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选择题 3 题,语言应用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新石器时代前期的母系氏族社会大概相对来说比较和平安定,其巫术礼仪、原始图腾及其图象化的符号形象也如此。

    仰韶型和马家窑型的彩陶纹样,其特征恰好是这相对和平稳定的社会氛围的反照。你看那各种形态的鱼,那奔驰的狗,那爬行的蜥蜴,那拙钝的鸟和蛙,特别是那陶盆里的人面含鱼的形象,它们虽明显具有巫术礼仪的图腾性质,具体含义已不可知,但从这些形象本身所直接传达出来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意识,却可以清晰地使人感到:这里还没有沉重、恐怖、神秘和紧张,而是生动、活泼、纯朴和天真,是一派生气勃勃、健康成长的童年气派。

    仰韶彩陶的特点,是动物形象和动物纹样多,其中尤以鱼纹最普遍,有十余种。据闻一多《说鱼》,鱼在中国语言中具有生殖繁盛的祝福含义,但闻一多最早也只说到《诗经》《周易》。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把它进一步追溯到这些仰韶彩陶呢?像仰韶期彩陶屡见的多种鱼纹和含鱼人面,它们的巫术礼仪含义是否就在对氏族子孙“瓜瓞绵绵”长久不绝的祝福?

    社会在发展,陶器造型和纹样也在继续变化。和全世界各民族完全一致,占据新时器时代陶器纹饰走廊的,并非动物纹样,而是抽象的几何纹,即各式各样的曲线、直线、水纹、漩涡纹、三角形、锯齿纹种种。

    其实,仰韶、马家窑的某些几何纹样已比较清晰地表明,它们是由动物形象的写实而逐渐变为抽象化、符号化的。由再现(模拟)到表现(抽象化),由写实到符号化,这正是一个由内容到形式的积淀过程,也正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即是说,在后世看来似乎只是“美观”“装饰”而并无具体含义和内容的抽象几何纹样,其实在当年却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内容和含义,即具有严重的原始巫术礼仪的图腾含义的。似乎是“纯”形式的几何纹样,原始人们的感受却远不只是均衡对称的形式快感,而具有复杂的观念、想象的意义在内。巫术礼仪的图腾形象逐渐简化和抽象化成为纯形式的几何图案(符号),它的原始图腾含义不但没有消失,并且由于几何纹饰经常比动物形象更多地布满器身,这种含义反而更加强了。可见,抽象几何纹饰并非某种形式美,而是抽象形式中有内容,感官感受中有观念,这正是美和审美在对象和主体两方面的共同特点。这个共同特点便是积淀:内容积淀为形式,想象、观念积淀为感受。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1.下列关于“有意味的形式”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有意味的形式”是一个经由再现到表现,再到写实,最后到符号化的积淀过程。

    B.“有意味的形式”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以动物形象和动物纹样居多,尤以鱼纹最为普遍。

    C.“有意味的形式”并非某种形式美,而是抽象形式中有内容,感官感受中有观念。

    D.在“有意味的形式”中,原始的图腾含义逐渐消失,抽象的几何纹饰逐渐增多。

    2.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母系氏族社会氛围反照了仰韶彩陶纹样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意识。

    B.仰韶彩陶中的鱼纹明显包含了原始巫术礼仪的图腾含义。

    C.闻一多先生把鱼的生殖繁盛的祝福含义追溯到《诗经》《周易》。

    D.仰韶陶器器身上的某些几何纹饰比动物形象更多,其原始图腾含义得到加强。

    3.从全文来看,下列表述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母系氏族社会的巫术礼仪、原始图腾及图象化符号形象是相对和平安定的。

    B.仰韶彩陶中的鱼纹多达十余中,鱼纹意味着先民对氏族子孙“瓜瓞绵绵”的祝福。

    C.由图腾形象抽象化而来的几何纹饰,一般包含着形式、想象等观念内容。

    D.新石器时期的仰韶彩陶上的动物形象呈现出生气勃勃、健康成长的童年气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

    六 指 猴

    墨中白

    侯六是新来为东家赶马车的,右手六手指,护院的都笑称他六指猴。

    侯六也不恼,伸出手问:“像六指猴吗?”

    “六指猴是江湖大盗,你是给东家赶马车的。”说完,大伙善意笑了。

    东家江大佬有钱,有钱的东家不住在泗州城。东家喜欢住在五里坡的凤凰墩。凤凰墩背靠九座梅花山,西临拦山河,东边一条大道直通南边的泗州城。

    东家爱去泗州城听戏。

    东家听完泗洲戏,侯六就陪他去梅岭茶馆。

    东家和众玩家边品茶,边玩赏古玉。

    众玩家要看东家腰上的玉。

    东家掏出洁白的手帕,用嘴吹吹,才解下玉放在上面。只见手帕上的蟠螭,圆眼怒睁,细眉飞扬,脚爪上翘,胛骨尽显,活泼有趣。

    众人夸:“好玉。”

    侯六却在旁边大碗喝着茶,喝完,就到泗州大街上逛。

    东家品足了茶,侯六准时套好马车等他。坎坷道,马车如履平地。东家喜欢坐在车上眯着双眼哼着泗州戏,回味着茶馆玩玉时的惬意。

    到家,东家拎起长衫下车,侯六就看到他腰带上那只活泼的蟠螭。

    东家有钱,可有钱的东家人不坏。东家喜欢拿出白花花的银子救济乡邻。侯六常听人夸,东家是善人。

    侯六拴好马,路过东家房时,就听东家和老婆说:“侯六人不小,是该成家了……”

    侯六听后心一热,父母去世,无人再关心自己。

    泗州大街,仁义当铺。

    黑衣人闪身进屋。

    老板贾仁义低声问:“玉呢?大人催要。”

    黑衣人说:“盗不来。”

    “没有你偷不来的宝贝,否则告知官府,丢的不仅是玉,还有多人的性命!”

    黑衣人不回答,抛下酬金,飞跃离去,眨眼钻进黑夜里。

    天亮,府衙有人投案,声称自己是大盗六指猴。师爷马皮金一看是马夫侯六,笑说:“你手长六手指,就是六指猴?”

    “我是六指猴,为东家赶车,实是想偷他的玉。”

    马皮金只好向吴知府禀报。

    吴知府听后,说:“通知江大佬,让他看着办吧。”

    马皮金把知府的话转告给东家,临别小声叮嘱:“大人的嘴,大着呢!”

    东家忙带上金银赶到府衙。

    看着满眼的金银,吴知府叹道:“你有钱心善,好人呀,可好人如何会让飞贼赶车呢,要追究……”吴知府眯着小眼盯着东家的腰间。

    东家取下玉佩递给说:“一个赶马的怎会是大盗哟?”马皮金忙上前接玉,旁边的吴知府就怪怨说:“好好马车不赶,非说是飞贼,自己的命贱,也不为主人着想,再说,他真是六指猴,怎敢自己找上门来?这些下人呀,醉酒后,全是醉话!”

    东家忙谢过知府,刚把侯六带走,贾仁义就求见吴知府说:“真是六指猴呀。”

    吴知府笑道:“抓了六指猴,还会有七指猴八指猴,那多飞贼抓得完吗?要的是玉!”

    看着吴知府把玩着圆眼怒睁的蟠螭,贾仁义连赞:“大人高明!”

    侯六得知东家用古玉救他,跪谢说:“我不配。”东家伸手拉起他说:“玉是宝,可活人更是宝哩!”

    侯六说:“不能再为您赶马了。”转身欲去。

    东家也不换留,说:“走正道吧!路平整,好走!”

    六指猴点头,飞身上了大路。

    平原大道,晨光如金。

    东家坐着马车去泗州城,路遇一老者,停车,让其坐。

    老者摘去胡须,是侯六。

    侯六感慨说:“东家的善心无处不在呀。”双手递来一玉。

    东家见是那块活泼有趣的蟠螭,摇头叹说:“何必呢!”

    侯六说:“东家放心,他们无可奈何,日后还会尊敬您呢!”看着东家一脸莫名,侯六笑着跃到马后,接过马鞭说:“再为您赶一趟吧。”望着飞舞马鞭的侯六,东家仿佛看到自己年轻时的影子。

    侯六走了,东家再也没有他的消息。

    东家不明白,古玉被盗,官府也不追问,吴知府对他尊敬如宾,像是他偷了自己的古玉。

    东家进城时还爱听泗州戏,去梅岭茶馆。

    东家品茶时,听茶客们说,江湖上有一飞侠,专盗贪官金银救济穷人,飞侠盗金银,还拿他们记录贪污的私账簿儿……

    听着,听着,东家猛喝一口茶,他希望飞侠是六指猴,却又为侯六捏着把汗。

    (本文有改动)

    1.下列对这篇微型小说的赏析,不准确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中有关“凤凰墩”的一段环境描写,寥寥数语,却细腻鲜活,生动传神,充分地体现了小说的环境描写对真实性的追求。

    B.侯六听到东家与老婆的对话后,“心一热,父母去世,无人再关心自己”。这种叙事中的闲笔,增加了作品的生活气息。

    C.知府勾结当铺老板,当铺老板收买黑衣人,黑衣人就是大盗六指猴,六指猴亦即侯六,作者在极短的篇幅内巧妙地交代了这些人物关系。

    D.通过描写人物语言的前后矛盾,可以凸显人物的性格特点,吴知府在得到玉蟠螭前后对东家说的那两段话,就具有这样鲜明的表达效果。

    E.侯六将盗回的玉蟠螭交还东家时说的话是伏笔,后来茶客们的话是照应。这种写作技巧的运用,避免了平铺直叙。

    2.小说中那块活泼有趣的玉蟠螭在情节安排与人物塑造方面有何作用,请分别作简要分    析。(6分)

    3.请概括侯六与东家的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6分)

    4.这篇微型小说的段落都很短小,甚至大量使用一句一段的形式。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写法?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

    侯仁之:城市的知音

    ①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以失败告终,20岁的侯仁之在苦闷中彷徨。弟弟侯硕之的一句话,让他下定决心放弃曾想从事的医学,投考历史专业。弟弟的那句话是:“学医,只能给个人看病。学历史,可给社会治病! ”这一年,侯仁之考取燕京大学历史专业。

    ②1937年抗战爆发后北平沦陷,燕京大学成为沟通沦陷区、解放区和大后方的秘密通道。当时正在读研究生的侯仁之承担了将爱国学生送往解放区或大后方的工作。抗战胜利一年后,侯仁之前往英国利物浦大学求学。

    ③在英国期间, 侯仁之逐渐接受了历史地理学的理念。他意识到,沿革地理存在明显的局限性。1949年,侯仁之学成归国,并将历史地理学引入中国。从此,一个新的、科学的历史地理学学科逐步建立,侯仁之成为公认的“中国历史地理学第一人”。

    ④要搞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大量的实地调查必不可少。在张家口考察期间,侯仁之发现一段长城与众不同。深感疑惑的侯仁之回来后立刻查资料,最终确认这是明后期沿着长城开设的“马市”。如今这种贸易已消失在历史中,但却由遗留的建筑记录下来。从此,他的研究兴趣由“历史”转向“地理”,而野外考察和考古研究,也成为贯穿他学术生涯的的重要内容。

    ⑤1958年以后,侯仁之开始了沙漠研究。当时有人认为,沙漠地区不仅文献资料少,而且调查访问都很困难,难以开展历史地理研究。侯仁之反驳道:“必须勇敢打破旧传统,坚决走出小书房,跳出旧书堆。”此后数年,侯仁之多次奔赴西北沙漠进行考察。

    ⑥1964年夏天,侯仁之在陕北榆林附近的沙漠考察统万城。统万城是5世纪一个少数民族小王朝的都城,已在沙漠中沉寂了千年。经过细致的调查研究,侯仁之得出结论,统万城的沙化,是人类不合理活动的结果。那时,人们普遍认为西北沙漠中很多古城被废弃是“大漠流沙”造成的,而侯仁之却证明,这是“肤浅的广为流传的错误观点”,人类活动才是造成沙化的主要原因。这直接为后来人们治理沙漠打下了认识基础,侯仁之也因此成为“沙漠历史地理研究的先驱”。

    ⑦在这次考察中,侯仁之还纠正了一个普遍的说法:榆林三迁,即榆林因流沙侵袭而被迫三次南迁。侯仁之证实,榆林不仅没有三迁,反而在原址五次扩展。古城榆林终于明晰了自己的“身世”。

    ⑧在学术生涯中,侯仁之梳理过脉络的城市有很多。承德、临淄、邯郸、芜湖、敦煌……在侯仁之的慧眼下,一个个城市的前世今生或者得以浮现,或者更加丰满。他对许多城市做了深入的研究,充满着热爱。对他而言,北京有着更重要的意义。侯仁之曾说:“我对北京,是知之愈深,爱之弥坚。”

    ⑨侯仁之在北京定居60年,为北京倾注了大量心血。比如有800多年历史的卢沟桥在20世纪80年代还是进京要道。卡车、拖拉机往来穿梭,卢沟桥受损严重。侯仁之对此心急如焚。他写了《保护卢沟桥刻不容缓》一文,发表在《北京日报》上。6天后, 北京市政府决定,卢沟桥禁止机动车与兽力车通行。如今,经过多次整修的卢沟桥已经得到妥善保护。侯仁之最为人所知的壮举是保护莲花池。正是因为他的积极奔走,原本要建在莲花池上的北京西客站主楼东移了100米。“先有莲花池,后有北京城”,北京城的血脉得以保留。

    ⑩当然,与他的研究相比,这些事还只能算作“信手为之”。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里,他以历史地理学的眼光,解决了北京城市起源、城址转移、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其客观规律等关键性问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侯仁之,人们就无法充分解读北京的厚重和韵味。

    (摘编自高毅哲《侯仁之:城市的知音》)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本文记述了侯仁之的求学经历、科研历程、丰富的学术成果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展现了一位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的爱国情怀和学者本色。

    B.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抗战期间,侯仁之身处沦陷区,利用燕京大学学生的身份,将爱国学生输送到解放区或大后方,为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

    C.在对张家口长城的考察研究中,侯仁之切实认识到野外考察在历史地理学中的重要价值。这次考察使他的研究兴趣由“历史”转向了“地理”。

    D.侯仁之主张沙漠研究要走出小书房,走进现场,不要依靠旧书堆中的文献资料。他在陕北榆林附近沙漠的考察研究纠正了人们的错误认识。

    E.侯仁之发现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卢沟桥受损严重,便强烈呼吁保护卢沟桥,禁止机动车和兽力车通行,最终使卢沟桥得到了妥善保护。

    2.侯仁之被称为“城市的知音”,这在文中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3.本文第一自然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请结合全文分析侯仁之取得成就的自身因素主要有哪些,并就其中一个方面联系现实谈谈对你的启示。(8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刘敞,字原父,临江新喻人。举庆历进士,廷试第一。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以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通判蔡州,直集贤院,判尚书考功。

    奉使契丹,习知山川道径,契丹导之行,自古北口至柳河,回屈殆千里,欲夸示险远。敞质译人曰:“自松亭趋柳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译相顾骇愧曰:“实然。但通好以来,置驿如是,不敢变也。”顺州山中有异兽,如马而食虎豹,契丹不能识,问敞。敞曰:“此所谓驳也。”为说其音声形状,且诵《山海经》、《管子》书晓之,契丹益叹服。使还,求知扬州。

    扬之雷塘,汉雷陂也,旧为民田。其后官取潴①水而不偿以它田,主皆失业。然塘亦破决不可漕,州复用为田。敞据唐旧券,悉用还民,发运使争之,敞卒以予民。天长县鞫王甲杀人,既具狱,敞见而察其冤,甲畏吏,不敢自直。敞以委户曹杜诱,诱不能有所平反,而傅致②益牢。将囚,敞曰:“冤也。”亲按问之。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相传以为神明。

    敞以识论与众忤,求知永兴军,拜翰林侍读学士。大姓范伟为奸利,冒同姓户籍五十年,府县短长,数犯法。敞穷治其事,伟伏罪。未及受刑,敞召还,判三班院,伟即变前狱,至于四五,卒之付御史

    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因以讽谏。时两宫方有小人间言,谏者或讦而过直。敞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舜至侧微也,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帝竦体改容,知其以义理讽也。皇太后闻之,亦大喜。

    积苦眩瞀,屡予告。帝固重其才,每燕见他学士,必问敞安否;帝食新橙,命赐之。疾少间,复求外,以为汝州,旋改集贤院学士、判南京御史台。熙宁元年,卒,年五十。

    (选自《宋史·刘敞传》,有删节)

    【注】①潴:蓄积。②傅致:罗织。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素习知山川道径        素:向来

    B.将论囚              论:讨论

    C.持府县短长           持:挟制

    D.卒之付御史决           决:判决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B.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C.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D.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雷塘曾被官府征作其它用途,刘敞经过努力,将它归还给百姓,

    B.刘敞曾经在扬州和永兴军等处任职,为当地做了不少实事。

    C.范伟多次犯法,在刘敞的审理下伏罪,但刘敞被召还之后,他马上翻供。

    D.当皇帝不听其他大臣进谏时,刘敞犯颜直谏,用一身正气折服了皇帝。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

    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暮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1.《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5分)

    2.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6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面对着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和广阔的宇宙,发出感叹,提出疑问:“怅寥廓,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运用比喻手法表现自己对自由的田园生活的向往的名句是:“                         。”

    杜甫在《咏怀古迹(其三)》中只用了简短而雄浑的两句诗,就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这两句是:“              _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3 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B.这次军事演习,蓝军一度处于劣势,他们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才夺回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C.在座谈会上,代表们结合实际情况,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D.从文章风格看,《庄子》奇幻,《孟子》雄辩,《荀子》浑厚,《韩非子》峻峭,实在是各有千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次招聘,一半以上的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外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

    B.我父亲是建筑学家,许多人以为我母亲后来进入建筑领域,是受我父亲影响,其实不是这样的。

    C.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

    D.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那就是网络阅读。网络阅读远远超越了传统的阅读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阅读的趣味性大大提高,吸引力更强,影响力更大。

    ①能够对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信息形态进行有机的合成

    ②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沟通交流的需求

    ③与传统阅读相比,信息更加全面,视野更加开阔,也更直观、更逼真

    ④提供读、看、听三方面的内容

    ⑤它改变了单一的文字或静态的图像的表现形式

    ⑥还具有共享性、开放性和互动性

    ③②⑤④①⑥   B.③⑥⑤①②④     C.⑤①④③⑥②   D.⑤④③②①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下面四个字是由象形字“人”( )变化组合而成的会意字。请根据给出的古文字义,仿照“比”、“化”两例,用七字句描述“从”、“北”的形体结构与字义。要求:①形义描述合理;②押韵。(4分)

                                      

    (从:跟随)       (比:并列)         (北:相背)           (化:变化)

                   二人排齐向右站                      左人正立右倒画

                   亲密并列肩比肩                      人形颠倒表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7分)

    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礼记·曲礼上》)

    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①敬起孝,说则复谏。(《礼记·内则》)

    【注】①起:更加。

    简述以上两则材料内容的联系,并就其中一则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有人曾说过,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