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27 题,中等难度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生产工具的改进推动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下列图片所示的生产工具中,用于农业灌溉的有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②③       D.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圆明园中兽首铜像是在乾隆帝时由官廷工匠们精心制作的。铸工精整,清晰逼真。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这说明当时

    A.我国手工业技术世界领先           B.官营手工业仍具有较高技术水平

    C.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D.官营手工业占据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陈锋、张建民主编的《中国经济史刚要》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下列现象中属于“第一次商业革命”的是

    A.柜坊、飞钱开始问世 

    B.开始突破传统商业的时空限制

    C.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D.流通领域出现纸币“交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面是封建社会实行的均田制示立图,对此错误的是

    A.均田制开始实行于隋唐 

    B. 均田制有利于限制土地兼并

    C. 均田制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D.均田制下的农民必须对国家承担义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表是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对其数据变化所反映的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A.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完全解体

    B.客观上推动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D.中国民族工业纷纷破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中国近代工业中,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汉阳铁厂         D.发昌机器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某民国杂志刊登了一则“小品”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附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谁曰不宜!”造成“小品”所反映”法币满地”理象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政府的通货膨胀政策  

    B.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D.中国经济结构趋于完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单干遨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竞支部。”这首敬遥反映了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图是某一时期的宣传画,它宣传的是

    A. “三大改造’运功 

    B. 第一个五年计划

    C. “文化大革命”

    D.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工业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我国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

    C.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发展

    D.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推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歌曲《春天的故事》唱到:“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市,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其中 “画了一个圈”是指

    A、设立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开辟沿海经济开发区    D、开发开放浦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宣统三年(1911年),上海军政府命令“几我同胞,一律剪发,除去胡毛,重振汉室” 材料共同反映出清末民初的移风易俗具有明显的(   )

    A.民主色彩        B.共和色彩

    C.封建色彩       D.政治色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6 世纪初,有位西班牙人这样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材料中“在它的中央”是指

    A.西班牙是世界的政治中心

    B.西班牙是世界国力最强大的国家

    C.西班牙是欧洲的商贸中心

    D.西班牙是欧洲文明最发达的国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某班同学在收集“欧洲国家殖民地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材料时,在网上发现了一张反映西欧某国家的早期殖民地扩张图(见下图)。据此分析,该国是

    A.荷兰       B.英国       C.法国        D.葡萄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英国工业革命期间的一项发明出现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增多了”,“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该“发明”是

    A.珍妮机        B.蒸汽机       C.火车         D.汽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恩格斯指出:“资本家本身不得不部分地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大规模的生产机构和交通机构起初由股份公司占有,后来由托拉斯占有,然后又由国家占有。”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殖民扩张和掠夺

    C.第一次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1930年美国政府通过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将2000多种的进口商品关税提升到历史最高水平, 将世界经济引入了冰河期。下列说法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A.经济危机的发生促使各国政府加强贸易保护

    B. 胡佛政府在经济危机期间干预国家经挤

    C.世界经济陷人混乱,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D.胡佛政府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大力进行如造林、防洪 、筑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行“以工代赈”。这些做法旨在

    A.保护自然资源             B.确保自由企业制度

    C.维护社会稳定             D.推行“福利国家”政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阅读以下反映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现象表.对1973—1975年所反映的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国家干预经济加强             B.体现“滞涨”特征

    C.经济发展迅速               D.“凯恩斯”盛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苏俄在实施某一政策时出现如下状况:“自制造火车头至开公众浴室、自供应面包至至蘑菇,企图全部由国家主持。积习既久,则索性由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根据材料分析,该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实行农业集体化     D.优先发展重工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在1922——1927年的苏联的是

    A.私营企业出现                 B.公有制经济占主体

    C.实行技劳分配                 D.禁止买卖农产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苏联某位领导人逝世后.美国的《世界经济导报钟》曾这样评价说:“他确实是一位真正懂得经济的领导人.他的经济改革使苏联国力赶上了美国 虽然他想称霸世界而没有成功。”依据材料指出,这位领导人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196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耶鲁大学教授詹姆斯∙托宾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十年来我们在收支平衡中能够允许亏空,是因为我们的债券普遍地被作为货币接受。”材料中赋予“我们这个特权”的是

    A.马歇尔计划              B.布雷顿森林体系

    C.《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D.《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有一历史小组在介绍某国际组织时说:“是经济合作论坛平台,其运作是通过非约束性的承诺与成员的自愿,强调开放对话及平等尊重各成员意见,不同于其他经由条约确立的政府间组织”。该组织应是

    A.世界银行     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 欧洲联盟       D. 亚太经合组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年度《人类发展报告》指出:“”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等的,它加深了穷国和窗国、穷人和富人的鸿沟。”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以下对全球化趋势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过程加剧国际社会的贫富分化

    B.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不公平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拉大了南北差距

    D. 经济全球化严重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吴地市镇上)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远行村坊织成紬丝,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停足之隙。……苏州长阊门外南濠黄家巷,……(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甚繁,人物殷富,闾阎且千,鳞次栉比。……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千里之商贾,骈肩辐辏……吴越州郡,察其市肆,贸迁多系晋省之人。

    (1)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材料二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其本身就是一个世界一个尽可能不与外界往来的世界。然而,尽管除知识名流外,其他中国人对外部世界不感兴趣,而到中国传教则成为耶稣会士的荣耀……。作为一个有名无实的闭关锁国的国家,有着甚至更为封闭的儒家思想的明清中国,正在丧失它的自主性,开始依附于一个非它所创造的世界体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经济方面指出闭关锁国政策的表现。并从当时世界发展潮流的角度,评述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

    材料三  下图为“丝绸之路”路线图

    材料四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包括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南四省区市(重庆、四川、云南、广西)。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与古丝绸之路相比,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地域上有何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有利因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发展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实业投资热,是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它的主角是以盈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他们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以提供消费类商 品为主。面大量广的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根据国内学者计算,工业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达到13.4%。”

    (1)依据材料一,概述“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材料二  工业化需要科学技术推动,工业化时期是善于学习的时代,……为了不让文化落后拖住工业化的脚步,1928年秋,苏联政府掀起了群众性扫盲运动,……全党和全国人民积极投入文化和技术的学习热潮中。从1929年至1939年,熟练工人增加了9倍,工程师增加了5倍多。苏联人民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装上了加速器。

    工业化时期,苏联处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是一个威胁与机遇并存的时代。1929年,正当苏联轰轰烈烈地进行工业化的时候,经济危机的飓风席卷了资本主义 国家。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 主。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来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

    (2)至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的工业化建设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材料三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并分析这一设想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斯福政府在大危机的打击下已经认识到,如果像前几届共和党政府那样完全让垄断资本自行其是,而不对其过分剥削压迫行为进行限制,如果让工人群众经济政治环境继续恶化,而不提高工人群众的购买力,资本主义的继续运行是不可能的。但是,要实现以上目标,在当时的状况下只有政府才能做到。因此,为了恢复经济,罗斯福政府放弃了自由放任的政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政府的政策转变及其实质。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英国经济造成巨大破坏,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1942年,英国工党提出了不分阶级,不分贫富,人人都有权享有社会福利的主张,得到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1945年,工党在大选中获胜。1948年,工党政府首相艾德礼宣布实行《家庭津贴法》《国民保险法》《国民医疗保健法》《国民救济法》等一系列社会保障法,为英国建立福利国家奠定了基础。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英国建立“福利国家”的时代背景及目的。

    材料三   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认为政府对经济干预越少越好。到1980年代,他们的主张被英美等国用以改造二战后的资本主义。英美等国政府通过私有化不断从经济领域撤出,但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依然重要,其首要责任从财富分配和保障平等转变为激励个人的独创精神及财富创造,同时又采取措施以弥补新政策的缺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是如何再一次调整分子模式的?概括其调整的主要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