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选择题 18 题,解答题 4 题
中等难度 2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8 题
  1.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B.由C(石墨)→C(金刚石);△H=+1.9 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 kJ/mol,若将含0.5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 NaOH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
    D.在101kPa、25℃时,2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H=-285.8 kJ/mo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化学家Gerhard Ertl,以表彰他对固体表面化学研究过程中的重大发现.使CO、NOx等在铂表面发生化学反应转变成无毒气体,以减少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的排放,正是此项研究的重要应用之一.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O在铂表面被氧化生成CO2,铂起催化作用
    B.汽车尾气中NOx在铂表面发生还原反应的产物是N2
    C.CO在铂表面可能和O2、NOx反应
    D.NOx、CO、CO2均能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是( )
    A.氨气分子的电子式:
    B.CO2分子的结构式:O=C=O
    C.S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D.苯分子的比例模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判断反应过程的自发性的目的是( )
    A.判断反应的方向
    B.确定反应是否一定会发生
    C.判断反应过程发生的速率
    D.判断反应过程的热效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制取蒸馏水是把杂质从水中蒸出
    B.通过加热除去氯化铵固体中的碘单质
    C.在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为了安全起见,应在小烧杯上盖上表面皿或玻璃片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注入小烧杯中,加水稀释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A.H2O、HCOOH、Cu2(OH)2CO3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
    B.HClO、浓H2SO4、HNO3均具有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
    C.HF、CH3COOH、CH3CH2OH都易溶于水,都是电解质
    D.NaF、MgO、AlCl3均由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化合而成,都是离子化合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纯锌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可使反应速率加快
    B.甲醇和氧气以及KOH溶液构成的新型燃料电池中,其负极上发生的反应为:CH3OH+6OH-+6e-═CO2+5H2O
    C.在铁件上镀铜时,金属铜作阴极
    D.电解精炼铜时,电解质溶液中铜离子浓度保持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根据 的结构,它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B.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与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
    D.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关于该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分子中含有12个H原子
    B.一氯代物有4种
    C.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1mol该物质分别与足量H2、NaOH溶液反应,消耗H2、NaOH的物质的量均为3mo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是某些实验的部分装置,其中所注明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A、B、C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A、C可分别与B形成化合物x和y,A与B的质子数之和为C的质子数,现有以下说法,其中判断正确的组合是( )
    A B
    C
    ①B与C均存在同素异形体
    ②x的种类比y的多
    ③常温上,在10mL B的氢化物中无H+
    ④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与A的氢化物形成三种盐.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类推的思维方式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是经常用到的,但是有时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类推出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验证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以下类推的结论正确的是( )
    A.Na、Mg、Al具有强还原性,Na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故Mg、Al也是
    B.盐酸、硝酸都是强酸,CaCO3与盐酸反应制取CO2,用硝酸也行
    C.由2Fe+3Cl2=2FeCl3可推出2Fe+3I2=2FeI3成立
    D.CO2和SO2都是酸性氧化物,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CO2也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25℃时,在20mL 0.1mol/L 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醋酸溶液,曲线如图所示,
    有关粒子浓度关系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在A点:c(Na+)>c(OH-)>c(CH3COO-)>c(H+
    B.在B点:c(OH-)═c(H+),c(Na+)═c(CH3COO-
    C.在C点:c(CH3COO-)>c(Na+)>c(H+)>c(OH-
    D.在C点:c(CH3COO-)+c(CH3COOH)═2c(N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①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Fe2+  Al3+  NO-3  Cl-  S2-
    ②在pH=11的溶液中:Na+  AlO-2  NO3-  S2-  SO2-3
    ③由水电离的c(H+)=10-12mol•L-1的溶液中:Cl-  HCO-3  NO-3  NH+4  F-
    ④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2+  NH+4  Cl-  K+  SO2-4
    ⑤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Fe3+  NH+4  Cl-  K+SO2-4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①②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α1和α2分别为A、B在两个恒容容器中平衡体系A(g)⇌2B(g)和2A(g)⇌B(g)的转化率,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均增加A的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α1、α2均减小
    B.α1、α2均增大
    C.α1减小,α2增大
    D.α1增大,α2减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经一定时间后,可逆反应aA+bB⇌cC中物质的含量A%和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在T1、T3温度时达到化学平衡
    B.该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化学平衡
    C.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Cu(OH)2在水溶液中存在着如下沉淀溶解平衡:Cu(OH)2(s)⇌Cu2+(aq)+2OH-(aq),在常温下KSP=2×10-20mol3/L3.在常温下如果要生成Cu(OH)2沉淀,需要向0.02mol/L的CuSO4溶液中加入碱溶液来调整溶液的pH,使溶液的pH大于( )
    A.2
    B.3
    C.4
    D.5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金属钛(Ti)性能优越,被称为继铁、铝后的“第三金属”.工业上以金红石为原料制取Ti的反应为:
    aTiO2+bCl2+cC aTiCl4+cCO  反应(1)
    TiCl4+2MgTi+2MgCl2 反应(2)
    关于反应(1)、(2)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①TiCl4在反应(1)中是还原产物,在反应(2)中是氧化剂
    ②C、Mg在反应中均为还原剂,被还原
    ③在反应(1)、(2)中C的还原性大于TiCl4,Mg的还原性大于Ti
    ④a=1,b=c=2
    ⑤每生成9.6g Ti,反应(1)、(2)中共转移0.8mol e-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4 题
  1. 已知物质M由X、Y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Y元素最高正价与它的负价代数和为6.M与其它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1)若A是与X、Y同周期元素的一种常见金属单质,则A与B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若A是一种常见酸性氧化物,且可用于制造玻璃则E与F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3)若A是一种常见的化肥,式量为79,且E与F反应生成G时有白烟产生,则G的电子式是______
    (4)若A是一种溶液,只可能含有H+、NH4+、Mg2+、Fe3+、Al3+、CO32-、SO42-中的某些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B溶液时,发
    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B溶液的体积变化如图2所示,由此可知,该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同时证明氯气的某些性质,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支撑用的铁架台省略),按要求回答问题.
    (1)下列方法中,可制得氯气的正确组合是______.
    ①MnO2和浓盐酸混合共热②MnO2、NaCl和浓硫酸混合共热
    ③次氯酸钠和浓盐酸混合④K2Cr2O7和浓盐酸混合
    ⑤KClO3和浓盐酸混合共热⑥KMnO4和浓盐酸混合
    A.①②⑥;B.②④⑥;C.①④⑥;D.全部可以
    (2)若用含有0.2mol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制Cl2,制得的Cl2体积(标准状况下)总是小于1.12L的原因是______
    (3)①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现象是______.
    ②装置C和D出现的不同现象说明的问题是______.
    ③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
    ④写出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有缺陷,不能确保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学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加一个装置.你认为该装置应加在______与______之间(填装置字母序号),装置中应放入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现有A、B、C、D、E五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可电离产生下列离子(各种离子不重复).
    阳离子 H+、Na+、Al3+、Ag+、Ba2+
    阴离子 OH-、Cl-、CO32-、NO3-、SO42-
    已知:①A、B两溶液呈碱性;C、D、E溶液呈酸性.
    ②A溶液与E溶液反应既有气体又有沉淀产生;A溶液与C溶液反应只有气体产生(沉淀包括微溶物,下同).
    ③D溶液与另外四种溶液反应都能产生沉淀;C只能与D反应产生沉淀.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将C溶液逐滴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的浓度的A溶液中,反应后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2)写出E溶液与过量的B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已知:NaOH(aq)+HNO3(aq)=NaNO3(aq)+H2O(l);△H=-a KJ•mol-1
    请写出B与C的稀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4)在100mL 0.1mol•L-1E溶液中,逐滴加入35mL 2mol•L-1NaOH溶液,最终得到沉淀物质的量为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已知可逆反应CO+H2O(g)⇌CO2+H2,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
    (1)T℃时,若起始时:c(CO)=2mol/L,c(H2O)=3mol/L,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60%,此时平衡常数K值为______;水蒸气的转化率为______.
    (2)T℃时,若起始时:c(CO)=2mol/L,c(H2O)=6mol/L,则水蒸气的转化率为______
    (3)若T℃时,起始浓度c(CO)=amol/L,c(H2O)=bmol/L,平衡时H2的浓度c(H2)=cmol/L,则a、b、c之间的关系式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