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4 题,其中:
单选题 15 题,填空题 4 题,流程题 1 题,推断题 1 题,实验题 1 题,科学探究题 1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21 题,中等难度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5 题
  1.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浓盐酸挥发 B. 海水晒盐 C. 干冰升华 D. 食物腐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二氧化碳验满

    C. 溶解固体

    D. 测定PH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

    B.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

    C. 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

    D. 铁在空气中生锈,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有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B.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在瓶口观察到白烟

    C. 木炭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铜,固体由红色逐渐变黑

    D. 将铜丝插入稀盐酸中,产生气泡,溶液逐渐变为蓝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 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一它们溶液中的阳离子都是H+

    B. 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一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C. 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一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D. 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一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 水的化学性质由氧原子和氢原子保持

    C. 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 水灭火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有关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元素

    B. 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在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D.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中子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六氯苯(化学式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 苯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C. 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 六氯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O”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

    C.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D.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1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活性炭和木炭都具有吸附性

    B. 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

    C. 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

    D.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所以可用于冶炼金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常常要采取一些安全措施。下列措施中,不安全的是(  )

    A. 汽车加油站、纺织厂严禁烟火 B. 到溶洞里探险时用火把照明

    C. 严禁旅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车 D. 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灯火实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如图所示实验。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②中加入镁粉时一定有气泡冒出

    B. ②中溶液一定含有Fe3+

    C. ③中一定没有盐酸

    D. ③中的固体里只含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20℃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

    B. 把30%的硝酸钾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5%

    C. 洗洁精能去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

    D. 将酒精和汽油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对反应前后溶液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质量增加 B. 颜色不变 C. 碱性减弱 D. pH增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氢气和甲烷

    分别点燃,并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

    B

    鉴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

    加水溶解,测温度变化

    C

    除去硝酸钾中的少量氯化钠

    加水溶解,蒸发结晶

    D

    除去氧化钙中的少量碳酸钙

    加入适量稀盐酸,过滤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用化学符号填空。

    (1)氦元素_____;

    (2)最常用的溶剂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问题。

    (1)正常雨水呈酸性_____;

    (2)铝制品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

    (2)3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分别加水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_____乙(填“>”、“<”或“=”)。

    (3)在实验室用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甲溶液,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_____,最后装瓶贴标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18年8月9日,一车600公斤,厚度仅为0.02毫米的不锈钢从我国运往德国,这是目前中国制造的最薄的不锈钢,厚度仅有A4纸四分之一,也叫“手撕钢”(见图),它可以轻而易举地被撕碎,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计算机等领域。

    (1)普通钢材可以加工成“手撕钢”这种极薄的金属片,是因为金属具有_____性。

    (2)“手撕钢”是一种铁合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①“手撕钢”的性能比生铁优越

    ②“手撕钢”能完全溶解在盐酸中

    ③“手撕钢”的含碳量比生铁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流程题 共 1 题
  1. 工业上用闪锌矿(主要含ZnS,还含PbS等杂质)制备锌的流程如下(部分产物略去):

    (1)①④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填序号)。

    (2)④中氧化锌发生的是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3)通过下表数据可知,从粗锌中分离出纯锌:可以将粗锌放在一容器中加热,控制温度在907℃<T<_____,收集锌蒸气,冷却后可得纯净的锌。

    物质

    Zn

    Pb

    C

    沸点℃

    907

    1749

    4827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不同的物质,A是铁锈的主要成分,B和C为单质,C和F状态相同,D和F为氧化物,B→A的过程比较复杂,它们有如图所示的反应关系(图中的“一”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图中的“→”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

    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己略去)。请写出:

    (1)物质A的化学式为_____;

    (2)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b的名称: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_____(填字母),若用F装置干燥二氧化碳气体,F中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填试剂名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1 题
  1.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CO2通入 NaOH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设计了下列两组实验。请你和同学一起探究井回答问题:

    (设计与实验)

    步骤一

    步骤二

    实验Ⅰ

    往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CO2

    往步骤一所得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实验Ⅱ

    往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CO2

    往步骤一所得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

    (探究与结论)

    (1)实验I中步骤一看不到明显的现象,步骤二产生的现象是_____,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请写出步骤二产生上述现象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实验Ⅱ中步骤二看到有白色沉淀析出,反应原理可以用字母表示:AB+CD=AD+CB,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拓展延伸)表格中给出了20℃时NaOH和Na2CO3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物质

    溶解度(s)/g

    NaOH

    17.3

    Na2CO3

    <0.01

    根据表格,可以设计实验Ⅲ,操作为:将CO2通入NaOH的乙醇饱和溶液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反思)检验二氧化碳不用氢氧化钠溶液,而用澄清石灰水的原因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向100g 8%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100g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溶液的pH=7。

    (1)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_____g

    (2)求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