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25 题,中等难度 2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位战地记者写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酷,击破的战车、碎在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这位记者描写的战役是指1916年最残酷的战役(     )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偷袭珍珠港

    C.日德兰海战               D.凡尔登战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在一百年前,人类历史上发生了一场大浩劫,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那么当时引爆这场“大浩劫”的是(     )

    A.萨拉热窝事件               B.德国进攻波兰

    C.日军偷袭珍珠港题             D.凡尔登战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小明在博物馆看到了一块黑色石柱文物(见下图),上面镌刻了 282条铭文。解说员说这些铭文就是世界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善的成文法典,你认为这一文物应该出自(     )

    A.两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黄河流域               D.恒河、印度河流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古希腊——西方文明之源”主题探究活动,下列与此主题无关的是(   )

    A.《天方夜谭》            B.《荷马史诗》

    C.浮力定律              D.伯利克里改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古希腊文明与其他古文明的不同之处,便是崇尚自由,既富于热情,又强调理性。古希腊的雅典还发展出一套完善的民主制度,对后来的西方文明与世界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一民主政治的性质是(    )

    A.原始社会的民主政治         B.奴隶制的民主政治

    C.封建制的民主政治          D.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因反对教会,批判神学而被捕入狱,最后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的火刑柱上。在西欧封建时代,经常会有人因思想或学术上的创新而被视为“异端”,受到宗教裁判所的审判。这种现象说明了(    )

    A.教会成为欧洲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B.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C.西欧封建国家内部管理权力分散

    D.西欧封建制度等级森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①13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国家建立

    ②东罗马帝国也称拜占庭帝国

    ③东罗马帝国比西罗马帝国延长500年左右

    ④东罗马帝国被奴隶制帝国奥斯曼土耳其所灭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某班举行辩论会。甲说,这场运动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乙说,这场运动借助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举起了人文主义旗帜;丙说,这场运动开辟了“发现人”的时代。他们共同探讨的是(     )

    A.基督教创立            B.文艺复兴

    C.光荣革命            D.启蒙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文献《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都体现了本国的时代特征,它们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     )

    A.反对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国

    B.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C.反对殖民压迫、实现民族独立

    D.建立君主立宪制、限制王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325年前,为把王权“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英国资产阶级确立的政治原则是(    )

    A.主权在民               B.议会至上

    C.君权神授                D.三权分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在民主国家里,法律便是国王;在专制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下列国家中最早开始从“国王就是法律”向“法律便是国王”转变的是(    )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中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7世纪中期开始,人类历史上三次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先后在英国、美国和法国爆发。这三次革命的共同影响是(   )

    A.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B.实现了新兴国家统一

    C.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D.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来自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的原料在英国工厂里被加工成商品销往世界各地。”促成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直接因素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          B.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

    C.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            D.殖民扩张与掠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科技的进步,不断为人类经济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不断催生新职业,以下按职业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汽车司机——铁路工人——计算机教师

    B.火车司机——网络工程师——石油工人

    C.火车司机——汽车司机——网络工程师

    D.石油工人——宇航员——轮船修理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美国历史学教授詹姆斯·麦佛森说:“如果这个国家可以分裂为两个,就可以分裂成3个、4个、6个、12个,林肯政府发动战争的理由是,南方违背了国家的统一,违背了宪法和多数人统治的原则。”这段话表明美国南北战争的目的是(     )

    A.废除黑人奴隶制             B.废除封建农奴制

    C.维护国家统一              D.建立世界霸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某部史书说:“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就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以前它是个前工业时代的封建社会,到19世纪末期,新日本——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成为一个正在上升的帝国。”导致日本这种变化的因素有(     )

    ①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工业

    ②实行“科技立国”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③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④美国大力扶持,刺激经济繁荣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历史课上,九(1)班同学举行“我最崇拜的发明家”评选活动。老师要求每个同学把手中的那一票投给四位候选人中的任意一位。投票结果如下:

    发明家

    爱迪生

    史蒂芬孙

    卡尔本茨

    瓦特

    得票数

    18

    14

    10

    8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家在本次评选中总得票数是多少(    )

    A.12票        B.22票     C.28票     D.32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列三幅地图,按一战前夕、冷战时期、冷战之后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②①③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说:“未来的战争是世界战争,规模空前,破坏巨大,将长达三四年,将有800万至1000万士兵相互残杀,把整个欧洲吃个干净,导致欧洲贫困普遍化,战争结果给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创造了条件。”恩格斯的预言首先得到应验的是(    )

    A.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科索沃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以下是某个历史兴趣小组做的科学家(发明家)的历史资料搜集卡,其中有误的是(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的这段话主要说明(    )

    A.新经济政策的成就            B.苏联经济体制的影响

    C.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D.经济危机出现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1932年12月24日,特格韦尔在日记中记:“这个冬天,在纽约生活和工作的人没有不感到不安的。我的确认为,在现代,从来还没有过这样普遍的失业现象和令人伤感的真正饥寒交迫的苦难。”这段日记反映的是(      )

    A.苏联工业化建设的背景           B.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C.法西斯统治下的状况            D.二战后美国的状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是三个“R”,即救济(Relief)、复兴(Recovery)和改革(Reform)这表明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      )

    A.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         B.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C.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         D.推行社会福利政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美国《纽约时报》称:“冷战的幽灵突然卷土重来了”,并把这一事件称为“新冷战”。下列关于新旧冷战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带有浓厚的大国强权色彩          B.尽量避免直接的军事对抗

    C.是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纷争         D.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2014年3月16日,乌克兰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举行全民公投,近97%的投票者赞成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随后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允许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联邦的条约,随着克里米亚入俄,国际形势更加错综复杂。以下对当今国家形势的分析,最全面的是(   )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③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不断

    ④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上半期,世界资本主义迅猛发展,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八上)

    材料二    19世纪60—7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席卷整个欧洲,并开始向世界范围扩展。一些国家为了……适应工业革命的需要,……相继出现了……日本明治维新等重大历史事件。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九上)

    材料三   六个重要国家生产增长指数表(注:表格里的数字以1938年为基数)

    材料四    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交通和交往手段的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上半期英国取得了怎样的世界地位?(1分)其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治政府重视教育的举措及维新对日本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2分)

    (3)材料三中,20世纪50年代生产增长最快的是哪一国家?(1分)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哪次科技革命有关?(1分)

    (4)请举第二、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各一例,证明材料四所表达的观点。(2分)综合以上材料,谈谈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1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美国成为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然而回顾历史,在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美国同样遇到一次又一次的障碍和困难,但每次美国都能克服困难,勇于创新实现强大。

    材料一    “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宣言》。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黑人奴隶面前……。”

    (1)材料一中“一位伟大的美国人”当总统时期,面临着怎样的困难?(2分)

    材料二    1933年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作为一个国家,……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2)材料二 的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2分)“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指的是什么?(2分)

    材料三   战后兴起的科技革命,使一大批新兴产业如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宇航以及激光等工业应运而生,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战后20年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四    20世纪90年代,美国信息技术在5年中对美国GDP的贡献率为30%左右。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带动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高技术化,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微软公司到如今分公司遍布世界各地。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2分)

    (5)综合上述问题,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至少写2个)(2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并没有走上平坦的和平之路,美苏之间的“冷战”局面形成,并主宰此后近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并在曲折中不断发展,国际形势趋于缓和,但是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苏联解体后,美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但其称霸野心遭到多种国际力量的制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近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是指什么格局?在这一格局中,形成了哪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3分)

    (2)材料中说美国“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请你用20世纪90年代的一场战争加以说明。(2分)材料中说的“多种国际力量”是指哪些(请举出两个)?(2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如何?中国在这一趋势中处于怎样的地位?(2分)

    (4)请说说威胁当今世界和平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1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