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材料作文 1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选择题 7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语言应用 2 题
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英国诗人瓦特•兰德: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成都不屑。

    印度小说家普列长昌德:在人类生活中,免争心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东西。

    英国辽济学家马驮尔:竞争可能是建设性的,也可以是破坏性的。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议论文。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送羊

    李德霞

    我和母亲赶着羊群走出村口时,日头就要坠到西山背后了。

    下午,镇食品站的王站长在我们村收了四十只羊。我们村在山旮旯里,拉羊的车进不来,王站长就想从我们村雇个人往山外送羊。送一只羊两毛钱,四十只就是八块钱。母亲好不容易争来这份差事,忙喊来刚刚放学到家的我,让我和她一块儿往山外送羊。

    路上,母亲对我说:“等把羊送到山外,挣了钱,娘给你买热烧饼吃,再去扯几尺布,给你缝个新书包。”我抿嘴笑着,使劲地摇着羊鞭,撵羊的劲头更足了。出村不远,从对面的山坡上围过来一群羊。母亲担心两群羊混杂在一起,叫我盯紧点。原来,那群羊是母亲娘家村的,放羊人是母亲的六叔,我叫他六姥爷。隔老远,六姥爷就冲母亲打招呼:“是凤英啊,给食品站送羊啊?”

    母亲说:“是啊,是啊,六叔还没回呀?”

    六姥爷把羊群撵到一边,拎着羊铲踱过来,看着我们送的羊说:“凤英,六叔跟你商量个事儿,你看行不?”

    母亲笑着说:“六叔,你说。”

    六姥爷把羊铲戳到地上说:“叔有十只羊,个头小一点,下的羔也少,想跟你送的羊调换几只。”

    母亲一下愣住了,随即摇摇头说:“不行吧,六叔你看,我送的羊人家都涂了抹子的呀。”

    六姥爷弯腰逮住一只羊,用手捏了捏羊背上的抹子,然后直起腰来,从口袋里摸出个小铁盒,得意地说:“抹子是油漆的,六叔这儿也有。六叔把换给你的羊也涂上抹子不就成了,保准你不会出事。嘿嘿。”

    母亲没辙了。想了半天,母亲又说:“六叔,我送羊可是挣了人家钱的呀,咱咋能干这事?” “羊不是公家的吗?要是你自家的,六叔提也不提。公家的便宜,不占白不占。”

    母亲为难极了。六姥爷又说:“六叔也不白求你。这样吧,调换一只,六叔给你两毛钱。”

    母亲急得眼泪都快下来了。我想,是我给母亲解围的时候了。我抡起鞭子,不管三七二十一,噼噼啪啪,一顿猛抽。羊群受了惊,你追我赶,蜂拥着朝前冲去。我和母亲紧撵着羊群,听不清六姥爷在背后嚷嚷什么。

    出了山口,天已黑透。十几里山路,走得我两腿酸软,肚子也咕咕叫起来。

    王站长早已等在村口,见我们到来,忙把我们领到村头的一个大院门口。门楼上吊一盏大汽灯,贼亮贼亮的。一辆拉羊车就停在一旁。王站长对母亲说:“大姐,你们娘俩先歇个脚,等我们装完羊,就给你钱。”母亲放松地点点头,拉着我坐到旁边的一块石头上。

    几个村里人帮着往车上装羊。奇怪的是,每抓到一只羊,临上车前,王站长总要猫下腰,拿手电照照羊肚子,然后再送到车上去。我悄悄问母亲:“他照啥呢?”母亲摇摇头说:“我也不知道。”

    四十只羊就要装完了。母亲凑过去说:“王站长,你刚才拿手电照啥呢?”

    王站长不说话,提起一只羊腿让母亲看。

    王站长说:“是这样的。上次,我也从山里收了几十只羊,也是雇人送到这里的,等回到食品站才发现,有一半的羊被人半道上调了包,大的换成小的,肥的换成瘦的……所以,下午在你们村收羊时,我除了在羊背上涂了抹子,还在羊肚子上加了个抹子……我这么做也是以防万一,并不是针对大姐的,哈哈哈……”

    好悬啊!我和母亲相视一笑。

    王站长掏出十块钱说:“大姐拿着,这是你的工钱。过年我要是去你们村收羊的话,还雇你送羊。”

    母亲掏遍口袋,只掏出一块钱。母亲尴尬地搓着手说:“我零钱不够,王站长就给八块吧。”

    王站长说:“不用找,拿着吧。多出的两块钱,送孩子吧。”

    母亲不安地说:“那咋成啊?”

    王站长伸手摸摸我的头:“小家伙,饿坏了吧?走,到屋里吃饭去!”

    母亲赶忙说:“不了不了,我们这就回去。”

    王站长不让,拉着我的手朝屋里走。饭是莜面鱼鱼,我平时吃不到的好东西,那个香啊,我一气吃下两大碗。

    往回走的路上,头顶悬着一轮又圆又大的月亮……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最后一段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又圆又大的月亮”是母亲美德的象征,也渲染了快乐的气氛,善良得到了最完美的回报,就连月亮都是又圆又大的。

    B.王站长是个气量狭小的人,装羊时,每装一只羊,都要拿手电看看羊肚子上的抹子,看半道上大羊是否被人换成小的,肥的是否换成瘦的。

    C.原来六姥爷过去一直多次以小易大,偷换过很多羊,他早已被王站长识破了,王站长为公的精明措施让人叹服: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D.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可信度。“我”是一位线索人物,故事情节通过“我”的叙述展开,使小说更加自然真切。

    E.小说涉及四个人物:母亲、我、王站长和六姥爷。六姥爷是中心人物,他给羊背加抹子衬托了王站长的精明;他提出给母亲加钱换羊,反衬了母亲的美德。

    (2)在母亲“急得眼泪都快下来”的时候,“我”抡起鞭子赶走羊群这个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作品中的母亲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7 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山的东麓有“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的墓。恕我孤陋寡闻,我原先并不知道他的墓在这里。

    B.由于家乡雨水不足,土地贫瘠,经过全村人的多次讨论,最后决定要安土重迁到另一个地方。

    C.被誉为天作之合的宋祖英、周杰伦的“英伦合唱”,成了当年央视春晚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但仍然没有“牛”过赵本山的小品《不差钱》

    D.这个地区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又有一个很好的领导班子,因此,这里人民能安之若素,到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全部恰当的一组是

    ①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脍炙人口的事。

    ②但是,具有百年历史的中国科幻小说却命运多舛,长期遭受人们的误解、冷落和歧视,如今这种局面并未得到多少改观。

    ③从文章风格看,《庄子》奇幻,《孟子》雄辩,《荀子》浑厚,《韩非子》峻峭,实在是各有千秋。

    ④为了给儿子送大衣,母亲在风雪中已经茕茕孑立地等了两个多小时。

    ⑤保守势力虽然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但他们的思想根深蒂固,阴魂不散。

    ⑥昨天,我在大街上与多年不见的老同学萍水相逢,回想当年,感慨良多。

    A. ①③⑤   B. ②③⑤   C. ①④⑥   D. ②④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 实时性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的重要特点,是通过图片、声音、文字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传播的。

    B. 面对突然发生的灾难,一个地方抗灾能力的强弱既取决于当地雄厚的经济实力,更取决于政府的应急机制。

    C. 学校宿舍、教学楼等人群密集区,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学生掌握在火灾中自救互救相当重要。

    D. 首届跨境电商论坛近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各知名电商的数十名代表齐聚一堂,分析了电商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契诃夫是俄国小说家、戏剧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与法国莫泊桑、美国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主要有短篇小说《变色龙》《凡卡》《装在套子里的人》

    B. 陶渊明,号五柳先生,主要作品有《桃花源记》《田园归居》,《田园归居》写于他回归田园之初,文中反映作者浓厚的归隐思想,表现出其对农村田园风光的无限热爱之情。

    C. 《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章回小说,作者围绕以孙权为代表的蜀国、曹操为代表的吴国、刘备为代表的魏国,展开了三方角逐的宏大场面,小说有“拥曹反刘”的倾向,表现了对建立一个仁德爱民、统一强大的政权的向往。

    D.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小说《唐吉诃德》的主人公疯疯癫癫、到处游荡,忍不住要去行侠仗义。尽管他模仿骑士行侠冒险是可笑的,但他同情弱者、嫉恶如仇、追求真理、不畏艰难的品格,却是崇高伟大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A. 犹望一稔,当敛裳逝。

    B. 吴会于云间

    C. 奚以之九万里而

    D. 不过数仞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面加粗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乘化以归尽  聊:依赖

    B. 犹有所者也  待:等待

    C. 蒙国恩除臣洗马  寻:不久

    D. 愿陛下矜悯愚诚臣微志  听:听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乐夫天命复奚疑

    B. 农人告余以春及

    C.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D. 而莫之夭阏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李密《陈情表》节选)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沐浴:蒙受

    B. 寻蒙国恩,臣洗马      除:免职

    C. 但以刘日西山         薄:接近

    D.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希冀:企图

    2.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尚书省的属官)

    B.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科举考试的一种身份)

    C.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报告、诉说)不许

    D. 是以区区(拳拳之心)不能废远

    3.选出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A.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C.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六国论》)

    D.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4.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能够表现李密孝敬祖母的一项是

    ①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②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③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④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⑤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⑥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A. ①④⑥   B. ②③⑤   C. ①③⑥   D. ②④⑤

    5.指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A. 晋武帝征诏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不愿应诏,就写了这篇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苦衷的表文。

    B. 本文开篇就明确提出不愿应诏,接着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致使君王收回成命。

    C. 本文叙述委婉,辞意恳切,语言简洁生动,富有表现力与强烈的感染力。

    D. 文章始终围绕“愿乞终养,辞不赴命”八字展开,在简洁的笔墨中寄寓了深深的情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勔、勮,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沛王贤闻其名,召为沛府修撰,甚爱重之。诸王斗鸡,互有胜负,勃戏为《檄英王鸡文》。高宗览之,怒曰:“据此,是交构之渐!”即日斥勃,不令入府。久之,补虢州参军。

    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有官奴曹达犯罪,勃匿之,又惧事泄,乃杀达以塞口。事发,当诛,会赦除名。时勃父福畤为雍州司户参军,坐勃左迁交趾令。上元二年,勃往交趾省父。渡南海,堕水而卒,时年二十五。

    初,吏部侍郎裴行俭有知人之鉴。李敬玄尤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勃等四人,必当显贵。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为幸。”果如其言。

    (选自《旧唐书·卷一百九十·文苑上》)

    父福畤坐是左迁交趾令。勃往省觐,途过南昌,时都督阎公新修滕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欣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话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 属 文 初 不 精 思 先 磨 墨 数 升 则 酣 饮 引 被 覆 面 卧 及 寤 援 笔 成 篇 不 易 一 字 时 人 谓 勃 为 腹 稿。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

    (选自《唐才子传》、《新唐书·卷二百一·文艺上》)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     属:撰写

    B. 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       物: 财物

    C. 父福畤坐是左迁交趾令        坐:坐守

    D. 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     寤:睡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又惧事泄,乃杀达塞口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何年

    B. 士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  风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C. 勃等虽有文才,浮躁浅露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始流

    D. 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   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3.下列对原文的叙诉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王勃六岁时就才情过人,与其兄王勔,王勮才华相当。兄弟三人为父亲的朋友杜易简所赞赏。他写文章时的独特习惯,给世人留下了“腹稿”的典故。

    B. 当时吏部侍郎裴行俭认为,王勃将不如杨炯显赫富贵,能善终就已是万幸。果然,后来王勃专门写了《檄英王鸡文》严厉批评储王,结果差点被诛杀。

    C. 王勃因官奴曹达而获罪,他的父亲也被连累贬谪到非常偏远的交趾。当王勃前往探望、路过南昌时,他为都督阎公写下了著名的《滕王阁序》。

    D.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时“四杰”。但对于他们的排位先后,杨炯很有意见,并不心服口服。

    4.下列各项推断,不能解释王勃短短一生却屡遭不幸的原因的一项是

    A. 王勃才华横溢,自幼就被赞誉包围,故不容易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清醒判断。

    B. 王勃对官奴曹达一事的处理,甚为怪异。可见王勃处事浮躁、幼稚,不够镇定。

    C. 王勃写《檄英王鸡文》《滕王阁序》时,都显的过于炫耀才华,容易遭人妒忌。

    D. 王勃才能不足以居“四杰”之首,又恃才傲物,这使议论者特别是杨炯十分不服。杨便制造舆论,认为王的排名在己之前是种耻辱。这也导致了王后来的处境不顺。

    5.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 即日斥勃,不令入府。翻译:当天就斥责了王勃,不让他进入沛王府。

    B. 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翻译:士人想要走得长远,应该以器量见识为先而以文才为后。

    C. 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翻译:王勃自恃才华,不看重财物,被同僚所嫉恨。

    D. 一再报,话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翻译:小吏(看后)一次次报告,文章语言越来越奇特,阎公于是惊起急视说“天才啊!”

    6.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为

    A.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B.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C.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D.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7.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

    ②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欣然不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2.尾联化用了陶渊明那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课文名篇默写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包含过去的错误已无法挽回,而未来还来得及补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2)《滕王阁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描绘了古代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时,晚霞满天,水天一色的动人画面。

    (3)在《逍遥游》中,包含庄子认为真正能达到逍遥游境界的三类人的句子是:_______,神人无功,________。

    (4)《陈情表》中表现作者家中在外没有近亲,在家没有僮仆,无人照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5)为了打消晋武帝可能的猜疑,李密在文中表明自己很想官职显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完成下列两道语用题

    (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2004年,以陈水扁为首的台湾当局变本加厉地进行“台独”分裂活动;2005年春夏之交,应中国共产党及胡锦涛总书记的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后访问大陆。台湾民众对此高度关注。

    台湾民意支持率变动一览表

    陈水扁

    连战

    宋楚瑜

    连、宋访问大陆前

    44%

    31%

    29%

    连、宋访问大陆后

    39%

    47%

    35%

    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台湾民意支持率发生了什么变化?

    从这样的数据变化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下面是某班长在一次班会上的结束语,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够简明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为了让我们班有一个良好的学风、班风,同学们都积极献计献策。刚才同学们的抛砖引玉,体现了对班级的爱心和责任心, 我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表示要百尺竿头, 再进一步;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也表示会遵守纪律,迎头赶上。我殷切期望大家携起手来,共同营造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我班的班风从此有一个彻底的改观!这既是目前的当务之急,也是大家的责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附加选做题(不考虑平仄)。

    (1)联系《滕王阁序》所学知识,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下联。

    上联:滕王何在?惟剩高阁千秋,怜画栋朱帘,都化作空潭云影。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著名风景区洪椿坪,以植被茂盛为特色,到处绿叶连云,翠色似海,春夏之际,雾气弥漫,故名“洪椿晓雨”。中有一幅对联,上联是“佛祖以亿万年作昼,亿万年作夜”,请你以《逍遥游》中的“上古有大椿者”为典,补出下联。

    上联:佛祖凭亿万年作昼,亿万年作夜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