资源能源,破坏了环境,却没有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和利益。一般来说,衡量GDP质量和效益,主要看经济增速是否与产出效益相匹配,经济增速带动的商品价值、劳务价值和利润效益回报高低。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速较高,而产出效益较低;耗费能源资源较多,而回报却较少。这种状况与长期以来的粗放经济发展模式关系很大,与地方政府盲目追求速度而忽视质量效益关系很大,与基层政府在GDP政绩任务重压下不排除统计数据出现水分有关系。

    从经济增速惠及百姓具体利益来说,衡量GDP增长质量高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GDP增速是否带动人民群众收入的同步增长。人民群众收入增长与否是衡量经济增长质量高低的重要目标 。人民群众收入如果不能与经济增速同步,那么,这种经济增速就不是真实、高质量的增速,一定是存在泡沫水分的增速,这种增速就是面子和形象工程,其实是百害而无一利的经济增速。当然,这里面存在一个做大经济蛋糕和公平分配经济蛋糕的问题。让人民群众收入随着经济增速而同步提高,就必须公平分配经济发展成果。这么多年,由于收入分配上存在严重不公问题,导致大多数百姓感到自己的收入增长缓慢,没有感觉到经济高速增长给其收入带来的明显提高。这提醒我们,一方面要做大经济蛋糕,另一方面必须公平分配好蛋糕。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已经是我国释放消费潜力、让百姓明显感觉经济发展红利而绕不过的一道坎了。

    其次,GDP增速要体现到就业提高上。如果经济发展带动不了就业,那么,这种经济增速质量很难说是高的。从本质上来说,就业率指标比居民收入指标对GDP质量和效益的衡量更加重要。有就业才能有收入,就业决定收入。这是各个国家都将就业指标作为重要目标的原因。特别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就业率不仅是解决百姓收入、养家糊口的问题,而且是社会稳定的关键。经济增速不能带动就业提高,可能会使得总统丢掉位置。这也是美联储将货币政策始终聚焦就业率的目的所在。我国GDP多年持续高速增长,从官方统计数据看带动的就业率不低,特别是在今年经济增速出现明显下滑情况下,就业率仍然维持在比往年还高的高位。但是,与百姓的实际感受差异性却很大。按照百姓的感受实际就业率并没有那么高。一定要牢记李克强副总理的话语:“经济发展要能增加就业,有就业老百姓心里就安稳”。

    再次,经济发展必须考虑环境的承受力,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盲目追求经济增速。清洁的水、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说到底也是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如果人民群众生活在一个污染严重、疾病爆发的环境里,那么,收入再高、就业率再高又有什么意义呢?

                                          (选自2013-1-2新浪博文)

    1.下列对“为何无收入增长的GDP是自拉自唱”的原因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盲目追求GDP增长速度,忽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却没有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和利益。

    B.GDP增速要体现到就业提高上,如果经济发展带动不了就业率的提高,那么这种经济增速质量很难说是高的。

    C.清洁的水、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GDP高增长破坏了良好环境。

    D.GDP增速应带动人民群众收入同步增长,人民群众收入增长与否是衡量经济增长质量高低的重要目标。

    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GDP增速要体现到就业提高上,如果经济发展带动不了就业,那么,这种经济增速质量很难说是高的。

    B.有就业才能有收入,就业决定收入。就业率不仅是解决百姓收入、养家糊口的问题,而且是社会稳定的关键。

    C.我国GDP一直持续高速增长,从官方统计数据看带动的就业率不低,实则不然。

    D.美联储将货币政策始终聚焦就业率的原因,是担心经济增速如不能带动就业提高,可能会使得总统丢掉位置。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经济发展耗费能源资源较多而回报却较少的状况,导致了地方政府盲目追求速度而忽视质量效益。

    B.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公平分配经济发展成果,是我国释放消费潜力、让百姓明显感觉经济发展红利的唯一途径。

    C.就业率指标比居民收入指标对GDP质量和效益的衡量更加重要,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予以高度重视。

    D.只要 提高就业,以及与GDP增速同步增长人民群众的收入,就能够扭转长期以来以GDP论英雄的错误政绩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25分)

    传  奇

    侯发山

    放学的铃声一响,似乎转眼之间,同学们都一个个兴高采烈地被爸爸妈妈接走了,唯有丫蛋形单影只,孤零零走出了幼儿园大门。那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使得丫蛋永远见不到爸爸了,妈妈的一条腿也残废了。为了养家糊口,妈妈一天到晚就在街口卖烤红薯。妈妈跟学校老师求情,说丫蛋今年都五岁了,非常懂事。学校这才破例,每次放学后,丫蛋不需要家长接,可以独自一个人回家。

    风呼啸着,刀子一样刮着人的脸。丫蛋背着小书包,东张西望,磨磨蹭蹭不愿赶路。忽然,她看到前面不远处围着一堆人,还不时传来阵阵喝彩声,她这才一蹦一跳跑了过去。

    原来是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中年汉子在表演魔术。丫蛋赶到的时候,他正在表演“空手取物”的魔术——他伸出空荡荡的双手,让大家看看,确认他手里没有什么东西。然后,他的两只手捂在一起,翻来覆去地转动。同时,他用嘴往手上吹了三口气。接下来,他的右手猛地往前一伸,像是要抓什么东西似的。待他打开攥着的右手,手心里有一只乒乓球!围观的人都拍手叫好,嚷嚷着让他再表演一个。

    丫蛋脱口说道,叔叔,您给我变出一个红围巾好不好?

    围观的人愣了一下,明白过来后都跟着起哄,让中年汉子赶快变出一条围巾来。

    中年汉子面红耳赤,手忙脚乱。

    丫蛋以为中年汉子不给他变,忙说,叔叔,我妈妈没有钱买围巾,脸冻得又青又红……我想让您给她变一条红围巾。

    中年汉子回过神来,说,小朋友,叔叔可以给你变,但现在叔叔肚子饿了,饿了就变不出围巾,我明天给你变好吗?

    旁观的人都轰一声四下散去了,他们根本不相信中年汉子的话。丫蛋认真看了看中年汉子,重重地点了点头,满怀希望地回家了。

    第二天,天空飘起了雪花。下午一放学,丫蛋就飞快赶到了老地方。由于天气恶劣没有观众,中年汉子没有表演魔术,他的身上披了一层雪花,从远处看,简直就是个雪人。丫蛋两眼一亮,喊了声“叔叔”。

    中年汉子忙说,小朋友,叔叔今天就给你变出一条围巾来。说罢,中年汉子舞乍两手,没有舞乍几下,果然就变出一条红色的围巾!

    丫蛋怔了一下,兴奋地“哇”了一声,抓起围巾转身往家里跑去。

    因为路滑,中年汉子的轮椅走得很慢。他没有走出多远,丫蛋就气喘吁吁追上来,从书包里掏出红围巾要还给中年汉子,撅着嘴说,妈妈说了,不能要叔叔的东西。

    中年汉子想了想,说叔叔的东西是变出来的,是专门给你变的,你不要谁要啊?叔叔能变出来的东西太多了,家里都没地方放。

    丫蛋想不出反驳的话来,才又把围巾装进书包,高高兴兴地走了。

    第三天,天放晴了。这天是个星期天,中年汉子正在那个地方表演魔术,丫蛋呼哧呼哧跑来了。

    丫蛋眼睛一眨巴,说,叔叔,您给我变出两个烤红薯好吗?

    中年汉子为难了,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个场面。

    围观的人都想看热闹,催促中年汉子变烤红薯。其中有个小伙子冷嘲热讽道,你不是会变吗?赶快变啊?你要能变出烤红薯来,我给你一百块钱!

    这个、这个……中年汉子张嘴结舌,真急了。

    谁说叔叔变不出来?叔叔变的烤红薯在我的兜里呢。丫蛋说罢,把两只烤红薯从兜里掏出来,趁着中年汉子愣怔的时候,放到他手里,“咯咯”笑着转身跑了。

    呵呵,这个孩子!拿着热乎乎的烤红薯,中年汉子的眼睛湿润了。

    此后,丫蛋和中年汉子就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中年汉子经常给丫蛋变出书包、变形金刚、作业本等学习用具和玩具来。丫蛋呢,也常给中年汉子带一些好吃的,如葱花油馍、豆腐包子、三鲜饺子,更多的则是烤红薯。

    大约一年后,有一天,丫蛋忽然对中年汉子说,叔叔,您给我变出一个爸爸来好吗?别人都有爸爸,就我没爸爸。丫蛋说罢,显得很无奈,很无助。

    中年汉子拉过丫蛋的手,苦笑着说,丫蛋,这个叔叔真做不到。

    叔叔撒谎,妈妈说叔叔能给我变出一个爸爸来。丫蛋天真地说道。

    你妈妈?中年汉子心里一动,似乎明白了什么。

    那不是,妈妈来了。丫蛋叫道。

    中年汉子抬眼一看,看到一个拄着单拐的女人一步一步朝他走来,女人的脖子上围着一条鲜艳的红围巾。中年汉子迟疑了一下,转动轮椅迎上前去……

    后来,丫蛋就改口叫中年汉子“爸爸”了。

                              (摘自《微型小说选刊》2012年第8期,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

    A.中年汉子的魔术水平有限,当时没有变出围巾,但他很快掌握了这项技法,第二天披着雪花为丫蛋变出一条红色的围巾。

    B.小说善于运用神情描写刻画人物的心灵,丫蛋对中年汉子的求助、旁观者的冷嘲热讽都是通过人物神情描写表现出来的。

    C.小说以丫蛋简单的生活需求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表现了中年汉子心地善良,感人至深。故事虽然简单,但步步深入,蕴含深意。

    D.“谁说叔叔变不出来?叔叔变的烤红薯在我的兜里呢。”丫蛋从兜里掏出两只烤红薯,感动得中年汉子眼睛湿润了,表明他们的关系更为密切了。

    E.丫蛋在文中起着穿针引线的线索作用,一方连着中年汉子,另一方连着妈妈,互相关怀将二者的感激、理解、信任逐渐演变为爱情。

    2.小说前两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

    3.小说以“传奇”为题,有哪些丰富的内涵?请简要分析。(6分)

    4.有人说:世上没有残缺的人生,只有残缺的心灵。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小说谈谈你的具体理由。(8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25分)

                莫言: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北京时间10月11日晚7时,全球文学爱好者的目光聚焦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文学院会议厅,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由此,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这也打破了过去10年间这一奖项一直被欧洲作家所垄断的局面。

    “并非一个艰难的决定”

    评委会介绍,“借助魔幻与现实以及历史与社会视角的混合,莫言创造了一个世界,所呈现的复杂程度令人联想起威廉·福克纳和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福克纳是美国推理小说作家,代表作之一是《喧哗与骚动》,194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之一是《百年孤独》,1982年获诺奖。

    恩格隆表示,一周前审议委员会决定选择莫言,“并非一个艰难的决定”。 “今年的获奖者(莫言)的特别之处在于,他来自一个我们大部分人都接触不到的世界,他生长在农村,出生在农民家庭,他12岁以前都在地里干活。”对于那些不熟悉莫言的读者而言,恩格隆推荐大家从1993年出版的《天堂蒜薹之歌》开始。“当你准备好,去面对一个全新的世界的时候——那里居住着许多你从未遇过的人,那儿能让你用新的眼光审视这个世界”。

    诺贝尔奖委员会授予莫言的颁奖词说道:“(莫言)用魔幻般的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魔幻现实主义”成为诺贝尔赋予莫言的一个标签。立足于东方古老的民族,对魔幻现实主义地借鉴拓宽了中国文学作品在描绘现实时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内容,这也许正是本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莫言的真正意义所在。

    几百万字的作品,短短的两句话是显然不够的

    对于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所授予自己的这一评价,莫言认为这基本表述出了自己在创作中的一些特质,也可能与自己所讲述的中国民间故事有关,但如果把自己几百万字的作品全面概括出来,短短的两句话是显然不够的。批评家严锋称其作品“恣肆汪洋,元气充沛,想象力惊人,对中国的历史与现实都有强烈的关怀,挖掘很深,很有现代性,堪称世界级”。

    有人请莫言推荐他自己的一部作品,莫言推荐了今年在瑞典出版的《生死疲劳》,“因为这本书比较全面地代表了我的写作风格,以及我在小说艺术上所做的一些探索。”他说,首先,这本书是对中国历史和现实重大问题土地农民问题的一种思考;其次在本书中,采用了一种东方式的超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小说语言也是比较庞杂的,既有古典的书面型的语言,也有一些读西方翻译过来的小说这样的语言,更多的还是来自乡土。莫言认为,这些方言土语,写到小说里,完全可以看得懂,而且有非常强的感染力。一个真正的文学家,就是应该千方百计地丰富本民族的语言。

    “哪怕只剩下一个读者,我也要这样写”

    莫言从小喜欢说真话,因而给家里带来了很多的麻烦。笔名为“莫言”,就是告诫自己要少说话。事实证明,他一句话也没有少说,而且经常在一些特别庄严的场合,说出实话来。他认为,讲真话毫无疑问是一个作家宝贵的素质。如果一个作家讲假话,不但对社会无益,也会大大影响文学的品格。因为好的文学作品,肯定有一个真实的东西在里边,尤其是真实地反映了下层人民群众的生活面貌。

    他曾说过,“我有一种偏见,我觉得文学艺术,它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黑暗与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和人性中恶的部分。所以我的很多小说一旦发表以后,有些读者也不高兴。因为我把有些黑暗暴露得太彻底。当然我不会迎合这样的读者而牺牲自己文学创作的原则。哪怕只剩下一个读者,我也要这样写”。莫言曾这样描述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以是孙子,是懦夫,是可怜虫,但在写小说时,我是贼胆包天、色胆包天、狗胆包天。”

    莫言曾直言:“如果说我不想得诺贝尔奖,那我太装孙子了! 但忘掉所有奖项是所有作家最高的选择。一个作家不可能把自己的写作追求限定在一个什么奖上,也没听说哪一个作家为了得什么奖调整了自己写作的方向,改变了自己写作的方法。而且,即便你想改变,变得了吗?该怎么写,还怎么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尽管之前莫言从没有想到过自己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是他认为忠于对人的描写是自己斩获这一大奖的主要原因:“我的文学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民族的东西,同时我的小说也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人,我一直是站在人的角度上立足于写人,我想这样的东西超越了地区和种族”。 

    (选自2012年10月12日东方网,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莫言打破了过去10年间欧洲作家垄断诺贝尔文学奖的局面,成为了首位获得此项殊荣的中国籍作家。这证明了中国文学的崛起,欧洲文学的衰退。

    B.“魔幻现实主义”是莫言的标签,这正是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莫言的真正意义所在,莫言并不认同这一评价。

    C.莫言不把文学作为唱赞歌的工具。他认为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人性中恶的部分。

    D.莫言说“忘掉所有奖项是所有作家最高的选择”,是指作家不能为获得奖项而写作,要忘记名利,为理想而写作,这是作家最崇高的境界。

    E. 以“莫言”为笔名,意在提醒自己少说话,他却一句话也没有少说,这种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也属于作者自己要揭示的人性中恶的部分。

    2.莫言在文学创作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莫言曾这样描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可以是孙子,是懦夫,是可怜虫,但在写小说时,我是贼胆包天、色胆包天、狗胆包天。”如何理解莫言这句话的内涵?请简要分析。(6分)

    4.莫言在文学上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8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简肃薛公墓志铭

    欧阳修

    公讳奎,字宿艺,姓薛氏,绛州正平人也。三世皆不,而以公贵。初,太宗皇帝伐并州,太师①以策干行在,不见用。公生十余岁,已能属文辞,太师顾曰:“是必大吾门,吾复何为?”乃不复事生业,施贷以赒②乡闾。后五十年,公始佐今天子参政事,为世名臣,如其言。

    初举进士,为州第一,让其里人王严而居其次,于是乡里皆称之。淳化三年,再举乃中,授腻州军事推官。始至,取州狱已成书,活冤者四人。用荐者拜大理寺丞、知莆田县,悉除故时王氏无名租,莆田人至今以为德。及居蜀,尤有善政。民有得伪蜀时中书印者,夜以锦囊挂之西门,门者以白,蜀人随之者万计,且观公所为。公顾主吏藏之,略不取视,民乃止。老捏告其子不孝者,子诉贫不能养。公取俸钱与之,曰:“用此为生以养。”母子遂相慈孝。人皆以公为仁恩。蜀人喜乱而易摇,公既镇以无事,又能顺其风俗,从容宴乐,及其临事,奸发伏,逆见随决,如逢蒙③之射而方朔④之占, 无一不中。

    拜参知政事。公入谢,上曰:“先帝尝言卿可用,吾今用卿矣。”公益感激自励。而素刚毅,守节不苟合,既与政,尤挺立无所牵随。欲绳天下,无细大,一入于规矩。往往不可其意,则归卧于家,叹息忧愧,辄不食。家人笑其何必若此,公曰:“吾惭不及古人,而惧后世讥我也。”明道二年,明肃太后欲以天子衮冕⑤见太庙,臣下依违不决,公独争之,曰:“太后必若王服见祖宗,若何而拜乎?”太后不能,为改他服。太后崩,上见群臣,泣日:“太后疾不能言,而犹数引其衣,若有所属,何也?”公邃曰:“其在衮冕也。然服之岂可见先帝乎?”上大悟,卒以后服葬。

    以疾告归其政。天子曰:“吾不可以数烦公。“乃诏优公不朝,而使视事如故。居岁中,数以告,乃得还第。景祐元年八月庚申,公薨于家,年六十有八,赠兵部尚书。太常议曰:“谥法:一德不懈曰简,执心决断曰肃。今其状应法。”乃谥曰“简肃”。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有删改)

    注①太师,薛奎父亲的赠号。注②赒,周济,接济。注③逢蒙,擅射者。  注④方朔,擅占卜。注⑤衮冕,封建君主的礼服。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三世皆不,而以公贵   显:显达   B.太后不能,为改他服   夺:强取

    C.奸发伏,逆见随决     破:揭穿   D.施贷以赒乡         务:致力于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薛公“执心决断“的一组是(   )(3分)

    ①让其里人王严而居其次  ②悉除故时王氏无名租  ③及其临事,破奸发伏,逆见随决  ④而素刚毅,守节不苟合  ⑤则归卧于家,叹息忧愧,辄不食  ⑥臣下依违不决,公独争之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薛公少年聪慧,十余岁即能属文,父亲对他寄予厚望,认定他能光大门第;后来果如其言,薛公参与政事,辅佐皇上,成为宋朝一代名臣。

    B.薛公因病告老还乡,皇上善解人意,下诏准许他不用上朝,也不用处理政务;薛公去世后,太常根据薛公的功德,为他议定谥号为“简肃”。

    C.薛公临事持重明决,敢于坚持己见。太后想穿天子礼服拜太庙,薛公直谏,阻止了太后;太后驾崩后薛公仍劝谏皇上,未让太后穿天子礼服安葬。

    D.薛公为官之后,善解民疾,在莆田时因废除无名租而深为百姓感激;转任蜀地后更有善政,人们都认为他是个善施恩义的人。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始至,取州狱已成书,活冤者四人。(3分)

    (2)欲绳天下,无细大,一入于规矩。(3分)

    (3)太后疾不能言,而犹数引其衣,若有所属,何也?(4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诗后两题。

    如梦令(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①微醉。

    [注]①武陵:出自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1.这是一首咏物词,从词中典故可知,词中写的是哪种事物?就其所运用的写作手法进行鉴赏。(5分)

    2.结合全词,说说词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追求。(6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2.________________,尘满面,        

    3. ________________,还乡须断肠。

    4.莫听穿林打叶声, ________________。

    5.谁怕!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微冷。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伊消得人憔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3 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3分)

    A.名人故居纳入文物保护序列需要综合考虑建筑本身和名人影响等因素,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制定名人故居保护办法,合理确定名人故居标准。

    B.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张教官对同事感叹道:“刚入狱的小刘其实心地非常善良,为人处市非常仗义,真是孺子可教。”

    C.初春 的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畅淡着自己的理想……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

    D.为了在《百家讲坛》讲述《清十二帝疑案》,阎崇年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精心研究,可谓沙里淘金,最终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凡事若不问青红皂白,把自己心中的愤怒发泄到臆想对象身上,很可能造成对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的人遭到伤害。

    B.她的创新设计投入生产仅三个月,就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为这项设计付出的所有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终于得到了回报。

    C.欧债危机爆发之后,欧洲现在面临的最大困境是如何解决失业问题,严峻的形势将巨大的挑战带给了欧洲各国的经济复苏。

    D.哈佛燕京图书馆每年都有一次卖旧书的盛会,每次我都能在一堆堆五花八门的书里淘到如金子般珍贵的书,并因此而兴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大型龙头房企依赖自身资金优势“以价换量”,销售业绩大幅提升。

    ②其中,万科以1418亿蝉联销售金额冠军。

    ③此外,中海地产、恒大地产、万达集团的销售均超过900亿。

    ④除保利地产跻身千亿房企行列外,金地集团也以1078亿的销售金额跨入千亿房企俱乐部。

    ⑤但在刚需支撑下,2012年商品房销售整体回暖。

    ⑥2012年,是楼市调控继续深入发力的一年。

    A.①②④③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⑥⑤①②④③    D.⑥⑤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根据语境,在横线处补写上老者说的话,要求语言表达鲜明、得体。(4分)

    在一辆公交车上,一名乘客在喝完可乐之后,顺手把空瓶子扔在了地上,旁边的乘客纷纷摇起了头。这时候,一位女售票员走了过来,义正辞严地说:“你这个人怎么这么没有公德心啊,把空瓶扔在车厢内。”顺手把瓶子拣了起来,众人给予了肯定的眼神。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售票员顺手打开车窗,把瓶子扔到了窗外。这时候,一个老者开口了:“__________________。”听完老者说的话,售票员脸红得低下了头,显然她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例句后,在给定的事物中选取两个,写出简短诗句或哲理性的话,不要求句式一致。(4分)

    例:竹:每攀登一步,都作一次小结。

    火山:过分的热情,反成了一种灾难。

    可选事物:谷穗、玻璃窗、流星、晚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国学大师南怀谨曾写下这样的警醒人生的诗句:“一朵白云横山谷,几多归鸟尽迷航。”归鸟为什么会迷航?请你结合个人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