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3 题,其中:
选择题 18 题,实验题 2 题,推断题 1 题,填空题 2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8 题
  1.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防止水污染,可用O3替代Cl2作饮用水消毒剂

    B.实验室可用浓硫酸干燥SO2气体

    C.含H2SO4的废水用BaCl2处理后不可直接排放

    D.Al2(SO4)3,可除去碱性废水及酸性废水中的悬浮颗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人员成功合成了新核素Ac,主要用作宇航飞行器的热源。205 Ac可由207Ac转化而成,下列有关205Ac、207Ac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量相等的205Ac与207Ac质量相同

    B. 核外电子数分别为116、118

    C. 205Ac、207Ac化学性质相同

    D. 205Ac、207A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工业生产的主要反应中,涉及置换反应的是(  )

    A.生产粗硅    B.海水提镁     C.电解冶炼铝      D.生产硫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有关非金属元素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氯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B.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C.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D.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常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6.72L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A

    B.18gD2O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10NA

    C.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中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2NA

    D.a g某气体含分子数为b,c g该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22.4ab/(NA)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1的溶液中:Fe3+、NO、SO、Na+

    B.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Na+、Al3+、HCO、NO

    C.能与金属铝反应生成氢气的溶液中:NH、Al3+、NO、Cl-

    D.无色透明的溶液中:K+、Cu2+、Cl-、N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对下列各组中的实验步骤和现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

    实验现象

    原因分析

    A

    证明酸性条件下H2 O2氧化性比I2强10.关于下列各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实验室制备NO气体B.装置②可肜于模拟海水蒸馏

    C.装置③可用于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D.装置④为配制溶液过程中的定容操作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铁粉加入FeCl3、Cucl2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剩余的固体中必有铁

    B.CO2和SO2混合气体分别通入BaCl2溶液、Ba(NO3)2溶液中,最终都有沉淀生成

    C.钠、镁着火时,不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D.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可将NH4Cl固体和Ca(OH)2固体的混合物分离

    12.对下列各组中的实验

    碘化钠溶液溶液变蓝色

    B

    新制氯水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HClO,HCl、HClO显酸性,使石蕊变红,Cl2具有强氧化性,使褪色

    C

    SO2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使其褪色

    D

    向湿润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固体迅速变黑,后体积急剧膨胀

    在浓硫酸脱水作用下,蔗糖被炭化,炭与浓硫酸反应生成CO2、S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钛是二十一世纪的“明星金属”。工业制钛以金红石为原料,发生的反应是:

    关于反应I、Ⅱ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I中的TiO2是氧化剂

    B.TiCl4在反应I中是还原产物,在反应Ⅱ中是氧化剂

    C.a=b=c=2

    D.每生成9.6 g Ti,反应I、Ⅱ中共转移0.8 mol电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各组试剂在溶液中反应,当两种试剂的量发生改变时,不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氯化镁、氢氧化钠    B.硫酸钠、氢氧化钡

    C.氯化铝、氨水       D.溴化亚铁、氯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也是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X与Y、Z位于相邻的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弱酸

    B. Z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3周期第ⅥA族

    C. Y的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NaOH溶液

    D.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Z)>r(Y)>r(X)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反应说明碳的非金属性强于硅的非金属性

    B.加热分解CuSO4·5H2O过程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坩埚、玻璃棒

    C.最高化合价为+7的元素一定属于主族元素

    D.16gO3含有8NA个电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关于下列各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装置①可用于实验室制备NO气体

    B.装置②可用于模拟海水蒸馏

    C.装置③可用于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D.装置④为配制溶液过程中的定容操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盛有体积比为2:l的NO和O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中,溶液会充满试管

    B.分液时,应先打开活塞放出下层液体,再关闭活塞倒出上层液体

    C.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石英坩埚中加热熔化

    D.SO2和Cl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且加热后均恢复原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X(盐)和Y(酸)反应,可放出有气味的气体Z,Z跟过量NaOH反应又得到X,Z氧化的最终产物为W气,W气溶于水又得到Y,则X和Y是

    ①Na2S和稀H2SO4   ②Na2SO3和盐酸

    ③Na2S和盐酸    ④Na2SO3和稀H2SO4

    A.只有①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铁、铝在常温下都能被浓硫酸“钝化”

    B.足量铝分别与含1molHCl、l mol NaOH的溶液反应,产生相同量的氢气

    C.铁在纯氧中燃烧或高温下和水蒸气反应均能得到Fe3O4

    D.浓硫酸与铜反应既体现了其强氧化性又体现了其酸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蛇纹石由MgO、Al2O3,、SiO2、Fe2O3组成。现取一份蛇纹石试样进行实验,首先将其溶于过量的盐酸,过滤后,在所得的沉淀X和溶液Y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沉淀X的成分是SiO2

    B.将蛇纹石试样直接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可得到红色颜料Fe2O3

    C.在溶液Y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得到沉淀的主要成分是Fe(OH)3和Mg(OH)2

    D.溶液Y中的阳离子主要是Mg2+、Al3+、Fe3+、H+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碘在地壳中主要以NaIO3的形式存在,在海水中主要以I-的形式存在,几种粒子之间有如图所示关系,根据图示转化关系推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KI淀粉试纸和食醋检验加碘盐中是否含有碘

    B.足量Cl2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白的原因可能是5Cl2+I2+6H2O==2HIO3+10HCl

    C.由图可知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Cl2>I2>IO3-

    D.途径Ⅱ中若生成1 mol I2,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10NA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含1 mol HNO3的稀硝酸分别与不同质量的铁粉反应,所得氧化产物与铁粉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稀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曲线a表示Fe2+,曲线b表示Fe3+

    B.P点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5Fe+16H++NO3-=3Fe2++2Fe3++4NO↑+8H2O

    C.n2=0.25

    D.n3:n1=3:2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填写序号)

    A.浓硝酸和液溴均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其目的是防止挥发

    B.容量瓶、分液漏斗在使用时需要检验是否漏水

    C.海带提碘实验中,灼烧海带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玻璃棒、蒸以皿、泥三角、三脚架、酒精灯

    D.向含有Fe2+的FeCl3溶液中通入Cl2或滴加H2O2均可除去Fe2+

    E.检验Na2SO3固体是否被氧化:

    试样沉淀不溶解

    (2)某兴超小组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SO2,并制备硫代硫酸钠(Na2S2O3),反应原理为: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已知硫代硫酸钠受热、遇酸易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①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中试剂为          

    ②反应开始后,c中先有浑浊产生,后又变澄清,此浑浊物是          (写物质名称)

    ③d中的试剂为         

    ④为了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通入的SO2,不能过量,原因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下图是人类从海水资源获取某些重要化工原料的流程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是_______________(填实验基本操作名称)。要知道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溶液里食盐含量在逐渐提高的简易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a.分析氯化钠含量   b.测定溶液密度   c.观察是否有沉淀析出

    (2)操作B需加入下列试剂中的一种,最合适的是_____________。

    a.氢氧化钠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石灰乳d.碳酸钠溶液

    (3)上图中虚线框内流程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写出溴水中通入SO2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4)上图中虚线框内流程也可用 Br2与Na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5)已知苦卤的主要成分如下:

    理论上,1 L苦卤最多可得到Mg(OH)2的质量为________g。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短周期元素形成的纯净物A、B、C、D、E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A与B之间的反应不在溶液中进行(E可能与A、B两种物质中的一种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是气态单质,D是一种强碱。

    ①物质B为           (填化学式)

    ②将化合物C加入石蕊试液中的现象              _。

    (2)若C是一种气体,D是一种强酸。

    ①写出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有人认为“浓H2SO4可以干燥气体C”。某同学为了验证该观点是否正确,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装置I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在浓H2SO4中未发现有气体逸出,则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化学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能源、环境、工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等都离不开化学。

    (1)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最直接的危害是造成大气污染,如“温室效应”、“酸雨”等都与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有关。为了防治酸雨,降低煤燃烧时向大气排放的SO2,国际上最新采用“饱和亚硫酸钠溶液吸收法”,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燃煤过程中生成的SO2会与NaCl等物质发生反应,生成硫酸盐和Cl2。若生成Cl222.4L(标况)时转移电子数为4×6.02×102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三硅酸镁(Mg2Si3O8·nH2O)难溶于水,在医药上可做抗酸剂。它除了可以中和胃液中多余酸之外,生成的H2SiO3还可覆盖在有溃疡的胃表面,保护其不再受刺激。三硅酸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将0.184 g三硅酸镁加到50 mL 0.1 mo1·L-1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滤去沉淀,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 0.1 mo1·L-1NaOH溶液滴定剩余的盐酸,消耗NaOH溶液30 mL,则Mg2Si3O8·nH2O的n值为________________。(注:Mg2Si3O8的摩尔质量为260 g·mol-1)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将32g铜与140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请回答:

    ①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加入VmL amol·L-1 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         mol/L。(用含V、a的式子表示)

    ②欲使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NaOH溶液中全部转化为NaNO3,至少需要H2O2的质量为         g。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